汽车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趋势

发布者:水云间梦最新更新时间:2012-11-09 来源: 21ic 关键字:MEAS  智能化  汽车传感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车用传感器分类

车用传感器开发趋势

中国车用传感器发展趋势

全球传感器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资讯公司INTECHNO CONSULTING的市场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东欧、亚太区和加拿大成为传感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而美国、德国、日本依然是传感器市场分布最大的国家。就世界范围而言,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依旧是汽车市场。

“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汽车”已成为业内共识,这意味着汽车电子化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依赖性就越大。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未来新型汽车应用系统将催生新的汽车传感器与之配套。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不断引入新技术发展新功能,未来汽车传感器技术总发展趋势是微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世界车用传感器开发趋势

资料显示,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安装几十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可多达200余只。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到2012年汽车传感器销售额达158亿美元。

车用传感器大致分为3类:动力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车身舒适系统传感器。其中动力系统传感器市场所占比例最大,体现了汽车传感器的最先进技术。例如,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角度误差必须在0.4%以内;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需要极高的可靠性,并要能够在-50度到150度工作。

在动力系统中,有源传感器引领发展趋势。凸轮和曲轴传感器因为与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密切相关,成为动力系统的关键。而有源的凸轮传感器和曲轴传感器能够为动力系统提供更多的保护,因此将引领未来发展趋势。预计在2009年,将有5820万个有源曲轴传感器投入使用,而无源传感器则将减少到2150万个。

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压力传感器实现侧气囊控制。汽车安全管理系统也是广泛使用传感器的领域。汽车侧边气囊的控制有加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两种方案。权威数据表明,与加速度传感器相比,压力传感器在检测侧边撞击的速度方面,比加速度传感器快了将近3倍,而误动作的概率则更小。

在车身舒适系统中,车门、变速箱、被动安全让汽车更智能。车门模块中,车门把手、车窗控制上使用了直流马达位置传感器,采用分布式门模块架构,并通过LIN总线相连接。变速箱通过使用2轴或3轴角度/线性传感器,能够满足不同的变速箱位置要求并节省成本,具体的传感器选择则要根据汽车变速箱的功能和设计需求来决定。被动安全装置包括座椅承重的检测、安全带打开/扣住的监测、座椅位置调节的检测(保证气囊系统的有效保护)等等,这些控制的细节对汽车传感器的需求也十分可观。

加速度、振动、速度传感器是汽车运动测量中的三种主要传感器,一直保持稳定而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世界生产这三种传感器的大型企业有30多家,其中前5名公司占据了31.3%的市场份额。例如Endevco占13.6%,Wilcoxa Research占9.1%,摩托罗拉占4.2%,IMI占3.0%,Analog Devices占1.4%。

西方发达国家排放法规对尾气排放量日益严格的要求,推动了汽车用氧传感器的开发与生产。目前,已实用的汽车氧传感器有氧化锗氧传感器、二氧化钛氧传感器等几种。

值得一提的是,微型化传感器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将微米级的敏感元件、信号调理器、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封装在一块芯片上。由于其体积小、价格便宜、便于集成等特点,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精度,例如把微型压力传感器和微型温度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同时测出压力和温度,便可通过芯片内运算消去压力测量中的温度影响。目前已有不少微型传感器面世,如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用于防撞的硅加速度计等。

在汽车轮胎内嵌入微型压力传感器可以保持适当充气,避免充气过量或不足,从而可节约燃油10%。多功能化的特性使得传感器能够同时检测2个或2个以上的特性参数。

智能传感器配有专用计算机,它的迅速发展将汽车的安全性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正朝着微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page]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图解


 

中国车用传感器发展技术甚忧

Strategy Analytics预测,从2004年到2009年,全球车用传感器将呈现9%左右的成长率。

中国市场更是车用传感器发展的沃土。近几年来,中国传感器的市场一直持续增长。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2010年期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销售额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5%。预计2009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将接近10.5亿美元,其同比增长率为40.5%;预计中国2010年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3.2亿美元,其同比增长率为35.2%。

