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CES展、MWC展、Apple watch发布,接连三把火使得智能可穿戴进入舆论中心。各方论坛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有人热血澎湃万物智能时代开启,有人依然忧心忡忡画饼毕竟不能充饥……是大时代开启还是依然迷雾重重?
看趋势,要抓源头,芯片是智能终端创新的源头风向标,我们发现芯片厂商确实在积极布局物联网、可穿戴、车联网等新兴领域,见表1。于是乎,后智能手机时代,可穿戴即将取代智能手机的讨论被提上了日程。真的到了后智能手机时代了吗?大趋势确定,但时间上言之尚早,当下依然骨感。芯片产品相对消费级产品一般至少有6-12个月的时间提前量,从资源投入角度看,个人认为布局试水多过真正实质性资源投入,智能手机仍是主战场。
新兴领域的兴起一定是市场引领者做出示范效应,在以往苹果是智能手机市场引导者和市场的教育者。但对于Apple watch,苹果玩的是品牌与时尚,而不是靠服务和功能,这种玩法是大部分Android厂商无法效仿的。苹果对于可穿戴的瓶颈问题也没有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一次Apple watch不是之前业内期待的可穿戴产业救世主。
那么,可穿戴未来之路走向哪里?
在辛苦挣扎了多年后,可穿戴未来之路到底应该走向哪里?本文尝试给出思考。主流观点至少有两类:
1、从当下手机的附属品到彼可取而代之:“智能手机+”?
2、可穿戴就是可穿戴,不一样的烟火,但烟火如何绽放、何时绽放,是未知数。
向左走:“智能手机+”?取代智能手机尚早,3大瓶颈技术待突破
如果说因为LG等厂商的智能手表使用高通骁龙400芯片平台,或者一些二三线厂商使用MTK GSM芯片推出了一些支持打电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即便是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中加入独立的网络组件(例如WiFi、Sim卡等),并增加更多传感器和芯片设备,就开始谈可穿戴取代手机,个人认为为时实在尚早,告别“手机中心论”莫太急!
智能可穿戴取代手机,当下瓶颈不在成本
现在的众多设备智能化的起点,就是铁三角:“传统设备+联网模块+手机APP”。随着联网通信模块的成熟,“+互联网”的成本日益降低。如果能够提供新的智能体验服务,这种成本的叠加对于用户是可承受的,何况随着模块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放大,这种新增成本的边际效应将趋近于0。
取代手机的应用场景,尚处于附属的可有可无阶段
当前的智能手表替代手机功能,特别是通话功能,有两类:1、是蓝牙接听拨打,类似子母机;2、使用入门手机芯片方案。从使用场景看,第一类是典型的辅助性。第二类受限于续航痛点,现阶段基本上形同鸡肋,用户使用的场景并不多。而对于互联网冲浪而言,更是不值得一提,所以,现阶段的可穿戴更多是通知类应用且与手机配对使用。
取代手机,仍取决于3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进度
可穿戴替代手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可穿戴的“小”与手机屏幕的“大”之间的矛盾。当前手机的主流屏幕是5-5.5吋,对于可穿戴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点取决于3方面技术的突破:1、柔性器件的商用;2、电池续航技术;3、人机交互技术。
柔性器件
对于柔性屏而言,目前已经商用的是曲面,三星S6 edge做到的是两侧曲面。其演进路线是曲面->折叠->柔性。业内普遍判断是2016-2017年将有望得到规模商用,主要制约因素是工艺良率与成本。2014年10月,三星SDI成功研发可弯曲电池,加上石墨烯技术在近两年的技术突破,可弯曲柔性电池将成现实。加上之前在智能手机已发展起来的柔性电路,可穿戴设备真正“弯曲”可穿戴已不再遥远,三星2014年推出的腕部设备Gear Fit就已搭载柔性屏幕,但离梦幻柔性仍有距离。如果柔性屏以及柔性电池等器件能够规模商用,将是可穿戴取代手机的关键一步,实现携带时小应用时大的按需而变。
电池续航技术
