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通信系统设计

发布者:SereneSoul55最新更新时间:2016-05-1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CAN总线  电动汽车  电源管理  通信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电动已经成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以电池供电的全电动力系统或者以发动机和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而言,电源管理系统设计是关系车辆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时需要考虑综合车辆总体设计方案和外部使用环境,为了节约电源,还需要设计一定的控制策略保证电源的最佳利用。所以很有必要对全电车辆的电源管理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1 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电动汽车的电源管理,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发挥燃料的燃烧效能,使发动机在最佳工况点附近工作,并通过电动机和蓄电池的能量储备与输出,及时调节车辆运行工况和外界路面条件之间的匹配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设计方面,目前最有实用性价值并已有商业化运转的模式,只有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所以,这里只考虑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源管理情况。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源管理,从功能上而言,需要实现如下两个目标:

  (1)保证发动机的最佳工况,避免出现发动机的低效工作。通常可将发动机调整在最佳工况点附近稳定运转,通过调整电池和电动机的输出来适应各种外界路况变化。例如,当车辆处于低速、滑行、怠速的工况时,则由电池组驱动电动机,当车辆处启动、加速、爬坡工况时,发动机- 电动机组和电池组共同向电动机提供电能。这样,由于发动机避免了怠速和低速运转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不仅减少了废气排放,而且节约了电源。

  (2 )充分利用车辆的惯性能量。当车辆减速、制动或者下坡路行驶时,则由车轮的惯性力驱动电动机。这时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可以反向蓄电池充电,节约了燃料。

  统计表明在占80%以上的道路条件下,一辆普通轿车仅利用了动力潜能的40%,在市区还会跌至25%,而采用电源优化管理的电动车辆,如丰田的Prius汽车,其动力性已经超过同级车水平,燃油节省75%。

  2 电源管理系统的通信需求与CAN 总线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源管理,需要随时监控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的工作状况、车辆行驶速度、行驶阻力数据以及驾驶员的操作情况,并且能够根据上述数据经过智能化处理后自动控制节能装置或者电路工作,所以需要首先解决与能量消耗和能量转换相关的部件运行状态传感器的连接方式。

  目前,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主要采用CAN 总线技术,该总线技术最早由德国BOSCH 公司推出,主要用于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利用CAN 总线开发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不仅通信速率高、准确、可靠性高,而且易于与整车控制网络相兼容,为传感器信号、各个控制单元的计算信息和运行状态的共享以及随车或离车故障诊断等提供了基础平台,所以本课题中,采用CAN 总线作为电源管理的基本通信技术。

  3 基于CAN 总线的能源管控系统拓扑结构

  电动汽车底盘部分耗能与节能系统连接起来形成的基于CAN 总线的能源管控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 所示,共包括制动能量转换装置、动力总成、电池管理、电机控制器、行驶阻力测试几个下位关键监测节点和一个由车载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上位主控节点。

  
图1 基于CAN 总线的能源管控网络拓扑结构

  制动能量转换装置与驾驶员的操控监测系统、电池电机控制器共同工作。当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首先制动电机靠近待制动的旋转器件,如传动轴,消耗车辆惯性能量,并转换为电能,同时操控监测系统监测到制动踏板动作时,对电池充电电路进行调整,实现制动电机传递过来的电能的存储。

  动力总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发动机工况的优化运行。在正常行使的情况下,发动机的能量分为两路,一路传递给车辆传动与推进系统,驱动车辆正常行使,另一路则带动电机工作,向蓄电池供电。此时,电机与电池构成的辅助动力系统相当于一个能量调节装置,通过电池电机控制器和行驶阻力测试装置,根据外界路况的变化,实现发动机两路输出能量的调整和分配。

  通过CAN总线,车载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上位主控节点把整个能源管控网络连接起来,通过专门的软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控制策略的输出,实现外界行驶阻力与发动机能量调整之间的优化匹配,实现车辆内部的能量转换利用,实现电机、电池系统的节能、蓄能和补充能量的调节作用。

  4 基于CAN 总线的各监控节点结构和通信流程

  CAN 总线节点结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采用CAN适配卡与PC机相连,实现上位机与CAN总线的通讯;另一类则是由单片机、CAN控制器及CAN驱动器构成,作为一类节点与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在本文设计的能源管控系统中,上位主控节点采用了第一类CAN总线节点结构,各个关键监测/控制系统采用了第二类 CAN 总线节点结构。各个节点的结构和系统的连接方式如图2 所示。在总线的两端配置了两个120Ω的电阻,其作用是总线匹配阻抗,可以增加总线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数据传输中的出错率。