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双双超过88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2.0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2008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57亿美元,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将达百亿元,2015年可达1500万辆。汽车电子的趋势是ECU越来越集中,传感器越来越多。中国电喷系统应用传感器占系统的70%以上,ABS(防死锁刹车系统)传感器的成本为50元左右,国内产量为100万套,产值为5000万元;安全气囊的传感器占系统成本的70%以上,安全气囊的传感器售价为2000元左右,需求量为100万套/年,则传感器的产值可达20亿元。

业内专家由此看好汽车传感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他们认为,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每辆汽车上所采用传感器的增多,决定了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容量必将不断增大,中国传感器市场正进入蓬勃发展期。

然而,和国外传感器产业相比,中国汽车传感器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及与之相配套的传感器生产技术,基本满足了国内小批量、低水平车型的配套需求。中国汽车行业自行配套的传感器只是一些低档的产品。车传感器对整车厂而言,是二级配套产品,必须以系统形式进入整车厂配套。当中国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由国外进口时,其相应配套的传感器也同时进口到中国。

可见,中国汽车传感器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多种传感器尤其是高水平汽车传感器仍旧依赖进口。传感器市场被西门子、博世、霍尼韦尔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占据大半江山,而国内汽车传感器产业发展缓慢。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传感器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目前并未达到汽车产业高新技术的要求,每年要进口50万套以上的高性能汽车传感器。中国的汽车传感器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水平相差10多年。比如,中国企业生产的曲轴位置、车速传感器有不少采用电磁式或霍尔式传感方式,存在着准确度低、分解能力差、信号精度不高、抗干扰性弱等问题,而国外同类产品早已采用光电式,有效避免了上述弊端。

另外,汽车传感器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采用新工艺和开发新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磁敏、气敏、力敏、热敏、光电、激光等多种传感器应运而生,传感器的材料也从金属发展成为半导体、陶瓷、光学纤维等材料。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巨大。

目前,汽车技术升级换代,国内外企业都将车用传感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微型化、智能化、非接触测量和MEAS传感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应变片式、滑动电位器等传感技术,汽车传感器在安全、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化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而各大传感器厂商在性能上的比拼,将提升汽车传感器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新的技术革命,促进汽车传感器工业的发展。

关键字:MEAS  智能化  汽车传感器 引用地址:汽车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趋势

上一篇:最新汽车防盗防劫解决方案
下一篇:青岛将打造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2:25

