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被传和加拿大麦格纳合作合资新能源

发布者:SereneNature最新更新时间:2018-02-0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北汽集团  汽车零部件  新能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向其透露,北汽集团正在和加拿大的零部件巨头——麦格纳进行磋商,讨论成立合资公司或者零部件采购的可能性。但两家公司均未就此事进行确认。  

 

北汽集团同麦格纳早有交集,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北汽集团旗下的海纳川与麦格纳签署了战略协议。海纳川公司与麦格纳闭锁事业部签订了成立车门模块合资企业的合作备忘录。合资公司将组装生产集成了门锁、摇窗以及音响喇叭的门模块产品,未来将形成年供应30万辆汽车以上的生产能力。  

 

麦格纳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在全球设有328家制造工厂。  

 

近年来,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表现活跃。就在今年1月份,从北汽集团2017年经营业绩及2018年发展战略媒体沟通会上获悉,整体营业收入4700.034亿元,增长15.8%,利润总额增长14.4%。整车出口8.9万辆,增长27.5%。  

 

 

虽然在自主品牌板块表现不振,但在新能源领域可圈可点。在媒体沟通会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斩钉截铁地表示,“车企不干新能源,无路可走”。他强调,不仅仅是北汽新能源,下一步北汽集团所有的整车业务板块都要“布局新能源”,北汽集团要全面“新能源化”。    

 

 

而在去年北汽集团也首度公开的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北汽的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新能源也即将登陆A股市场,北汽新能源自成立以来相继经历了股改、混改。2016年完成A轮30亿元融资,2017年启动B轮融资。B轮融资北汽新能源挂牌价为5.3元、总市值达280亿。而伴随着“借壳”主板上市公司S*ST前锋,使得其上市之路提速。


关键字:北汽集团  汽车零部件  新能源 引用地址:北汽被传和加拿大麦格纳合作合资新能源

上一篇:北京市为自动驾驶发布“考试大纲”,很难考
下一篇:智能汽车能耐多,开启智能驾驶新时代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27

