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了这件事,新兴电视企业可能很危险

发布者:初入茅庐最新更新时间:2018-08-05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诺基亚  智能电视  智能手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电视对成熟电视企业的颠覆,很像智能手机对功能机的颠覆,可能又是一次经典的“创新者的窘境”的重演。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传统电视机厂商们看起来正在继续重蹈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那些失败的硬盘厂商的覆辙,想一想诺基亚从那么辉煌的行业霸主到被迫出售,才几年的时间。我们已经看到并且可能即将看到成熟电视机厂商的一些失败和更大的失败,如果他们不用对待破坏性创新的方法应对的话。

 

为什么“智能”电视会颠覆电视行业,而ULED、OLED这些重要的技术不会?

 

ULED、OLED这些创新是在用户原来最在意的性能指标上的延续性或者突破性改进,这种改进一般都是成熟企业最终获得成功,不管他们开始的早晚,因为这些企业的资源流程和价值观都是非常适用于这些改进的,他们也非常理解现有用户的这些很明确的需求。

 

但智能功能对电视用户来说不是延续性技术创新或者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是在屏幕/显示效果等指标上的进一步优化,而是进入了另一条曲线,是破坏性技术。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用户对电视机的最在意的属性和属性序列已经在发生变化。

 

一直以来,用户本来更加在意电视的显示效果、屏幕大小和质量,电视机的外观,音效等等。但在智能电视出现后,用户开始“缓慢”的改变消费偏好,在过去的3年里,尤其是新兴的电视机厂商,开始更多强调自己产品有多少部在线内容,聚合了多少家视频网站,有多强大的人工智能和语音交互。

 

用户偏好的变化改变了行业竞争基础,而引起这个变化的原因是2个:

 

1。主要的原因是原来用户更在意的主要性能指标被逐渐满足。以尺寸举例,过去十年,彩电市场的平均屏幕尺寸每年增加1英寸,2016年2017年已经是55寸和65寸电视在新居客厅占比最高。考虑到房子的大小,这个尺寸应该已经达到用户需求的主流水平。显像技术、液晶材料、工艺导致的薄度等等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另外一个迹象也说明了这一点,即电视厂商们向更高端发展,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低端市场用户被满足后的货品化问题。比如ULED,OLED,4K8K等。

 

2。是因为在人们的生活里,智能化、在线化、互联网化是大的趋势,人们越来越习惯这些东西。

 

当然,成熟企业在显像技术、屏幕等方面会持续优于新兴企业。但当这个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过主流客户的需求,当成熟企业和新兴企业双方都能在这些方面超过用户需求时,“更好(持续优于)”对用户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对于新的重要属性“智能”,因为还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会逐步成为用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成熟机构不会破坏自己,他们会把破坏性技术当成延续性创新技术强加给现在的产品,而无法充分利用和发挥其破坏性。从而无法在这个属性上超过甚至达到破坏性新企业的水平。

 

看看成熟企业做的智能电视你就会明白这一点,他们最早推出智能电视,但现在在这方面做的不如新兴企业。这会最终造成他们的失败。

 

这个就是克里斯坦森总结的“颠覆式(或者说破坏式)创新”,而这种创新会导致成熟企业的失败。

 

为什么大家不觉得电视行业在被颠覆呢?电视行业好像并没有出现智能手机一样被颠覆的情况?

 

虽然已经出现了小米电视、乐视电视和暴风电视等新兴品牌的崛起,但好像中国的电视行业还是成熟的厂商更加强势,看不到被颠覆了啊。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一点让成熟电视厂商和新兴电视厂商都对形势做出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错误判断,2017年我和新兴电视企业的高管沟通,他们甚至都认为成熟电视厂商不可战胜。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电视机还没有让某个“X布斯”从家电变成消费电子产品,所以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还不够快,整个行业格局的新旧更替也还没有那么快而已。当然电视机的个头也限制了更新速度。

 

但即便如此,小米电视在第一代产品上市5年后也已经成为了单月销量第一。当然,智能手机行业快的多明显的多。

 

