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控制机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

发布者:代码漫游者最新更新时间:2013-04-13 来源: 21ic关键字:工业控制机技术  现场总线  以太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工业控制机的发展状况和“十五”奋斗目标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这是我国的大政方针。自1983年工业控制计算机列入国家计算机系列型谱及发展规划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国工控机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我国工控机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工业控制机开发和产业化的及推广应用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许多工控技术和产品已经成熟,在各领域获得成功应用,有的已可以与国外或境外产品进行竞争,特别是在DCS、IPC以及某些嵌入式控制装置方面硕果累累。

和利时、浙大中控、新华、威盛等公司的DCS系列产品已进入许多大型工程,甚至出口国外,据化工行业统计,国产DCS已占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研祥等单位IPC产品的势头很强劲;盛博的嵌入式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西门子、阿尔斯通等欧洲公司的配套产品;航天测控公司的VXI、PXI产品已成为国防工业中的重点地面测控产品;康拓公司的新一代CompactPCI系列产品已经开发成功;此外,近两年来,国外的同行又有新的面孔出现在国内市场,而我国台湾的同行中,除了研华、磐仪等之外,新近,凌华科技集团的CompactPCI、PXI系列产品出现在大陆市场;在现场总线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国内也有大的进展,FF、Profibus、LonWorks、CAN等都有许多成果和成功应用的范例,工业以太网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工业管控软件的研发和应用也有不错的成果。。。。。。

近年来,国际上FCS、DCS、PLC、IPC、NC以及各类嵌入式控制装置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而我国的发展速度更位居于世界前列。据统计,2000年世界上工业控制计算机市场达到300-4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同期,我国工控机的市场规模约200亿人民币。

信息产业“十五”规划中,工业控制机产业将达到年产值1000亿元。发展重点是:适应改造传统产业的需求,大力推进PLC、嵌入式工业计算机的产业化生产,重点开发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S、FCS,使国产品牌达到5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家经贸委仪器仪表“十五”规划中,在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领域都提出了相应目标,对工控机的需求很大,市场十分广阔!

“十五”期间,我国自动化主控系统仍将以DCS和IPC为主,大型DCS以国外产品为主的状况近期还不会有大变化;PLC和基于IPC的DCS以及工业控制装置在中小工程应用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2 工业控制系统的三大变革
自动化技术正经历重大变革,我们的工作实质上是围绕这种变革进行的。主要方面是: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PC-based工业控制计算机;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技术。
2.1关于FCS
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正走向实用化,这是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热点,它将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一次深刻的革命。FCS的关键要点是:
FCS的基础是数字化智能化现场装置;FCS的核心是现场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FCS
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的现场化和网络化。

FCS是从两个方面发展而来的,一是PLC,二是DCS。在FCS走向实用化之后,必然会影响PLC和DCS的前景,专家们认为, FCS将与DCS逐步融合,FCS将会最后取代DCS,但是,将会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而PLC在顺序控制方面有独特优势,作为一个站掛在现场总线上可以充分发挥PLC在处理开关量方面的优势,因此,今后将以能遵循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的PLC或能与FCS通信交换信息的PLC为优选对象。

2.2关于IPC
工业PC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军工业自动化以来,正势不可挡地进入各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究其原因,在于PC机的开放性,它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即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也为广大人群所熟悉,这是IPC热的基础。PC-based(包括嵌入式PC)控制系统,正以20%以上的速率增长,远远超出了DCS、PLC。值得注意的是,各大PLC制造商已接受了IPC的技术路线,PLC有IPC的趋势。不仅如此,DCS、NC也都有IPC化的趋势。PC-based控制技术将成为本世纪初自动化界的主流技术之一。

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FCS、DCS、PLC 、IPC、NC将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IPC的优势会更突出,其应用范围将迅速扩大到全部自动化领域。预计,到2005年,PC-based工业控制机将占市场份额50%以上。

我国IPC市场(包括嵌入式控制器)十分活跃,和国际市场一样,IPC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这是因为IPC能提供非常丰富的开放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价格低廉,易于与其它信息技术集成。

我国IPC厂商很多,主要有研祥、研华、凌华、磬仪、康泰克、康拓等等,在FCS、DCS、PLC、IPC、NC几大类之中,IPC的国产化是最高的,估计要不了多久 ,和PC机一样,IPC将主要是国产化产品的天下,特别是大陆产品的天下。

