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b打赢Uber,监管机构介入调查

发布者:CaptivatingGaze最新更新时间:2018-04-03 来源: eefocus关键字:Uber  网约车  马来西亚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马来西亚政府官员4月2日表示,会对Grab接手Uber东南亚业务后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持续关注,突然提价等行为将成为监督重点。新加坡竞争委员会(CCS)也曾在3月30日表示,有合适的理由怀疑Uber将东南亚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Grab的交易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3月26日,东南亚本土网约车公司Grab宣布收购Uber在东南亚的打车和外卖业务,而退出东南亚市场的Uber将获得Grab 27.5%的股份,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亦将加入Grab董事会。

 

比起Grab的“胜出”,双方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和解”:Grab得到了东南亚市场,Uber在弱势已定的情况下实现了节省开支,以更专注于其他业务及接下来的IPO。此外,共同的投资人软银在该交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但对Grab来说,打赢Uber后,除打消监管机构的担忧,其在东南亚市场也还需要面临复杂的市场,以及另一个劲敌Go-Jek带来的挑战。

 

Grab“获胜”,监管机构介入调查

这已是Uber在美国以外的第三次“落败”:2016年,Uber以将业务和相关资产出售给滴滴的形式退出中国市场,并获得滴滴17.5%的股权;2017年,Uber再次将俄罗斯及另外东欧五国的业务转让给俄罗斯本土企业Yandex,并获得Yandex近37%的股权。

 

Khosrowshahi表示,在出售东南亚业务之后,不会再将Uber其他地区业务出售给竞争对手,Uber将把精力重点放在印度、拉丁美洲以及中东等核心市场。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Uber看似节节败退,实际上更像是用“更聪明的方式”在已明显落于下风的市场中换取了竞争对手份额不小的股权,完成了缩减开支的目标,并继续通过股权在海外市场获利。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对记者表示,Uber当初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其实只是变换了一种市场参与形式,和滴滴之间实现了交叉持股,表面上不再直接参与中国网约车市场,但实际仍会从滴滴的经营中持续受益。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也对记者指出,分析Uber在上述市场的退出,需要考虑到其是竞争不过而被迫放弃,还是公司战略调整而选择主动放弃。“比如说,它是否认为这种规模及效应其实并不重要,而是要把核心业务做强,比如无人驾驶。”

 

近日,《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表示,Grab和Uber在东南亚市场的交易正是持有Uber约15%的股份、又是Grab最大股东的软银的一条“妙计”,其最终目标就是确保所投资的众多出行企业间不再有相互间的竞争。

 

CB Insights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12月,软银就曾在D轮融资中向Grab注资2.5亿美元,使后者当时的估值突破了10亿美元;2017年7月,在由滴滴出行、软银和丰田汽车领投的G轮融资中,Grab再获20亿美元投资。Uber方面,软银则是在2017年底通过二级市场向其投资了70亿美元。

 

据路透社消息,新加坡CCS已对该交易展开调查,并临时要求Uber和Grab保持交易前的独立定价,且不允许Grab和Uber对新加坡业务进行整合。

 

马来西亚负责监管公共交通牌照的官员Nancy Shukri也对路透社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强调,如有任何反竞争行为出现,竞争法案将会被强制实施。”不过Shukri也表示,Grab已在交易宣布当日与马来西亚官员进行了面谈,并承诺不会进行不公平的提价。

 

此外,Shukri表示,该交易不会改变马来西亚政府与Grab的合作关系。双方正致力于在该国实现传统出租车行业向电子出行平台的转型,目前该国超过67000名的出租车司机中已有近14000名全职或兼职入驻了电子平台。

 

对于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表态,Grab发言人对记者表示,Grab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即是与相关监管机构进行合作,而就此次交易的规模而言,这(反垄断)只是一个正常的政策步骤。

 

Grab认为,该交易将会为网约车、送餐和交通服务增添活力和竞争性,而非减少竞争,且该次收购将提升客户用车的效率,减少等候时间,从而有利于顾客。“Grab一向客户优先,这不会因该交易而改变。”

 

“我们的定价自然将一直具有竞争力,包括出租车价格和其他形式的交通服务。”该发言人表示,“无论如何,我们没有提升基础服务价格的打算,不必担心突然的价格变动。”

 

“拿下”东南亚市场,Grab还需应对挑战

Grab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在2017年12月,其在东南亚的第三方出租车叫车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5%,网约车服务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73%,App下载量达7200万,入驻平台的司机总数达210万人,业务遍及东南亚7个国家的155个城市,每日完成超过350万次交易。

 

“对于Grab来说,(该收购)是一个正确的时机,为我们下一步的增长带来巨大的推动。”Grab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将有益于Grab和我们所孵化的网约车生态。”

 

据其透露,目前Grab业务已拓展至了东南亚195个城市,App下载量突破9000万。而在去年12月时,Grab在新加坡的入驻司机数就已超过15万人。

 