2007年iPhone和Android发布,2012年这两个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全球50%的市场份额(考虑到不同地方发展速度快慢,单就发达国家来看实际速度更快)。下面这张图更清楚的看到了伴随着智能手机的颠覆,传统手机厂商和新兴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在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来算一道数学题,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电视行业看起来还比较“美好”了。

 

中国家庭电视总保有量大概5.35亿台。而最近10年,每年的电视销量都在4000万到5000万之间,这等于要11-13年左右才能完成一次更新换代。

 

再看一下手机,2009年3月,我国的手机用户达到6.7亿。而2009年中国全年的手机销量是1.57亿部;2010年是2.46亿部;2011年是2.8亿部;2012年是2.6亿部,其中1.69亿部是智能手机。在中国手机智能化最重要的这几年,不用3年时间就可以把所有的手机更新一次(当然实际情况是手机保有量也在增长)。

 

所以,中国的成熟电视厂商的“窘境”只是来的比较慢而已。这既是坏事,因为水温变得更慢,更不容易察觉;也是好事,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个破坏性变革并及时以正确的方式应对的话,留给我们的时间比较长。

 

如果不做这件事,成熟电视企业会很危险

成熟企业的失败,例如摩托罗拉在从模拟手机到数字手机过程中的失败,诺基亚从数字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失败,如此种种,并不是因为公司管理的不好,而是他们太痴迷于延续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了,忽略了破坏性新S曲线的到来,或者用了错误的方法应对。

 

那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

1。 最重要的,是成立一个独立的新机构,应对破坏性创新。

 

成立一个独立的新机构,定义、推广、销售和运营真正的智能电视。一个机构不能破坏自己,由于资源依赖的原因,成熟企业一定会沿着延续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向上走到更高的价值网络中去,这根植于企业RPV的流程和价值观里。所以我们能看到,成熟电视厂商内心深处依然更重视显示技术等,而不是破坏性的“智能”。

 

对于完成某一类任务很合适的流程和价值观,同时也就意味着不适合于另一类任务。所以为这个新的独立的机构输入资源而不是流程和价值观,让它不受成熟企业的影响,在破坏性环境里形成自己的流程和价值观,以这个环境中的用户需求组织自己的产品特性的排序,用这个组织去和新兴企业正面竞争。

 

2。 坚定不移的执行1,并且这个独立的机构要以创业的状态和精益创业的方法去奔跑

 

新的独立的机构,在前进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个机构要以创业的状态去参与市场竞争,否则不会成功。要尽快盈利(后面会更详细解释),以免被中途放弃。

 

3。 破坏性产品将会重新定义主要经销渠道

 

由于用户观察破坏性产品的方式和以前不同,由于原有经销渠道的“窘境”和资源/成本依赖,破坏性产品往往会重新定义主要经销渠道。在智能电视上,我们已经看到线上渠道焕发了新的光彩。

 

4。 立足破坏性特点“智能”,立足破坏性特点“智能”,立足破坏性特点“智能”。

 

这个独立新机构的电视产品就是要“智能”(市场也会教会它这一点),它的特点只有一个(极端一点说)就是“智能”。智能电视行业还没出现真正革命性的产品真正有革命性交互的产品,从破坏性技术出发,从智能电视上最重要的矛盾(以最轻松休闲的方式使用更加复杂的智能电视)出发,打造破坏性环境里的革命性产品,就可能会成功。(我们为了简单,就只写“智能”两个字。但我们考虑产品的时候,要从在这个范围内用户要完成的任务出发,而不是从“智能”这个属性出发)

 

商业模式创新重要,还是智能电视本身重要?