2.3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系统与软件
随着Internet技术深入到企业管理和控制之中,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结合成为必然,这使得工业自动化界渴望已久的管控一体化、工业企业信息化、基于网络的自动化的目标成为可能。管控一体化可以使企业选择到真正符合新经济时代的最佳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这就必须发展管控一体化的系统集成技术和系统。因此,自动化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方向是,通过以太网和Web技术实现开放型分布式智能系统,基于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技术标准,提供模块化、分布式、可重用的自动化方案。其中,主要的方面是发展基于网络的工程化工业控制与管理软件。

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三层结构的中间层的应用软件系统,称之为工厂软件,包括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数据发布、数据挖掘、模型计算、过程仿真、配方设计、运行优化、参数检测、偏差分析和故障诊断等内容。它向下可以为控制软件提供智能决策,向上可以为管理软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工厂软件系统的基础内容就是实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工厂软件建立在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之上,定位在Internet/Web应用网络环境之上,由此,实现管控一体化。
国家科技部2001年9月发布“过程自动化系统”专题中,将实时数据集成技术与过程控制技术、过程优化技术和流程工业生产计划与动态调度技术列为主要方向。而两项重点课题之一是:实时数据库及监控系统。其研究目标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的数据集成、大中型实时数据库及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支持多种DCS、PLC、测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及监控系统。主要指标及要求之一是,支持主流DCS、FCS、数据采集设备的双向数据传输,提供OPC接口。

3 关于工业以太网
1999年南京年会上,本人在“现场总线技术已进入战国时代”的报告中,阐述了“异军突起,以太网进军工业自动化”的观点,与会同行们曾热烈讨论。三年过去了,工业以太网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现场总线中的主流技术和焦点,国际上有多个组织在从事其标准化工作。我国在工业以太网方面起步不晚,特别是浙大中控等单位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发出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现场通信模块和部分现场设备原型,在国内首先提出了EPA网络通信技术,在工业以太网的部分关键技术(如实时性、总线供电、远距离传输)等难题方面做出了出色成果。

国家科技部在2001年9月发布的“过程自动化系统”专题的两项重点课题之另一个就是: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其研究目标是:研究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高速以太网关键技术,包括以太网通信实时性、总线供电、本质安全、可互操作性、远距离传输、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并研究开发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现场设备、网络化控制系统和相应的系统软件。

以太网技术是未来控制网络的最佳解决方案,以太网一直延伸到企业现场设备控制层(即一网到底)是控制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是许多专家的共识,施耐德的透明工厂是典型范例。然而,在和不少同行的交流中,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出来作简要讨论:
(1)工业以太网不是仅仅指只有物理层和链路层的Ethernet ,而是指基于Internet技术的以太网,即Ethernet+TCP/UDP/IP+应用层,这里,在传输层采用UDP比TCP协议更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2)不少文献上有如下说法:采用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以太网被认为是一种非确定性的网络,其实时性、确定性不好。但以太网发展到今天的交换式以太网时,该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对于上述问题如何解释呢?
其一,“自动化博览”2002年增刊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陈嘉、尔桂花的文章“自动化系统底层通信网络的以太网实现”中用数据做了解释:在100M时,一个时间槽slotTime=4.88微秒,在负载较轻时,冲突次数不会超过5次,这样,由于冲突产生的延迟时间可以控制在156微秒之内。因此可以认为,在轻负载运行下,以太网可以满足实时性要求,不确定性的冲突造成的冲突回退往往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延迟时间。[page]

其二,以太网在负载达40%以上时才会有明显的冲突,典型工业控制的负载为:10M,5%;100M,0.5%。因此,冲突的概率很小,上述设定的冲突次数为5的条件实际上是非常保守的。

其三,所谓交换式以太网,可以将一个较大的网络分隔成为各个相对独立的冲突域,冲突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发生,从而大大减少冲突发生的概率。

(3)工业以太网的第1-4层已经确定,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应用层不同协议的封装,当前国际上几个组织联合起来,企图解决互操作性问题,我国也在这方面做工作,希望是开放式的,以便解决与国际上工业以太网的互操作性问题;