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续航一直是可穿戴之痛,特别是“+移动通信模块”可穿戴之痛,实时无线连接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是一种奢望。我们看到续航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倪端,包括新电池材质的研发试验、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快充技术的普及、无线充电的成熟,这些都是可穿戴未来走向独立的有力支撑,电池续航的供需矛盾已接近拐点,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需待时日。
人机交互技术
在人机交互领域,iPhone普及引领了触摸交互方式,但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采用触控显然是违背人性的交互方式,语音、姿势(手势)、图像识别等解放双手的交互方式更加适合可穿戴产品。新兴交互方式,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准确度待提高,而机器智能学习、云端大数据的兴起,将是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的福音。在新兴的交互方式中,语音交互具备在可穿戴产品规模推广的条件,也符合可穿戴设备的解放双手的使用场景。姿势(手势)识别,类似智能手机,也可借助传感器在可穿戴产品中得以广泛应用,专门用于捕捉人体姿势的穿戴式产品也将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情景。图像识别、眼球识别等由于技术、成本、体验等限制,规模商用还需等待。
智能终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是交替上升的。在功能机时代,相比硬件性能而言应用更匮乏(电话、短信);后来,智能OS的出现解决了应用丰富性的问题。而现在,随着应用的极大丰富与耗电大户的不断攀升,到了屏幕、续航等关键硬件必须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了!3大瓶颈技术突破之时,就是可穿戴终端取代智能手机之日,进入“智能手机+”阶段。
向右走:做“穿戴+”?抛弃传统需求思维,在细分市场挖掘刚需,探索场景化服务
可穿戴终端的市场特质与智能手机人手一部的普适性需求属性不同,目前来看可穿戴终端的每个需求都是碎片式与场景化的需求,可穿戴是与手机完全不同的品类。因此,可穿戴玩家必须要抛弃面向海量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的思维,挖掘寻找可穿戴产品的刚需场景,甚至要做好柔性定制化生产的思维。
众多可穿戴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的手环等可穿戴之后,从功能角度已经对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在没有大的变化下,用户佩戴可穿戴的意愿进一步降低,在没有服务提供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一种知道了Tracking数据又能如何的无力感。如何让用户继续使用下去,刚性服务才是提升粘性的关键。
当下而言,可穿戴终端的刚性机会在哪呢?个人认为,焦点在于如何发挥可穿戴区别于智能手机的独有的特性:在于与人体的更贴近、更便捷与第一视角性,在于从细分市场特别是行业市场的挖掘!
从细分市场刚需而言,个人认为至少有两种,一是人群维度,特定细分人群的刚需,比如面向病人、老人、儿童、孕妇,他们对于可穿戴有刚需性需求;二是时间维度,在特定时间阶段有刚需,包括工作需要(比如军人执行任务),或者是特定目标的需求(比如,为了减肥或者健身或者兴趣爱好)。
真正医疗可穿戴尚早,服务于大健康领域的细分市场刚需仍是当下焦点
业内可穿戴热点主要是医疗可穿戴与运动健康可穿戴两类。医疗可穿戴,由于受限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精度、医疗器械认证、医疗体系独有的门槛等限制条件,短时间内依然难有起色,Apple watch也难以改变此现状。这个市场的探索与前进不会停滞,终将取得突破,只是仍需等待时日。
在医疗精确度没有达到医疗级的同时,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到了运动健康市场的机会,而运动健康市场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品质的关注度而日益提升。如何挖掘大健康下可穿戴刚需成为玩家成败关键。产品而言,逐步从手环、手表,扩展到服装和鞋履市场。个人认为需要溯本求源,传统意义上的穿与戴是否需要智能化、需要怎样的智能化?
