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公司Tractica预计,2020年临床和非临床智能可穿戴“贴片”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230万片,总价值约33亿美元,而去年的出货量仅为6.7万片。
这里所谓的智能可穿戴“贴片”包括智能贴片、纹身和附着在皮肤上的小型设备,它们只能佩戴有限的时间(从一个小时至数周不等),支持无线连接,具有医疗、健康或健身功能,如监测生理数据、传送药物等。
例如Proteus Digital Health公司的药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可嵌入到药丸中的可消化芯片,可贴在皮肤上的生物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智能手机应用。当药片被吞服后,嵌入其中的芯片将向患者皮肤上的贴片发送信息,再传递至智能手机。智能手机还可以将信息传递至医生办公室,使医生能够跟踪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何时及如何服药等。
此外,Vital Connect公司的HealthPatch MD、LifeWatch Vital Signs Patch、Fitlinxx公司的AmpStrip、Rhythm公司的Zio Patch和Toumaz公司的SensiumVitals设备等,都属于这一类产品。
Tractica首席分析师查鲁·维亚斯(Charul Vyas)称:“刚刚起步的智能可穿戴贴片市场潜力巨大,它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但目前,这些产品仍处于发展和商用的初级阶段。此外,智能可穿戴贴片产品还面临一系列挑战,要想该市场真正腾飞,未来几年内需要克服这些问题。”
维亚斯认为,对于那些正在寻去各种途径来降低医疗保健成本的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而言,智能可穿戴贴片技术极具吸引力。通过该技术,医疗相关机构能以更低的成本远程监测患者。
调研公司ABI Research早在2013年就开始关注该市场。ABI Research当时预计,2018年一次性传感器贴片全球出货量将达到500万片。ABI Research分析师乔纳森·柯林斯(Jonathan Collins)称:“许多公司都在关注该市场的潜力,我们越来越相信这是一个可持续生存的市场。”
关键字:可穿戴 智能贴片 智能可穿戴 生物传感器
引用地址:
可穿戴智能贴片成了最大黑马!全球出货量预计达到1230万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43
有这十款可穿戴设备可能活的更好
可穿戴设备变得越来越流行,同时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功能也更加丰富,也更聪明。一些可穿戴设备能挽救你的生命,包括监测心率这样的功能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但是,对与可穿戴设备来说,现在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发挥,而我们希望它们能做的不仅仅是监测心率、计算步数以及卡路里消耗,当它们能够以电子纹身、追踪器或者手表等不同的形式出现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无论是对慢性疾病的追踪和预防,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保持更加健康的状态,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是一款非常好的产品。而下面这十款可穿戴设备就有能够挽救我们生命的能力,其中一些甚至已经上市销售。 因此如果你有需求的话,我保证你买了不会后悔。 保护你的皮肤 欧莱雅My UV Patch皮
[家用电子]
可穿戴医疗在中国发展需突破五大障碍
5月底至今,包括苹果在内的多家IT巨头都发布了自己的医疗健康产品,它们不约而同地盯准了“移动健康”这块香饽饽。
智能手环、智能腕表、智能耳套、智能虹膜、智能腰带、智能鞋……各种具备检测体征、睡眠、坐姿、脑电波等功能的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市场上掀起热潮。在媒体热捧和强大的营销攻势下,很多乐于“尝鲜”的消费者趋之若鹜;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与行业专家发现,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产业链尚未完善,产品的功能仍然存在不少局限。而对于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言,可穿戴医疗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三大潜力和投资新宠
可穿戴电子设备是当下前沿科技的热点,医疗产业则是近年中国改革的核心。当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医疗保
[医疗电子]
可穿戴传感器监测汗液的优势及应用
理想的医疗保健系统应该能够在患者疾病发作前提供健康状况监测和治疗。当患者出现不正常的健康状况时,系统能够检测并解决问题。目前,患者通常是在出现明显症状以后开始就医,然后接受专科医生的被动治疗和监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在无需昂贵设备或专业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健康监测的方法,以便及早发现并及时管理疾病。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可穿戴生物传感器技术持续开拓,它为当前面临的医疗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能够在与被采样生物流体直接接触的同时,通过对生物流体中生化标志物的动态、无创测量,提供连续、实时的生理信息,而不会给佩戴者带来不适。 近些年,可穿戴电子设备发展迅速,它们已经可以准确测量心率、体温
