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个12吋晶圆代工的企业、合肥市首个百亿级的集成电路项目——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晶合集成项目是安徽省首条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也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面板驱动芯片制造的12吋晶圆代工企业,是海峡两岸合作的时代之举。“合肥制造”的晶圆成功实现量产,标志着晶合集成达成了自制驱动芯片点亮面板的历史性任务,安徽省在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蓝图上,完成了最困难也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2020年满产后4万片/月
总投资128.1亿元人民币的合肥晶合,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台湾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2015年10月20日奠基开工,2017年6月28日一期竣工试产,7月中旬第一批晶圆正式下线,目前已实现量产,到今年年底可实现每月3000片的产能,预计2020年一个厂房即可达到月产4万片规模,待四座晶圆厂建完后,总月产能将达16万片12吋晶圆。
2020年实现中国面板驱动芯片国产化率70%
在日常生活中,小到手机、电脑、家电和医疗,大到汽车、高铁、飞机和航天,都离不开芯片这个 “心脏”。京东方成功落户合肥,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缺屏之痛”,而晶合集成项目选择合肥,则消除了“少芯之难”,晶合集成成功解决了“芯”和“屏”结合的难题,使面板驱动芯片的制造和使用全部在合肥实现。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湘鄂介绍,中国目前的集成电路自给率约为14.4%,目前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2025年集成电路自给率70%”的目标。晶合集成量产后,会在2020年实现中国面板驱动芯片国产化率70%,强势助力2025年实现中国集成电路自给率70%的目标。
合肥市副市长王文松指出,近年来,合肥市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加快创新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晶合项目的成功量产,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提高了驱动芯片的国产化率,实现了“中国芯 合肥造”。他表示,对于合肥来说,“合肥制造”的晶圆,驱动点亮的不仅是一块块面板,更是将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的梦想之光照进了现实。
据悉,合肥市“十三五”期间计划进一步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
关键字:安徽 集成电路项 12吋晶圆
引用地址:
安徽首个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12吋晶圆项目实现量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06
安徽省发布《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安徽省最近发布《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提升研发能力等十个方面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对单个企业的一次性奖补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政策提出的十个举措明确鼓励国内外知名机器人技术服务平台和检测机构落户安徽,鼓励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做强,支持安徽省高校开设机器人相关专业等。 据安徽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人产业近年在安徽快速发展,2017年该省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8000余台,比上年增长1.4倍。同时,初步打造了芜湖、马鞍山、合肥等机器人产业聚集区,拥有机器人生产、集成和零部件企业150余家,机器人研究院6家
[机器人]
安徽今年将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000台以上
记者2月7日从2018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工作会议上获悉,安徽省今年将实施智慧经济开篇工程,将建设一批智慧医院、智慧养老院、智慧学校,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信息消费体验中心。2018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5%。 安徽 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牛弩韬描绘了今年安徽智慧经济发展的蓝图。今年, 安徽 省将主攻智能制造,确保全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000台以上,培育智能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100个。 同时,培育智慧产业。以中国声谷建设为引领,持续优化“一核两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深化部省市合作机制,发挥“中国声谷”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引优引强、扶优扶强,积极申办世界“声博
[机器人]
投资10亿元,年产1.2亿条蚀刻引线框架项目落户安徽蚌埠
近日,安徽立德集成电路年产1.2亿条蚀刻引线框架项目在蚌埠高新区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总用地面243亩,计划分三期建设,首期投资4亿元规划建设2700万条蚀刻类引线框架和12000KK件冲压类引线框架生产基地。 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封装的基础材料,是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起到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主要功能是起到电路连接、散热、机械支撑等作用。引线框架的加工方法一般为机械冲压法和化学蚀刻法。其中,蚀刻法的特点是设备成本低、框架成本较高、生产周期短。 立德集成电路蚀刻引线框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2亿条
[手机便携]
安徽帝晶高效并且高精度型Mini LED封胶装置方案
目前,随着 Mini LED 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Mini LED 显示产品已开始应用于超大屏高清显示,如监控指挥、高清演播、高端影院、医疗诊断、广告显示、会议会展、办公显示以及虚拟现实等商用领域。 我们知道,Mini LED定义为:芯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器件。在其相关技术中,Mini LED涂胶封装一般采用单头线行程的涂布方式,即PCB板放置于平台上,设备驱使点胶头沿PCB板来回移动,将胶水涂布于PCB板上。 但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涂布方式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涂胶过程中,胶水容易溅落至AA区,不仅精度较差,也容易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安徽帝晶在2021年7月15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新型高效高精
[手机便携]
安徽首条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正式开通
据悉,该线路全长4.4km,以合肥市庐州大道、方兴大道、徽州大道、中山路合围而成,呈环形回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网络覆盖、道路感知设备安装、路边交通设施升级、云平台控制中心建设、5G场景应用建设、展示厅建设等“六大板块”,整条线路绕塘西河而设。值得一提的是,该线路将同时对车辆和普通车辆开放。行驶过程中,自动驾驶车辆将进行实时定位,实现自动识别红绿灯、及时避让行人等功能。 塘西示范线项目是打造基于V2X的智能网联示范区,“通俗点说,作为基于5G的智能网联车场景应用,这条示范线上的车辆可以通过视频感知、、边缘计算、信号传输等,实现在另一拥有‘仿真场景’的高精度地图空间维度中进行智能行驶。”项目建设方、软通动力项目经理左红伟介绍,
[机器人]
工信部与安徽省共建合肥“中国声谷”
将“中国声谷”园区建设成为国内最大、国际一流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完成千亿产值目标;打造国内最大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拟引进新一代基因测试仪企业,建设大基因中心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七大平台之一……5月17日,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从中部六省投资环境推介会上获悉,合肥将上马一批新项目,目前处于招商阶段。 “中国声谷”将完成千亿产值 据介绍,“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是中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位于合肥高新区。 “中国声谷”近期规划用地1583亩,远期规划用地6000亩以上。按照“集聚发展,布局优化”原则,打造“一核、两区、多园”
[半导体设计/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