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的车辆信息远程搜集数据系统

发布者:素心静听最新更新时间:2015-07-30 来源: eefocus关键字:OBD  CAN总线  车联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车联网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先后出现在美国、欧洲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先后发展起ITS、IVHS、RTI、VICS等车联网系统。在国内,全国第四届GPS运营商大会,车联网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得到广大专业人士的认同;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国家将车联网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中国的车联网由此起步。到现今,一些供应商所提供的车载系统中,已经基本实现智能导航、保养预约、咨询查询等功能,更方便车辆出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体验。

车联网的发展除了能提供用户更好的驾驶体验,同时也应可以为汽车厂商或4S店等机构提供强大的后台数据反馈服务。这对他们的业务拓展以及服务延伸也是有意义的。有力的数据反馈能对车辆的突发异常状况有及时的响应,对分析车辆的维修质量提供依据;历史性的数据可以为特定的车种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维修保养服务。

论文提供了一个具备实时车况信息监听,车况异常报警以及行车数据记录等强大后台数据反馈功能的解决方案,即车载系统采集到车辆状况信息后将其上传至服务器,管理员可以登录本方案系统的信息中心,使用车况远程监听,异常情况远程抓获及车辆行车日志等功能广泛收集行车数据。通过对数据的主动分析,汽车厂商不但能为车主提供更高质量、更主动的车辆维护服务,并且可以明确掌握某款、某系列汽车的运行状况,这对车种的改进及优化都有明显的贡献,同时可以提高汽车厂商的生产效率,减少车辆的维护成本。

  1 方案的框架分析

方案实现框架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是由两个服务器/客户端(C/S)架构子网构成,车载系统与服务器构成通过GPRS网络构成车/服信息交互网;信息中心与服务器通过包括符合TCP/IP协议的多元网络组成信息交互网。鉴于开放网络欠缺安全性,两个子网络的信息交互使用加密的通信方案,保证通信数据的基本安全。

图1 方案实现框架图

  2 方案的主要功能模块定义

2.1 车载系统功能定义

(1)作为反馈数据的来源,是信息中心进行上层服务所需基本数据的主要提供者,与OBD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实时获取汽车的最新状态信息。

(2)接受来自数据服务器的任务请求,被动进行特定汽车状态信息的数据反馈。

(3)根据设置以及故障定义法则,当检测出汽车系统发生异常时,把汽车异常信息及时主动地反馈到数据服务器。

(4)汽车行程信息实时记录的直接执行者,并定时向数据服务器上传行程记录,与数据服务器互相结合成为汽车行程记录的完整系统。汽车行程记录暂存于车载系统本地Flash区,Flash区的储存空间比较大,并有掉电保持功能,可以充当黑盒子作用,当汽车发生意外来不及上传异常情报时,依然可以把意外发生时的最新情报及时保存。

(5)支持通信加密,密钥交换等安全的相关机制。

2.2 数据服务器功能定义

(1)作为反馈数据共享者的核心角色。接收到的大量反馈数据提供结构化的数据存储。结构化的数据便于二次数据加工,并适合与不同意义数据的逻辑存储隔离。实现远程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

(2)接受来自远程信息中心的数据访问,正确地执行来自信息中心的任务请求以及接受来自信息中心对车载系统节点进行数据访问的委托,委托机制能通过Cache机制,提高对信息中心请求的响应速度。

(3)接受来自车载系统节点信息,并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接受到的信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更新。并且代理完成来自信息中心委托对车载系统节点进行数据访问的任务。

(4)对信息中心以及车载系统节点提供认证服务,并提供数据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

(5)支持通信加密,密钥交换等安全相关的机制。

2.3 信息中心功能定义

(1)作为对反馈数据进行深度应用的主要角色。 对数据服务器进行合法访问,并经过解析把数据转换成对管理员有意义的信息,包括车辆故障信息、车辆运行参数等。使用数据本地加工分析可以使通信采用浓缩了大量信息的代码通信,从而减少网络数据通信量,并减轻数据库的运算负担。

(2)提供信息中心的管理员对数据服务器进行远程合法操作的接口,包括获取信息请求、记录操作请求、登录认证、任务委托等基本应用接口,并通过软件抽象出远程汽车车况监听,远程车况异常及时响应等宏观应用层的功能。[page]

(3)支持通信加密,密钥交换等安全相关的机制。

  3 方案可行性分析

3.1 车载系统方案实现可行性分析

车载诊断电路(ON-Board DiagnoSTics,OBD),它能够获取控制汽车的内部参数状态。OBD最初作为一种控制汽车排放的排量监视器,通过检测发动机状态和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提示驾驶员对车辆进行维护,后来逐步发展成一套完善的汽车综合监控系统。如果厂商实现了OBD标准中所有的PID功能,OBD可以提供胎压、空气流量、踏板位置等多方面的信息。