第一个字:“穿”
穿的典型显然是衣服。传统可穿戴的“小”更多是规格与人机交互的小,智能服饰显然突破了这一点,但实际上智能服饰的“大”在于传感器获取数据的“大”,而非人机交互的“大”。
所谓智能服饰,是将监测健康的传感器植入到衣服、袜子中,检测用户的心率、呼吸与活动。除了价格、体验、精确度的问题外,更需要思考的是用户为什么要在平时穿这种智能衣服,更加靠谱的依然是细分人群,比如孕妇,比如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运动健身期间穿,而不是期待用户平时时时刻刻贴身穿戴。
此类已经面世的产品以国外产品居多,比如Athos运动裤、OmSignal压缩衣、Sensoria袜子、智能鞋子等等,穿上后相应的心率、步态、肌肉机能等生理数据,可以在APP中实时查看,可以提供在运动中提供提醒或者运动后的监测分析。
第二个字:“戴”
相比穿而言,戴的品类更多,比如传统戴的手表、头盔、饰品、耳机等等。智能手表已经相对普及并且已经的确像块手表了,耳机的智能化有智能助听器,诸如手镯类的智能化略显无厘头。对于“戴”类的智能可穿戴而言,关键是找到细分群体,抓住传统穿戴物的智能升级刚需点。
运动健康细分市场,为跑者与骑者服务值得进一步挖掘
从运动健身角度而言,跑步与骑车是最为普及的两种形态。如果说穿里面的智能鞋子是跑者的福音,那么智能头盔就是骑者后续的必备装备(注:智能自行车本文不做探讨)。无论是跑者还是骑者,过程中通信、社交、音乐、导航是刚需,而对于骑者而言智能头盔还需要有安全需求。智能鞋子方面,童鞋厂商已经有动作纷纷推出儿童智能定位鞋,卖点是精准定位,远程检测,实景地图,历史轨迹,紧急报警及轻社交等。很明显智能定位鞋是融合了儿童、定位两大核心刚需,因而被看好。面向健身人群,李宁与华米科技合作将推智能跑鞋,有望刺激该细分市场。
相比智能鞋的热闹而言,业内对骑行者的需求满足略显沉寂,市面上产品不多。市场传言,百度在开发抗雾霾骑行智能头盔。从骑行者角度而言,智能头盔还可以向智能眼镜方向演进,提供更多第一视角的服务应用。从消费群体而言,骑行这一细分群体有逐渐从极限运动爱好者群体有向大众蔓延的趋势,而骑者消费能力突出,面向骑者的可穿戴产品值得市场进一步挖掘,或许是另一个小风口。
行业细分市场,可穿戴终端充当“控制器”的角色将越来越多
行业市场角度,最为明显的趋势是可穿戴将提供更多的扩展连接功能,在汽车、智能家居行业充当“控制器”的角色,相比手机而言,可穿戴主要的优势在于更加便捷。比如,Apple watch可以开启车门,而LG等公司也有类似的现场演示。据悉已有多家汽车厂商将开始开发可穿戴车钥匙,相应产品将在2016年上市。
总结:向左走—“智能手机+”、向右走—“穿戴+”都是痛,痛过之后才是春天!
可穿戴的未来,向左还是向右?目前来看,无论向左走—“智能手机+”还是向右走—“穿戴+”,都需要瓶颈技术的突破,致力于引领市场发展、建立核心壁垒的厂商应该抓住这一Big麻烦带来的历史机遇!而对于众多厂商在挖掘碎片式场景刚需时更要三思而后行,给一个让用户贴身可穿戴的理由!有理由,有市场,有前景;如果真给不出理由,不如趁早洗洗睡,转向其他风口,这里的风还不够大!
关键字:可穿戴 手机思维 穿戴思维
引用地址:详解可穿戴的分叉路口:手机思维与穿戴思维
看趋势,要抓源头,芯片是智能终端创新的源头风向标,我们发现芯片厂商确实在积极布局物联网、可穿戴、车联网等新兴领域,见表1。于是乎,后智能手机时代,可穿戴即将取代智能手机的讨论被提上了日程。真的到了后智能手机时代了吗?大趋势确定,但时间上言之尚早,当下依然骨感。芯片产品相对消费级产品一般至少有6-12个月的时间提前量,从资源投入角度看,个人认为布局试水多过真正实质性资源投入,智能手机仍是主战场。
新兴领域的兴起一定是市场引领者做出示范效应,在以往苹果是智能手机市场引导者和市场的教育者。但对于Apple watch,苹果玩的是品牌与时尚,而不是靠服务和功能,这种玩法是大部分Android厂商无法效仿的。苹果对于可穿戴的瓶颈问题也没有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一次Apple watch不是之前业内期待的可穿戴产业救世主。
那么,可穿戴未来之路走向哪里?
