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安防领域催化剂,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发布者:创意小巨人最新更新时间:2018-02-13 来源: eefocus关键字:人脸识别  物联网  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不久,针对“行人闯红灯过马路”的交通顽疾,山东济南、江苏宿迁等地上岗了一批“斑马线上的电子警察”。这些“电子警察”是海康威视开发的人脸比对行人闯红灯交通管理报警系统,可对闯红灯人员进行人脸抓拍、提取人脸特征,并将数据送入后端海康脸谱人脸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人脸动态比对、实时预警等功能,闯红灯的过程也会被路边的大屏实时曝光。通过这种视频分析、运动跟踪、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全新综合应用,宿迁市的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违法行为下降70%。

 

 

2017年夏季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高峰时每天入园超过10万人次。青岛开发区警方借助依图智能安防平台,首次将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大型安保活动实战。利用高清摄像头捕捉采集人脸图像,0.8秒内就能锁定可疑人员,实现人像识别成功率为98.1%、识别报警相似度为85%的高效率,抓拍识别能够秒级反应,为快速甄别和即时抓捕提供技术支撑。啤酒节开幕两周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2名、吸毒人员11名,当场抓获扒窃嫌疑人5名,让警情“零接报”。

 

在重庆渝中区,当地警方使用智能化的人像比对系统,在40个工作日内辨认出69名嫌疑人,相比人工效率提升200倍。以前要从数十甚至上百小时的监控视频里找到关键画面,仅靠人力进行图像识别,就像大海捞针,效率低、准确性也难以保障。

 

在交通、公安、楼宇乃至个人住宅等需要安全防范和保护的领域和场所,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安防行业的面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加上一道智能化的安全屏障。

 

成为现代安防领域的催化剂和助推剂

安防行业具有数据信息量大、数据层次丰富的特征,如今安防监控领域已进入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专家指出,面对井喷式增长的视频监控数据量,停留在浅层次分析识别的传统智能算法,已无法满足深层次数据价值挖掘的需求。因此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落地水到渠成并日渐深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安系统的身份甄别、合成追逃、侦查破案、服务民生等各项业务之中。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李玺介绍说,安防领域非常复杂,电子锁、指纹门禁、监控摄像头、传感器、报警器等,都属于传统安防领域的硬件设备。传统安防主要是视频安防,因为“眼见为实”,视觉信息相对而言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安防只是产生数据的设备,没有办法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产生价值,数据也需要人去读取、分析,效率较低。人工智能则通过一系列软件与算法,提高效率、精准度和覆盖率,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效信息,从而成为现代安防领域的催化剂和助推剂。

 

李玺说,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人脸识别,这项通用性技术与安防结合,可以解决安防的痛点。比如一个城市有20万个摄像头,光靠人力根本看不过来。人工智能可以进行粗加工,包括压缩视频、检测核心事件、分析拥堵情况,以及对信息进行有效组合等。人工智能的优势还在于能够拓展人的能力边界,比如分析20万个摄像头读取到的信息,形成精准的分析报告,帮助人们决策。而且,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视频采集时就把最关键的画面,包括人的面孔、车辆的牌照等精确捕捉下来,这些画面第一时间传送到后端的智能分析系统,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分析又快又准。

 

“可以说,安防是人工智能最具市场前景的领域。”海康威视研究院智能算法部负责人孟祥广认为,视频监控的高清化和网络化,以及大体量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解决海量监控视频中无用数据淹没少数有价值数据的问题,在行业数据越来越丰富的趋势下,迫切需要更智能化的产品来解决视频体量激增带来的有效分析问题。

 

传统的安防技术和系统具备一定的智能化,但新一代人工智能带来的是更加颠覆性的变化。专家表示,传统的智能算法一般是通过人工来设计特征,往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也依赖于设计者本身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而深度学习算法是通过机器自动从数据中学习出特征。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众多传统智能算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也给安防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准确率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识别种类更丰富。

 

依图科技首席执行官朱珑说,从2014年到现在,人工智能算法的精度从十万分之一提升到了十亿分之一,人脸识别算法精度已有了万倍增长。而随着算法精度的提升,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解锁”更多行业场景,“人工智能+安防”会把安防水平再抬高一个台阶,最终从“人防”升级到“机防”的智能防控预警。这也是平安城市的基础和“大脑”,对全球安防行业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应用场景将日益丰富

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和深化,给安防行业带来的变化也更加超乎想象,能够发挥作用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海康威视高级系统技术工程师吴良军认为,“人工智能+安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人脸识别在生物识别领域逐渐成为主流。在生物识别领域,目前指纹识别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指纹易磨损、伪造成本低,在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存在问题;虹膜识别虽然安全性最高,但高昂的成本也使其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人脸识别因为其非接触性、非强制性、高并发性,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二是边缘智能成为大势所趋。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视觉领域前端设备产生的图片、视频数据量巨大,如全部将其汇聚到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智能分析,将对通信的带宽要求和实时性要求等带来无限压力。这就要求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将人工智能算力或推断能力逐渐从云迁移到边缘侧。以海康威视为例,其“AI Cloud”(人工智能云)框架就通过云边融合的方式,将智能前置到摄像机,能让感知理解更精准、数据分级更灵活、业务响应更灵敏。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安防行业”的发展也存在挑战。专家指出,在人工智能自身领域,深度学习理论基础尚未完备,缺乏演绎推理能力;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制尚处起步阶段,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成本还比较高;机器学习基于概率统计,再好的技术也做不到100%的准确率,智能应用需要与解决方案相结合才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应用体验,更好地发挥技术和产品的价值。

 

此外,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但具体到安全、交通、金融等各个行业,数据是核心资源,受到行业保护。人工智能研究目前还无法对数据进行打通和全面化的分析,无法形成真正的“大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发展。