由于OBD系统无法通知用户错误的原因,需要把检测到的OBD数据发送给远程的厂商进行分析,然后再把信息反馈给用户。

通过OBD系统可以对汽车的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标准的OBD提供了9种服务。

表1 标准OBD提供的服务

  主要通过Model获取汽车当前的状态参数,比如胎压、电瓶电压、发动机转速、车速等。通过Mode3获取当前发生的故障码,通过Mode2返回与故障码相关的冻结帧。通过Mode7找到可能在以后会发生的错误码。

OBD协议支持多种物理,采用29 bit扩展CAN总线。OBD有4种通信桢,这4种通信帧在CAN协议上的实现如图2所示,图2(a)为点对点通信的格式,图2(b)为广播通信格式。

图2 OBD通信桢

采用ELM327作为与OBD通信的协议翻译器,该芯片支持ISO15764协议和对应的CAN总线物理层,ISO9141、ISO14230协议和对应的K-line物理层,SAEJ1850协议和对应的PWM&VPW物理层,将其转换为标准串口协议。使用ELM327可以提高通用性。采用SIM300作为GPRS通信模块,采用STM32F103RB作为车载端的主控芯片,128 kB的Flash可以满足故障信息存储的需要。

图3 车载系统框架图

3.2 服务器方案可行性分析

图4 服务器框架图

(1)数据服务器的网络通信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数据传送采用面向连接的TCP模式。由于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绝大部分的网络设备都支持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传输,通信媒介不限于有线和无线。在软件层上,操作系统把对各种网络设备的数据通信抽象成Socket类,在软件编程上可以通过使用Socket类统一规范的接口操作数据服务器上的网络设备进行多元网络信息交互。

(2)数据服务器采用OLEDB技术,OLEDB把对多元数据库的操作抽象成统一规范的应用层接口,在软件编程上可以通过使用OLEDB类对数据库进行简单而规范化的数据操作,包括数据结构化存储、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等。

(3)数据服务器采用多线程(Multithreaded)的信息处理机制,多线程的信息处理技术,提高服务器对远程访问的实时响应性。对用于多用户的数据服务器系统,还可以通过多线程来技术来进行不同用户的信息处理的逻辑独立,让单个用户服务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以最小的程度影响其他用户,保证了服务器的健壮性。[page]

3.3 信息中心方案可行性分析

图5 信息中心框图

(1)信息中心同样采用标准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软件编程上使用Socket类统一规范网络设备进行与数据服务器的网络通信,在TCP模式下进行的信息交互,使信息完整性有协议上的保障。

(2)使用外挂的数据解释库,对获取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便于软件的固件升级。

(3)事件机制来处理来自操作员的命令,提高软件对人机交互的实时响应速度。

        4 仿真验证

4.1 车载端仿真

车载端可通过OBD获取车辆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

4.2 服务器仿真

在服务器端可保存有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配置好网络后,服务器可与信息中心互联,从而达到信息互传的目的。

图6 服务器端界面

4.3 信息中心仿真

管理员可通过登录信息中心查询车辆信息,如图7所示;进行故障处理,如图8所示;在线监测,如图9所示;设置监听项,如图10所示等。

图7 信息中心登录界面

图8 故障处理

图9 在线监测

图10 自定义监听

通过多项查询、监听项目,可以及时了解到车辆的状况并对其作出处理。

  5 结束语

随着汽车使用的普及,做好汽车服务更是当下的重点。车载系统在客户服务方面将会逐步完善、人性化,但对作为车联网重要角色之一的汽车厂商的服务却仍未见起始。因此,方案的提出主要是面向汽车厂商,形成一个为汽车厂商服务的雏形,为如今国内刚起步的车联网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在这基础上,各大厂商可与各运营商等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完善汽车厂商的服务工作,共同促进车联网的建设。

关键字:OBD  CAN总线  车联网 引用地址:基于车联网的车辆信息远程搜集数据系统

上一篇:智能多路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K线/CAN总线的KWP2000协议分析及其协议栈的开发与测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50

