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连环话 | 电池寿命有偏差?系统测试是关键

发布者:bdwhsc最新更新时间:2016-09-08 来源: eefocus关键字:电池  电动汽车  汽车电子连环话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昨天写完《电池寿命对电动汽车的影响》之后,在群里做了一些交流,把几个问题突出的来解释下。

 

第一部分 对电池包的测试

INL的测试小哥很牛,按照这个图的示意,其实他把每个电池包连接器拆解下来,通过给继电器信号让电池包导通,然后通过1/3C进行Pack的静态容量测试,这是根据下面这个包的推算结果。

 

1)不拆包直接进行连接测试

下面这两个图其实是类似的,如果BDU的继电器是直接用外部信号驱动的,则可以直接通过外部电源信号供给,断开主连接器接入电池包测试柜,然后使用时序控制来接管继电器。

 


 

2)拆包进行测试

如下面这个电池包这样(由电池管理系统直接驱动继电器的)就只能拆开了进行直接连接后进行测试。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INL的小哥每个电池包都要拆开下,拆开了测更容易些:

   

仔细看,动力线上接了专门的转接线

   

里面接了一些信号线用以连接

 


严格意义上,做这个实验存在一些危险性

整个测试只能在车辆充电充满,认为电池完全充满的条件下进行(没办法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只能放电)

   

在内部CAN子网下,测试过程无法设定电池单体的过放,存在过放的可能性(还好做的不多)

   

电池包的截至电压要做的稍微保守些


    

这部分内容,是我的猜测+分析判断,等Jonny把小哥拉中国来好好问一下。

 

 

第二部分 电池参数分析和思考

由于以上的问题,可以得到以下的考虑:

   

这些电池包的相互比较是有意义的,因为使用了同一种方法进行比较

   

这些包的容量折损率,没有考虑单体的不平衡和过放电压

 

在昨天的文章的基础上,补充几个信息,特别是BMW和Daimler的几个车子,这些车在美国上的比较晚,测试还在1万英里以下:

 


有一些基本有趣的结论

2.1 在车辆跑到4000~6000英里的时候,基本的衰减在5%左右,一些保守的车企为了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考虑,把实际的电池容量报备的比额定的要略大一些,这样抵消了这个5%的衰减

 


2.2 在1.2~1.5万英里的时候

由于INL大部分的测试都在这个阶段,所以可比性来说,有大量的车辆开始接近10%的衰减,某些热管理不大行的,经历了整个夏天以后,开始大幅的退化。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动汽车开始变得不那么好,需要经历一个冬天和经历一个夏天,冬天主要是低温充电,夏天是衰减老化。

 


2.3 EOL

纯电动汽车,就是做这个寿命试验也不容易,由于充电限制了重度使用,使得大量完成EOL寿命的都是PHEV,所以某种程度上,易用性上还是PHEV要比纯电动更好些。这个时候,不管如何预留空间,衰减也出现了。
    

 

我将继续跟踪以上的实验,INL的测试结果给了我们一些比对的基本概览。上面的数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缺少很多的限制没办法与真实的使用做对比,但是横向对比,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东西。

 

 

小结

我其实想说的是,我们需要考虑电池的耐用性问题,不是答应给客户质保就行了。当电池老化之后,质保、安全和使用非预期都会一起出现,如果整个能量管理算法,将容量衰减没有算的那么精确,这个事情就比较麻烦了。叠加温度、电池容量衰减和SOC误差,用旧的电动汽车值得我们系统的去评测一下。


最后,介绍下天泉兄的IND4,干了我想做但是一直没做好的事情,汽车行业的工程师的技术和经验展示、沟通、交流、管理应用的平台,大家可以看看。

 

关键字:电池  电动汽车  汽车电子连环话 引用地址:汽车电子连环话 | 电池寿命有偏差?系统测试是关键

上一篇:奔驰电动车欲横行国内市场,都因为政策给力
下一篇:汽车电子连环话 | 自动变道非儿戏,限制条件要谨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38

