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的由来

发布者:科技创客最新更新时间:2015-02-11 来源: diangon关键字:现场总线技术  CIMS  体系结构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1CIMS体系结构及工业数据结构的层次划分
根据工厂管理、生产过程及功能要求,CIMS体系结构可分为5层,即工厂级、车间级、单元级、工作站级和现场级。简化的CIMS则分为3层,即工厂级、车间级和现场级。在一个现代化工厂环境中,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工业数据结构同样分为这三个层次,与简化的网络层次相对应。
如图1所示。


图1:简化的CIMS网络体系结构 
2.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是工厂自动化及CIMS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主要完成底层设备单机控制、连机控制、通信连网、在线设备状态监测及现场设备运行、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等功能,保证现场设备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并将现场设备生产及运行数据信息传送到工厂管理层,向工厂级MIS系统数据库提供数据。同时也可接受工厂管理层下达的生产管理及调度命令并执行之。因此,现场级与车间级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是实现工厂自动化及CIMS系统的基础。[page]

3.传统的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      
传统的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包括:基于PC、PLC、DCS产品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特点之一是,现场层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是一对一(一个I/O点对设备的一个测控点)所谓I/O接线方式,信号传递4-20mA(传送模拟量信息)或24VDC(传送开关量信息)信号。
如图2所示: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2:传统的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
4. 系统主要缺点
(1)信息集成能力不强: 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靠I/O连线连接,传送4-20mA模拟量信号或24VDC等开关量信号,并以此监控现场设备。这样,控制器获取信息量有限,大量的数据如设备参数、故障及故障纪录等数据很难得到。底层数据不全、信息集成能力不强,不能完全满足CIMS系统对底层数据的要求。
(2)系统不开放、可集成性差、专业性不强:除现场设备均靠标准4-20mA/24VDC连接,系统其它软、硬件通常只能使用一家产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互换性,因此可集成性差。这种系统很少留出接口,允许其它厂商将自己专长的控制技术,如控制算法、工艺流程、配方等集成到通用系统中去,因此,面向行业的监控系统很少。
(3)可靠性不易保证:对于大范围的分布式系统,大量的I/O电缆及敷设施工,不仅增加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可靠性。
(4)可维护性不高:由于现场级设备信息不全,现场级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功能不强。另一方面也很难完成现场设备的远程参数设定、修改等参数化功能,影响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5. 现场设备的串行通信接口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原形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许多传感器、执行机构、驱动装置等现场设备智能化,即内置CPU控制器,完成诸如线性化、量程转换、数字滤波甚至回路调节等功能。因此,对于这些智能现场设备增加一个串行数据接口(如RS-232/485)是非常方便的。有了这样的接口,控制器就可以按其规定协议,通过串行通信方式(而不是I/O方式)完成对现场设备的监控。如果设想全部或大部分现场设备都具有串行通信接口并具有统一的通信协议,控制器只需一根通信电缆就可将分散的现场设备连接,完成对所有现场设备的监控,这就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初始想法。
6.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
基于以上初始想法,使用一根通信电缆,将所有具有统一的通信协议通信接口的现场设备连接,这样,在设备层传递的不再是I/O(4-20mA/24VDC)信号,而是基于现场总线的数字化通信,由数字化通信网络构成现场级与车间级自动化监控及信息集成系统。

