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辆汽车自动驾驶化的程度取决于车企肯在它身上投多少钱,不同解决方案各有千秋:“屌丝”装备价格低廉,人工干预程度高,可马上量产使用;而像谷歌、奔驰使用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辅助器械造价高昂,自动化程度高但投产上市恐怕还得假以时日。
今年在旧金山召开的自动驾驶研讨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都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而赞助商也选得有意思—AUVSI(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这种跨界的组合可能未来会给自动驾驶带来技术和产品发展规划方面的灵感。
不过,台上的演讲者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比不上停车场里那些试验车型更有吸引力,而物体探测(Obstacle Detection)以及雷达传感器则是自动驾驶中的技术核心。 我们首先来看Velodyne 3D Lidar(3D激光雷达),这个玩意儿就是放置在谷歌无人驾驶车顶,随时都在360°旋转的镭射装置,不过75000美元的造价可真心不够亲民。系统里面配置了升级版的扫描器,在汽车后备箱里还有一块平板显示屏,它的扫描器不仅可以360°旋转,甚至可以上下倾斜一定的角度,所以可以形成3D的监测影像。 当一辆消防车开过来的时候,你会在屏幕上看见一对连起来的长长的红色棱镜状物体绕着屏幕转了一圈后才消失,而穿过车前的行人,他们的腿看起来很短,但移动地非常整齐。不过Philip也试着在车跟前绕了几圈,但屏幕上并没有什么图像显示,因为他正好位于Lidar的扫描盲区—一个圆锥形的阴影里。
想要没有盲区,就要安装更多的雷达。大本营位于伊利诺伊州的Autonomous Stuff主要出售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各种设备,一辆改装自美国产起亚的展示车上,他们在前后部分安装了四台Valeo Lidar,可以发射激光前前后后来回扫描。如果不差钱的话,还可以在车身的左右方各增加一个Lidar,这样就完全实现了360°全景扫描,不留盲区。价格方面,单个Valeo Lidar在20000美金左右,真是分分钟“抢钱”的节奏。 这些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Valeo公司也希望在2016年能够将单品价格降至250美元。奥迪三年前在CES大会上就表示只有Lidar的价格在200美元左右才能实现大幅量产。当然目前的Lidar采用的是机械设计的方式,如果改由单晶硅或者半导体进行固态封装的话,造价应该能够大幅降低。
不过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像博世这样零部件供应商的加入,似乎物美价廉的Lidar很快就可以出现在各车企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上了。博世日前宣布将进行Lidar系统的研发,而除了更低廉的价格之外,产品设计师们希望未来Lidar体积能够变得像一副纸牌那么小巧,这样藏在车身的窥视孔后面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所以,除了造价昂贵之外,Lidar能否商用的原因还在于它体积过于庞大,外表显得笨拙。不过奔驰却认为多个雷达、摄像头、立体摄像机、GPS和超声波设备的重叠使用能够提高自动驾驶汽车探测物体的灵敏程度。目前奔驰S级无人驾驶车原型(代号:Bertha),在实验人员随车监管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在高速路上驰骋,同时穿街转巷也不在话下。 但即便这样对很多车企来说还是有些奢侈,因为雷达和摄像头同样耗资不菲。如果要真想省钱,有这么一个解决方案:首先把谷歌的凯迪拉克换成雪佛兰的Chevy,然后找类似Magna International这样的供应商帮忙,因为该公司展示的测试车上仅仅在风挡内侧安装了一枚传统的摄像头。这枚摄像头会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模式识别芯片(由以色列一家自动驾驶设备公司MobileEye提供),如果周围交通情况符合条件,那么它会提供稳定良好的驾驶辅助功能;一旦出现不利情况,系统会自动将汽车的掌控权交还司机,只要轻踩刹车或者动动方向盘即可。Magna的工作人员表示,立体摄像机的优势在于如果车与物体之间间隔在40-45m之间,那么它的识别精度会很高。但超过这个范围,它和传统摄像头就没什么区别了。
那到底自动驾驶汽车需不需要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的重叠使用?亦或者除了Lidar,其他一些烧钱的探测装备还是否有必要安装?笔者觉得还是得看车企的需求。如果只是希望提供车主一些类似“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泊车”的半自动驾驶功能,可能并不需要Lidar这种昂贵设备的使用;而如果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恐怕不仅需要Lidar,其他雷达传感器设备也不可缺少,当然强大的地图数据也是关键因素,因为涉及到安全的问题从来都不应该被低估。
目前受制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程度,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除了上面提到的价格因素之外,第二个面临的挑战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接收信号的能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无人驾驶汽车必须使用一系列的传感器,通过整合数据来实现对障碍物的探测。(end)
关键字:自动驾驶 雷达传感器
引用地址:自动驾驶的眼睛:雷达传感器
今年在旧金山召开的自动驾驶研讨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针对自动驾驶汽车都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而赞助商也选得有意思—AUVSI(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这种跨界的组合可能未来会给自动驾驶带来技术和产品发展规划方面的灵感。
不过,台上的演讲者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比不上停车场里那些试验车型更有吸引力,而物体探测(Obstacle Detection)以及雷达传感器则是自动驾驶中的技术核心。 我们首先来看Velodyne 3D Lidar(3D激光雷达),这个玩意儿就是放置在谷歌无人驾驶车顶,随时都在360°旋转的镭射装置,不过75000美元的造价可真心不够亲民。系统里面配置了升级版的扫描器,在汽车后备箱里还有一块平板显示屏,它的扫描器不仅可以360°旋转,甚至可以上下倾斜一定的角度,所以可以形成3D的监测影像。 当一辆消防车开过来的时候,你会在屏幕上看见一对连起来的长长的红色棱镜状物体绕着屏幕转了一圈后才消失,而穿过车前的行人,他们的腿看起来很短,但移动地非常整齐。不过Philip也试着在车跟前绕了几圈,但屏幕上并没有什么图像显示,因为他正好位于Lidar的扫描盲区—一个圆锥形的阴影里。
