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机器人不应“高大上” 而应“快稳省”

发布者:caoda143最新更新时间:2018-03-15 来源: eefocus关键字:仓储机器人  机器换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你可能被那些关于高大上仓储机器人的新闻给骗了,能够大规模落地的仓储机器人可能并不高大上。而且,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仓储机器人领域。

 

 

 

 

2012 年,亚马逊以 7.7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仓储机器人 Kiva,随后,瑞士 wisslog、以色列 Transwheel 、硅谷 Fetch 和 Freight 以及国内的 GEEK+、快仓 、海康威视、新松、昆船、 水岩科技 等纷纷入局,仓储机器人因此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仓储机器人旨在以“机器换人”的方式提高仓库运行效率,降低仓储运营成本。不过,Intelligent Robots 联合创始人林铮在走访了大量仓库之后,发现上述这些很火的“类 Kiva”的仓储机器人其实并未解决大多数仓库的痛点:仓储机器人需要对仓库进行一系列整体的改造,无法在已存的、传统的仓库中直接使用。

 

关于改造要点,林铮总结如下:

首先,需要设置大量的用于导航定位的二维码或铁轨。

 

其次,货架本身也要改造,需要将传统排式大货架改造成一个个单独的较小对方形货架,用户需要的时候,机器人将整个货架都搬过来,这对一些大型的中心仓而言,一次性搬运多个物体可能会比较省成本,但对更多的小仓库而言,会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最后,在软件方面,甚至连仓库的 wms(仓库管理系统)也需要重新改造。

 

以上几点都使得小仓库在使用“类 Kiva”的仓储机器人时,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国内某仓储企业做了一个 2000 平的自动捡货仓,花了 400 万人民币,人员减少 60%,而每日捡货量才 2500 单)。“类 Kiva”的仓储机器人只能在大型仓储或者明星仓储代表性地用一下,下一级的仓储很少使用。甚至在英国,也没有任何一家仓储使用 Kiva 系统。

 

因此,林铮决定做一款既能提高仓库捡货效率,又能做到“0 改造成本”的仓储机器人,让大家都能用得起这样的技术。

 

具体而言,Intelligent Robots 开发的仓储机器人采用红外单目摄像头等自带的传感器进行导航定位,从而避免了安装导轨、贴二维码等改造费用,同时不需要对传统仓库货架进行任何改造,仅仅只是通过机器人与人类员工的分工协作来提高捡货效率——人类员工在货架区负责捡货,并将货物放在货架旁边特定的推车里,由机器人负责将装有货物的推车运送到相关的作业区。

 

“传统捡货仓一个工作人员 70% 的时间其实都在走路上面,只有 30% 的时间是在做捡货工作,而我们则可以让工作人员用于捡货的时间提高到 60% 以上,剩下的走路的过程都交给机器人。”林铮认为他们做的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虚拟传送带机器人,但比传统实体传统带要更加灵活,占地面积小,且低成本。除了目前重点打造的仓储场景外,未来的应用场景还将更加宽阔。

 

林铮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英国与某大型跨国仓储物流企业进行产品测试,林铮 自信他们将成为最早将这种新型仓储机器人落地的企业。

 

难点:基于主动红外单目摄像头的导航定位

 

林铮介绍,导航定位是机器人技术的关键,为了避免仓库改造成本,并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Intelligent Robots 拒绝了相对成熟的激光传感器方案,而是采用了更加廉价的 视觉解决方案,而且采用的还是主动红外单目摄像头,配合其他传感器的感知融合(sensor fusion)来实现定位导航。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Intelligent Robots 为什么没有采用当前更为火热的双目视觉方案?

 

林铮解释, 双目方案采用被动光,当外界光照改变的时候, 设备无法进行补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设备在一个光照条件下能够看清,但一旦来到了另一个光照环境可能就看不清了,这就会造成设备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上的隐患,而工业级产品又非常看重稳定性与安全性,“机器人万一撞倒了货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林铮如此表示。林铮认为,自己所采用的主动红外摄像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利用单目摄像头进行导航定位的确比较难,但林铮表示他们可以用软件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我们 7 个人的团队中,目前有 6 个人都是做算法的,其中有负责戴森扫地机器人视觉模块的工程师,也有利物浦大学专讲移动机器人应用的老师等,并有来自帝国理工和约克大学的机器人专家担任技术顾问,而且跟我们合作的那家英国跨国仓储物流企业的老总还是我们的顾问。虽然机器人是一个软硬件一体的产品,但我们将硬件全部外包给了中国的一家硬件厂商来做,我们主要专注于更加核心的算法层。”林铮认为仓储机器人在硬件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案了,而现在的难点主要在算法方面。