关键字:现场总线技术  CIMS  体系结构 引用地址:现场总线技术的由来

上一篇:现场总线技术概念
下一篇:现场总线有哪些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30

一种基于B/S结构与C/S结构结合的新体系结构
摘要:在对B/S结构和C/S结构进行充分分析比较的情况下,简述了今后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系结构。结合B/S与C/S,将组件技术COM+和AcdveX技术分别应用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从而开发出高效、安全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C/S B/S MIS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计算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结构向更加灵活的B/S多级分布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认识这些结构的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选型,对于成功开发一个MIS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1 C/S结构与B/S结构 1.1 C/S结
[网络通信]
一种居民住宅结合报警系统体系结构
    摘要: 介绍了一种拥有Internet接入功能、低成本的居民住宅综合报警系统,并详细叙述了其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关键词: 单片机 数据传输 报警系统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虽然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用于住宅安全防范的报警装置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大多不是因价格昂贵(数千元)而无法承受,就是因为质量欠佳而不敢使用,真正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城乡居民需求的安全报警装置却几乎没有。 鉴于此,我们在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各类报警装置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区的实际情况,本着高能低价的设计思想,将相对简单廉价的传感信号的检测部分(分端
[传感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标准化进程分析思考
一、现场总线技术的兴起和市场动力     七十年代,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以及“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风险控制策略促成了基于微处理器芯片的集散控制系统开始进入市场,同时也将用于控制器之间和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讯的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引入了工业自动化领域。但此时由于各自动化厂商的控制系统自成一体,网络通讯只是其系统的内部功能之一,无需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微处理器芯片应用的不断渗透,“智能化”的传感器、开关、执行机构等工业现场控制器件不断涌现,但各厂商根据所生产的元器件的特点而开发的数据通讯协议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单个的元器件似乎充满了“智能”,但与控制系统集成时仍然只能沿用传统的电缆接线一对一接入I/O接口
[嵌入式]
安全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一直以来,安全控制技术一直落后于标准的控制技术。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回顾一下几十年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30年前,几乎所有的控制系统都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但这种方式安装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且重新配置系统比较麻烦,非常不灵活。基于这些原因,PLC及其他一些比较“智能”的控制技术就逐步取代了继电器控制方式,因为PLC减少了硬件配置,简化了安装和维护过程,且能非常灵活地适应以生产过程为本的控制任务。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补扩大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强,新型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技术的时代来临了,它不仅能使不同供货商的设备共存于一个总线系统中,而且还能简化布线,加快信息在数字网络上的传播。但实际上,标准的现场总线系统还
[嵌入式]
面向计算体系结构的电机控制
怎样才能把多个 CPU 内核、硬件加速器块以及 10G 以太网接口结合起来控制一个电机呢?对于采用 1 美元微控制器 ( MCU ) 来运行电机的设计人员而言,这一问题太荒谬了。答案可能来自令人感兴趣的控制系统设计案例,实时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等。 起点 让我们介绍一种在我们应用场景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永磁同步电机,即 PMSM。PMSM 有很多种外形和体积,适合很多种应用,从开关门到 机器人 手术工具关节等。在这一领域中,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其固有的可靠性、低成本,在我们的应用中,经过适当的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实际上,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PMSM 支持您降低机电设计的复杂性,在软件中实现复杂的功能。 PMS
[嵌入式]
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潮流发电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 技术是在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现场 工业控制 技术。它集数字 通信 、 智能仪表 、微机技术、 网络 技术于一身,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式的模拟信号或数字—模拟信号控制的局限性,为真正的“分散式控制,集中式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本文将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在由 DSP 控制的70KW潮流发电装置中,真正做到在办公室内控制现场设备,察看运行情况,记录运行过程并适时进行调整。   1、潮流发电系统整体介绍   1.1系统工作原理   “恒频”即是恒定液压马达的输出速度,实际上是一个恒速 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两个 控制器 进行控制,一个是控制柜中的数字控制器,其作用是完成系统运行
[嵌入式]
CAN现场总线技术的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研究
多电机伺服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 电力 传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如配料、传动等生产过程。 伺服系统 中电机控制性能和多电机间协调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质量,如何高效管理、方便应用、实时控制是多电机伺服系统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AN 现场总线 技术的多轴运动控制数字交流伺服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解决了传统总线插板I/O模块多,干扰严重、系统软件编写复杂、系统硬件兼容性差等问题。大大减轻了现场信号连接的繁琐与费用,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精度与灵活性,给安装、调试和维护带来诸多方便,为现场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代表着 自动化 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CAN总线技术      随着工业现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