[嵌入式]
“电子皮肤”将可穿戴健康监控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据外媒报道,近日科学家研发的一个全新“电子皮肤”微系统能够跟踪心率、呼吸、肌肉运动和其他健康数据,并将数据无线传输到智能手机。与现有健康监控器相比,这种电子皮肤在几个方面有了提升,包括更大的灵活性,更小的尺寸和粘在自粘贴片上的性能。其中贴片这是一种非常柔软的硅胶,直径约为4厘米。 这种微系统由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机器人工程教授Kyung-In Jang、西北大学生物电子集成电路总监 John A. Rogers率领的国际团队开发。该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介绍了新设备。 “电子皮肤”包含约50个组件,通过嵌在保护性硅胶的250个微线圈网络连接。与其他监视器不同的是,柔软的材料使其能够贴合身体。与普通传感器不同,该装置中的微线圈
[医疗电子]
苹果iWatch预示可穿戴计算时代即将到来
iWatch可能成为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苹果所推出的首款重大新产品。 苹果已经为两个产业带来了革命:音乐和计算。而如今,苹果又要重新定义手表。很明显,科技市场的下一场革命将是“可穿戴计算”,这种可穿戴的小设备几乎能够满足人们的每一项需求。
可穿戴技术并非新概念,早在1403年就有老花镜的记载,而手表也是自16世纪就开始流行。英国发明家阿尔芬斯·威廉·韦伯斯特(Alphonsus William Webster)1836年就获得了助听器专利。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以及摩尔定律的推动,一个全新的科技世界正展现在我们眼前。此次传说中的苹果iWatch手表虽然在一些科幻小说中经常提及,但却被互联网革命所遗
[家用电子]
新型折纸传感器可“见微知著”,应用于柔性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植入设备
新型传感器。图片来源: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赵航波研究小组 美国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受折纸启发创造出一种新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检测器官微小变形从而预测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机器人。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该论文通讯作者、南加州大学航空航天、机械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赵航波指出,创建能够显著拉伸、快速响应、即使在测量大的动态变形时也能提供精确读数的传感器,是一个极大挑战。 目前的可拉伸应变传感器大多使用橡胶等柔性材料,但经过重复使用后,材料特性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从而产生与变形检测相关的不可靠指标。 研究人员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传感器结构。受折纸的启发,坚硬的材料被折叠起来,面板的每
[医疗电子]
欧美可穿戴医疗器械新品频出
国外咨询公司DATAMONITOR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2013年,欧美地区的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年销售额从2000多万美元迅速上升至1.69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2亿美元。
所谓可穿戴医疗器械,系指可戴在手腕上、挂于腰间或者穿在身上的一些生命体征监测仪器。计步器是一种最原始的可穿戴监测产品。后来,医疗器械研发人员在计步器的基础上开发出能自动测量血压、心率、血糖的腕表型可穿戴医疗器械。
近两年,可穿戴医疗器械研发热度不断攀升,国外数百家医疗器械厂商都投入巨资开发可穿戴产品,其中欧姆龙开发上市了手镯型自动计步器兼心率监测表,GE、西门子都开发了腕表型血糖检测仪,美敦力推出了可测定多种生命体征数据
[医疗电子]
购物季大战:苹果三星成主角 可穿戴设备难爆发
“黑色星期五”打响了西方传统购物季大战的第一枪。从感恩节到圣诞节,为期近一个月的购物季,历来都被众多科技公司所倚重。早在一两个月前,苹果、三星、微软、诺基亚等就接连推出最新产品,惠普、戴尔等逐渐“退居二线”的传统PC公司,也纷纷向供应商增加订单,为购物季做好了充分准备。 但与往年不同,对于格局已渐渐趋于明朗的移动设备领域来说,今年的购物季大战,最激烈的或许是苹果和三星的王者之争,而其他公司只能为第三的位置而厮杀,或者另外开辟战场。 此外,今年也是可穿戴设备集中爆发的一年,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喷涌而出。但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可穿戴设备的销售情况并不完美,其能否借购物季迎来问世以来的第一轮抢购热潮,也将是今年购物季的一大看
[手机便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