想要没有盲区,就要安装更多的雷达。大本营位于伊利诺伊州的Autonomous Stuff主要出售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各种设备,一辆改装自美国产起亚的展示车上,他们在前后部分安装了四台Valeo Lidar,可以发射激光前前后后来回扫描。如果不差钱的话,还可以在车身的左右方各增加一个Lidar,这样就完全实现了360°全景扫描,不留盲区。价格方面,单个Valeo Lidar在20000美金左右,真是分分钟“抢钱”的节奏。 这些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Valeo公司也希望在2016年能够将单品价格降至250美元。奥迪三年前在CES大会上就表示只有Lidar的价格在200美元左右才能实现大幅量产。当然目前的Lidar采用的是机械设计的方式,如果改由单晶硅或者半导体进行固态封装的话,造价应该能够大幅降低。
不过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像博世这样零部件供应商的加入,似乎物美价廉的Lidar很快就可以出现在各车企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上了。博世日前宣布将进行Lidar系统的研发,而除了更低廉的价格之外,产品设计师们希望未来Lidar体积能够变得像一副纸牌那么小巧,这样藏在车身的窥视孔后面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所以,除了造价昂贵之外,Lidar能否商用的原因还在于它体积过于庞大,外表显得笨拙。不过奔驰却认为多个雷达、摄像头、立体摄像机、GPS和超声波设备的重叠使用能够提高自动驾驶汽车探测物体的灵敏程度。目前奔驰S级无人驾驶车原型(代号:Bertha),在实验人员随车监管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在高速路上驰骋,同时穿街转巷也不在话下。 但即便这样对很多车企来说还是有些奢侈,因为雷达和摄像头同样耗资不菲。如果要真想省钱,有这么一个解决方案:首先把谷歌的凯迪拉克换成雪佛兰的Chevy,然后找类似Magna International这样的供应商帮忙,因为该公司展示的测试车上仅仅在风挡内侧安装了一枚传统的摄像头。这枚摄像头会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模式识别芯片(由以色列一家自动驾驶设备公司MobileEye提供),如果周围交通情况符合条件,那么它会提供稳定良好的驾驶辅助功能;一旦出现不利情况,系统会自动将汽车的掌控权交还司机,只要轻踩刹车或者动动方向盘即可。Magna的工作人员表示,立体摄像机的优势在于如果车与物体之间间隔在40-45m之间,那么它的识别精度会很高。但超过这个范围,它和传统摄像头就没什么区别了。
那到底自动驾驶汽车需不需要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的重叠使用?亦或者除了Lidar,其他一些烧钱的探测装备还是否有必要安装?笔者觉得还是得看车企的需求。如果只是希望提供车主一些类似“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泊车”的半自动驾驶功能,可能并不需要Lidar这种昂贵设备的使用;而如果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恐怕不仅需要Lidar,其他雷达传感器设备也不可缺少,当然强大的地图数据也是关键因素,因为涉及到安全的问题从来都不应该被低估。
目前受制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程度,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除了上面提到的价格因素之外,第二个面临的挑战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接收信号的能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无人驾驶汽车必须使用一系列的传感器,通过整合数据来实现对障碍物的探测。(end)
上一篇:浅谈远程诊断技术在电控发动机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富士康要造车,汽车制造商的活你干得了吗?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24
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正在放弃“自动驾驶”一词
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在华盛顿特区的最高游说团体AVIA正在重塑品牌,放弃了 自动驾驶 的提法,换成了一个更直接的名称。该组织由Waymo、福特、Lyft、Uber和沃尔沃于2016年成立,游说立法者通过对其成员有利的立法。此后,它已发展到包括该国顶级的汽车运营商,包括Cruise、Aurora、Argo AI、Motional、Nuro和Zoox。 这是汽车行业远离 自动驾驶 一词的最新举措,许多观察家将此解释为承认特斯拉对公众的影响。特斯拉销售一种名为 完全自动驾驶 的功能,这是一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版,可以在当地道路上控制汽车的一些功能,但仍然需要人类监督。相比之下,自动驾驶汽车是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运行的汽车,没有任何人类干
[汽车电子]
小马智行与中国一汽达成合作,将打造前装量产自动驾驶系统
11月3日下午时分,国内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宣布,与中国一汽于2020年10月份达成一致,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小马智行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整车设计及制造、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移动出行等领域的技术及产品优势,融合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与先进的整车平台,共同探索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前装量产及商业运营模式。逐步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联合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 据了解,小马智行此前基于一汽解放的J7线控平台商用车打造了全栈式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这款自动驾驶商用车将在近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展示。 除中国一汽的战略投资之外,小马智行今年2月份还获得了丰田汽车公司战略投资。加上中国一
[汽车电子]
毫末将基于J3打造单芯片行泊一体方案,国产自动驾驶芯片加速上车