在辛苦挣扎了多年后,可穿戴未来之路到底应该走向哪里?本文尝试给出思考。主流观点至少有两类:
1、从当下手机的附属品到彼可取而代之:“智能手机+”?
2、可穿戴就是可穿戴,不一样的烟火,但烟火如何绽放、何时绽放,是未知数。
向左走:“智能手机+”?取代智能手机尚早,3大瓶颈技术待突破
如果说因为LG等厂商的智能手表使用高通骁龙400芯片平台,或者一些二三线厂商使用MTK GSM芯片推出了一些支持打电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即便是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中加入独立的网络组件(例如WiFi、Sim卡等),并增加更多传感器和芯片设备,就开始谈可穿戴取代手机,个人认为为时实在尚早,告别“手机中心论”莫太急!
智能可穿戴取代手机,当下瓶颈不在成本
现在的众多设备智能化的起点,就是铁三角:“传统设备+联网模块+手机APP”。随着联网通信模块的成熟,“+互联网”的成本日益降低。如果能够提供新的智能体验服务,这种成本的叠加对于用户是可承受的,何况随着模块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放大,这种新增成本的边际效应将趋近于0。
取代手机的应用场景,尚处于附属的可有可无阶段
当前的智能手表替代手机功能,特别是通话功能,有两类:1、是蓝牙接听拨打,类似子母机;2、使用入门手机芯片方案。从使用场景看,第一类是典型的辅助性。第二类受限于续航痛点,现阶段基本上形同鸡肋,用户使用的场景并不多。而对于互联网冲浪而言,更是不值得一提,所以,现阶段的可穿戴更多是通知类应用且与手机配对使用。
取代手机,仍取决于3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进度
可穿戴替代手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可穿戴的“小”与手机屏幕的“大”之间的矛盾。当前手机的主流屏幕是5-5.5吋,对于可穿戴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点取决于3方面技术的突破:1、柔性器件的商用;2、电池续航技术;3、人机交互技术。
柔性器件
对于柔性屏而言,目前已经商用的是曲面,三星S6 edge做到的是两侧曲面。其演进路线是曲面->折叠->柔性。业内普遍判断是2016-2017年将有望得到规模商用,主要制约因素是工艺良率与成本。2014年10月,三星SDI成功研发可弯曲电池,加上石墨烯技术在近两年的技术突破,可弯曲柔性电池将成现实。加上之前在智能手机已发展起来的柔性电路,可穿戴设备真正“弯曲”可穿戴已不再遥远,三星2014年推出的腕部设备Gear Fit就已搭载柔性屏幕,但离梦幻柔性仍有距离。如果柔性屏以及柔性电池等器件能够规模商用,将是可穿戴取代手机的关键一步,实现携带时小应用时大的按需而变。
电池续航技术
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续航一直是可穿戴之痛,特别是“+移动通信模块”可穿戴之痛,实时无线连接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是一种奢望。我们看到续航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倪端,包括新电池材质的研发试验、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快充技术的普及、无线充电的成熟,这些都是可穿戴未来走向独立的有力支撑,电池续航的供需矛盾已接近拐点,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需待时日。
人机交互技术
在人机交互领域,iPhone普及引领了触摸交互方式,但在可穿戴如此小的规格下采用触控显然是违背人性的交互方式,语音、姿势(手势)、图像识别等解放双手的交互方式更加适合可穿戴产品。新兴交互方式,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准确度待提高,而机器智能学习、云端大数据的兴起,将是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的福音。在新兴的交互方式中,语音交互具备在可穿戴产品规模推广的条件,也符合可穿戴设备的解放双手的使用场景。姿势(手势)识别,类似智能手机,也可借助传感器在可穿戴产品中得以广泛应用,专门用于捕捉人体姿势的穿戴式产品也将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情景。图像识别、眼球识别等由于技术、成本、体验等限制,规模商用还需等待。
智能终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是交替上升的。在功能机时代,相比硬件性能而言应用更匮乏(电话、短信);后来,智能OS的出现解决了应用丰富性的问题。而现在,随着应用的极大丰富与耗电大户的不断攀升,到了屏幕、续航等关键硬件必须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了!3大瓶颈技术突破之时,就是可穿戴终端取代智能手机之日,进入“智能手机+”阶段。
向右走:做“穿戴+”?抛弃传统需求思维,在细分市场挖掘刚需,探索场景化服务
可穿戴终端的市场特质与智能手机人手一部的普适性需求属性不同,目前来看可穿戴终端的每个需求都是碎片式与场景化的需求,可穿戴是与手机完全不同的品类。因此,可穿戴玩家必须要抛弃面向海量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的思维,挖掘寻找可穿戴产品的刚需场景,甚至要做好柔性定制化生产的思维。
众多可穿戴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的手环等可穿戴之后,从功能角度已经对身体状况有所了解,在没有大的变化下,用户佩戴可穿戴的意愿进一步降低,在没有服务提供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一种知道了Tracking数据又能如何的无力感。如何让用户继续使用下去,刚性服务才是提升粘性的关键。
当下而言,可穿戴终端的刚性机会在哪呢?个人认为,焦点在于如何发挥可穿戴区别于智能手机的独有的特性:在于与人体的更贴近、更便捷与第一视角性,在于从细分市场特别是行业市场的挖掘!
