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枚民营自研火箭发射成功,赶上SpaceX还要等等

发布者:blq0681最新更新时间:2018-05-1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民营自研火箭  SpaceX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的民营商业火箭OS-X型“重庆两江之星”号,在中国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

 

该火箭设计制造商零壹空间总裁马超和航空工业沈阳所副所长林鹏共同宣布,光学测量、雷达测量和遥感测控一切正常,达到预定试验要求,可靠获取全部重要试验数据,试验成功。

 

7点38分,火箭残骸落入落区,落区工作人员已于落区10公里外待命,现正在搜寻回收残骸中,火箭具体飞行数据正在分析。

 

上午9时,火箭设计制造商零壹空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具体情况。

 

“重庆两江之星”火箭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OS-X系列火箭的首飞箭,也是国内首枚由民间企业自主研制的商业火箭,该火箭总长度大约为9米,与大众所熟知长征系列火箭相比,个头小了一半,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可以达到350千牛,可以把35吨重的东西送上太空,能够为客户载荷实现最高20马赫飞行速度。

 

据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本次与“重庆两江之星”火箭一起首飞的是10所国内航空航天类顶尖高校校徽,以及“飞行联盟”的标志。该次火箭发射主要目的是测试火箭各项性能和指标,为未来产品布局设计提供技术储备,其飞行轨道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当火箭升空到达最高点之后,就会开始下降,采用弹道模式落回地面。

 

同年,北京零壹空间成立,零壹空间创始人兼CEO舒畅表示,微小卫星在通讯、遥感、电子、侦察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发射领域,却常常要等国家队火箭搭载的机会,这样导致发射时间不固定,发射费用也想对较高,因此,如果能将发射价格降下来,发射频率提高上去,简化发射流程,仅微小卫星的发射市场就可能是个千亿级规模的体量。

 

舒畅和他的团队在认定目标后,便开始了艰苦的在创业之路,不管是招人还是融资,都遭遇了各种质疑和嘲讽。曾经的老师和航天界的前辈都告诉舒畅,由于国情不同,中国不太可能让民营资本来造火箭。经过反复的推演和缜密的分析,舒畅最终将中国商业航天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中国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舒畅表示,造火箭的国家很少,但卫星需求的国家很多,去年中国有19次火箭发射,今年将达到40次,“国家队”的发射任务非常繁忙,而想对比较,商业航天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便显现出来。

 

业内解析:

 

民营火箭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航天领域长期由“国家队”主导,欧洲、美国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将其向市场开放。 2015年前后,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开始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国内最早的民营火箭企业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的专家表示,“经过这三年的探索,我们认为目前是我们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最好的时代。可以说,民营火箭正在经历被社会认识到认同的过程。现阶段,国内主要的民营火箭公司都在为能够打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载火箭而努力。”(备注:运载火箭:发射高度200km以上,可以携带卫星入轨的航天载具;探空/亚轨道火箭:发射高度30-150km,多用于大气观测/试验,不能携带卫星入轨。例如:1958年,北航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高度97km)

 

商业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商业航天大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三个关键词能够表达它的部分特点。第一个关键词是“注定不凡”,运载火箭在整个航天体系里面是非常基础性的运载工具,商业运载火箭运载能力的大小甚至决定了航天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进入到太空的能力越强,才能保证后面的包括卫星的制造、卫星的运营这样一个大的产能释放出来;第二个关键词是“星火燎原”,因为中国的商业运载火箭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商业运载火箭具备星火燎原的基础和能力;第三个关键词是“前赴后继”。在商业航天这个领域里面,不管是我们所处的运载火箭行业还是商业卫星,包括卫星应用,都是专注于数据端的创业企业,这个领域的进入者前赴后继、源源不断。我们可以非常欣喜地看到,原来的一些优势企业转型做商业航天的越来越多,这个领域的活力持续增强,也是未来能够持续更好发展的一个基础。

 

与SpaceX差距很大

有现实版“钢铁侠”之称的伊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已经突破了大型重量级火箭发射的技术难题。2018年年初的时候,SpaceX引爆了世界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关注,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作为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自然也备受鼓舞。SpaceX作为行业的先驱力量,为行业带来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SpaceX是全球业内民营火箭企业的标杆,中国民营火箭现阶段,直言“赶超”SpaceX为时尚早。对于中国民营火箭企业来说,拥有自己的运载火箭核心技术,尽快打出真正意义上的运载火箭是第一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