新能源汽车股大跌 “锂经济时代”待开启
  今年以来股市大盘整体持续走低,而“新能源汽车股”板块也是阴霾笼罩,其跌幅程度甚至超出了某些“传统汽车股”。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股之所以出现大幅走低,除了受大盘连累之外,更多的是经历了去年及今年年初的炒作,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股的看法正在趋于理性。   “中国熊”与“新能源熊”   去年面对A股市场强劲反弹时,人们纷纷预计,今年的A股大盘将冲向4000点。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今年上半年的A股大盘却跌得一塌糊涂,甚至不如日本股市,一度被外媒戏称为“中国熊”。   与大盘相类似,随着去年6月1日,国家对私人购买“电动车”高额补贴的公布,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股同样充满了期待。但事与愿违,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股
[新能源]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概况
在GGII 发布了 12 月的数据以后,我们可以对 2019 国内电池行业的情况做一个概览,我们能明显看到在不同市场需求上的差异,也能看到演变的分水岭,7 月之后的补贴退坡对国内不同的电池企业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展望 2020 年以后,还是有一些可能性。 1 2019 年国内装机量概况 和之前乘用车的合格证一样,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约 15.4 万辆,同比下降 32%;2019 全年的新能源汽车大盘子累计生产约 117.7 万辆,同比下降 4%。对应的 12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9.71GWh,同比下降 27%,2019 全年累计装机量约 62.38GWh,同比增长 9%。这个数据看上去似乎不太好,但是比起上半年,整体的装机
[嵌入式]
2019年国内<font color='red'>新能源</font><font color='red'>汽车</font>概况
辛国斌:每辆新能源车都是储能单元 鼓励与电网互动
  3日下午,国务院举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例行吹风会。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的一个重要支撑。近年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也粗略的作了一些统计。比如说截止到今年9月,全国累计建设的充电站达到4.2万座,换电站也达到了525座,各类充电桩达到了142万个,车桩比约为3.1:1。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总体上看,相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规模,充电设施建设发展仍然还是感觉有点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感觉到有
[新能源]
新能源车辆的充电故障检测与故障处理
充电故障检测与故障处理 对于新能源车辆无法充电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无法完成物理连接;第二类,物理连接完成,充电已启动,但实际无法充电;第三类,充电中途停止充电。 充电系统控制原理图 第一类 无法完成物理连接 当用户插上充电枪后,车辆仪表上的“充电线连接指示灯”不亮,车辆无法启动充电时,一般按如下顺序进行故障排查: 1) 首先应检查整车驱动系统是否处于断电状态。按要求,整个驱动系统在充电时应处于断电状态,只有当BMS监测到高压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时,才会闭合充电回路的接触器,否则充电回路接触器将不会闭合,并在仪表上显示报警。 2) 打开上电按钮,显示快充、慢充都可完成物理连接,但关闭上电按钮后,快充、慢充均无法连接
[嵌入式]
对<font color='red'>新能源</font>车辆的充电故障检测与故障处理
汽车核心零部件不用靠进口,中国制造给你中国自信
汽车领域已从单一企业的竞争升级到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连较为封闭的日本 汽车零部件 供应链都在加速往中国转移。   笔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三菱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逆市上扬。这与其加快在华步伐有关。近日,三菱在华年产能20万辆的广汽三菱发动机工厂投产,广汽三菱研发中心和零部件产业园也同时开工。原先,广汽三菱的欧蓝德等车型发动机和变速箱均来自日本原装进口,而这一切将发生改变。   不仅是三菱,众多日系车企都加速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往中国转移。   丰田 近几年逐渐把混合动力汽车的 变速器 等核心零部件放到江苏常熟生产基地生产。而丰田的零部件供应商爱信精机也在不断拓展中国制造的版图。今年4月爱信精机分别与广汽乘用车和吉利各自成立一家年产
[嵌入式]
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拟修改,不再要求设计开发能力
新春之后,汽车行业迎来第一个政策变动。 工信部2月10日在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修改内容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改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删除了规定附件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的第一项,涉及“设计开发能力”的8项要求;改为2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 从“设计开发能力”到“技术保障能力”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电动汽车观察家》尝试为您分析。 研发要求和生产要求分离 查看修改前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定,对设计开发能力要求非常多。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共17个条款,8个否决项(否决项意味着必须)。而“设计开发能力”项下,就有8个条款,其中3个是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新能源</font><font color='red'>汽车</font>准入规定拟修改,不再要求设计开发能力
格林美拟与盘古新能源签署钠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合作框架协议
  全球能源正在转型,电化学储能需求蓬勃发展。随着锂供应短缺担忧及低成本储能电池需求的日益增长,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成本优势明显等优点,取得快速发展,已逐步由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将广泛应用于储能、轻出行、小动力等领域。   为抓住时代机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美”或“公司”)与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古新能源”)一致同意,发挥各自优势,在“钠电材料—钠电动力电池—钠电回收”全产业链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球竞争力的钠电产业链,抢占钠电市场,共同做大做强钠电产业,并以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于2023年7月3日共同签署了《钠电池正极材料战略合作与产品供应合
[新能源]
这种汽车零部件,价格要卷疯了
要说车上什么零部件最卷?那一定是激光雷达(LiDAR)。 昨日,速腾聚创(Robosense)发布最新激光雷达产品MX,官方称他们把综合成本打到了千元级别,甚至高喊出“引领激光雷达行业集体进入千元机时代”的口号。 一场围绕价格的鏖战,即将正式开始。 从整车到零部件,疯狂的价格战 不怪汽车激光雷达企业卷,只能说压力来自上游。 过去,激光雷达平均价格还是3万~5万美元,车圈对于激光雷达有句话叫做“贵有贵的道理”。2021年,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龙汽车说出“4颗以下,请别说话”的“名言”。这句颇具挑衅意味的话,好似蕴含着“激光雷达不够多,别说自己是高端”的意味。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激光雷达这么快就上车,
[汽车电子]
这种<font color='red'>汽车</font><font color='red'>零部件</font>,价格要卷疯了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