 

朱珑认为,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不只是应用层面的问题,本质上是由人工智能驱动、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系统工程。

 

李玺说,人工智能和安防领域的进一步结合,还需更多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学术界要更关注底层技术和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发展形成互补。理想的人工智能模式,是机器能像人一样进行推理、决策、联想,实现真正的智能分析。


关键字:人脸识别  物联网  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 引用地址:人工智能成安防领域催化剂,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上一篇:Appier 展示 AI 在服裝設計領域的創造力
下一篇:兆新股份发布2017年财报:营业收入6.54亿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27

看施耐德/华为/微软/等技术大牛如何服务智慧城市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交通拥堵、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种“城市病”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城市管理难题。未来十年,如何改变以往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面临的诸多失衡问题,打造智慧城市,是每一个城市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今天,小编就带你看看国外高新科技如何服务于智慧城市。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智慧城市现状   智慧城市已经不再遥远,它们已经到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快速增长,并影响着全球的市政服务。   根据麦肯锡研究,到2020年,智慧城市产业预计将达到4000亿美元的市场,覆盖全球600个城市。到2025年,这些城市预计将会占世界GDP的60%。到2050年,发达国家约86%的
[家用电子]
豪赌物联网
   华为 近日发布了2016年年报,报告显示, 华为 2016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0.4%。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华为 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在2015年的基础上稳健增长,实现全球销售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营业利润475亿元,营业利润率9.1%;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0.4%。经营活动现金流492亿元。2016年华为研发费用达764亿元,占总体销售收入的14.6%。    华为年报出炉:王炸371亿元!豪赌物联网   稳健增长 持续投入未来   收入:5216亿元   净利润:371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492亿元
[网络通信]
AI、物联网将改变未来十年人机合作方式
2017年据可靠调查发现,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新兴技术将定义数字化的未来十年,彻底改变人与机器的合作方式。 调查指出,未来五年对于全球企业商业模式最具破坏力的技术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有42%的受访者认为物联网是未来五年对于企业商业模式最具破坏力的技术,有22%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五年对于企业商业模式最具破坏力的技术,有13%则认为,机器人是未来五年对于企业商业模式最具破坏力的技术。 调查显示,全球企业目前主要投资的技术重点,依序是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和区块链。 其中,高达73%的企业主要投资的技术重点是物联网,有54%的企业主要投资的技术是人工智能。有15%的企业主要投
[网络通信]
农业物联网的意义_农业物联网的功能_农业物联网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即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 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 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农业物联网原理 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
[网络通信]
成都博高借助LoRa®赋能智慧医疗和大健康黄金赛道
LoRa物联网技术提供从智能输液管理到医健设备和场所智能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 回望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整个中国乃至全球。面对紧迫的形势,各地医疗行业冲锋在前,构建起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与此同时,这场来势汹汹的“大考”也检验着全国医疗行业在疫情防控与治疗中的综合能力,对医疗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推动着智慧医疗加速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不断攀升,要求医疗和健康保护行业必须进一步提升效率,才能应对当前日益增长的医疗和健康保障服务需求。采用基于LoRa®等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医疗,将新型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与现代医疗保健手段相结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从而为病患提供更加及时有效
[医疗电子]
成都博高借助LoRa®赋能智慧医疗和大健康黄金赛道
贸泽开售Silicon Labs系列2无线SoC 提供未来物联网所需的无线连接
贸泽开售Silicon Labs系列2无线SoC 提供未来物联网所需的无线连接 2023年2月2日 – 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备货Silicon Labs BG24和MG24系列2无线片上系统 (SoC) 器件。 该系列产品是支持2.4GHz射频的低功耗无线SoC,配备AI/ML硬件加速器,为使用Matter、OpenThread和Zigbee协议的网状物联网 (IoT) 无线连接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些无线SoC新品支持多种智能家居、照明和楼宇自动化应用,包括网关和集线器、传感器、定位服务和预测性维护。 贸泽分销的Silico
[网络通信]
贸泽开售Silicon Labs系列2无线SoC  提供未来<font color='red'>物联网</font>所需的无线连接
AI与区块链技术将成2018年炸子鸡
全录(Xerox)印度分公司全球文件委外服务主管Ritesh Gandotra接受专访时指出,人工智能(AI)、区块链、物联网、云端服务、机器人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与3D打印等技术将在2018年成为当红炸子鸡技术。 据ETCIO网站报导,科技将在几乎所有产业上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带来巨变,并将改变未来工作的模样。Gandotra指出,AI等不同技术将在来年整合,形成极实用的商业解决方案。 2017年无异是AI与IoT成功的一年,连网装置数量除了已大幅增加外,未来数量也将继续增加。 另外,诸如机器学习、机器人自动化等AI多种层面也预计在2018年发展,AI将帮助企业达到更
[网络通信]
可用来构建高性能、高能效边缘 AI 应用的 FPGA 快速路径
对于希望在边缘的推理处理器上实施人工智能 (AI) 算法的设计人员来说,他们正不断面临着降低功耗并缩短开发时间的压力,即使在处理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为实施边缘 AI 所需的神经网络 (NN) 推理引擎提供了特别有效的速度和效率效率组合。然而,对于不熟悉 FPGA 的开发人员来说,传统 FPGA 的开发方法可能相当复杂,往往导致他们去选择不太理想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要在边缘使用 AI? 边缘计算为物联网 (IoT) 应用带来了诸多好处,涵盖了包括工业自动化、安全系统、智能家居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在以工厂车间为目标的工业物联网 (IIoT) 应用中,边缘计算通过避免到云端应用的往返延迟,可以
[嵌入式]
可用来构建高性能、高能效边缘 AI 应用的 FPGA 快速路径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