关键字:民营自研火箭  SpaceX 引用地址:我国首枚民营自研火箭发射成功,赶上SpaceX还要等等

上一篇: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地位真的不可动摇吗?
下一篇:机器人昆虫现世,牙签只比它重一点点?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54

太空旅游,已被拉下神坛
在全球抗疫的时刻,许多旅游爱好者都快被憋疯了。眼见着有人开始搞起了“伪出境体验”,值机、安检、候机到进入客舱内,全套模仿飞机出境的流程和氛围,40 分钟后下机提取行李,回家。 不得不令人感慨,人类对出行的渴望在“求而不得”的时候最为强烈。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身处阴沟,但总有人仰望星空。 太空,显然是所有旅游目的地中最高远的一个。如今,它也从有钱人专属变得越来越接地气。 2020 年 5 月 31 日凌晨 03:22 分, SpaceX 公司的 航天器 龙飞船(Crew Dragon)载着两位资深宇航员,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飞往国际空间站。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商业载人航天项目,人们群情激昂地认为,SpaceX 的成功将
[嵌入式]
太空旅游,已被拉下神坛
SpaceX披露卫星上网详情:光纤级网速 2019年发射
马斯克旗下的SpaceX,除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大型运载火箭重复利用之外,还准备利用卫星上网技术,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据外媒最新消息,在5月3日的国会听证会上,SpaceX公布了卫星上网计划的更多详情,同时希望美国政府修改相关的监管制度。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所谓的卫星上网,就是在太空轨道上部署数千颗卫星,面向地面人口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目前市面上已经具备了卫星上网服务,但是价格高昂、速度慢,因此,目前仍然有一批公司在推动卫星上网的研发和创新,这当中包括了SpaceX公司。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Engadget报道,当天在美国国会参议院一个有关宽带服务的听证会上,SpaceX负责政府事务的副总裁库珀(Pat
[网络通信]
SpaceX火箭计划年底继续启动?马斯克果然胆肥
美国民营 火箭 公司 SpaceX 表示,该公司即将结束对9月1日发射台爆炸事故的调查。尽管尚未确定那起事故的确切原因,但此项调查已经获得进展。    在当时的事故发生后不久,该公司便将调查重点瞄准了火箭上级液氧罐的低温氦系统泄露上。该公司在上周五下午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他们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液氧罐的3个复合材料压力容器(COPV)中的一个。    “经过在德克萨斯的全面测试,SpaceX已经可以完全通过氦气加载环境重现COPV故障。这些环境主要受到氦气加载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影响。”    SpaceX计划继续确定事故的明确原因,并改进火箭上的氦气加载方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该公司还计划尽快在德克萨斯州重启“
[嵌入式]
用4425颗卫星建太空互联网,SpaceX后年开始发射
据外媒(Engadget)报道,SpaceX曾在去年11月向FCC寻求发射4425颗卫星为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目前的卫星互联网速度慢且延时长,SpaceX希望通过定制的近地卫星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今日举行的有关美国基础设施的参议院听证会上,SpaceX政府事务部副总裁Patricia Cooper解释了公司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其中提到在2019年发射的意图。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用4425颗卫星建太空互联网,SpaceX后年开始发射 SpaceX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始测试卫星,测试持续到2018年初。测试成功后,公司计划在2019年和2024年之间分批次发射卫星,最终使用卫星为地面提供互联网。Spac
[网络通信]
猎鹰重型发射成功,凭啥说这是星际殖民最关键一步?
Falcon Heavy 成功首飞了!!! 马斯克 的Tesla小跑车被他的 火箭 公司 SpaceX  成功送飞了!   就在美国东岸时间2月6号下午3:45分,被誉为世界最强大现役运载火箭的 Space X  猎鹰 重载(Falcon Heavy)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完成首飞并完成一级火箭回收!     重载火箭,顾名思义,就是比以往的猎鹰火箭能运送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猎鹰重载的发射吸引了全球目光:   想殖民火星,就必须能做到往火星大量运送人力物力,而配有 27 个梅林发动机的猎鹰重载,使这件事情第一次成为可能,猎鹰重载也因此成为目前人类运力最强的火箭。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火箭发射一再推迟、万众瞩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