今日,毫末智行官方宣布与映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依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联合打造具备高性价比、高竞争力的单征程3芯片行泊一体方案。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表示:“2023年实现城市NOH点到点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是行业竞争的焦点,行泊一体方案的量产搭载也进入关键期。映驰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有着丰富的平台软件及泊车应用开发量产经验,双方的合作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力、塑造优秀的产品体验,更可以助力毫末形成量产壁垒,筑就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抢占市场先机。” 映驰科技 CEO 黄映表示:“映驰科技研发的单征程3泊车方案已经率先在业内实现量产交付;同时,针对市场趋势,映驰科技凭借强大的软件平台产品能力,研发了业界首个
[汽车电子]
日本机器人公司Yukai借力雷达传感器实现智能化创新
BOCCO emo是来自日本新宿Yukai Engineering的通信机器人。它的界面非常简单,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它,包括不需要或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小孩或老人。 BOCCO emo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之间收发消息,将家里的家人与外出的家人联系起来。 它也可以用于医院或疗养院,将患者与医护人员联系起来。 还可以设置BOCCO emo发出声音提醒,例如清除垃圾或服药,或者与其他服务连接,例如说出当天的天气。 BOCCO emo是BOCCO的新版本,具有附加的传感器和语音激活功能,预计到2025年,该通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日元。 PCR雷达传感器用于根据用户行为触发动作 在BOCCO emo中,PC
[机器人]
自动驾驶四大阵型 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如今,几乎每家汽车制造商都拥有相当多的资源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这是汽车行业的下一个重大举措。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场显然是巨大的,据估计,约1亿辆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互联”汽车将在2021年出货。 然而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试图发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它们被迫与技术公司在软件和硬件领域合作,让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因此,在本文中,我列出了最有前途的上市科技公司的表单,以便让希望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中获利的投资者们参考。 技术概述 首先,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自动驾驶技术。每个汽车制造商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不同的,但仍然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般来讲,自动驾驶仪使用三种类型的传感器: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每个传感器执行其自己的功能,并具有不同
[汽车电子]
比亚迪靠什么才能成为自动驾驶第一梯队?
不久前,随着小米SU7和腾势N7先后发布,“自动驾驶第一梯队”正式成为车圈新标配。他俩一个发誓今年一定会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另一个则立出比亚迪要稳居第一梯队的FLAG。 有人质疑小米,更多人则是怀疑比亚迪。毕竟就在去年,船夫哥可是亲口说过“自动驾驶都是忽悠,都是扯淡,是被资本裹挟”这句名人名言的。 小米的自动驾驶水平到底如何,这里暂且不议。我好奇的是,比亚迪是否真的进入自动驾驶第一梯队了? 我们先把这个大问题拆解成三个小问题:什么是第一梯队的首要判断条件;通过怎样的技术可以达到这些条件;比亚迪会用哪些技术或者功能体验? 量产城区NOA 第一梯队的新标准 其实在过去的3年里,自动驾驶第一阵营
[汽车电子]
未来智能化汽车将如何改变组件设计?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演变,车辆的智能化全球道路上不断发展。从内燃机驱动到混合动力和全电动驱动的转变需要越来越新、越来越复杂的组件,比如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中(如自动泊车,或在行驶中跟随其他车辆的能力)的一系列应用。如何灵活地为新兴汽车系统开发解决方案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汽车系统需要先进的感应功能。无论传感器是以照相机、雷达、激光雷达还是激光的形式存在,如何将这些组件进行固定、封装或者是密封都是确保他们最佳性能至关重要的要素。传感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车辆安全和全球道路公共安全。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三个不断发展中的汽车组件示例:先进功能的集成、涉及材料特性的仿真优势、以
[嵌入式]
华为公开“目标车辆转向意图”专利,可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
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种目标车辆转向意图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专利,公开号为 CN113226885A。 根据企查查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目标车辆转向意图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根据目标车辆的视觉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姿态信息,从而根据目标车辆的姿态信息进一步确定目标车辆的转向意图。 这意味着,通过该方法所确定的目标车辆的转向意图能够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 预测 目标车辆的转向意图的精确度,更好地辅助自动驾驶,从而提高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图片来源:企查查 今年以来,华为公开了多项与智能汽车相关的专利。同样是在本周,华为公开了“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专利。该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车辆行驶的方法、装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