  对于各个下位监控节点而言,通常可采用51 系列单片机作为该节点的监测信号初级处理中心装置,而用SJA1000 来做C A N 控制器,PCA82C250 则是一种常用的CAN 收发器和物理总线的接口,主要可以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能力和对CAN 控制器的差动接受能力。采用上述三种元器件构成的一个下位监控节点的电路图形如图3 所示。

 

  CAN 总线的三层结构模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由SJA1000 完成。SJA1000 在上电硬件复位之后,必须对其进行软件初始化之后才可以进行数据通讯,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总线的速率、验收屏蔽码、输出引脚驱动方式、总线模式及时钟分频进行定义。整个能源管控系统通信过程中,各控制器按规定格式和周期发送数据(车速、蓄电池电压、电流和行驶阻力和发动机转速等)到总线上,同时也要接收其它控制器的信息。

  总线上其它控制器根据需要各取所需的报文。对于接收数据,系统采用中断的方式实现,一旦中断发生,即将接收的数据自动装载到相应的报文寄存器中。此时还可采用屏蔽滤波方式,利用屏蔽滤波寄存器对接收报文的标识符和预先在接收缓冲器初始化时设定的标识符进行有选择地逐位比较,只有标识符匹配的报文才能进入接收缓冲器,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报文将被屏蔽于接收缓冲器外, 从而减轻CPU 处理报文的负担。上位机利用中断方式接收相关数据的流程如图4 所示。

  5 结束语

  CAN 总线作为一种可靠的汽车计算机网络总线已开始在汽车上得到应用,使得各汽车计算机控制单元能够通过CAN 总线共享所有的信息和资源,达到简化布线、减少传感器数量、避免控制功能重复、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成本、更好地匹配和协调各个控制系统的目的。本文所设计的基于CAN 总线的电动汽车能源管控系统通信方案,基本能够实现节约能源,优化发动机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且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具有高度灵活性、简单的扩展性、优良的抗干扰性和处理错误能力,对于提高汽车的动力性、操作稳定性、安全性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CAN总线  电动汽车  电源管理  通信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通信系统设计

上一篇:CAN总线网络应用例举
下一篇:FF现场总线的配电与短路保护及其防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23