二是如何适应工业环境问题,这里有许多文章可做。

4 新一代工业计算机总线CompactPCI
前文所述IPC工控机是在PC机的基础上,在机箱、结构等方面作适当改造,保留了PCI-ISA总线的有源底板,开发和扩充了系列工业I/O模板而构成。1993年以来,由于PCI总线的开放性、高性能、低成本、通用操作系统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但是,这种PCI-ISA底板总线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尚有不足,还难以用于有苛刻要求和高性能的场合。为此,主要由原来事STD总线工控机的厂商,如Ziatech、Pro-Log等,以及Intel,在PICMG(PCI工业计算机制造商协会)支持下,制定PCI-ISA总线的无源底板标准和处理器板标准,即CompactPCI。其出发点在于,改造PCI标准,使其成为无源底板总线的结构。

CompactPCI是一种新的开放式工业计算机标准,它是PCI总线技术和成熟的欧式卡组装技术的结合。采用CompactPCI既能吸收PC机最新的技术成果,又具有满足通信和工业实时应用所必需的更坚固、更可靠、模块化、易使用、易维护的优点。在成本上,其产品往往低于同等功能的VME产品,但略高于通常的IPC产品。已经发布了CompactPCI规范2.0R3.0版。

CompactPCI最具吸引力的特点是热插拔(hot swap)。这意味着一个模板能够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从机箱内拔出或插入,依靠先进的软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配置。热插拔一直是电信应用的要求,也为每一个工业自动化系统所渴求。

CompactPCI的热插拔的实现是:在结构上采用三种不同长度的引脚插针,使得模板插入或拔出时,电源和接地、PCI总线信号、热插拔启动信号按序进行;采用总线隔离装置和电源的软启动;在软件上,操作系统要具有即插即用功能。PICMG与微软公司合作,使得WindowsNT5.0具有此功能。热插拔是一个热门课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许多PICMG成员单位作出了巨大的努力,PICMG在原版本基础上,经过不断完善,于2001年1月发布了CompactPCI的热插拔规范2.12R2.0版,2002年1月发布了热插拔基础结构接口规范2.12R2.0版,此前还发布了电源接口、系统管理、计算机电话等规范,2001年发布了多计算规范,今年5月又发布了星型光纤规范,CompactPCI工业计算机总线技术,从结构、硬件、软件、管理诸方面趋于成熟,采用CompactPCI总线标准的工业计算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工业实时控制以及国防工业之中,当前热门的刀片式服务器即采用CompactPCI规范。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工业计算机分会(PICMG/P.R.C)作为PICMG的执行委员,组织专家已经将CompactPCI规范翻译成中文发布,以推动我国工业计算机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测试设备(ATE)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的 “虚拟仪器”。虚拟仪器是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结合创造出来的一种全新仪器,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和仪器硬件组成,是有虚拟仪器面板的个人计算机仪器。当前,主要采用VXI、PXI两种总线型虚拟仪器。

基于VXI、PXI总线的虚拟仪器仅需几块模拟和数字I/O板的硬件开销,通过计算机软件即可完成各种仪器的功能。它集中了智能仪器、个人仪器和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特长。

随着CompactPCI总线日趋成熟,基于CompactPCI的虚拟仪器应运而生,即PXI,它具有比VXI更高的总线带宽,资源更丰富,在相同功能的条件下,其价格往往只有VXI系统的一半。因此,PXI系列产品具有更强劲的发展势头,而VXI则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

“虚拟仪器具有性能价格比高、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市场前景十分巨大;构建以VXI、PXI等先进总线为基础的通用测试平台,满足产品开发、生产和维修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国家科技部发布的200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的一段话。在自动化测试技术和设备方面,同行们也将大有可为。其中,PXI系统尤其值得关注。

5 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发展和我们的机遇
所谓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集软件、硬件于一体的高可靠性系统。其软件除操作系统外,还需有固化的应用软件;硬件除了CPU外,还需有外围电路支持。通用和嵌入式CPU、微控制器、DSP以及单片系统(SOC)已构成嵌入式系统硬件的基础。

PC机主要应用在办公室自动化领域,而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从家用电器、手持通讯设备、信息终端、仪器仪表、汽车、航天航空、军事装备、制造工业、过程控制等等,无不是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根据美国嵌入式系统专业杂志RTC报道,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年中,全球嵌入式系统市场需求量具有比PC市场大10至100倍的商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可应用于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曾预言,嵌入式智能设备将是PC和因特网之后最伟大的发明。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嵌入式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嵌入式系统已发展到以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这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但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结合日益密切,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将代表嵌入式系统的未来。

