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尔法狗”和李世石的对战让“人不如狗”成为事实,人工智能的进步,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预期。
前不久,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更是将机器人产业推上“风口”。规划称,“十三五”期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将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竞争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为制造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发达工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五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超过17%,2014年销量达到22.9万台,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平均值由5年前的50提高到66,其中工业发达国家普遍超过200。
人工智能,就在大家的争议和幻想中,一下就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人工智能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大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又有怎样的担忧?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走向又将如何?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王国胤告诉笔者,“人工智能是科技的进步,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所谓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是对科技进步的一种误解。”他认为,“科技具有双刃性,人工智能不例外,科技用于民生,可以造福人类;科技用于战争,可以毁灭人类。”
人工智能带来了什么?
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人工智能就是用机器来模拟和实现人的智能。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胡郁说:人工智能有两个层面:用人工方法使机器产生智能;机械或计算机表现出的行为看上去有智能。类脑或者人脑的项目更多是使机器真正有思考的能力。图形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都是为了使得机器能够拥有更多像人的行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如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名词,机器人是机器、电子学科的名词。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说:概念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化。到终极目标的时候,就是像人的机器。不仅是功能、外形,而是方方面面都像人。现在的不同,是由于技术发展不足产生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这是简单也是复杂的问题。因为什么是人,是很难定义的。哲学上看,具有感知、思考、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机器,帮助人实现生产等目标。
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说:现有机器人都是人教它怎么做,不是它自己怎么做。而“教”的过程,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最主要的关系。
目前人工智能大概分为四个级别:没有学习能力;具有固定的学习能力,且习得的技能有上限值;技能增长没有极限,但因为它的学习能力是事先设定的,所以被认为不会成长为超级人工智能;具有无限的学习能力,可以成长为超级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种”。以日本的一家生态公司为例,他们开发出来一个人工智能的培养基地,一天可以生产3万棵生菜,其中完全没有人工,全部是智能控制,如控制温度、控制养分、控制生产环境等等,这是非常高科技的。
第二个是“食”。机器人可以帮我们烤面包、做馒头,如果你输入一些程序,它会帮你切菜,然后炒出来。
第三个是“行”。目前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汽车只能开到40里,沃尔沃做得比较好,可以开到130公里,而且是不需要你操作的,只要你出事故,沃尔沃会全部赔偿,所以说人工智能汽车已经不是一个神话了。
第四个是“医”。万一你的穿戴设备或者人工汽车发现你发烧了,它可以自动帮你预约挂号,然后自动送你去医院,之后有一个智能医生帮你诊疗,这可以说是非常高科技的一个步骤。
第五个是“教育”。通常小孩子上学回来之后,功课都由父母亲来辅导,父母亲实在没有时间就会找个家庭教师来辅导,但这一切全部可以由智能机器人来完成。比如2011年,日本已经开发出这种所谓的智能教育机器人,经过四年的学习,它的高考分数已经超过了平均分数,可以考上64%的日本大学。
总之,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内深入渗透,并快步走向我们的工作、家庭以及生活之中。
人工智能危险吗?
当我们在讨论人工智能的时候,都在想什么?2016年3月15日,AlphaGo最终局战胜李世石,人机大战总比分1:4,“人不如狗”直接引发了世人的恐慌:机器的智力超过了人类,机器毁灭人类是否已经成为可能?
一系列科幻电影,如《终结者》、《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机械公敌》等,也预测人工智能将统治人类,更是引发了社会大众对于这场“人类大战机器人”的普遍关注和讨论。
对此,大家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作为超越派,认为机器智能最终将超越人类;而无限趋近派,认为机器智能会永远接近人类智能,但不会超越;作为中立和已经发生派,认为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充分融合。
斯蒂芬·霍金认为研发成熟的人工智能是无异于“召唤恶魔”的行为,并直言这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事件。而埃隆·马斯克也投资千万美元,用于评估并控制人工智能的风险。
但王国胤以“阿尔法”的胜利为例,指出“阿尔法”实际上是一个人机融合的混成智能系统,“打狗还得看主人”,“阿尔法”的胜利= AlphaGo团队的胜利。“表面上看,是机器战胜人,本质上还是人与人的对决。”而实质上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利用机器工具和科技手段,战胜了另外一个或者一群没有利用这些工具和手段的人。这是人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的自我超越,是人类取得的了不起的科技进步。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担心人工智能有一天会战胜人类智能,担心“奇点逼近”。
他认为,“科技具有双刃性,人工智能不例外,科技用于民生,可以造福人类;科技用于战争,可以毁灭人类。”
在机器人研究的初期,人们就提出了机器人技术研究的三原则,即“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用以避免未来出现机器人被用作毁灭人类的武器。然而,避免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应用于危害人类领域,需要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威胁论”还仅仅是一个噱头,那是因为机器人暂时还不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式,研制不出人类智能。
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晶”
跨学科领域交叉的数据融合分析与应用将成为今后大数据分析应用发展的重大趋势。王国胤认为人工智能是数学、生物、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运用,表现为智能技术的大革新。“我们的社会将由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
大数据将与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社会计算等热点技术领域相互交叉融合,产生很多综合性应用。近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前端更前伸,后端更强大。物联网与移动计算加强了与物理世界和人的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加强了后端的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能力。今后,这几个热点技术领域将相互交叉融合,产生很多综合性应用。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将要实现的人工智能比作大脑,那互联网就是人体头部的血管,一个抵达各部位的网状系统,而数据和信息便是最重要的、能够为大脑活动提供能量的血液,它们也是进行机器学习所必需的输入量和研究基础。百度“大数据引擎”结构中最底层的 “开放云”服务就是在实现这个功能。
在搜索引擎收集战略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之后,接下来将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最后一个阶段——机器深度学习。搜索引擎实现从传统搜索到人工智能的过渡,不仅是因为自身积累的数据量达到了质变的水平,还因为硬件存储、云计算、超级计算、模拟神经网络等相关技术的成熟。
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都是建立在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之上的,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专家们通过一些前瞻性研究可以看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模糊处理、并行化、神经网络及其情感。
那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下一个5年或者10年之内,是否会成为风口?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表示,工业机器人已经走进现实。未来,视觉和触觉会是重点。精密装配会成为可能。智能型工业机器人在未来5-10年会大行其道。最初是汽车等高端行业应用,现在使用范围很广泛,不适合人来工作的场景都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乔红认为,短期来看,IT和互联网在机器人方面的速度很快。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刘进长表示,政府的支持和扶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肯定会成为风口。谈到发展,解决吃穿住行的刚性需求,比如家庭机器人的暴发会很快。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发展因为啥?国际现状又是如何
下一篇:AR如何在工业4.0表现?这些用处够不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