 

成熟电视厂商都成立了独立的新机构来“运营”智能电视,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我觉得不是。

 

1。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智能电视的颠覆性会导致成熟厂商的硬件销售占比下降或消失,这才是这个颠覆式战役的主战场。

 

而一来“运营”对主战场帮助不大,二来如果主战场失败,没有了用户,还有什么可运营的。所以成立独立的信机构来“运营”智能电视,并不是正面应对颠覆的办法。

 

2。很多是出租和收租

 

目前成熟电视厂商的“运营”智能电视的机构,用的很多方法是出租和收租其拥有的智能电视用户,这种做法更是除了带来收入之外,没有太大意义。甚至都不能培养团队理解用户对于“智能”相关需求的能力。

 

如果做了这件事,新兴电视企业可能很危险

现在这个阶段,新进入的智能电视企业还有机会吗?我觉得有。因为一来如前面提到的,这个行业发展速度慢,还有时间;二来目前成熟厂商还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三来由于早期的新兴电视企业采取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做法,也让出了一些市场机会。

 

那早期的新兴电视企业采取了什么错误做法呢?什么做法会使之前和未来的新兴电视企业失败呢?

 

是不是“与成熟企业在延续性市场竞争”?首先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都告诉我们,延续性技术创新从来都是成熟企业才能成功,新兴企业采取这样的做法(比如生产更大尺寸的电视,更早推出OLED电视等)很难取得成功。但电视行业的新兴企业并没有这么做。电视行业发展时间很长了,新兴企业们已经不再做这样的傻事了。

 

一些新兴企业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没有认识到电视行业的独特特点,即发展速度比较慢(还记得前面得到的11年到13年的数字吗)。因此有些企业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大规模补贴,以亏本的方式销售智能电视。这短期让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行业特点没有被改变,而大家都没法持续很多年保持亏本销售,所以这种做法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资金问题,并最终导致了失败。

 

如果必须要打持久战,就不要用闪电战的方法。而且,我们要明白,市场份额不是动力因,不会很好的自我加强和保持(除非是有网络效应的产品,例如微信)。我们获得市场份额,要有某个明确的目的,比如为了获得稀缺性市场资源,才有意义,市场份额才能长久。否则,哪怕是我们想通过市场份额获得资金支持(不管是来自于哪),也会因为电视行业的相对慢的发展速度,而泡沫破裂。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智能电视的颠覆式战场里,新兴企业一定不要急于“亏本”销售。集中精力做立足“智能”的产品,以创业的心态和方法去做,做好产品和销售,未来会有机会,不用太着急,也不能太着急。


关键字:诺基亚  智能电视  智能手机 引用地址:如果做了这件事,新兴电视企业可能很危险

上一篇:雷军这是要“偷”董明珠的“基地”啊
下一篇:小米空调怕不是要凉?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09

