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机器人组合的杀手,看了令人胆寒

发布者:幸福之星最新更新时间:2017-11-25 来源: eefocus关键字:人脸识别  机器人  空间定位  AI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一段可怕的视频在各大平台上疯狂传开:一群神似《黑镜III》中机器杀人蜂的小型机器人,通过人脸定位瞬间杀死了正在上课的一众学生,场面血腥。

 

这段视频是在日内瓦举办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发布的,在会议上,演讲者向大家演示了这款恐怖的小型机器人:只有手掌心大小的机器人携带了3克炸药,并且对目标对象一击即中,直接、精准穿透人脑的关键部位。

 

其中,演讲者手持的这款名为Stinger的机器人是杀人机器人的一种,而杀人机器人存在于各国现在的军备武器中。

 

神秘的杀人机器人军备竞赛已经开始

杀人机器人,专业名称为“致命性自主机器人”。最初是由美国提出和开始研发的一种能够代替士兵自动杀人的智能机器人。

 

随着计算机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这种杀人机器人由开始的人类远程操控,发展至由计算机软件和传感器装置控制,到如今可以全自动执行识别敌人、判断敌情和杀死敌人等任务。

 

现在,除了美国,韩国、俄罗斯、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已相继推出各自的机器人战士,各国已经开始了杀人机器人研发的军备赛。但研发进度一直是未知的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限制或禁止在武装冲突中使用特定类型的武器,1980年,有51个国家在日内瓦讨论了《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旨在停止使用被认为是具有过度不人道或滥杀滥伤作用的某些类型武器。

 

随后该条约于1983年12月生效,截至2017年8月,共有120个条约缔约国,其中包括中国。

 

2014年,缔约国就“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杀人机器人)所引发的法律、道德与社会问题展开了探讨。至此,杀人机器人首次被正式带入到公众的视野和话题中。

 

本月13-17日的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CCW正式将“精准杀人”的机器人产品公之于众。这一会议由“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Campaign to Stop Killer Robots)组织,超过七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

 

据了解,此前,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成熟,杀人机器人不能准确定位目标,以此会导致误伤士兵等问题,因此迟迟没有被推出,亦不被重视。现在加持人脸识别AI技术,且随着产品成本的逐渐降低,杀人机器人的问题便开始迫在眉睫。

 

 

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会议中用来演示的这款产品。

 

面部识别的“新应用”:快速、精准杀人!

 

会议中的这款Stinger小型机器人,是一种小型无人机,它出自一家名为stratoenergetics的科技公司,该公司致力于为国防等部门制造替代士兵和人类的智能武器。

 

Stinger是该公司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小型武器,它搭配有广角镜头、战术传感器、面部识别技术和反应比人类快100倍的处理器,因此是全自动的。该无人机内部装载了3g的炸药,以用于杀死目标对象,并且它的运动模式是随机运动,这是特别为反狙击手而设置的功能。

 

 

值得指出的是,Stinger大部分的功能实现取决于其搭载的系统,这款系统就是该公司研发的anti-Personnel Systems (APS),它应用于该公司所有的产品。

 

该APS系统采用了一系列尖端的AI技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避障:每个APS中的神经网络已经在不同的模拟环境中以相当于数百万小时的速度进行了训练,以此保证可以精准的避开障碍物,即便在运动中也可以达到高精度。

 

随机动作:训练成千上万的蚊子和其他飞行昆虫的视频内容,让无人机实现随机飞行的运动模式。

 

高效的弹药:通过精确瞄准,无人机可以把抛射体和推进剂的大小驱动到最低限度。

 

面部识别:它会统一目标对象的iPhone、APS以及平行网络中所有的信息,通过步态、性别、甚至种族等特征来识别目标。

 

多个自定位协议:搭载GPS和各种空间技术,APS可以协助无人机在空间中定位目标。

 

Incommonicado和EMP硬化:一旦搭载APS的武器处于飞行状态,就没有办法通过干扰、防空、换频段或其他任何方式来阻止它的电磁信号。

 

大数据链接:该公司通过获得并整合大量的数据集。用户在使用其服务器时,服务器可以将用户的各种特征联系起来,以便使用中的精准定位。

 

 

由此,不同于传统的“杀人机器人”,Stinger结合了面部识别、多种空间定位技术和大数据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精准定位,极大减小了误伤误杀的可能性。