常居新加坡的Hugo Zhang是Grab和Uber的长期用户。在他看来,两样叫车服务本质上没有区别,“Uber叫车容易些”,“Grab有会员体系”。

 

他向记者展示的Grab app操作界面显示,其已积累了超过1万的Grab积分。“平时打车的积分可以拿来换东西,我已经花掉了大概1万(积分)。”他说,“积分还可以升级会员,有银、金、白金,我已经打车成白金(会员)了。”

 

Grab app积分兑换页面显示,用户花费一定的积分,除可以换取Grab服务的满减优惠,还可以兑换多种品牌的产品优惠券、电影票或是电话充值卡等。

 

支付方面,除支持现金、银行卡外,Grab还推出了Grab Pay业务。Grab方面表示,东南亚地区信用卡普及率不足10%,且仅有27%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这也导致了支付环节对现金的极度依赖,除成本较高,还不利于司机的安全,这也是Grab当初考虑开发移动钱包的初衷之一。

 

“在东南亚,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使用Grab,我们有一个显著且重要的机遇以成为东南亚地区每个人日常生活都会使用到的领先的O2O移动平台。”上述发言人表示,“我们拥有巨大的增长机遇,随着对Uber东南亚业务的收购,Grab获得了在交通业务上实现盈利的机会。”

 

谷歌和淡马锡在2017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东南亚网约车市场在2015至201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43%,2015至2025年间也将有23%的年复合增长率。该报告预计,东南亚网约车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201亿美元。不过在国家众多的东南亚地区,Grab想要“拿下”更大的市场还面临着挑战。

 

CB Insights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9月间,东南亚科技企业所进行的10次融资额最高的单次融资中,Grab的G轮、F轮、E轮分别位居1、4、9名,而其对手Go-Jek的C轮、B轮融资则分列2、6位,相较于Grab超过60亿美元的估值,Go-Jek的估值也已达到50亿美元。

 

在印度尼西亚这个拥有超过2.5亿人口的国家启动创业8年后,由谷歌和腾讯支持的Go-Jek如今已是当地摩托车和出租车的代名词。据Dealstreet Asia3月28日的报道,Go-Jek将在“未来几周”向东南亚的另一个国家扩张,且还计划在年中之前扩大到其他三个东南亚国家。

 

Grab认为,此次对Uber东南亚业务的收购已经使得Grab在与Go-Jek等竞品的竞争中处于一个非常有利且更具竞争力的位置。“(收购)使得我们的平台更加高效、可持续,为我们的长期增长保驾护航。”其发言人表示,“尽管在过去六年,我们已经急速扩展了Grab的运营规模,但东南亚网约车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一地区的车主数量依然明显处于较低的水平,每千人拥有的汽车数量仅为70辆,相较之下,中国和美国这一数字分别为103和574。”

 

谈及东南亚不同国家的业务布局,Grab发言人表示,东南亚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差异”甚至存在于城与城之间,但Grab App定位于支持本地需求及偏好。其举例介绍,在印尼和越南等国家,Grab特意开发了GrabBike业务以提供网约摩托车服务,而在菲律宾则单独为该国开发了GrabTrike业务。

 

此外,送餐也是Grab希望能取得突破的业务,此次接手的Uber东南亚业务也包含了Uber的送餐业务。“GrabFood将整合Uber Eats业务,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最流行的送餐服务。该项收购可以立刻且显著地在整个东南亚拓展我们的送餐业务,且还会贡献于我们的移动支付平台业务GrabPay的持续且迅速的普及、增长。”


关键字:Uber  网约车  马来西亚 引用地址:Grab打赢Uber,监管机构介入调查

上一篇:物联网前景大好,RISC-V 处理器架构要分一杯羹?
下一篇:腾讯无人车“登场”,都装备了哪些传感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41