 

而且林铮强调,想要做出室内自主驾驶机器人的算法其实并不难,但难就难在如何将这个算法做到工业级并能够产品化。

 

林铮介绍,Intelligent Robots 在 2016 年年底结束百万英镑的天使轮融资后,迅速招纳机器人研发专家,并很快于 17 年 10 月左右开发完成了整套机器人系统。10 月份到 12 月份 ,开始陆陆续续接待了很多合作伙伴来看 demo(大概 10 次左右,累计 5 个小时左右),他们将机器人放在一个模拟的仓库环境中运行 ,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机器人没有撞到任何东西、没有因为人多而停止工作、每次都能准确地搬运推车。

 

而在效率方面,通过数据模拟,对于 3000 平左右的仓库,他们用不超过 10 台机器人,达到 50% 左右的人员减少,而且每天的量也可以达到 2000 单。

 

立足英国,背靠中国

据了解,Intelligent Robots 目前的重点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究竟是立足于英国好?还是立足于中国好?这是个问题。

 

对此,林铮认为两者各有优缺点,在英国的缺点是市场相对中国比较小,但其优点就在于拥有更加多而且更加高素质的研发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英国市场急需类似的产品。

 

“英国劳动力成本较高,尤其是英国脱欧,英国‘脱’掉了来自东欧地区的廉价劳动力, 这就使得英国仓储行业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行业开始不得不使用仓储机器人。”

 

另外,林铮表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英国创业还有这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对于英国其他团队,林铮可以更好地对接中国的硬件制造能力,通过中国的供应链、供应商帮助 Intelligent Robots 进行低成本的硬件生产。“英国的团队具备扎实的技术研发和算法开发能力,但大多不具备硬件制造基因。”林铮如此介绍。

 

在学会跑之前,要先学会走路

在人工智能以及无人零售店等概念的冲击下,人们理所应当地认为智能仓储应该是全自动、100% 无人值守,而且很多媒体也过多过少地向读者展示了这种并不全面的新闻。对此,林铮认为这些设想都还太“未来”了,都是 5 年甚至 10 年以后都不一定能大规模落地的项目 ,“在学会跑之前,要先学会走路。”林铮强调。

 

林铮认为当下行业需要的是,却是像 Intelligent Robots 这样的、能够马上落地的项目。

 

目前,Intelligent Robots 正在进行 A 轮融资,主要用于机器人的量产以及市场推广。


关键字:仓储机器人  机器换人 引用地址:仓储机器人不应“高大上” 而应“快稳省”

上一篇: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8)4月亮相上海
下一篇:英特尔一直在觉醒,不知道这次联手微软豪赌AI是不是真的?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35