 

但同时这也预示着“杀人机器人”像枪支武器一样,开始真正为人们所用,给大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不可避免的事实:禁止杀人武器是根本做不到

2014年,在《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缔约国专家会议中的开幕式致辞中,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理总干事迈克尔·穆勒表示:“本次专家会议是朝着解决‘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问题迈出的第一步,我恳请各位代表采取大胆的行动。”

 

随后,在今年的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开幕致辞上,以Elon Musk与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所牵头的来自 26 个国家的 116 名专家正式向联合国发表公开信,呼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制止围绕“智能武器”而展开的军备竞赛。

 

此外,他们还表示,可能的话,还应该将这类武器纳入联合国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CCW)的武器禁用名单。

 

于是,在今年的CCW会议上,超过200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加拿大科学家和100名澳大利亚科学家联名写了公开信给本国总理,呼吁通过限制相关研究。

 

对此,国际机器人武装控制委员会的Noel Sharkey表示:“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并非要限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相关创新,或者军用民用的自动系统,相反,我们希望确保人类对于每次攻击的控制权。”

 

对于这一问题,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张召忠也明确表示:“现在这种机器人在战场上作战,如果是占到10%的话,那么10年以后应该是30%,那么20年之后应该是40%,会急速的增长,你限制是没有用的。机器人武器会大幅发展,因为它省钱,不用人上战场,人在这个非常舒服的地方,吹着空调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机器人就在那拼杀,真的人一个死不了。这机器人被炸坏了,炸坏了再生产,机器人的战争将来变得越来越多,所以说,这个靠法规条例限制是没有用的。”

 

科技是我们唯一的“盔甲”

视频最后,伯克利大学教授、资深AI研究者Stuart Russell给出提醒:尽管这段视频和其中的杀人机器人并非真实,但视频中的科技目前已经存在。要避免视频中的悲剧发生,我们需要尽快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行动”不仅仅指通过条约或准则,还包括广大的研究学者通过自己的技术来对产品进行破解和保护。正如新南威尔士洲大学的AI教授Toby Walsh所说:“学术界已经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自动武器很容易被恐怖分子利用,我们需要在这一噩梦出现之前有所作为。”


关键字:人脸识别  机器人  空间定位  AI 引用地址:AI和机器人组合的杀手,看了令人胆寒

上一篇:大批机器人入境,你的工作还能保住吗?
下一篇:机器人索菲娅成为网红,她还会更进一步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02

