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再引争议 ,如何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发布者:星光闪耀最新更新时间:2019-09-17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电动汽车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尽管氢燃料电池汽车优点多,却依然不能成为主流,这是为什么呢?近日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再引争议 ,大规模应用或尚待时日。


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来争议颇多。

 

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泰达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当众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此言一出,旋即引发业内激烈讨论。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在演讲中质疑大规模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必要性。其认为,在长里程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微小型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之间,氢燃料电池车比较难节能减排。

 

然而,相对于纯电动汽车,拥有续航里程长、动力性能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环保无污染等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度被业界喻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在我国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如何?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哪些问题?

 

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我国研究燃料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侧重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直到2014年,氢能燃料电池才陆续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多个纲领性文件列为重点发展任务或重点创新方向。

 

近两年,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从2018年初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到今年3月氢能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热潮。

 

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发展计划。不过,基础最好的还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省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由清华大学、北京亿华通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支撑起来的北方地区,以及以冬奥会为突破口的张家口地区。

 

另据不完全统计,亿华通、美锦能源、厚普股份、凯龙股份、全柴股份等上市企业,2019年在氢能领域总投资已不低于260亿元。仅2019上半年,国内关于氢能源产业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原材料项目等的投资规划就已突破2000亿元。

 

目前来看,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商用车上实现了突破,同时也在一些沿海城市与国内发达地区实现了规模性的推广应用。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氢燃料电池产销分别为1176和1106辆,现已累计推广应用的燃料电池汽车超过3000辆,投入运行的加氢站近30座。

 

按照规划,我国计划在2025年推广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300个加氢站。到2030年推广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000个加氢站。

 

存在哪些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转机,不但让其在商用车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同时还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规模性的推广应用。但是,仔细分析下来这一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关键零部件缺失以及技术成本难题。

 

首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碳布、空压机、氢喷射泵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尚不具备量产能力,需要依赖进口。在燃料电池产业起步初期,采用进口部件组装是可行路径之一,但若长期依赖进口,自主化水平得不到提升,燃料电池产业将陷入技术空心化境地。

 

其次,技术与成本也是一大问题。目前仍缺乏高能效、低排放的制氢方式;且氢的安全运输、分布和储存也面临投资和能耗大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指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氢能技术与成本问题。“我国氢能技术落后于燃料电池技术,传统氢能技术如碱性电解槽、压缩机制冷氢液化等存在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的问题,需要全产业链共同推动技术突破。”

 

据了解,2018 年国产燃料电池车的综合制造成本约为150万元人民币,同类性能的电动车和燃油车造价仅为燃料电池车制造成本的1/6和1/10。此外,燃料电池车的使用成本主要体现在氢气制备、储运和加注环节产生的成本,然而我国氢气运输还属于危险品,每次只能运送200KG,对于货运大车而言,基本是空跑,暂无经济性可言。

 

未来何去何从?

深受自身问题与外部因素双重影响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经历了多方争论后,业界普遍认为,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特点不同,有各自适合应用的场景,未来应该是互补、共存,而不是替代的关系。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也指出,要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各有优势,应根据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

 

蔡团结建议到,要集中开展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攻关,明确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实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据其透露,借助2022年冬奥会契机,目前相关部门正和北京、河北等有关部门确定氢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加快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表示,燃料电池车想要实现大面积的应用,其造价要达到锂电池电动车的水平,行驶费用要达到燃油车的水平,预计仍需要3年-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

 

