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多年来,在缝纫机头加工领域,生产自动化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度。整个加工过程多采用人工进行缝纫机头上下料工作。随着人员成本不断上涨,加工出的产品利润率越来越低。采用人工进行上下料,危险度大、效率低、次品率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厂家。为了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人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部分生产厂家开始使用机器人进行机头的上下料工作,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柔性化高等特点。通过使用机器人不但可以减低人员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还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本文以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发的ER50-C20工业机器人为应用对象,通过仿真软件,规划机器人工作轨迹路径,实现机器人搬运缝纫机头坯料进行机械加工的过程。结果显示,使用机器人进行上下料不但改善了产品质量,还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减低了对员工生产技能的要求。
1、机器人结构及参数
机器人主要由机械本体、驱动部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接口几部分组成。该项目中使用的是埃夫特公司自主研发的ER50-C20机器人,该机器人为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主要参数如下表: 2、项目工艺描述以及分析
2.1工位叙述:
工艺如下: 以上共计6道工序18台机床。
该项目中机器人末端采用柔性补偿器抓手,并附带气路单元、主站PLC等。
根据缝纫机加工工艺以及机床尺寸,该项目共计分为七个工位。第一工位为人工上料工位,主要进行拆垛以及输送。第二工位一台机器人服务四台机床,第三、四工位每台机器人各服务两台机床,第五六工位每台机器人各服务四台机床。第七工位一台机器人服务两台机床,并将加工好的产品进行码垛。(工位间通过转料台转料。第一工位为输料台输送坯料。)整线采用PLC控制,profibus总线通讯,平均上下料节拍25S。详细布局图如图2-1所示: 工位设备包括:输送料道、ER50-C20机器人,机器人用柔性抓手,按钮盒、PLC控制系统、安全防护。
2.2末端执行机构-柔性抓手
根据项目工艺要求,该项目中需要采用柔性抓手,即抓手与机器人之间通过柔性补偿器连接。机器人将工件放置于机床进行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加工要求工件定位精度为0.03mm,定位精度要求较高,而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为+/-0.15mm,如果只采用机器人进行定位则无法满足精确定位要求。为此,在项目中引入柔性补偿机构,如工件与机床工装配合存在位置偏差,柔性补偿器将主动从不同角度对机器人进行补偿,减小工作定位销对机器人的硬接触力。通过使用柔性补偿器,不但可以避免机器人与机床工装硬接触导致的机器人过载,还可以减小机床上工装上定位销的磨损,从而实现高精度产品的上下料工作。由于该项目中,缝纫机头与机床定位销精度要求较高,为避免机器人抓手与机床发生硬接触,抓手上安装了柔性补偿器进行补偿。抓手根据厂家提供的产品数模或实际样品进行设计,样图如图2-2。[page] 3、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以及仿真。
3.1系统控制逻辑图如图3-1所示: 整个项目采用PLC作为主控单元,通过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操作以及监控机器人的状态,在进入自动状态下,只需操作按钮站就可实现生产线的启动和停止。PLC通过控制独立的机器人系统以及机床系统进行协调作业。
首先,将电控系统上电,启动PLC,PLC控制机器人以及机床进行自检,机床进行自检,如有故障机床将停止。此时机器人检测是否在等待工作位置,如不在工作位置将停机。如机器人以及机床均在指定位置机器人、料道以及机床将进行协调作业,完成一次工作后,将自动进入下月一次循环。
3.4工位仿真布局图:
通过使用Delmia离线仿真软件,对现场机器人进行三维布局。从而验证机器人柔性抓手以及机器人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同时根据仿真结果测算机器人工作节拍,确认机器人底座高度,各个机床摆放位置,验证机器人可达范围,保证机器人与机床之间最大有效服务距离等工作。详细仿真图如图3-2所示: 3.5机器人示教
通过现场对机器人轨迹记录,位姿修改,IO信号设置,完成机器人与机器人的配合。经过初次调试后,优化机器人运动轨迹,删除部分多余运动轨迹点,缩短机器人信号通讯时间,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并通过设置机器人干涉区,防止机器人间以及机器人与机床的潜在碰撞,提高生产线稳定性。当两台机器人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优先出发第一台机器人进入干涉区信号,防止其他机器人进入潜在碰撞区。
总结:通过使用机器人进行缝纫机头上下料,不但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产量,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使用机器人生产的缝纫机头,不但加工精度得以保障,而且废品率也大幅降低,产品一致性以及质量远远好于人工生产的产品。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 缝纫机 铸件加工
引用地址:工业机器人在缝纫机铸件加工中的应用
多年来,在缝纫机头加工领域,生产自动化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度。整个加工过程多采用人工进行缝纫机头上下料工作。随着人员成本不断上涨,加工出的产品利润率越来越低。采用人工进行上下料,危险度大、效率低、次品率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厂家。为了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人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部分生产厂家开始使用机器人进行机头的上下料工作,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柔性化高等特点。通过使用机器人不但可以减低人员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还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本文以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发的ER50-C20工业机器人为应用对象,通过仿真软件,规划机器人工作轨迹路径,实现机器人搬运缝纫机头坯料进行机械加工的过程。结果显示,使用机器人进行上下料不但改善了产品质量,还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减低了对员工生产技能的要求。