雷神山机器人上岗 为抗击疫情带来了巨大助力
近日,雷神山医院里,能消毒又能配送的医疗机器人正式上岗,极大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大保障。 据悉,雷神山医院机器人身高1.5米,进退转弯自如,可以全自动完成病区消毒、医疗物品配送等工作,雷神山医院机器人搭载的消毒箱顶部共有7个喷头,不停地喷出雾化消毒液。喷雾消毒结束后,机器人驶回准备区,自动换上装有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的配送箱,每到一个护士站,机器人自动停下,医护人员打开配送箱上的小柜门,拿出所需的医疗用品。 机器人每天可以病区内完成两次消毒杀菌工作,每分钟可覆盖消杀面积120平方米,可以替代4个专业消杀人员的工作,机器人还可实现对自身进行消毒。 在配送方面,机器人还可以自动转换成“配送员
[机器人]
机器人在运行时出现抖动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不起东西,手脚发软还发抖。就好像刚搬完砖头,搬得太重了,为了多赚钱,追求速度用力过猛了,也有可能是身体状态不好太虚弱了导致身体抖动!   我们的机器人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当“过度操劳,用力过猛”的时候也会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抖动!   那是不是所有抖动都是由于机器人“用力过猛”呢?当然不是,机器人抖动的原因可不止这一个,综合来讲抖动可能是由下面几种原因造成的。   机器人在运行时出现抖动?请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   1、是不是你输入的负载数据不正确?   负载数据过高或过低,与实际负载差异太大都会引起抖动!   2、机器人运行轨迹是否存在幅度较大的转弯或姿态变化?
[机器人]
瘫痪小伙变身“钢铁侠” 借助机器人挑战“全马”
邵海朋(右一) “能再次站立和行走是我的梦想!”11月20日上午,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开启了一场特殊的马拉松比赛,来自辽宁的90后瘫痪小伙邵海朋与同伴李涛通过穿戴外骨骼 机器人 ,挑战全程马拉松行走。他计划在11天内走完42.195公里,并通过全程记录与认证,申请创造此类全程马拉松行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面对家乡媒体的关注,邵海朋坦言,参加这次马拉松,不仅仅是对心理的一种挑战,也是对自身康复训练的检验。这一路,他会和同伴相互鼓励一起走到终点,一起超越自我。 27岁的邵海朋来自营口,他曾经是一名电焊工。去年5月,一次高空作业中不慎跌落,导致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心灰意冷。但通过近6个月的穿戴外骨骼机器
[嵌入式]
机器人成格力第三大业务,董明珠:我有一个梦想
智造2025 董明珠在对外释放信号——格力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人机器换人,开辟家电制造以外的第二条跑道。 “格力未来的发展就是机器人生产,用自动化设备生产自动化设备。”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格力首届海外经销商大会期间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天,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吉大厂区)作为五大参观地点之一,也首次向海外经销商开放参观。 显然,董明珠这是在对外释放信号——格力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人机器换人,开辟家电制造以外的第二条跑道。 虽然去年营收数字不甚理想,但格力似乎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德国‘工业4.0’的启示,工厂自动化、无人化生产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潮流趋势
[嵌入式]
AI给了医疗电子一对翅膀
十年前,如果要测量心跳、血压和血氧,除非自己有一部血压机或血氧机,否则就只能到邻近的诊所和医院去,但现在你只要有一支具备闪光灯镜头的智能手机,再安装一个APP就可以,更厉害的是,它还能比对过去的数据,显示你的健康状态的变化。 当然,这方式取得的数据的准确性可能不是这么可靠,但却是目前医疗电子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云端、个人化。而其背后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人工智能(AI)应用的导入与落实。 AI应用会对医疗电子带来什么改变?首先对终端设备来说,就是处理器芯片性能的提升,除了具备更强的运算性能外,也能整合更多的传感器,让医疗设备可以更接近“智能”的境界,尤其是需要直接监控人体数据的穿戴式设备。 再者,就是穿戴式设备将有新
[物联网]
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看好自动机器学习
“旷视成立8年了,不需要用这些冠军、这些比赛来证明自己。” 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这样表达了他对今年CVPR旷视拿下6个冠军的看法。 对孙剑来说,不管之前在MSRA,还是现在担任旷视首席科学家,实用性都是他对于研究的第一考量。 在这场香港举办的人工智能及视觉高峰论坛间隙,我们向孙剑问了6个问题。 先简要概述,孙剑老师提了以下观点: 1、大湾区AI顶尖人才多,制造业中心深圳让AI公司接触到不同的实际需求。 2、看好自动机器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能有新发现。 3、新人成长只有一条路,不停的做非常难、自己以前不擅长的问题。 以下内容,量子位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略作了编辑。
[嵌入式]
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看好自动机器学习
有了这种变形金属,未来的机器人摸起来是真的柔软!
据科技网站TechRadar报道,近日,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该材料融合了坚硬的金属和柔软的泡沫橡胶。神奇的是,该材料可在坚硬和柔软两种特性中相互转换。 这种新型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包括铋、铟和锡,与它们混合在一起的则是多孔硅泡沫。研究人员将这种泡沫浸泡在熔化的合金中,随后将它们置于真空之中,这样一来,泡沫气孔中的气体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合金。 这种合金的熔点很低,只有62摄氏度,当温度超过熔点,它就会熔化,所产生的新材料也就变的柔韧性十足。当材料冷却后,其刚性便会增强,但依然可以随意弯曲。 “这种材料就像人类一样,我们也有骨骼,而骨骼上则附着了柔软的肌肉和皮肤,”研发团队负责人罗伯说道。“如果该材
[嵌入式]
移动机器人进一步渗透市场,行业潜力巨大
移动机器人(自动导引车)(AGV)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它由计算机控制,具有移动、自动导航、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在实际生产中最主要的用途是搬运,可以说只要有搬运需求的地方,就有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可能。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为轮式移动设备引入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不断增强其环境感知和灵活运动的能力,逐渐发展出新一代视觉导航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视觉导航AMR融合多种传感器(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模组等),具备深度感知能力,本身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才能够保障在人机协同的场景安全灵活地运行,就像无人驾驶汽车一样。
[机器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