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控机床网络控制系统

发布者:考古专家最新更新时间:2015-01-23 来源: e-works关键字:以太网  数控机床  控制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将制造车间的数控设备与计算机联网构成DNC(DistributedNumericalContro1)系统,已成为实现CAD/CAM一体化及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集成化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之一。而通信网络的实现又是构建集成DNC系统的最关键的技术,它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上层是DNC主机与CAD/CAM/CAPP、 MRPII系统币睥间服务器的通信,下层是DNC主机与车间各种数控设备的通信数控机床联网的方法很多引,如串行通信方法口、MAP通信技术、现场总线、以太网等。这些通信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控机床的联网,但在应用中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联网控制系统的可集成性和满足实时调度功能,笔者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控机床联网控制系统。

1 系统结构

    系统的结构主要根据实际需要而选定,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车间的环境、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与管理层的信息集成等。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作为网络平台,工业以太网的抗干扰设计保证了在车间恶劣劣环境下的通信畅通及实时性,且易于与管理层集成。系统采用总线+星型的拓扑结构。主干网采用总线结构,易于组成冗余环网。局部采用星型结构,避免了某一台设备的故障影响其他设备。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1如示。

 
图1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控机床联网系统结构

    实现数控机床和工业以太网连接的协议转换器实质就是工业以太网数据包与RS232数据包的转换器。它向上接人工业以太网,采用工业级RJ45接口形式,向下连接带有RS232串口的数控机床。协议转换器可以作为数控机床的一个部件安装在机床上。

2 系统功能

    2.1 通讯功能
   
(1)NC程序的双向传输所有数控设备实施联网集中管理,利用网络进行NC程序(包括机床参数,刀补文件,宏程序等)的双向传输,从而实现NC程序的海量存储、集成化管理。将每台数控机床定义为客户端设备,利用数控系统自身的通讯端口(一般为RS一232)、通讯功能,操作工可在数控机床端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以及访问管理服务器端数据的全部操作,服务器端对数控端的操作请求自动进行相关处理而无需人为干预。保证所有入网数控设备可在同一时刻进行并发式的通讯传输。
  
(2)在线加工需要数控系统本身支持在线加工功能,可实现断点续传、子程序调用等功能。
 
(3)数据共享让操作工在本地数控设备访问其他数控设备或虚拟机床信息,方便零件转移加工。

    2.2 控制功能

    在该模块中DNC服务器与CNC进行通讯,可以实时采集数控机床的加工状态、联网状态、刀具信息、操作履历,以及对刀具寿命进行管理。并且通过一定的权限确认,可以在线修改各种设备参数和运行参数,从而实现底层设备的完全监控。通过对采集到的工况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及时获取加工业绩、机床利用率等生产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由于生产状况的千变万化,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随机的情况,因此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要对同一设备进行工作,就需要有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互、经验交流,最终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远程监控模块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广域范围内共享资源的平台,并为实时监测监控、故障诊断提供支持。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设备现场的工况,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控。

    2.3 NC程序管理

    NC程序作为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源,对其进行高效的数据化管理已经成为DNC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NC程序的管理根据管理目标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对程序进行生命周期内的管理和NC程序内部信息管理。

    对NC程序的内部属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程序号、程序注释、零件图号、所加工的零件号、加工工序号、加工范围、机床、用户信息等进行管理。在该系统中可对程序根据图号、零件名称、工序、机床等进行多种条件的复合查寻,同时对加工程序编辑历程、所用刀具清单、工艺卡片等进行管理。数控程序员编写的加工程序有时不可能一次就达到加工要求,根据加工过程,将程序分为4个状态:①编辑——程序分处各编程软件指定的文件夹中,由程序员加载至程序库时关联信息包括:程序号,程序名,程序文本,零件号,零件名称,工艺文件名称,工序号,工步号,编写者,编写日期,刀具表,零件图片。②试切——处在试切验证阶段的程序。③锁定——试切无误从机床回传到计算机中的程序。④定型——审核定型归档的程序。[page]
 

