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烧钱一年多后,ofo小黄车终于骄傲的宣布自己实现了盈利。ofo小黄车首席产品官陈为在美国进行海外招聘活动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ofo小黄车整体已经实现盈利,但是市场竞争依然激烈,而未来ofo小黄车的发展重点将在全球化的拓展和对于国内二三线城市的进一步下沉。
共享单车掀起了共享经济的热潮,也是目前共享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一环,而ofo小黄车作为共享单车行业排名前二的企业终于实现盈利,是不是意味着共享经济已经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阶段,而那些烧钱过程中看不见曙光的企业是不是除了转型外没有其他选择呢?本居士就来看一下不同领域的共享经济现状吧。
共享单车:行业第三已经是胜利者
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来说,头两位企业堪称巨无霸,而排在他们后边的企业要么挣扎求存,要么早就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10月24日,永安行宣布全资收购哈罗单车,成为共享单车的首宗并购案,合并后新公司将继续由哈罗单车团队负责,而股东则包括永安行、蚂蚁金服和哈罗单车等。事实上,对于除了ofo小黄车和摩拜两大巨头外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能被收购续命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共享单车平台已经出现了“撑不下去”的情况:3Vbike、悟空、酷奇、小鹿相继停运甚至倒闭,而町町单车的创始人更被抓进了看守所。Bluegogo小蓝车和小鸣单车虽然还在营运,但是用户对押金退款的投诉在近几个月开始激增,看来它们离“洗白上岸”已经不远了。
已经走出国门的ofo小黄车
共享单车虽然是一个新的名词,但说到底其技术并不复杂,因此这个行业很快就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他共享经济也大多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使用共享单车不是为了享受“独特的骑乘体验”,还是单纯的“最后一公里”通勤的功能性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号称“骑乘最舒适”的Bluegogo小蓝车在遍地的小黄车和摩拜前败下阵来是非常合理的结果,毕竟大部分消费者可没时间一台一台车的慢慢挑。通过“车海战术”占领市场的ofo小黄车和摩拜两大巨头靠的正是资本,而不是什么高科技,这本身就是资本的胜利。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ofo的月活跃用户数为4186.74万,排名第一;摩拜月活跃用户为3987.51万,排名第二。而哈罗单车的月活跃用户虽排名第三,但359.66万的月活跃度还不到前两家的1/10。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两大巨头顺利得从大额融资到盈利的转变,而哪怕排名第三的企业已经要靠被收购续命,这就是资本市场赤裸裸的现状。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中最符合用户需求
共享汽车:冰火两重天
相对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似乎显得高端不少,而这个还没火起来的行业目前正在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界:10月27日共享汽车企业途歌(TOGO)宣布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在同一天,共享汽车平台EZZY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终止EZZY平台的服务。
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汽车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使用过的人相比没有几个,但这个资本量比共享单车大得多的行业已经吸引了不少入局者:大玩家不仅有宝马、北汽、比亚迪等诸多汽车厂商,也有上汽集团旗下的环球车享EVCARD、首汽集团旗下的“Gofun出行”、海航旗下的小二租车,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巨头滴滴等。
就连阿里、万科、复星等大玩家也都在涉足共享汽车。去年5月,力帆集团旗下的盼达用车APP正式在杭州上线,阿里、万达、复星、越秀集团、杭州旅投等都是其合作伙伴。
共享汽车ezzy宣布解散!