丰田将与Uber联手开发无人驾驶技术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热度不断上升,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纷纷布局,丰田也在无人驾驶领域有大动作。 近日,丰田已与Uber和亚马逊等技术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也承诺不会脱离其制造业基础。双方也将联手开发无人驾驶技术。 丰田汽车对Uber的投资,并不是传统汽车制造商首次对打车应用进行投资。大众汽车此前已宣布,将对欧洲打车应用Gett投资3亿美元。
[机器人]
深度解析:软银投资Uber的幕后
  1月18日, 软银 宣布完成与美国打车服务公司 Uber 之间的战略投资协议。协议透漏,这笔交易的总价值近93亿美元,其中对 Uber 直接注资金额高达12.5亿美元。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据了解,此次财团成员包括 软银 、腾讯、红杉资本以及TPG等,此次交易完成后, 软银 牵头的财团共获得了17.5%股权,其中软银单独获得15%的股权,目前已成为 Uber 最大的股东。且按照目前市场来看,此次交易将成为目前全球网约车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投资。    潜力与前景 软银投资Uber的小心思   事实上,软银进军网约车市场并非临时起意,早在2017年5月,软银便开始投资滴滴,前后总共砸入345亿元
[嵌入式]
Uber自动驾驶部门获软银丰田等10亿美元注资
Uber宣布其自动驾驶部门先进技术集团(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已获得包括软银和丰田在内的一个财团的10亿美元注资,使该部门的估值达到72.5亿美元。 根据协议,软银将通过其愿景基金向优步自动驾驶部门注资3.33亿美元,丰田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公司将联合注资6.67亿美元。 3月份的爆料被证实 今年3月中旬,相关投资消息就已被曝光。路透社讯,两位消息人士称,软银和丰田正在就向Uber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领投超十亿美元的融资方案进行磋商洽谈。洽谈成功,将使Uber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达成50-100亿美元估值。 消息最初被华尔街邮报报道。报道称,交易倘若达成,将在下月正式通报。目前这笔交易仍有可能告
[机器人]
Lyft年营收7亿美元也不顶用,Uber地位无法撼动?
美国科技网站获取的数据显示,为与打车应用龙头 Uber 争夺市场, Lyft 去年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   虽然Lyft的亏损看上去非常惊人,但Lyft的业务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家估值为55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去年的营收达到了7亿美元。这样的营收数据较上一年有了明显的提升。去年8月,曾有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Lyft在2015年的营收为2亿美元,运营亏损为3.6亿美元。The Information获得的信息则显示,Lyft在2015年的亏损接近4.12亿美元。   Lyft在2014年的业绩表现要更为糟糕。当年,该公司的亏损为1.994亿美元,而营收仅为3160万美元。与Lyft业绩形成对比的是,该公司最主要竞争对手Uber继去
[嵌入式]
为躲避优步人脸识别技术,“幽灵车”团队连脸都不要了
近半个月以来, 优步 “幽灵车”继续在多地游荡,“势力范围”已从上海、北京、苏州等地扩张至青岛、厦门、成都等地。   这些车的司机接单后即开始行程,中途不联系乘客,大部分“幽灵车”接的单子在一分钟内即结束。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点开这些“幽灵车”司机的头像,几乎都是头像照片扭曲变形、面色苍白、嘴唇发黑,司机的电话也永远打不通,不少乘客都表示被这些头像照片吓到。   这些“幽灵车”为何要设置恐怖头像?又是如何完成注册并抢单的?   9月20日,一名优步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次应该是团伙作案,因为‘幽灵车’司机的头像特别吓人的就那么几张。”   该内部人士称,“幽灵车团伙”将头像PS成恐怖相片,应该是为了规
[嵌入式]
能源界Uber将出现?三分钟带你速读能源互联网大咖演讲干货
中国储能网讯 :能源互联网专家俱乐部今天正式成立啦!成立仪式上,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互联网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PI研究员慈松,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领域首席专家冯庆东,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以及协鑫集团智慧能源执行总裁柳崇禧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小编注意到,慈松在发言过程中特别提到了“电池Uber”,冯庆东则更为具体地描述了能源互联网产业链的各大板块和中短期发展方向,曾鸣则着重讲解了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今天就让小编三分钟带你速读这三位大咖的发言干货!超实惠~ ◆◆◆慈松发言干货 慈松眼中的能源互联网 慈松认为,用户侧能源互联网的愿景是能源虚拟化
[新能源]
Uber早3个月 比滴滴早2年 司机最低月赚2万 7年后被传倒闭
    现在,说起打车软件,大家能想到的或许只剩下滴滴、神州租车之类的,对于“易到”这个品牌,大家还有什么印象吗?   要知道,易到曾经是国内首家网约车平台。2010年5月,易到用车成立,成立之后3个月,Uber才成立;而后来的行业霸主滴滴,更是比易到晚了整整2年。   但是,随后七年,世事变幻,时过境迁,滴滴后发制人,先后合(吞)并了快的、Uber中国,成为行业绝对的大佬。   而先行一步的易到用车,却因为一连串的决策失误,走向了失败的泥潭。最近还被媒体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客户打不上车”、“司机无法提现”等消息。   说起这一切,我们只有无限的惋惜,曾经,易到开拓了国内的网约车市场,却沦落到如此田地。   而个中的原因,用
[网络通信]
Uber自动驾驶致死后,企反应如何?
Uber (优步) 自动驾驶 致行人死亡案仍在审理中,但事发后的各方反应却在继续发酵,并将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争议推向新的高点。   美国时间3月18日晚,Uber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撞上一名正在过马路的49岁女性伊莱恩·赫兹伯格(Elaine Herzberg),并导致其死亡。Uber随后暂停了包括旧金山、匹兹堡、凤凰城和多伦多等所有地点正在进行的自动驾驶测试。   截至目前,正在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公司中,只有丰田汽车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宣布暂停全美范围内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项目。丰田方面回复经济观察报称,这只是考虑到对测试人员心理负面影响而进行的暂停,并不存在技术疑虑。但业界分析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丰田与Uber的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