嵌入式系统技术日益完善,32位微处理器,即X86CPU和嵌入式CPU(ARM、MIPS、SH三大类)以及DSP、单片系统SOC,在嵌入式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从简单走向成熟(如VxWorks、PSOS、VRTX、Nucleus、WinCE、QNX、Linux),嵌入式系统与网络、Internet结合日益密切。其中,嵌入式Linux在消费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由32位嵌入式CPU与嵌入式Linux相结合,在信息终端、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大家可能已注意到,我国在嵌入式CPU方面最近取得了很大进展,“龙芯”和方舟CPU的研制成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目前,PC机的架构为Wintel所控制、垄断,即由INTEL的CPU+微软的Windows主宰了产业。在该领域,我们没有主动权,缺乏创新空间,充其量只是组装PC机和搞计算机系统集成等,自己的软件产品和出口软件也很少。

嵌入式系统,由于需求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架构,可以不受控制,软硬件需要各种各样的组合,技术密集,市场容量大,可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嵌入式CPU+嵌入式OS+关键应用=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技术。

主要原因是:计算环境从PC为中心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涌现了各种新的信息设备(IA),不必与PC兼容;应用软件逐步从PC移到网上,不必与Windows兼容;浏览器取代Windows成为主要的用户界面;基于Linux的OS很适合各种IA;跨平台语言JAVA被普遍采用。

综上所述,在PC机上要脱离Windows很难,离开了PC机,特别是在网上,就可以有所作为。其中,看好Linux。在IA领域,各种嵌入式Linux有很好的前景;Linux将成为我国未来主要OS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开发嵌入式CPU方面有一系列有利条件:市场:嵌入式CPU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信息家电、网络设备、工业仪器仪表等等,其市场容量将远远超过PC产业。技术:可允许多种结构,可有自己的创新结构;可购买IP知识产权模块,自行裁剪和组合,设计自己的CPU;有Linux和其它OS作为支持,不必依赖Windows。

北京中芯微系统公司开发成功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方舟二号,主要技术特点如下:32位RISC CPU,时钟频率266MHz,2x8kB cache,片上集成了EMI存储器控制器,PCI总线控制器,中断处理器,DMA控制器,2个串口,2个USB接口,1个IC卡控制器,1个以太网控制器,RTC,定时器,Watchdog等,且低功耗,是高集成度的SOC芯片,支持Linux。

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 是另一款国产芯片,32位,266M钟频,其指令系统与MIPS芯片兼容,支持VxWorks、Linux操作系统,工作温度为-35到+70°C,可以满足军工和工业环境的应用要求。

“龙芯”和方舟的32位嵌入式CPU有广泛的支持并量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们的研制成功,配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将有可能作为国产嵌入式系统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可在信息终端、家用电器、工业控制、军工装备中应用,可以在IA领域用自己的核心技术有所作为!例如,基于方舟二号,外加Flash、SDRAM等几个芯片即可构成工业以太网的节点控制器;美国的大量军用计算机即采用MIPS芯片。
关键字:工业控制机技术  现场总线  以太网 引用地址:当前工业控制机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

上一篇:机载PD火控雷达系统1553B总线驱动层与传输层软件界面分析
下一篇:工控领域最流行的九大现场总线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2:37