新基建下的充电基础设施及直流充电模块的发展
引言: 新基建 下的 直流快充模块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情况下,直流快充模块的发展。 01 新基建和新四化下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2019 年底,全国的 充电桩 总数达 122 万个(公共桩 52 万个,私人桩 70 万个),形成 “十纵十横两环”的充电网络。从中央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地方和国网重点推进充电建设与运营,核心在于补足新能源车使用环节的短板。 目前汽车正在被改变,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趋势的汽车“新四化”,事实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特别是 电动汽车 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引领性产品,它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把绿色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共享出行链接
[汽车电子]
新基建下的充电基础设施及直流充电模块的发展
电源产品设计,如何对传导功耗进行折中处理
我们将研究在同步降压功率级中如何对传导功耗进行折中处理,而其与占空比和 FET 电阻比有关。进行这种折中处理可得到一个用于 FET 选择的非常有用的起始点。通常,作为设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您会有一套包括了输入电压范围和期望输出电压的规范,并且需要选择一些 FET。另外,如果您是一名 IC 设计人员,则您还会有一定的预算,其规定了 FET 成本或者封装尺寸。这两种输入会帮助您选择总 MOSFET 芯片面积。之后,这些输入可用于对各个 FET 面积进行效率方面的优化。 图 1 传导损耗与 FET 电阻比和占空比相关 首先,FET 电阻与其面积成反比例关系。因此,如果为 FET 分配一定的总面积,同时您让高侧面积更大(旨在降低其
[电源管理]
技术干货—CAN总线抗干扰的六种解决方案
摘要:CAN总线虽然有强大的抗干扰和纠错重发机制,但目前CAN被大量应用于比如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医疗、煤矿、电机驱动等行业,而这些场合的电磁环境比较严重,所以如何抗干扰是工程师最为关心的话题。 前段时间有个做模台流水线的用户,一条流水线有两路CAN总线,一条总线有22个控制节点,每当启动模台就会出现严重的失控状态,模台下是由很多电机驱动的,而操控台下放着变频器。使用CANScope测试发现,在未启动电机情况下,控制台的CAN通信正常,帧统计结果显示100%成功率,如图1所示。 图1 模台静态状态下帧统计 此时CAN波形图如图2所示。 图2 模台静态状态下波形图 然而当模台电机启动之后,CAN总线
[汽车电子]
技术干货—<font color='red'>CAN总线</font>抗干扰的六种解决方案
电池基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池基系统广泛地应用在蜂窝电话、PDA游戏机、医疗仪器等领域。这些系统需要有效的电源管理以便使设备尺寸和电池寿命最佳化。   电池基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和为系统提供电源的稳压电路。主要的设计目标包括:   性能和充电时间间隔指标,要通过有效的系统设计,使电池尺寸最小、重量最轻。   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内提供合适的稳定输出电压,在电池电压下降时电池基系统能正常地工作。   要求电源管理系统减小印刷电路板大小。   功率管理系统最小热耗,应消除复杂的热管理,热管理会增加重量和成本。   电源管理系统最佳化的电路布线,应避免电磁干扰。   高可靠性的电源管理系统。   电池选择   为了满足上述的设计目标,电源管理系统
[电源管理]
在植入式医疗设备中使用超低功RF收发器来设计通信系统
Zarlink Semiconductor公司针对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药泵以及其他此类植入式应用医疗设备的一款超低功率RF收发器芯片,其数据传输率高、功耗低,具有独特的唤醒电路。本文讨论了如何采用这款RF收发器实现体内通信系统的设计。   集成电路(IC)和医疗设备的开发在过去30年同时得到了发展。电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日益复杂、高度集成和小型化医疗器械的发展。同时,保健成本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的更加富裕,身体的更肥胖以及寿命的延长,已经产生对依靠与基站无线连接的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新应用和治疗的需求。   传统上,c采用极短距离磁耦合,这就要求在编程器和医疗设备之间进行紧耦合,通常数据传输率低于50kbps。   为了克服距离的
[医疗电子]
在植入式医疗设备中使用超低功RF收发器来设计<font color='red'>通信系统</font>
LIN总线技术在汽车门控系统中的应用
动力和车速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唯一追求,人们越来越关心驾车时的舒适感、安全保障、功能的易用性,和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因此,除了车身系统(Carbody)和传动系统(PowerTrain)等传统的汽车控制单元以外,安全系统(Safety)和车载资通娱乐系统(Telematics/Infotainment)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成熟。 现代的汽车电子系统中,电子控制组件(ECU)因在上述系统中赋予汽车更高效和更具智能性的操控能力而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实现了诸如电源、车灯和门窗等自动检测功能,给驾驶提供了更大便利。 汽车中的电子系统和组件平均达到80多个,它们之间越来越复杂的连接和通信功能对总线技术提出了需求。车灯、发
[嵌入式]
认识CAN总线
目前我们的救援机器人的上下层通讯用的是CAN总线的方式,那么what is CAN zongxian? 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1、什么是CAN总线 介绍CAN总线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下什么是总线吧:总线将分散的有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连接成能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控制网络。就像这样 简单说,现场总线就是以数字通信替代了传统4-20mA 模拟信号 及普通开关量信号的传输,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而今天要讲的CAN总线就是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这么NB啊) CAN控制器通过组成总线的2根线(CAN-H和CAN-L)的电位差来确定总线的电平,在任
[嵌入式]
一种采用WDM波分复用的汽车光纤通信系统架构及可靠性验证实例
正文 我们设计了使用波分复用的车载通信系统,并研究了其在各种环境下的特性。由于单根光纤可以传输多个波长的光,因此假设与传统的同轴电缆相比,这将导致通信所需的电缆数量和重量的减少。因此,车辆维护和燃油效率得到了改善。以同轴电缆数据为参考,在车载环境下测量和比较了单模光纤(SMF)、波分复用(WDM)系统的传输特性和光纤的传输特性。 Introduction 介绍 近年来,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车辆安全要求的提高,每辆车中使用的电线数量和重量都在增加 。这降低了车辆的可维护性和燃油效率,这已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85年发明了控制器局域网(CAN)通信协议,该协议用单根电线连接每个电子控制单元(ECU)
[嵌入式]
一种采用WDM波分复用的汽车光纤<font color='red'>通信系统</font>架构及可靠性验证实例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