安川首钢:AI加持,工业机器人开启智能化时代
安川电机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仅这一名头就让人深深感受到它背后深厚的技术底蕴;在中国,安川首钢则是它的承载和执行。 同时,安川首钢也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制造和销售的公司,见证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过去20多年里的飞速发展历程,其也在这一过程中深深地扎根于我国的汽车、3C、白色家电、物流、食品加工等行业,尤其在以汽车零部件应用系统的集成上,安川首钢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那么,相比同行,安川首钢的优势是什么? 安川首钢技术中心研发科研发工程师郭超从技术角度分析称:“范围广、速度快这是安川新型YRC1000系列机器人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的产品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满足弧焊、点焊、
[机器人]
实现云服务智能化升级,自连科技扩充全场景物联网产品
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科技企业 自连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自连科技)今日宣布:为其已淀积超过七年的端到端智能与物联解决方案,再添网桥、数据网关、工业级边缘计算产品,以及支持最新Wi-Fi 5和Wi-Fi 6标准和BLE 5.0无线通信协议的系列模组等新成员。这些新产品将支持智慧大健康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内的企业快速实现高质量、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物联网应用,并利用自连科技及伙伴提供的云服务实现智能化升级。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在全球物联网细分领域中,工业应用的市场规模将排名第一,其规模将达到2.45万亿美元;智慧城市建设将排名第二, 其市场规模将达 1.7万亿美元;医疗应用排名第三,其市场规模将达0.
[网络通信]
实现云服务<font color='red'>智能化</font>升级,自连科技扩充全场景物联网产品
无人化的深入,用机器人来生产机器人
 人机协作的世界,同事关系不只有男生女生,还有机器人同事互相用以太网络沟通对话、协作,而人的角色,则由作业员转变为智慧机械的监控与教导者。 《MIT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每年都会选出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去年,日本的机器人公司发那科(FANUC)名列第27,理由是,发那科的物联网平台让旗下的机器人会上网、可互连、具备人工智能,独自学习一项新技能仅需8小时,且准确率高达90%。 发那科最早是富士通集团的计算机数控部门,1972年独立后,专精制造工业机器人,为客户打造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目前已是全球市占第一的数控系统生产商。《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曾形容,发那
[嵌入式]
太阳能热水器进入智能化第三纪元时代
  如果说在十几年前,太阳能热水器刚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当你在选购一台热水器时,考虑的或许是这个叫做“太阳能”的东西真的能在日晒下产生热水吗?水能有多热?凭借它真的能够让我们洗上热水澡?这时,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 时间过渡到2006年以后,当众多太阳能厂家从市场上获悉,太阳能的吸热率已经不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在气温低下的室外环境里保存住太阳能热水器所得的热量,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自此,以太阳雨的“保热墙”为代表,各种打着“保热”技术概念的产品应运而生。“保热”取代“吸热”,成为消费者的选购标准。 如今,面对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概念和产品,你又会作何选择? 智能化时代来临 豆浆机、料理机、电饭煲等厨
[新能源]
一线品牌纷纷进军智慧家居市场,短板与隐忧同存
如今,智能化的概念可以说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除了新兴领域外,譬如家居这类的传统行业也同样被赋能。 近年来许多企业都对IoT领域进行布局,而智慧家居产业更是实现万物互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有谷歌、苹果、fb(Facebook)等国际大厂,国内小米、华为等一线品牌也纷纷进军智慧家居市场。 可以看到的是,眼下行业巨头们都意图通过打造生态链的形式抢占智慧家居市场份额,而生态链连接到的各个环节,也给对应的软硬件厂商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业绩增长。 增长下暴露“短板” 与众多电子产品一样,中国市场是智慧家居设备生产及销售的一大主力,即便经历了疫情及上游零部件供需失衡带来的冲击,行业在去年第四季度也有明显的回暖迹象。 ID
[嵌入式]
一线品牌纷纷进军智慧家居市场,短板与隐忧同存
汽车传感器有哪些?
  在电子控制系统中,汽车传感器是最基本的部分,它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中央控制单元。通过不锈钢或者铜外壳来感测环境的变化。还要注意中心部分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专业学习和分类汽车传感器   了解汽车传感器的功能   车辆传感器类型   1.位置传感器(距离/角度)   – 位置传感器在汽车中用于记录:   倾斜角的位置。   凸轮轴的位置。   油门位置。   转向角的位置。   油箱中油位的位置。   刹车或油门踏板的位置。   高压泵(柴油机)中的喷射角位置和距离。   汽车上使用的雷达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   通过信号辅助帮助驾驶员随时了解情况。   帮助确定从车辆到障碍物的距离。   2.速度和速度传感器
[嵌入式]
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取得显著进展 钟南山团队参与研发
3月12日消息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参与研发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在首期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进展,钟南山院士谈全球疫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读了这款新型机器人的优势所在。 钟南山院士表示,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相比常规人工采样能够保护采样人员,同时采样更具规范性,取样真实性增加。他表示核酸检测仍是目前检测、确诊新冠病毒最主要的方法。 此前报道,这套由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由蛇形机械臂、双目内窥镜、无线传输设备和人机交互终端构成,机器人以远程人机协作的方式,能够轻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组织采样。该机器人系统已于2月28日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应用于受试者的检测,
[机器人]
Actel升级版本的Libero IDE为Fusion混合信号FPGA提供“智能化”功能
增强的时序和功率分析功能提高设计的灵活性、效率和可靠性, 并同时增强性能和降低成本 Actel 公司宣布推出 Actel Libero 集成设计环境 (IDE) 的最新版本 7.2 ,具备崭新功能,可提升基於 Actel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设计的灵活性、效率和性能。 Libero IDE 7.2 具有强化的 SmartGen 、 SmartTime 和 SmartPower 工具,提供全新的知识产权 (IP) 核生成功能,以支持 Actel 的 Fusion 可编程系统芯片 (PSC) 产品。 Libero IDE 7.2 还
[新品]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