资本看好共享汽车自有其逻辑: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高达2亿的“无车有本族”,这都是共享汽车的潜在消费者。然而蛋糕虽大,但看起来却很难入口,由于前期成本巨大加上还不完善的新能源政策,这些玩家们就连是否选购新能源汽车都举棋不定。
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税收和地方保护的原因,共享汽车目前只能是区域发展模式。所以,想在共享汽车领域创业,必须要有足够低的资金成本和深厚的政府资源,并且还要具备大规模的造车能力。这个门槛看来一点不低。
新加坡推出全电动共享汽车
共享充电宝:已在失败边缘
今年年初,已经成为娱乐圈名人的聚美优品CEO陈欧斥资3亿元投资街电充电宝项目后,王思聪甩了一句“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就吃翔”。现在看来王思聪似乎不用吃翔了,陈欧的街电虽然还在,但他看着同行一个一个的倒下,想必心理也没多大低。
今年下半年已经有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触礁,包括杭州乐电在内,小宝充电、泡泡充电、创电、放电科技、PP充电、河马充电等7家企业均已走到项目清算阶段。
还没死掉的似乎也摇摇欲坠,不久前,共享充电企业Hi电被曝出正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200名左右员工面临裁员。值得一提的是HI电裁员的方式很“骚”,公司直接将员工调至边疆地区的岗位,并规定员工24小时内自费到岗,三日不到岗视作“自动离职”,有没有劳动法专家告诉本居士这么做合法么?
正在花样裁员的HI电
目前的共享通电宝还是以“柜台借机充电”和“桌面固定充电”两种形式,目前的使用价格均是一元可充一小时。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每次充电1小时收费1元钱,一个不足百元的充电宝可以反复循环使用近800次。假设充电宝一天就借出去2个小时,每天收入2元钱,在不计算前期营销、柜面租金等成本的条件下,不到两个月充电宝的本钱就收回了。这让共享充电宝行业看起来“有得做”。
然而理想和现实的鸿沟不太容易逾越,本居士在年初共享充电宝方兴未艾时就曾质疑共享充电宝这盘生意究竟有多大意义:充电宝不贵又容易携带,直接买一个多省事?另外,很多餐厅会直接在作为上提供充电插口,让用户充电更加方便。而且目前的共享充电宝还有一个关键技术难题没结果:用户手机完全没电后怎么扫码?
共享充电宝企业在前期推广时很多都有烧钱速度过快的感叹,“在最初投放的时候,公司都是给商家补贴才能把产品放进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共享充电宝工作人员说:“在开始还没有看清盈利模式的时候就补贴,这太危险了,整个行业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偶然,是很多原因导致的。”
目前还活着的共享充电宝企业还有小电、来电、街电和怪兽充电。他们谁会成为共享充电宝领域当中的ofo小黄车和摩拜谁也不好说,毕竟相比相对“刚需”的共享单车而言,共享充电宝算是“伪需求”了。
陈欧投资的“街电”
共享经济大盘落下,终究还是资本的狂欢
今年还有很多挂着“共享经济”名头的新玩意登场了,比如共享雨伞、共享按摩仪、共享篮球,甚至连共享女友都有。而这些挂着“新经济”形态要么存在感低下,要么还没有展开就被判了死刑。
实际上,目前能够称得上上岸了的共享经济形态只有共享单车中的摩拜和ofo小黄车了,共享汽车尚未造成规模,而共享充电宝已经摇摇欲坠。共享经济经历了这一年的野蛮生长后迎来退潮,消费者逐渐看清谁在裸泳,而最后存活下来的都是不是财雄之辈,与其说是技术的胜利,不如说是资本的狂欢。
上一篇:一文看懂苹果Q4赚了多少钱
下一篇:TCL量子点电视Q960C国内首发,技术指标超越OLED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54
- #每日好读书#说一说你看过的那些好书
- 应用指南下载|是德科技《快速查找和识别隐藏的信号误差》
- 在线研讨会报名|西门子高科技电子设计解决方案
- 从终端到架构,TE Connectivity(TE)助你连接5G高速未来 看视频答题赢好礼!
- 是德科技感恩月直播已结束|高速示波器基础与是德新品示波器解析
- 点评《与Atmel SAM D21/R21的相遇、相识、相知(上)》,赢温暖新春礼
- 【专题】TI MSP430FR59xx——将低功耗设计进行到底!
- MPS有奖分享|电感应用中,哪个问题最令你头大?
- 了解设计完整AC-DC系统的快速低风险方法,轻松答题赢好礼
- 【EEWORLD第四十一届】2012年08月社区明星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