从细分市场刚需而言,个人认为至少有两种,一是人群维度,特定细分人群的刚需,比如面向病人、老人、儿童、孕妇,他们对于可穿戴有刚需性需求;二是时间维度,在特定时间阶段有刚需,包括工作需要(比如军人执行任务),或者是特定目标的需求(比如,为了减肥或者健身或者兴趣爱好)。
真正医疗可穿戴尚早,服务于大健康领域的细分市场刚需仍是当下焦点
业内可穿戴热点主要是医疗可穿戴与运动健康可穿戴两类。医疗可穿戴,由于受限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精度、医疗器械认证、医疗体系独有的门槛等限制条件,短时间内依然难有起色,Apple watch也难以改变此现状。这个市场的探索与前进不会停滞,终将取得突破,只是仍需等待时日。
在医疗精确度没有达到医疗级的同时,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到了运动健康市场的机会,而运动健康市场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品质的关注度而日益提升。如何挖掘大健康下可穿戴刚需成为玩家成败关键。产品而言,逐步从手环、手表,扩展到服装和鞋履市场。个人认为需要溯本求源,传统意义上的穿与戴是否需要智能化、需要怎样的智能化?
第一个字:“穿”
穿的典型显然是衣服。传统可穿戴的“小”更多是规格与人机交互的小,智能服饰显然突破了这一点,但实际上智能服饰的“大”在于传感器获取数据的“大”,而非人机交互的“大”。
所谓智能服饰,是将监测健康的传感器植入到衣服、袜子中,检测用户的心率、呼吸与活动。除了价格、体验、精确度的问题外,更需要思考的是用户为什么要在平时穿这种智能衣服,更加靠谱的依然是细分人群,比如孕妇,比如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运动健身期间穿,而不是期待用户平时时时刻刻贴身穿戴。
此类已经面世的产品以国外产品居多,比如Athos运动裤、OmSignal压缩衣、Sensoria袜子、智能鞋子等等,穿上后相应的心率、步态、肌肉机能等生理数据,可以在APP中实时查看,可以提供在运动中提供提醒或者运动后的监测分析。
第二个字:“戴”
相比穿而言,戴的品类更多,比如传统戴的手表、头盔、饰品、耳机等等。智能手表已经相对普及并且已经的确像块手表了,耳机的智能化有智能助听器,诸如手镯类的智能化略显无厘头。对于“戴”类的智能可穿戴而言,关键是找到细分群体,抓住传统穿戴物的智能升级刚需点。
运动健康细分市场,为跑者与骑者服务值得进一步挖掘
从运动健身角度而言,跑步与骑车是最为普及的两种形态。如果说穿里面的智能鞋子是跑者的福音,那么智能头盔就是骑者后续的必备装备(注:智能自行车本文不做探讨)。无论是跑者还是骑者,过程中通信、社交、音乐、导航是刚需,而对于骑者而言智能头盔还需要有安全需求。智能鞋子方面,童鞋厂商已经有动作纷纷推出儿童智能定位鞋,卖点是精准定位,远程检测,实景地图,历史轨迹,紧急报警及轻社交等。很明显智能定位鞋是融合了儿童、定位两大核心刚需,因而被看好。面向健身人群,李宁与华米科技合作将推智能跑鞋,有望刺激该细分市场。
相比智能鞋的热闹而言,业内对骑行者的需求满足略显沉寂,市面上产品不多。市场传言,百度在开发抗雾霾骑行智能头盔。从骑行者角度而言,智能头盔还可以向智能眼镜方向演进,提供更多第一视角的服务应用。从消费群体而言,骑行这一细分群体有逐渐从极限运动爱好者群体有向大众蔓延的趋势,而骑者消费能力突出,面向骑者的可穿戴产品值得市场进一步挖掘,或许是另一个小风口。