新工业革命下的“人机物”关系
“人机物”,原本是指什么,现在是指什么?说者到底想说什么?   一、模模糊糊“人机物” 不知道听众和读者是否能真的能明白这个“人机物”的概念与内涵,到底“人机物”是在说什么?可能有人会问笔者为什么要较真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因为这个原本非常清晰、现在相当含糊的说法,模糊了太多的讲话主题和文章内容,误导了太多的人。   “原本清晰”在于,如果是指工业界的现场管理,那么“人机物法环”都是有清晰的指向,明确的管理目标,其中,人就是指工作现场的人员,机就是指工作现场的设备,物就是指工作现场的物料等。   “现在含糊”在于,放在今天智能制造的场景中来讲“人机物”,就必须注意所讲的具体内容到底是指什么。例如,不少人特别喜欢谈论“ 机器换
[嵌入式]
直击东莞“机器换人”:流水的“血汗车间”,铁打的制造
2015年之前,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通常需要安排650名工人维持10条生产线的运转。密集的人力投入,一直是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谋求立足之地的关键要素。 然而,这一车间如今已被废弃,漆黑的厂房里,老式的人工打磨设备上已结有蛛网。而在它的隔壁,新的打磨车间虽仍拥有10条生产线,却只需要不到30名工人即可正常运转。在巨大的厂房里迅速打磨手机中框结构件的,是不需要灯光的60台 机器手臂 与10条自动传送带。 指着眼前只有寥寥数人照看的新车间,长盈精密公司董事长陈奇星说,这只是这家企业“ 机器换人 ”计划的第一步。2017年前,这家企业计划将上岗的机器手臂增加到1000台,届时全企业中、后台操作人员
[嵌入式]
机器人市场需求激增,这一次的行业热情从何而来?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大环境整体向好,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及产业升级刺激机器人市场需求猛增,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获得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作为智能制造腾飞的重要基础, 工业机器人 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涵盖汽车制造、电子、航空制造等诸多领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几乎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这一上升态势也使得国产工业机器人从上半年的工业经济中脱颖而出,其同比涨幅位居各类工业产品第一,甚至被认为是新兴产业的代表。   2012年,科技部颁发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及针对机器人领域的《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全国多地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纷纷上马,企业部署工业机器人的热情越发高涨。
[嵌入式]
关于“机器换人” 这两个机器人怼上了
“懂你”的 智能机器人 与对你“卖萌”的 类人机器人 ,你更喜欢哪一个?近日,二十国集团(G20)智慧创新论坛暨2017全球创新者大会(GIC2017)在深圳开幕,来自百度的 机器人 “小度”和来自Hanson Robotics的“Han”同台竞技,成为本届大会最为吸睛的环节。 2017全球创新者大会上,来自Hanson Robotics的机器人Han(左一)与来自百度的 小度机器人 (右一)同台竞技。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本届GIC大会的主题是“智慧的地球”,来自全球顶尖科研院所和科技公司的意见领袖汇聚一堂,就科技、 医疗 、工业、娱乐、设计、能源、交通、商业等多个行业的开展跨界探讨。 作为大会“人机交互”环节的重头戏,机器
[嵌入式]
机器换人”浪潮持续,机器人成中国制造发展之匙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发展机器人产业成为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如何将机器人产业与时下风靡的“互联网+”、智能制造相结合,尽早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是中国新一代工业制造设计者的“中国梦”所在。中国已连续两年坐上世界机器人最大消费国的宝座。机器人也因此成为地方政府趋之若鹜的新兴产业。接踵而来的,是国内如火如荼的机器人产业园建设风潮。   在这样的热潮之下,截至2014年9月,各省市在建机器人工业园区超过30个,54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未来三年内中国预计每年新增机器人公司500家。“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在一两年内超过一万亿元。”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说。   持续不退的机器人浪潮和
[嵌入式]
海柔创新专注于箱式仓储机器人的研发与方案设计
  随着电商不断融入直播、社交等IP的新模式新业态,电商市场焕发新活力,同时带来的仓储压力也随之增大,较多仓库实行“两班倒,三班倒”工作制度,人口红利渐退,人工成本上升,为智能仓储带来新的机遇,仓储机器人产业也迎来“风口”。   成立于2016年的海柔创新和其他机器人不同的是,海柔创新一直专注于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研发与方案设计,实现机器人本体、底层定位算法、控制系统、机器人调度、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核心元素的自主研发和专利布局。旗下库宝箱式机器人系统在近年落地多个项目。   海柔创新创始人兼CEO陈宇奇称,海柔是其团队的第二次创业。在此之前,团队经营一家以通信领域控制模块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公司并将产品打磨为市场中性能较高,
[机器人]
箱式仓储机器人如何助力3C行业自动化?
广告摘要声明广告 撰文 | sya 近年来,3C行业对于自动化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海柔创新华东区总经理韩南麟在10月27日上海举行的2021(第二届)高工移动机器人年会上表示:“3C行业实现自动化的前提是要优化仓库的管理与应用。” 接下来,韩南麟分别以原材料和半成品仓库进行了讲解。 原材料仓库 一般来说,常见的原材料仓库高度在5米左右,在温湿度管控方面,部分原材料仓库的限定温度为18℃-28℃ ,湿度30%-60%。 韩南麟指出,3C行业的原材料仓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物料尺寸较多、点料时间长、批次属性多、贴片管理的颗粒度细、出库时效要求高、贴片日常退料频次高等。 为解决原材料仓库的痛点, 海柔创新为其打造了一套解决方案 。
[机器人]
仓储机器人近两年飞速发展 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伴随着电商的发展,对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智能化加速发展。就仓储机器人而言,随着资本的热衷、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优势等因素,近两年飞速发展,竞争格局逐渐形成,但不变的是对技术、安全应用以及创新的探索。 竞争格局初定 谈及仓储机器人,不得不提Kiva Systems仓储机器人公司,它是全球知名的物流机器人技术先驱。到2012年,宣布以7.75亿美元(约合48.6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Kiva,并开始应用到物流仓储业务中,更是引爆了整个市场。 在国内,众多仓储机器人企业都是Kiva的追随者。目前,仓储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目前在国内比较成熟的货到人的AGV及智能仓储机器人(预定路径),二是还处于应用早
[机器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