解析:智能手机摄像头大战 背后的技术趋势知多少?
集微网消息 文/郭宁 摄像头及拍照性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直都是手机最重要的卖点和宣传噱头之一。近期,随着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密集新机发布,大家也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了各种实拍晒照,有主打高清像素的、有比拼低光或夜景拍摄的,在这些眼花缭乱的照片背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发展趋势呢? 高像素高分辨率 高像素可获取更多图像细节,提升照片分辨率,但同时也会导致摄像头模组发热量增大,噪点抑制下降,后端平台运算速度需配套提升,图像处理负担加大等问题。 怪兽诺基亚Lumia 1020的4100万像素手机,至今无人超越。国产手机中目前摄像头像素最高的手机是金立ELife E
[手机便携]
2020上半年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索尼No.1
trategy Analytics手机元件技术研究近期发布的报告《2020年Q2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索尼主导市场,收益下降6%》指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总收益为63亿美元。 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5%。索尼以44%的收益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Samsung LSI和OmniVision。排名前三的供应商在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中占据了近85%的收益份额。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Jeffrey Mathews表示:“图像传感器市场受到智能手机中配备2MP和8MP图像传感器的多相机配置的需求推动,而高像素传感器(例
[传感器]
2020上半年<font color='red'>智能手机</font>图像传感器市场,索尼No.1
诺基亚 CEO 埃洛普的早期经历
     当诺基亚董事会任命新的 CEO 时,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并不被外界所看好。因为大家都不太了解这个“微软的家伙”。上周加大拿杂志《Canadian Business》刊登了埃洛普的长篇报道,其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他的早期经历,非常有趣,值得一读。       1963 年 12 月 31 号,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出生于一个工程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工程师,而且都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惜,埃洛普的第一份工作完全跟高科技无缘——汉密尔顿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的球童。在那里,他学会了忍耐,不能嘲笑球技差的客户。“当他们挥杆时,你还要帮他们拿住香烟,没什么比这更糟糕了。”所
[手机便携]
诺基亚与微软宣布战略合作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和微软公司今天宣布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利用互补优势和专长,改变目前全球手机 市场 的格局。     诺基亚和微软的战略合作,旨在共同创造市场领先的移动产品。由于两个公司之前在移动 通信 及其他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及经验,这次建立的伙伴关系将更显得更加顺畅。此外,诺基亚和微软计划携手合作,整合的部分资产,创造全新的服务产品,同时扩大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enElop与微软首席执行官StevenA.Ballmer     根据拟议的伙伴关系:     诺基亚将与微软合作,研发基于微软智能手机操作平台的产品。     诺基亚的加入
[网络通信]
被微软捅了一刀—诺基亚重返起跑线
    诺基亚与微软一年半前宣布结盟,曾让外界充满期待。但微软在WP8新系统面世时,竟将诺基亚此前推出的一系列WP手机挡在门外。这究竟是微软与诺基亚早有的预谋,还是诺基亚落进了微软的陷阱? 2012年6月21日,微软在Windows Phone 8(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以下简称WP8)发布会上宣布,因为硬件无法支持,WP8将和目前的WP手机(Lumia系列)不兼容。在旁观者看来,这个消息对于诺基亚犹如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其在售的所有WP手机将无人问津。 十天后,在接受芬兰一档脱口秀节目采访时,诺基亚新任董事长里斯托·席拉斯玛表示,公司已经准备了一份应急计划,以防Windows Phone失败。 除了否定重拾塞班(Symbian)系
[手机便携]
诺基亚手机市占率芬兰主场失利 不敌三星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DC周二表示,诺基亚手机在其主场芬兰的市占率首次被超越,第一季度芬兰手机出货量的冠军被三星取而代之。   据IDC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三星手机在芬兰的出货量达21.1万台,占芬兰市场总出货量36%;诺基亚出货19.6万台,占33.5%。而一年前,诺基亚和三星在芬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8%和28%。   但其它对芬兰手机市场进行追踪研究的公司提供的数据可能与IDC有出入,因为手机制造商一般不提供个别国家的数据。   诺基亚发言人陶逊(Doug Dawson)表示:“我们从来不对第三方分析数据置评。”他同时还强调,该公司并不以国家为单位分析市场份额。   过去几年来,诺基亚经历了不少困境
[手机便携]
人工智能会是智能手机的下一个拐点吗?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人工智能 开始出现在手机厂商的宣传文案中,或许当时还有几分噱头的成分,但从近期的一些热点来看,华为和微信对簿公堂、传闻融资10亿的锤子要搞 人工智能 系统,已然跳出了口水战的圈子。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尽管在手机市场每一年都会出现迭代性的技术,可相比于10年前的初代iPhone,无论是产品外观还是交互方式,并未作出革命性的改变,况且手机行业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存量市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柔性屏、全面屏等新概念相继出现,同时也有一些手机厂商寻求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风口之上的 人工智能 自然成了手机厂商的眼中物。    傍上人工智能,手机的老战场和新威胁   然而,当人工智
[网络通信]
通讯世界:诺基亚西门子合并真相彻底调查
  2006年6月19日,诺基亚和西门子联合宣布,合并诺基亚网络事业部和西门子与运营商相关的业务部门,组建新公司,新公司的名称为Nokia Siemens Networks,双方各占50%股份。以2005年的收入为参考,新公司年收入高达158亿欧元(诺基亚66亿欧元,西门子92亿欧元)。由此,继爱立信收购马可尼、阿尔卡特收购朗讯之后的又一个电信设备制造商并购大案正式诞生。    为什么合并?   诺基亚和西门子的联姻与今年4月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并具有很大的共性。首先,美国和欧洲运营商的整合是主要原因。随着运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营商纷纷进行整合以成为集固定、无线等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提供商。美国SBC/AT&T/BellSout
[焦点新闻]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