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取得新突破,引入第三个量子点

发布者:紫色小猫最新更新时间:2018-01-0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量子计算  量子点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半导体量子计算芯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第三个量子点作为控制参数,在保证新型杂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极大地增强了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国际应用物理学顶级期刊《应用物理评论》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开发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的电控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研制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固态系统环境复杂,存在着电荷噪声、核磁场等各种退相干机制,不同形式的编码方式都有一定局限,比特的超快操控与长相干往往不可兼得。郭国平研究组2016年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双量子点芯片中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将传统电荷量子比特的品质因子提高了10倍以上。

近期,为了提高杂化量子比特能级可控性,研究人员将非对称思想进一步运用到三量子点系统,将原有的双量子点结构扩展成线性耦合三量子点系统。他们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发现,当中间量子点与其两侧量子点耦合强度非对称时,电子在双量子点中演化的能级结构可以被第三个量子点高效地“间接”调控。在实验中,他们首先通过半导体纳米加工工艺精确制备出非对称耦合三量子点结构,再利用电子的原子壳层结构填充原理,巧妙地化解多电子能级结构复杂性这一难题,构造了具有准平行能级的杂化量子比特。在保证比特相干时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三个量子点的电极电压,清晰地观察到比特能级在2至15GHz范围内连续可调。

高效调控量子点系统能级是半导体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该工作不仅为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也为半导体量子计算提供了一种新调控思路。

关键字:量子计算  量子点 引用地址:量子计算取得新突破,引入第三个量子点

上一篇:华融国际发难,奥瑞德资产重组一波三折
下一篇:工业4.0对制造业带来的变革和思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15