行业细分市场,可穿戴终端充当“控制器”的角色将越来越多
行业市场角度,最为明显的趋势是可穿戴将提供更多的扩展连接功能,在汽车、智能家居行业充当“控制器”的角色,相比手机而言,可穿戴主要的优势在于更加便捷。比如,Apple watch可以开启车门,而LG等公司也有类似的现场演示。据悉已有多家汽车厂商将开始开发可穿戴车钥匙,相应产品将在2016年上市。
总结:向左走—“智能手机+”、向右走—“穿戴+”都是痛,痛过之后才是春天!
可穿戴的未来,向左还是向右?目前来看,无论向左走—“智能手机+”还是向右走—“穿戴+”,都需要瓶颈技术的突破,致力于引领市场发展、建立核心壁垒的厂商应该抓住这一Big麻烦带来的历史机遇!而对于众多厂商在挖掘碎片式场景刚需时更要三思而后行,给一个让用户贴身可穿戴的理由!有理由,有市场,有前景;如果真给不出理由,不如趁早洗洗睡,转向其他风口,这里的风还不够大!
上一篇:安森美半导体电机驱动方案满足家电应用的更高能效要求
下一篇:LED驱动电源设计四大问题汇总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39
医疗健康领域的可穿戴技术趋势
在意大利接受EO News采访时,ADI公司的欧洲医疗健康业务开发经理Jan-Hein Broeders畅谈医疗市场趋势,以及科技的最新发展如何继续进一步造福人类健康,改善我们的生活。 ADI公司主要有哪些目标市场,相关最新产品有哪些? ADI公司是多个行业市场的半导体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有五个目标市场:工业、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和医疗。医疗市场可以分为几个细分市场。其中包括医疗影像,院内外智能可穿戴(VSM),体外诊断(IVD)及生命科学仪器(MLI)等主要细分市场。我们积极投身每个细分市场,其市场需求通常因地区和地理位置而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几年内,VSM是所有地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
[物联网]
果壳CEO顾晓斌:2014为可穿戴设备大年
在今年1月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中,可穿戴设备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CES结束一个月后,中国企业对展会信息量的“消化能力”如何?对可穿戴行业的看法又是如何?为此,上证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果壳电子的CEO顾晓斌。 在CES上,北京君正作为芯片供应方携带果壳智能手表亮相,赢得广泛关注。而正是这款手表,今年的出货量大大超过果壳的预期。顾晓斌坦言,果壳预计今年智能手表出货量有望超过60万台。随着苹果、Google等计划进军可穿戴市场,2014年料为可穿戴设备大年。 自去年6月发布首款产品外,果壳青春版智能手表于2013年底上市,并以999元的低价快速进入市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备受关注的产品,果壳智能手表自诞生起就成为科技行
[手机便携]
2019年第2季可穿戴设备市场分析,Airpods是最后赢家?