     程序管理流程为:编程人员(有编辑修改的权限)编好的程序在完成修改、仿真校验等工作后加载人相应数据库试切验证区,同时填表完成NC程序关联信息的输入,此时程序处于编辑状态,经编程主管(有解锁的权限)审核同意后,将程序改成调试状态,此后可发送到机床试切,也可以从机床的控制面板上远程调用程序;试切验证和调试无错误的程序经程序主管的同意后发回到数据库的锁定区,此时程序状态为锁定;经过技术主管(有批准的权限)审核无误后,正式进入数据库定型归档,程序变成只读属性,以后不能再修改了(只有个别有权限的人可改)。整个管理流程如图2。

 
图2  控制程序管理流程图


3 系统关键部件——转换器设计

    工业以太网协议与RS232串口协议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是,把来自串口设备的任何信息透明地传输到工业以太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也可以把来自上层的任何控制信息透明地传输给数控设备。通过为协议转换器配置IP地址,数控机床成为网中的一个节点,从而达到集中管理数控机床的功能,如文件传输、状态监控等。协议转换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协议转换器结构

    协议转换器就是一种嵌入式系统。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 ARM(AdvancedRISCMachines)芯片作为处理器,在ARM公司的集成开发环境ADS1.2(ARMDeveloperSuit) [中,通过在芯片上移植实时操作系统C/OS-Ⅱ及TCP/IP协议,开发基于C/OS-Ⅱ的串口监控软件,实现了串17数据到工业以太网数据包的转换。其工作过程如下:串口监控软件一旦发现串17有数据到达,触发一个中断,系统调用协议转换中断服务程序,将数据转换为工业以太网数据包,然后通过智能交换机发给管理层计算机。整个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工作过程图

4 结语

    工业以太网通信可以满足车间数控机床网络控制的通信要求,基于工业以太网的DNC系统使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的信息网与DNC通信网络得以统一。达到全车间信息的完整性、通透性、一致性,而且可以直接将数控机床接人 [nternet,实现远程信息的传输,适应了网络制造的需要。由T-T.,_IIeVAX~已经成为工业现场控制发展的趋势,以此技术实现的数控机床网络控制系统性能可靠,易于在企业中推广莉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以太网  数控机床  控制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数控机床网络控制系统

上一篇:以太网在继电器可靠性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扎根电力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27