CAN总线与RS-485总线的通信接口设计
   1  CAN总线及RS-485总线简介   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由德国Bosch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专门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特别适合应用于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领域。它的应用范围遍及高速网络和低成本的分布式控制系统。CAN具有以下特点:   (1) 无破坏的依据优先权的仲裁;   (2) 多主站点依据优先级进行总线访问;   (3) 严格的错误检测和界定;   (4) 支持远程数据请求;   (5) 借助接收滤波的多地址帧传送;   (6) 通信介质多样,组合方式灵活;   (7) 全系统数据兼容,系统灵活;   (8) 最远传输距离为1
[嵌入式]
CAN总线软件编程
在编写CAN总线通讯程序时,主要编写函数由初始化函数,发送函数和接收函数组成。 其中发送函数一般写为主动发送函数,接收函数一般采用中断接收。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三个函数的编写。 1 SJA1000寄存器初始化配置顺序 (1)进入复位模式,进行配置 (2)配置时钟分频寄存器,决定Peil模式还是Basic模式。 (3)配置总线定时寄存器,确定波特率。 (4)配置中断使能寄存器,决定使用那几个中断 (5)配置输出控制寄存器 (6)配置验收码和屏蔽码,决定接收哪一类节点的数据 (7)退出复位模式,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2 发送数据顺序 (1)查询状态寄存器,判断是否正在接收,是否正在发送,是否数据缓冲区
[嵌入式]
基于单片机和CAN总线的车灯控制系统设计
1 、引言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德国 Bosch 公司最先提出的,是目前汽车 控制器 局域网中最流行、最常用的总线。它的主要特点是:CAN 总线为多主站总线,各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向网络上的其他节点发送信息,不分主从,通信灵活;CAN 总线采用独特的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优先级高的节点先传送数据,能满足实时性要求;CAN 总线具有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传送数据的功能;CAN 总线上每帧有效字节数最多为 8 个,并有 CRC 及其他校验措施,数据出错率极低,某个节点出现严重错误,可自动脱离总线,总线上的其他操作不受影响;CAN 总线只有 2 条导线,系统扩充时可直接将新节点挂在总线上
[汽车电子]
基于单片机和<font color='red'>CAN总线</font>的车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P交流伺服系统与CAN总线的通信设计
  1 DSP的CAN控制器   TI公司的低功耗、高速DSP芯片TMS320LF2407A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高效控制能力。其内嵌的CAN控制器是一个完全的CAN控制器,完全支持CAN2.0B协议,它主要有以下特点:有6个邮箱,其数据长度为0~8 B,其中接收邮箱有局域接收邮箱屏蔽寄存器,在发送出错或仲裁时丢失数据的情况下,有自动重发功能、可编程的位定时器和总线错误诊断功能。   CAN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图如图1所示。        工作过程如下:CAN控制器在接收信息时,先将要接收信息标识符与相应接收邮箱的标识符进行比较,只有标识符相同的信息才能被接收;接收信息时,将数据存入邮箱,标识符存入相应的寄存器;接收
[嵌入式]
车联网争夺战悄然打响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全球前10大汽车厂商中有9家参与展会,包括奥迪、宝马、福特、奔驰等。当科技巨头谷歌宣布与通用汽车、本田汽车、奥迪汽车、现代汽车四家车企,以及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共同成立“开放汽车联盟”,将Android系统植入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后,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成为了本届CES最大的焦点。 千亿市场开启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车辆可以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再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由计算机分析、处理车辆的信息,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
[嵌入式]
车窗智能控制系统CAN总线技术搭建原理
  目前,以微控制器为代表的 汽车电子 在整车电子系统中应用广泛,汽车控制正由机电控制系统转向以分布式网络为基础的智能化系统。CAN总线是一种支持分布式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以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在自动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作为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总线技术为我国汽车产业升级、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用率提供支持。   现在各中高档轿车都安装有电动车窗,按钮控制车窗玻璃的升降。如果车窗无智能,司机在没有注意到乘客的手或物体伸出窗口的情况下按下按钮,乘客容易被车窗夹伤。为了安全,很多乘车都采用电动防夹车窗。在充分研究有关CAN总线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和电动车窗防夹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窗智能控制系统的
[单片机]
车窗智能控制系统<font color='red'>CAN总线</font>技术搭建原理
采用PC/104总线和CAN总线实现对力信息实时采集和传送的系统设计
随着信息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仿人机器人运动控制已经从传统的离线规划方法研究转向基于环境信息的实时控制研究,仿人机器人的实时姿态调整与实时步态生成方法也成为运动控制的研究重点。对于步行机器人而言,其脚掌所受到的地面反力信息是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信息之一,它尤其能够反映仿人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在仿人机器人的实时姿态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8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就在他们研制的两足步行机器人WL-12RⅢ中应用了六维力/力矩,该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的小腿上,机器人可根据反馈力信息在不平整地面上进行稳定行走;日本HONDA公司的仿人机器人P2,P3以及ASIMO均安装了集成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利用传感器信息检测地面反力信息。 在国家
[机器人]
车联网还蕴藏着多大价值?现在看到的仅是冰山一角
最近知乎在搞有关智能座舱的问答活动,也涉及了不少专业有关车联网的问题,今天我想从通用的OnStar Gen 12谈起,展开来探讨下车联网这块的发展和投资思路。我觉得本质上,车辆联网之后,是需要座舱或者其他交互的核心单元来实现功能的。也就是说,单纯语音、数据和后台连接这些功能,其实是是非常单一的,需要实现扩充的发展过程,但在这个过程里面,传统车企由于思路问题,可能很难扮演好这个角色。 图1 通用的OnStar从1995年就开始做了 Part 1:通用的T-box 这是17年前(2006年左右)GM对T-box的定义,其实从很早开始,这个TCU承载的任务就是一个语音呼叫、GPS和连接管道。 图2 17年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车联网</font>还蕴藏着多大价值?现在看到的仅是冰山一角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