根据IDC于9月9日公布的全球季度可穿戴设备追踪报告,2019年第2季(Q2)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年增85.2%至6,770万套。 耳戴式设备是成长最快的类别之一,占第2季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46.9%、高于一年前的24.8%。 IDC数据显示,2019年第2季全球耳戴式设备出货量年增250.0%至3,180万套。 IDC指出,驱动成长的是一批新产品和购买第二款可穿戴设备(与现有手表或腕带同时使用)的消费者。 IDC行动设备追踪报告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指出,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的耳戴式设备迫使现有品牌在推出新产品时重新评估过去的设计(这在三星广受欢迎的Galaxy Buds就可以看得出来),同时也吸
[嵌入式]
Intel败走可穿戴设备:5年白干了
作为传统PC巨头, Intel 一直在尝试新的突破,前些年转型主做数据中心,这两年又专攻数据,但是在移动领域, Intel 一直没能打开局面,智能手机、平板机上的努力都失败了, 可穿戴设备 也最终无奈挥别。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Intel 确认已经决定关闭新设备事业部(New Device Group)。 该事业部由Intel CEO科再奇在5年前主导设立,专门开发各种便携式 可穿戴设备 ,包括智能手表、健康/运动监控仪、智能/增强现实眼镜等等,但没有一个成为爆款。 同时,Intel对产品的处理方式也存在争议,比如少量Basis智能手表出现问题后,Intel不是选择修复换新,竟然直接全部
[嵌入式]
华邦携手Ambiq推超低功耗方案,助力智能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
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华邦电子今日宣布其将与在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CU)、系统级芯片(SoC)和实时时钟(RTC)领域公认的技术领导者Ambiq合作,结合华邦HyperRAM和Ambiq Apollo4的产品优势,共同致力于为物联网终端和可穿戴设备提供超低功耗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搭载Ambiq Apollo4 SoC和Winbond 256Mb x8 HyperRAM的混合睡眠模式(Hybrid Sleep Mode -HSM)正在设计过程中,预计2022年量产。混合睡眠模式的功耗仅为正常待机模式的50%,因此该模式可延长物联网终端和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寿命。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电池供电设备的创新共同推动物联网
[嵌入式]
争锋可穿戴设备 新老无线技术“合为贵”
“汽车发明者,重新发明汽车。”这是新一代梅塞德斯-奔驰汽车的广告。目前也正是可穿戴设备等待“重新发明”的时刻。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研究显示,可穿戴市场出货量预计将从2014年的4600万套成长到2018年的2.85亿套。而在其中角逐的无线连接技术是新老交锋,究竟谁是下一代的“王者”? ABI Research预测,到2015年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家用设备、工业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带动的蓝牙Smart市场出货量将超过7亿件 蓝牙Smart借势起飞 蓝牙Smart无线技术产生的网络可使可穿戴式设备通过智能手机或云端设备访问应用。 “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兴起的一大驱动力就是智能手机的盛行,而蓝牙Sma
[手机便携]
可穿戴设备刺激你的神经改变你的心情
亲身体验Thync Energy Vibe。
科技能影响你的心情,就如某人看着智能手机快没电了,他的心情就被影响了。但Thync的一款新可穿戴设备直接改变你的感受。
Thync的可穿戴——一个模件,用塑料带附着在头部——直接向你的神经传递电脉冲。结果“类似于按摩放松的感觉或是用冷水泼脸的醒神——只是更加集中”,公司在其网站上称。
要是听起来有点古怪,还有更加古怪的:Thync只要放在上面就可以了。
我有机会对Thync进行测试。我用塑料带把模件绑在头部,用配套应用程序选择状态并监控进度。Thync主要有两种模式:“平静”,让你放松的;“能量”,让你提神的。设备工作30秒后,你
[医疗电子]
TDK传感器在可穿戴市场有哪些亮眼表现?
根据IT专业调查公司IDC统计,2018年全球可穿戴市场增长了27.5%,手表、手环、智能耳机等的销量达到1.722亿台。在中国市场,预计2022年可穿戴设备将达到1.1亿个的规模。 常见的可穿戴类产品有健康类产品,此外还有运动类、定位类产品,以及一些具体场景里的智能设备,能够判断我们的情境和活动。 近日TDK集团的专家接受了《电子产品世界》的采访,介绍了TDK的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应用的机遇面前的应对。 TDK为可穿戴应用程序提供多种创新技术 TDK株式会社电子元器件营业本部ICT 部 副总经理 本间 弘树(Hiroki Honma) 结合物联网(IoT)市场的成长,智能手表、音频耳机/耳
[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