QD Vision语出惊人 电视需要的是量子而不是OLED
    什么是量子点?我们之前已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过。对于量子点技术的优劣,也已经说得很明白。不过QD Vision(一家提供量子点技术的厂商)的CEO Mustafa Ozgen似乎认为量子点技术已经足够优秀,他在一次采访中声称在量子点面前OLED根本不值一提,OLED只能在一些可穿戴设备等小尺寸产品中占据主流,电视根本不需要OLED。虽然这多少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我们还是来看看他的话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吧。 (QD Vision CEO Mustafa Ozgen )     第一家采用QD Vision方案量子点技术并实现量产的电视厂商是索尼,2013年的W900A便是索尼第一款量子点电视。当时索尼还给这种色彩技
[家用电子]
本源量子发布了国产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
科创板日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举办“本源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发布会”,此次发布的国产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基于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悟源”,搭载6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夸父 KF C6-130,保真度、相干时间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悟源是一台能够脱离实验室环境、稳定运行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也是国内率先实现工程化的量子计算机。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11日,是国内首家量子计算初创公司。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并在合肥市经开区和深圳设有分支机构。本源量子技术起源于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专注量子计算全栈开发,各类软、硬件产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已申请专利百余项。
[手机便携]
揭秘量子计算机:仍存诸多瓶颈,首要工作是加速机器学习
编者按:量子计算与机器学习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它能否达到人们对其的期望呢?《量子》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机器学习中的运用。文章由36氪编译。 上世纪90年代初,威奇托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伊丽莎白·贝尔曼(Elizabeth Behrman)开始致力于将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特别是当时备受争议的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她是在将水和油混合在一起。“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将论文发表出来,”她回忆说。“神经网络期刊会问,‘量子力学是什么?’物理期刊会问,‘神经网络是什么?’” 今天,两者的结合似乎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神经网络和其他机器学习系统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
[嵌入式]
揭秘<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计算</font>机:仍存诸多瓶颈,首要工作是加速机器学习
霍尼韦尔 VS IBM,口罩大厂直接对标量子计算头牌
目前量子计算主要分为固态器件和光学路线两大类路线,谷歌、IBM、英特尔走固态器件路线派,霍尼韦尔的离子阱走的技术路线是光学器件。近半年来,IBM 与霍尼韦尔的最新进展将直接对飚,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逐渐白热化。 新领域带动的量子计算优势尽显 在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金融、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量子计算机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尽管很多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但量子计算机的两大优势已经显现。 ①量子计算机对海量数据并行运算能力的指数级提升,可以显著提升数据搜索、处理、分析的能力; ②量子计算机可以在电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上编译,它可以自然地模拟自然界原子、分子演进的过程,可以用来研究新材料、发现新药物。量子计算机的主要应
[嵌入式]
霍尼韦尔 VS IBM,口罩大厂直接对标<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计算</font>头牌
超导量子比特首次通过贝尔测试,有望促进量子计算量子加密技术发展
贝尔测试可确认两个系统是否真的发生了纠缠。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首次证明,相距30米的两个超导电路通过了这一量子领域的关键测试,证明超导电路中的量子比特之间的确发生了纠缠。超导电路是构建强大量子计算机有希望的候选方案,最新研究有望促进量子计算和量子加密的发展,扩大基于超导电路的量子计算机的规模。 两个超导电路之间30米长的量子连接的一部分。真空管(中心)包含一个微波波导,该波导被冷却到绝对零度左右并连接两个量子电路。 图片来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为使贝尔测试真正没有漏洞,研究团队必须确保在量子测量完成前,两个纠缠电路之间不能交换任何信息。由于信息传输最快的速度是光速
[半导体设计/制造]
超导<font color='red'>量子</font>比特首次通过贝尔测试,有望促进<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计算</font>和<font color='red'>量子</font>加密技术发展
谷歌开源量子计算软件源代码 便利科学家使用
  开源、开源、开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继开源tensorflow、caffe等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后,当地时间10月24日, 谷歌 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宣布,开源 量子计算 软件OpenFermion,从而让科学家更方便的使用 量子计算 机。    谷歌 称,这次开放的是OpenFermion的源代码,可供用户免费使用,化学家和材料学家可以利用 谷歌 软件改编算法和方程,使之能在 量子计算 机上运行。   “我们希望这次的决定能帮助建立以OpenFermion为标准的社区,从而让化学模拟能在量子计算机上进行运算。”谷歌在博文里写到。   谷歌开源的做法也是量子计算机领域目前的趋势。
[网络通信]
可靠量子计算机研发获重大突破,十年内量子超算或将出炉
图片来源:《物理评论B》 美国微软公司量子部门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创建可靠且实用的量子计算机方面取得了第一个里程碑式突破。最新发表在《物理评论B》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小组描述了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以及他们在未来25年内建造可靠量子计算机的计划。 量子超级计算机不但要能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还要能够扩展以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复杂问题,它必须兼具高性能以及可靠性。 研究团队此次设计出了一种新方法来表示具有硬件稳定性的逻辑量子比特。据报道,该装置可诱导以马约拉纳零模态为特征的物质相——费米子的类型。研究团队还报告说,这些设备已显示出足够低的无序性,可通过拓扑间隙协议,证明该技术是可行的。 微软在其公告中表示,他们已经
[网络通信]
可靠<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计算</font>机研发获重大突破,十年内<font color='red'>量子</font>超算或将出炉
新方法“近乎完美”控制单原子,提高建造通用量子计算机可能性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首次成功在阵列中可靠地定位单个原子,其接近100%的精度和可扩展性可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使其达到几乎为零的故障率,提高了建造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 泰勒·斯塔克博士将样品装入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用于执行原子级操作。 图片来源:伦敦大学学院 从理论上讲,量子计算有可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永远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在通用量子计算机中创建量子门的一种方法是将单个原子放置在硅中,冷却到极低温度以保持其量子性质稳定,然后用电信号和磁信号来操纵它们处理信息,就像操纵传统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晶体管来输出0或1一样。 建造量子计算机的各种方法正在研发中
[半导体设计/制造]
新方法“近乎完美”控制单原子,提高建造通用<font color='red'>量子</font><font color='red'>计算</font>机可能性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