1、机器人结构及参数
机器人主要由机械本体、驱动部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接口几部分组成。该项目中使用的是埃夫特公司自主研发的ER50-C20机器人,该机器人为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主要参数如下表: 2、项目工艺描述以及分析
2.1工位叙述:
工艺如下: 以上共计6道工序18台机床。
该项目中机器人末端采用柔性补偿器抓手,并附带气路单元、主站PLC等。
根据缝纫机加工工艺以及机床尺寸,该项目共计分为七个工位。第一工位为人工上料工位,主要进行拆垛以及输送。第二工位一台机器人服务四台机床,第三、四工位每台机器人各服务两台机床,第五六工位每台机器人各服务四台机床。第七工位一台机器人服务两台机床,并将加工好的产品进行码垛。(工位间通过转料台转料。第一工位为输料台输送坯料。)整线采用PLC控制,profibus总线通讯,平均上下料节拍25S。详细布局图如图2-1所示: 工位设备包括:输送料道、ER50-C20机器人,机器人用柔性抓手,按钮盒、PLC控制系统、安全防护。
2.2末端执行机构-柔性抓手
根据项目工艺要求,该项目中需要采用柔性抓手,即抓手与机器人之间通过柔性补偿器连接。机器人将工件放置于机床进行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加工要求工件定位精度为0.03mm,定位精度要求较高,而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为+/-0.15mm,如果只采用机器人进行定位则无法满足精确定位要求。为此,在项目中引入柔性补偿机构,如工件与机床工装配合存在位置偏差,柔性补偿器将主动从不同角度对机器人进行补偿,减小工作定位销对机器人的硬接触力。通过使用柔性补偿器,不但可以避免机器人与机床工装硬接触导致的机器人过载,还可以减小机床上工装上定位销的磨损,从而实现高精度产品的上下料工作。由于该项目中,缝纫机头与机床定位销精度要求较高,为避免机器人抓手与机床发生硬接触,抓手上安装了柔性补偿器进行补偿。抓手根据厂家提供的产品数模或实际样品进行设计,样图如图2-2。[page] 3、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以及仿真。
3.1系统控制逻辑图如图3-1所示: 整个项目采用PLC作为主控单元,通过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操作以及监控机器人的状态,在进入自动状态下,只需操作按钮站就可实现生产线的启动和停止。PLC通过控制独立的机器人系统以及机床系统进行协调作业。
首先,将电控系统上电,启动PLC,PLC控制机器人以及机床进行自检,机床进行自检,如有故障机床将停止。此时机器人检测是否在等待工作位置,如不在工作位置将停机。如机器人以及机床均在指定位置机器人、料道以及机床将进行协调作业,完成一次工作后,将自动进入下月一次循环。
3.4工位仿真布局图:
通过使用Delmia离线仿真软件,对现场机器人进行三维布局。从而验证机器人柔性抓手以及机器人之间是否存在干涉。同时根据仿真结果测算机器人工作节拍,确认机器人底座高度,各个机床摆放位置,验证机器人可达范围,保证机器人与机床之间最大有效服务距离等工作。详细仿真图如图3-2所示: 3.5机器人示教
通过现场对机器人轨迹记录,位姿修改,IO信号设置,完成机器人与机器人的配合。经过初次调试后,优化机器人运动轨迹,删除部分多余运动轨迹点,缩短机器人信号通讯时间,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并通过设置机器人干涉区,防止机器人间以及机器人与机床的潜在碰撞,提高生产线稳定性。当两台机器人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优先出发第一台机器人进入干涉区信号,防止其他机器人进入潜在碰撞区。
总结:通过使用机器人进行缝纫机头上下料,不但可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产量,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使用机器人生产的缝纫机头,不但加工精度得以保障,而且废品率也大幅降低,产品一致性以及质量远远好于人工生产的产品。
上一篇:汽车底盘件机器人柔性焊接生产线
下一篇:振动监控应用中的MEMS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23
工业机器人能做什么工作_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工业机器人能做什么工作 工业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人,现在是新兴工业的时代,使用工业机器人是工业生产的进步,那么工业机器人能做什么工作呢?很多人还不知道,下面小编就关于这个问题给大家说道说道,大家也可以多了解一些知识。 工业机器人能做什么工作呢?工业机器人在生产车间中有负责码垛的,也有负责搬运的,还有上下料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机机器人等等。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
[机器人]
2020年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分析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R)发布了2020年全球机器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37.3万台,比上年减少12%,但也是史上第三高。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了270万台套,年增长12%。
2009年-2019年每年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
2009年-2019年工业机器人年累计安装量 亚洲市场机器人增长放缓 亚洲仍然是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强劲的区域,新安装的机器人的份额约为全球的三分之二。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近14.05万台,比上年下降9%,低于2018年和2017年的创纪录水平,但仍比5年前(2014年:57,000台)销量翻了一番。 日本新安装数量也有所放缓,约
[机器人]
快讯|上半年超80亿资本进入工业机器人;哈尔滨将投入150亿建机器人特色小镇;