TDK推出具有高ESD鲁棒性车载以太网用贴片压敏电阻
高达25 kV的可靠ESD保护 在高数据速率下低电容、窄公差,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 小型尺寸:1.0 x 0.5 x 0.5 mm 工作温度高达150 °C TDK株式会社凭借新型(AVRH10C221KT1R5YA8)产品扩大了其车载以太网用贴片压敏电阻的产品阵容,该新型产品具有非常高的ESD鲁棒性,特别适合用于恶劣的环境中。因此,该AVR系列新产品还可提供高达25 kV(IEC61000-4-2)的可靠ESD保护。此外,由于采用非常精确的贴片技术和优化的制造工艺,新贴片压敏电阻具有1.5±0.13 pF低电容。通过采用IEC 1005封装(1.0 x 0.5 x 0.5 mm),该元件的体积比现有元件小75
[汽车电子]
TDK推出具有高ESD鲁棒性车载<font color='red'>以太网</font>用贴片压敏电阻
现场总线通信安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现场总线的特点是开放、互联,这是它优于其它形式系统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开放互联的性质也给现场总线系统带来了不安全因素。讨论了现场总线系统的通信安全问题,指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设备层实现通信安全的方案。根据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模块化的加密方案,并且对这一方案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探讨了其对总线通信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现场总线 通信安全 加密 自动化系统 设备层通信 层式结构 我国已经提出了“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在生产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企业CIMS工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必将成为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场总线在这一系统中扮
[传感技术]
TM1300 DSP系统以太网接口的设计
  1 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6272.htm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 TM1300 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适合于实时性强的音视频处理应用,可广泛应用于会议电视、可视电话、远程图像监控等应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具体的基于IP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的需要,采集的音视频数据经压缩处理后,一般要传送到远程终端或控制中心,这时就需要解决 DSP 应用系统与IP网络接口的问题。   考虑到国内局域网大部分是以太网,随着交换式网络、宽带网络的发展,使得基于以太网接入
[嵌入式]
TM1300 DSP系统<font color='red'>以太网</font>接口的设计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存储与以太网电路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方便等特点,一直应用于许多场合。随着嵌入式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于模拟信号的监控方式己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本文在深入研究ARM体系结构、Linux软件结构、视频服务器之上,将基于ARM的嵌入式开发方法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基于S3C2440和嵌入式 Linux的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存储电路模块   开发板包括三种存储器接口电路,Nor Flash接口、Nand Flash接口和SDRAM接口电路。因为本系统是从Nand Flash启动的,我们只考虑Nand Flash接口和SDRAM接口电路。   Nand Flash具有成本低,擦写速度快,支持随即存取,高存储密度等特
[单片机]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存储与<font color='red'>以太网</font>电路设计
现场总线的选用因素分析
   在具体确定选用那种现场总线产品之前,一般来说,应该弄明如下几方面的情况:   1.规模的大小,即需要运用现场总线构成网络的节点有多少个。   规模的大小对选用那种现场总线有影响,如: CAN最多可接设备110个,而 LONWORKS的节点数可达32000个, PROFIBUS的节点也是从几十个到一百多个。   2.环境条件:这包括节点分布的远近,现场的安全防爆要求,电磁环境等。   环境条件的不同,对选用那种现场总线也有影响,首先节点分布的远近决定通信线路的长度,而这方面不同的总线其能力是不一样的,其变化范围为几十米至10公里。现场的安全防爆要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根据上面分析除 CAN总线外,其余几种都
[嵌入式]
ROCKWELL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汽车总装生产线控制系统
一、 引言   DeviceNet现场总线是世界一流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推出的最优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NetLinx的底层网络。 DeviceNet具有开放、低价、可靠、高效的优点,特别适合于高实时性要求的工业现场的底层控制。   DeviceNet现已成为国际标准IEC62026-3(2000-0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器-设备接口,也已被列为欧洲标准EN50325。此外,DeviceNet实际上是亚洲和美洲的设备网标准。DeviceNet得到了世界各地众多制造商的支持,已经注册的符合DeviceNet规范的产品有数千种,实际应用的
[嵌入式]
现场总线技术概况
1. 现场总线的概念 传统仪表(传感器、变送器)的输出信号长期以来采用4~20mA模拟信号标准,现场各个测量点的仪表必须将4~20mA的模拟信号通过信号线送到控制室,每一路信号都要使用一对信号线,各路模拟信号之间必须有良好的隔离措施。由于现场有大量的信号连接,仪表的种类、型号又各不相同,信号回路的保护隔离必须非常严格。由于接线不良引起的误差无法自动检测,信号线的长度也受到限制,因此难以满足上层系统对现场仪表的信息要求。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微处理机芯片的功能不断提高。将这种微处理机芯片嵌入到各种设备、仪表中,与它们合成一体,一方面加强设备、仪表的功能处理能力(如就地控制、操作、显示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
[嵌入式]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控机床网络控制系统
  将制造车间的数控设备与计算机联网构成DNC(DistributedNumericalContro1)系统,已成为实现CAD/CAM一体化及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集成化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之一。而通信网络的实现又是构建集成DNC系统的最关键的技术,它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上层是DNC主机与CAD/CAM/CAPP、 MRPII系统币睥间服务器的通信,下层是DNC主机与车间各种数控设备的通信数控机床联网的方法很多引,如串行通信方法口、MAP通信技术、现场总线、以太网等。这些通信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控机床的联网,但在应用中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联网控制系统的可集成性和满足实时调度功能,笔者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
[工业控制]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