中国工业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用量上升 接线端子市场看好
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市场驱动下需要朝着更灵活、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而灵活与智能是通过“关节”和控制系统实现的,关节越多,所需要的伺服控制系统就越多,机器人的柔性与准确度就越高。伺服控制系统的连接又离不开接线端子,故随着机器人的精密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量会升高。下面就随工业控制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机器人快速增长促进端子市场发展 2017年,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带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不断上升。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广阔的机器人市场空间以及现阶段相对较低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受这一趋势影响,未来五年国产伺服系统复合增长率约为35%,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
[工业控制]
80C52单片机在电加热数字恒温控制系统中的设计
  针对传统电加热温度测控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数字控制控仪表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基于数字PID控制算法和89C5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系统采用AD590传感器检测温度,温度信号经A/D8080转换成数字量,单片机与设定值比较后,执行PID控制算法,并给出控制量去调节可控硅的触发脉冲,从而实现温度的实时显示与实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静态精度高,自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使炉温达到了很好在控制效果。   电加热炉是科学实验、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量常见也是最常用的加热设备,由于炉子种类与规格、加热对象的不同,它们所构成的系统千差万别。温度作为一个重要检测和控制参数,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电加
[单片机]
80C52单片机在电加热数字恒温<font color='red'>控制系统</font>中的设计
Microchip推出全新VSC8574RT PHY器件 进一步扩大耐辐射千兆以太网PHY产品阵容
新产品同时支持铜缆和光纤接口,增加了航天应用的灵活性 航天工业正将其连接接口从传统专用网络转向以太网解决方案,以提供更多灵活性并简化设计流程。为了简化航空航天和国防客户的以太网部署,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全新的VSC8574RT PHY,进一步扩展其耐辐射(RT)以太网PHY产品阵容。VSC8574RT PHY支持串行千兆位媒体独立接口(SGMII)和四通道串行千兆位媒体独立接口(QSGMII),可减少设计中的总信号引脚数,降低主机器件所需空间。 航天应用的运行环境需要增强型辐射技术,以承受极端温度和电磁事件。这些事件会降低天基系统性能并扰乱运行。VSC8574R
[网络通信]
Microchip推出全新VSC8574RT PHY器件 进一步扩大耐辐射千兆<font color='red'>以太网</font>PHY产品阵容
基于ARM的RFID门禁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无限技术、计算机技术继续不断深入发展,物联网行业蒸蒸日上。基于RFID技术的门禁控制系统正是物联网实用性的一个良好体现。门禁系统按进出识别方式可分为以下3大类:密码识别;卡片识别;生物识别。密码识别即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密码识别安全性要相对高一些,但是密码容易忘记,而且每次进门都需输入密码,这样显得繁琐。生物识别即通过人的一些生物特征来识别,生物识别安全性高而且非常方便,但是其高昂的成本费使其难以得到推广。卡片识别分为2类:第一种是用磁卡,但是磁卡安全性低、易磨损而且需要经常性充磁;第二种是RFID卡片,RFID卡便宜、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而且能够用数
[单片机]
基于ARM的RFID门禁<font color='red'>控制系统</font>设计
高效的以太网供电解决方案降低了总体成本
IEEE 802.3at 规范定义的以太网供电 (PoE) 是通过一条 CAT-5 以太网电缆安全地传输应用数据和电源的方法。由于它支持灵活地在任何地方安装设备,没有在附近提供交流电源的限制,也不需要电工进行安装,因此,它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初的 IEEE 802.3af PoE 规范限制了供电至受电设备 (PD) 的功率只有 13W,这也就限制了设备的应用范围,例如 IP 电话和基本安防摄像机等。在 2009 年,IEEE 802.3at 规范将支持的功率增大到 25.5W。但是,这还是无法满足功率要求越来越高的 PoE 应用需求,例如,微微蜂窝基站、无线接入点、LED 标牌和加热云台变焦 (PTZ) 室外摄像机等。在 2011
[电源管理]
高效的<font color='red'>以太网</font>供电解决方案降低了总体成本
一款多点测温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需求由面积需求变为舒适需求。地板采暖采用辐射方式供暖,符合人体生理需求曲线,如果控制系统选取得当,不仅可以提高房间舒适度,更可以使系统运行费用降低许多。如今一般是在典型位置安装一个温控装置,温控装置连接到壁挂炉,温控器根据室温和温度设定直接控制锅炉运行,各房间不同回路由工作人员凭经验手动调节分水器球阀,改变不同回路的流量,从而达到调节各房间的室温的效果。使用这种控制方法,即使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难以调节得十分准确,何况各家庭成员由于年龄不同,所需舒适温度不同,需要经常对室温进行调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利用SST89E564RC单片机及新型测温器件设计了多点温控采暖控制系统,根据室
[嵌入式]
采用单片机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光照检测电路、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及处理电路、单片机系统及控制电路组成。工作时,光照检测电路和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采集光照强弱、室人是否有人等信息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这些信息通过控制电路对照明设备进行开关操作,从而实现照明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系统硬件设计   按图1构成的系统硬件电路如图2所示。为了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在该系统中可以增加时间显示电路,用于显示当前的时间。目前较为流行的单片机有AVR和51单片机,从系统设计的功能需求及成本考虑,51单片机性价比更高。AT89C52是拥有2个外部中断、2个 16位定时器、2个可编程串行UART的单片机。中心控制模块采用 AT89C52 单片机已完全满足设计需
[电源管理]
采用单片机智能照明<font color='red'>控制系统</font>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频率测量控制系统设计
频率测量方法: 测频法:测试限定时间内检测脉冲的个数(1s) 测周法:采样N个脉冲所使用的时间 测频法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计要求: 通过测频法测出时钟发生器的频率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频率测量<font color='red'>控制系统</font>设计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