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突破,其具体指出,应尽快实现关键材料、电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批量生产,为降低电堆成本和提高电堆一致性奠定基础,同时,提高电堆的比功率,降低电堆成本和铂用量,并进一步提高电堆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希望我国在2023-2025年把燃料电池车的成本降到跟锂离子电池车比较近的水平。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电动汽车 引用地址:氢燃料电池汽车再引争议 ,如何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上一篇:拥有一辆车的成本已创下了记录的新高,买车容易养车难
下一篇:马斯克谈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导致了几个明显的差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23 20:45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谁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主力?
不久前交管局公布了上半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最新数据,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与去年年底相比,增加83万辆,增长31.8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5万辆,增长72.8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8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4%。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纯电动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退坡,以及市场趋于饱和,纯电动汽车的处境并不容乐观。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逐渐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帘中,据统计,2016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不足30辆,但2017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199辆,2018年上升至1527辆。 图片数据来自盖世汽车
[嵌入式]
<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和<font color='red'>氢</font><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font color='red'>汽车</font>,谁才是未来<font color='red'>新能源汽车</font>主力?
3分钟读懂燃料电池!为何ta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光?
当人类习惯了使用火带给日常生活给来便利,地球上亿万年的化石能源就逐渐开始被消耗。 就汽车行业而言,2019年底国内汽车保有量2.6亿辆,消耗的各类燃油不可估量,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短缺的风险日益严峻。 作为化石能消耗的“主力军”——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伴随着用户如何做到污染物更少,噪音更小的诉求,电动汽车成为重点考量的对象。那么应该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电,各有长短。但部分眼光更加长远的政府和企业则同时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发,作为有可能见到氢能汽车量产的当代青年,对其有所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氢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虽然发电的方式不同,但氢能最终也将转化为电能驱动车辆行驶。 在汽车行驶的
[汽车电子]
3分钟读懂<font color='red'>氢</font><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为何ta才是<font color='red'>新能源汽车</font>的未来之光?
材料专家:固态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究竟谁才是新能源汽车主流?
当前,固态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两大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二者争锋,各有利弊,我国新能源汽车布局该何去何从? 氢云链认为,固态锂电池技术相对成熟,有一定商业化基础;而氢燃料电池在长途、重载方面有望率先取代燃油车。 具体来看: ●锂电池产业基础雄厚,但固态电池技术有待升级 固态锂电池技术是目前车用动力电池取得能量密度突破的重要方向。固态电池具备离子电导率高、机械强度高以及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受益于国内锂电池领域原有的技术积累和产业资源,可实现批量化生产且成本较低。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与能量密度方面具备很大潜力,但是还需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改善电极/电解质界面、固体电解质加工以及化学稳定性等问题,弥补其低温条
[汽车电子]
材料专家:固态锂电池和<font color='red'>氢</font><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究竟谁才是<font color='red'>新能源汽车</font>主流?
新能源汽车频频着火,燃料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如何选择?
过去无论是厂商还是购置电动车的用户,从来只关注机能和续航里程,没人关注过电池安全,直到特斯拉曝出自燃事件后大家才开始关注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让许多过去不为人知、厂商避而不谈的三元锂电池的机能缺陷逐步浮出水面,让人们逐步意识到磷酸铁锂的益处。 三元材料在电池比能量、比功率、大倍率充电、低温性能等方面有优势,循环性能方面则是磷酸铁锂材料优势明显,在安全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要优于三元材料。过去人们总是谈氢色变,觉得氢是一种比汽油还要危险得多的能量储备方法,事实果真如此吗?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的安全性是怎么设计的?下面就来为大家解读吧! 正如电池包一样,储氢罐是用来存储氢气的装备,燃料电池反应堆是用来把氢气和氧气转化成电能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新能源汽车</font>频频着火,<font color='red'>氢</font><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和三元锂电池如何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又有新进展?甲醇燃料电池前景大好
氢能及 氢燃料电池 产业已行至“风口”。稍早前,位于宁波慈溪投资约30亿元、年产20万台套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这是全球首个以“甲醇”为加注介质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根据规划,项目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到100亿元。其中,一期年产能5万台套,将于2019年第三季度投产,可供1万辆甲醇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 “宁波市政府旨在打造一个全国氢能领域的示范性、产业集聚型燃料电池生产基地。我们通过招商引资,与政府达成共建合作协议,为项目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与资金支持。”近日,项目运营方——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博氢”)董事长沈建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他看来,燃料电池行业经过30年跌宕
[嵌入式]
燃料电池车的构成有哪些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车的构成 燃料电池车主要由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高压储气罐、燃料电池升压器、电机、动力控制装置(包括 DC/AC 转换器)等组成。 燃料电池并非直接燃烧燃料产生动力,而是利用电化学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换言之,燃料电池车相当于是自带电化学发电机的电动车。燃料电池理论上可在接近100%的热效率下运行,具有很高的经济性。目前实际运行的各种燃料电池,由于种种技术因素的限制,再考虑整个装置系统的耗能,总的转换效率多在45%-60%范围内,如考虑排热利用可达80%以上。根据电解质类型的不同,当前燃料电池主要分为以下6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甲醇燃料电池(DMFC)、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碱性燃料电池(AFC
[嵌入式]
<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车的构成有哪些 <font color='red'>氢</font><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的基本原理
怎么使用Simcenter Amesim来评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补时间呢?
1.介绍 电池电动汽车(BEV)的主要限制之一,尤其是那些使用大型电池组达到可观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是给电池补充电量的时间。这迫使车辆使用人员在长途旅行时需要长时间停车进行充电。如果是工程装备,比如叉车或挖掘机,这会使设备待机,直到电池再次充电完毕。将燃料电池集成在电动汽车中,或许可以给我们的清洁出行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要给车辆充电,你只需要给燃料箱加满氢燃料。对于乘用车来说,这一操作过程不超过5分钟,对于长途卡车来说,大约不超过10到15分钟。例如,丰田声称Mirai燃料箱可以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加满氢,满足650公里的续航。 下面我们使用Simcenter Amesim来比较不同的系统架构,评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嵌入式]
怎么使用Simcenter Amesim来评估<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的补<font color='red'>氢</font>时间呢?
本田的双轨战略:燃料电池与纯电动汽车平衡发展
本田汽车与通用汽车在 氢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将于今年开始生产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由双方共同开发;并在2030年之前,计划逐步扩大这款电池系统的销量,从而拓展其氢能源业务。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耐用性将提高一倍以上,同时将成本降低三分之二。 此外,本田汽车还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商用车辆、固定电源和工程机械等。本田的目标是在2025年左右将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年销量提高到约2,000套,并在2030年提高到6万套。 关于为什么本田仍然坚持燃料电池技术,以及其后续纯电动战略如何展开,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难以割舍的燃料电池业务 许多人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日本、韩国
[汽车电子]
本田的双轨战略:<font color='red'>氢</font><font color='red'>燃料电池</font>与纯<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平衡发展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