3000亿美砸向电动汽车,还怕它发展不起来
根据路透社近日发布的一项分析,未来十年内,全球汽车制造商将在 电动汽车 领域投入超过3000亿美元,全力推进交通电气化。随着全球各国环境和气候法规开始收紧,加上技术的进步让电动汽车成本降低,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汽车行业以外的投资者正逐步“入局”。 在全球汽车制造商中,大众的愿景最为远大。去年12月,大众就宣布计划在电动汽车领域投入340亿美元,在电池采购方面投入570亿美元,未来10年计划在电动汽车上的总投资为910亿美元。今年1月14日,大众宣布将投资去年12月,大众宣布投资8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工厂,并计划与美国福特汽车建立全球合作关系。据了解,大众将在2025年前推出50款纯电动汽车及30款混合
[嵌入式]
巴斯夫开发使用NGK钠硫电池的LDES项目
  马来西亚领先者能源公司最近与巴斯夫固定式储能有限公司(BSES)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后者是日本NGK绝缘体生产的钠硫(NAS)电池的全球独家经销商。   该伙伴关系的目标是促进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地区长时储能(LDES)项目的发展。Leader Energy寻求为这些项目提供全面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并使用BSES提供的NAS电池。   该公司已经确定了8个LDES项目,总价值估计为18亿令吉(3.8亿美元)。在谈到最新的谅解备忘录时,Leade
[新能源]
SKI与Solid Power合作生产固态电池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将向福特汽车支持的固态电池开发商Solid Power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生产车规级固态电池。 10月27日,Solid Power表示,SK Innovation将采用该公司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专利电池设计和生产工艺。SK Innovation则将会购买Decarbonization Plus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III公司的股票。 (图片来源:Solid Power) Decarbonization Plus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III是一家特殊目收购公司(SPAC),6月15日,Solid Pow
[汽车电子]
SKI与Solid Power合作生产固态<font color='red'>电池</font>
特斯拉Model 3会像iPhone4席卷全球?这点要谨慎
2017年7月28日,首批30台 特斯拉 Model 3 将交付给车主。这个数字到8月变成100台,9月变成1500台,特斯拉宣称到12月要形成2万台的月产能,特斯拉CEO马斯克预计2018年全年将交付40万台。   40万台应该大多数是交付在美国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美国豪华车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是第一名奔驰 34万,雷克萨斯33万台,宝马31万台,具体见下表,但这些销量是各自品牌下面所有车型销量的汇总,特斯拉打算以一车之力就把传统豪华巨头多年形成的销售排位一次超越?       如果以特斯拉Model 3对标的宝马3系,也就是豪华B级车来计算在美国销量的话,特斯拉计划的Model 3一款车在美国销量就要达到奔驰C级
[嵌入式]
UWO团队揭示全固态锂电池预成核剂的相演化过程
西安大略大学Xueliang Sun教授带领的团队和多伦多大学的Chandra Veer Singh教授,阐明预成核剂在运行的全固态 锂电池 (ASSLB)电池中的相演化过程。 据外媒报道,西安大略大学Xueliang Sun教授带领的团队和多伦多大学的Chandra Veer Singh教授,提出一种预成核剂(MoS2),通过控制锂成核和沉积过程,在高电流密度下抑制锂枝晶生长。此外,还阐明了预成核剂在运行的全固态 锂电 池(ASSLB)电池中的相演化过程。 MoS2演化和Li沉积过程示意图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灵活性高、易于制备、成本/密度低和电化学/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在ASSLB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
[汽车电子]
UWO团队揭示全固态锂<font color='red'>电池</font>预成核剂的相演化过程
广汽埃安弹匣电池,首次实现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其安全性能一直受到消费者关注。为了检验电池的安全性,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测试标准。 其中,针刺测试,是对动力电池安全性最严苛的测试方式,用直径5-8mm的钢针将电池刺穿造成内部短路,并让钢针在电池内停留一个小时,不起火不爆炸的才算合格。 3月10日,广汽埃安发布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弹匣电池,在行业首次实现了 三元锂电池 整包针刺不起火。 试验结果显示,广汽埃安的三元锂(弹匣电池)整包在试验过程中热事故信号发出5分钟后,仅出现短暂冒烟(1分钟),无起火和爆炸现象。静置48小时后,电压降至0V,温度恢复至室温。 针刺后只有被刺电芯模块热失控,没有蔓延到其他电芯。打开电池整包,观察内
[汽车电子]
广汽埃安弹匣<font color='red'>电池</font>,首次实现三元锂<font color='red'>电池</font>整包针刺不起火
废旧动力电池用于大型光储项目非常具有商业可行性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认为,在加州,废旧动力电池可能比专门为电网规模的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提供更具有商业可行性。这种“再生”电动力电池的部署成本可能仅为原始购买价的60%,而且即使它们已经损失了80%的原始电容量,也可以有效地聚合起来用于工业规模的储能系统。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废旧动力电池可以用来储存由大型太阳能发电厂产生的电力。   美国的研究人员称,由于这种梯次利用电池可能仅为购买价格的60%,即便是那些已经损失了80%原始容量的设备,在加州进行光储项目的投资前景也会好于专门建造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报告的合著者 Ian Mathews对大规模使用废旧动力电池
[新能源]
厂家吹爆的“固态电池”,到底有什么硬伤?
自从去年丰田把“固态电池”炒热以后,似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在关注这项被视作是未来电池黑科技的新产品,关于它“超长续航”、“永不自燃”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那么固态电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就有美国科学家,对固态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由于市面上关于固态电池的性能方面已有过很多介绍,因此这里咱们就着重来看一看,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 2022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固态电池比(液态)锂电池更安全吗》的论文,来自美国的六位锂电池专家在本文中详细论证了固态电池的安全性。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了三种典型的热失控场景。 第一种常见的测试,就是通过给电池加热以模拟外部高温引起
[汽车电子]
厂家吹爆的“固态<font color='red'>电池</font>”,到底有什么硬伤?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