1.上半年超80亿的资本进入工业机器人 7月11日消息,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领域累计融资案例达43起,AGV、机器视觉、工业互联网这三个细分领获得融资的企业最多,融资案例分别为11起、10起、7起。系统集成领域中,4家企业获得融资;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汉升达获得1000万pre-A融资。此外,协作机器人领域的节卡、主营并联机器人的阿童木、SCARA领域的凯宝均在上半年斩获融资。 2. 投入150亿,哈尔滨将建机器人特色小镇 近日,哈尔滨市发改委组成工作组发布了《哈尔滨机器人特色小镇创建规划》。小镇选址哈尔滨市经开区,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为核心进行建设,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五大机器人配套产业集
[机器人]
工信部:前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继续放缓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布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8452台(套),同比增长8.7%,10月当月产量为9590台(套),比上年同月下降3.3%。 在看另一组数据:在2018年1月至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01717台(套),才刚刚突破十万,年内累计同比增长19.4%,这是2016年初以来首次低于20%;2018年9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48台(套),去年同期为13085台(套),产量为历史最高,两者相比,降幅达-16.4%。 同时,行业规范正在稳步推进,今年4月份,工信部公示了一份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该名单基于2016年底发布的《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20
[机器人]
2022H1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3.78%,协作机器人增速领跑
撰文|多鱼 受新冠疫情反弹的影响,2022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尤其是上海地区长达两个月的封锁,直接影响二季度经济整体情况,导致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受此波及,国内市场工业机器人2022Q2销量也应声下滑。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今年国内市场工业机器人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滑7.54%,总出货量为69881台。其中国产品牌占比38.46%;外资品牌占比61.54%。 据GGII分析,二季度因为受到上海疫情影响,供应链与物流经受较大的考验,大部分厂商销量呈下滑态势,尤其是生产中心和供应链中心处于上海区域的厂商,4-5月基本处于停摆状态,6月份陆续恢复,当前的核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密集度最高的国家有哪些?看完这份报告你就懂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了一份年机器人行业的摘要。其中显示,世界的工业自动化步伐正在稳步加快,这一过程体现在了 工业机器人 的密度变化上。2016年,全球平均每1万名人类员工就配备有工业机器人77个,这一数字在2015年时为66个。 ▲截图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报告 从地理区域来看,欧洲是世界上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大洲:每万名工人中就部署了99个机器人。在欧洲之后,分别是美洲的84个和亚洲的63个。 细化到国家和地区层面看,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韩国,该国每万名工配有631个机器人;其后的是新加坡(488个),排在3~10位的国家分别是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中国台湾。中国(按大
[嵌入式]
工业机器人,国产跟进口品牌的差别在哪里?
近年来,在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及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自动化升级、机器换人的需求逐年攀升。拥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从2013年位列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的No.1,到2017年占据全球机器人销售量三分一以上,并连续五年位居全球之首。中国巨大的需求量吸引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厂商的高度聚集与投资。 尽管国产机器人市场需求突飞猛进,但国内市场一直被外来品牌垄断。不可否认,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起步晚,在产品功能、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还在追赶国际高端水平。早期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四大家族"(ABB、发那科、KUKA、安川)占领,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控制系统,还有核心零部件。比如谐波减速器基本长期被日本品牌占领,曾经给国内厂商的售价比"四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设计新型机器人时,要充分考虑诸多因素,并应多参考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机型,参考其设计参数,经过反复研究和比较,确定出所要机械部分的特点,定出设计方案。 1. 操作机整机设计原则 (1)最小运动惯量原则 由于操作机运动部件多,运动状态经常改变,必然产生冲击和振动,采用最小运动惯量原则,可增加操作机运动平稳性,提高操作机动力学特性。为此,在设计时应注意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并注意运动部件对转轴的质心配置。 (2)尺度规划优化原则当设计要求满足一定工作空间要求时,通过尺度优化以选定最小的臂杆尺寸,这将有利于操作机刚度的提高,使运动惯量进一步降低。 (3)高强度材料选用原则 由于操作机从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