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领域后来者是否能抓住数据智能风口?

发布者:huanguu最新更新时间:2020-09-0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芯翌科技  AI  泡沫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工智能正处于‘死亡之谷’的泡沫期,未来 1 到 2 年,不能带来真实价值的 AI 将被遗弃。”

 

资本和市场还没开始发难,某业内人士自己点明 AI 公司的困境。

 

风头无两的 AI 公司开始自我反省,这条被资本、大众捧热的赛道,到了兑现客户高预期的时候。

 

说白了,经过多年市场培育,行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酷炫的产品或技术,AI 公司也有了摆脱悬浮之心。

 

行至今日,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契合的第三选项

在这个混沌与自省交织的节点,诞生了一个叫芯翌科技的 AI 科技公司。

 

“现在进入 AI?太晚了吧。”

 

这类声音不少,乍一听,确有其理。

 

前有海大宇为代表的传统安防厂商,根基深厚、渠道广布,牢牢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只能追赶,难以超越。

 

中以四小龙为代表的 AI 厂商,成长为一方领头羊,自成体系。

 

后有无数 CV 黑马,力图弯道超车,不甘人后。

 

芯翌科技副总裁兼产品中心负责人王夷对此有不同看法。

 

“经过几年的厮杀,部分专用场景的 AI 技术在大规模投入下逐渐成熟,现在入局,相当于跳过迷茫期,落地的方向更加清晰。”

 

对 AI 赛道来说,市场需求愈加严苛,也自然形成了更多机遇。生于 2018 年的芯翌科技,异军突起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凭何而胜,胜算又有几何?

 

细观 AI 与产业,两者在历史滚轮中成为彼此的助推动力:

 

从实验室走出的 AI 技术,成为产业升级的最佳推手,改头换面的传统产业,对 AI 提出产品化市场化的急切诉求。

 

AI 赋能场景之繁杂、细分市场需求之细拢,前浪虽强,也难覆盖所有行业,早期 AI 企业取得了成就,不意味着后来者没有机会。

 

AI+产业的长尾需求下,隐藏着一片宽广代开采的淘金地,而这,就是后来者的窗口,也是芯翌科技等新生初创 AI 企业的立足之处。

 

企业数字化转型,除了需要人工智能的技术,更需要对业务深度理解的解决方案。对于客户来说,能否带来切实地效率提升和财务回报,成为考量的首要因素。

 

简言之,行业需要一个可以承上启下的中间层,能将场景、业务与 AI 技术深度融合的第三选项。

 

“芯翌科技可以是这个第三选项。”王夷如此说道。

 

契合市场的芯翌科技有什么?

 

其一,芯翌以算法立身,具备构建高效算法的能力。

 

好比技艺高超的渔夫,客户不是从渔夫手中挑选已有的鱼,而是客户想要什么种类的鱼,渔夫都有能力为之捕捞。

 

芯翌科技就是那个有“技巧”的渔夫,其视觉算法感知框架不仅高效、灵活且扩展性强,并基于此建立了完整的视觉感知与认知算法积累,包括通用目标检测与跟踪、全目标结构化、行人重识别 Re-ID、大规模人像识别等等。

 

算法实力也得到了国际机构的认证,今年 3 月,在全球最权威的人脸识别供应商评测(FRVT)上,首次参赛的芯翌科技获得了人脸识别赛道综合排名世界第五的成绩;8 月又获得 ECCV 2020 COCO(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视觉挑战赛—人体关键点检测赛道世界第一,在目标检测 / 实例分割赛道也位于世界前列,彰显了在图像(物体)检测领域的绝对实力。

 

其算法训练平台和数据业务中台为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算法生产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覆盖从视觉和语音的感知层,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治理及认知理解层,以及场景落地应用层的全链产品研发能力。

 

其次,芯翌科技重落地,手握算法优势,力推“需求定义算法”。

 

这来自市场的呼声,也源于芯翌科技的敏锐洞察。

 

一方面,人工智能价格战下,算法越来越便宜,算法技术上的突破越来越难,尤其 2018 年以后,AI 行业进入洗牌期,众多华而不实的企业折戟沉沙。

 

另一方面,落地项目是一项长期斗争,不仅苦脏累、耗散精力,且利润低,并不被投资方看好。

 

深谙此理的芯翌科技,左手继续修筑算法能力围墙,右手渗入城市边角,在不同行业和细分场景中打磨,响应用户需求,为之量身定做高效算法。

 

比如大量人员失踪案件中,警察需在短时间内观看几千小时的视频,办案强度大,效率低。

 

芯翌科技就此开发了一款应用于公安领域的全目标结构化摄像机,可对人和车进行结构化信息检索,快速定位目标,极大地为警务人员办公提效减负。

 

而且,与传统人工智能公司相比,芯翌科技免于资本的牵扯,落地包袱更轻,能更深入到业务中。

 

再者,在落地基础上,芯翌科技力求场景算法一体化,主打精细化场景。

 

不同于早期 AI 公司的芯片算法一体化,拿着锤子找钉子,走标准化路线。芯翌科技首先将目标锁定在 AI+城市、AI+工业互联网两大核心领域,根据钉子做锤子,以行业具体场景为核心制定解决方案,走定制化路线。

 

占据定制化思路 C 位的当属芯翌科技的城市级视频平台,通过构建围绕各场景的视频及视频数据的平台,卡位视频数据汇聚入口,以此向下辐射行业视频智能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不断铺就行业生态。

 

另外,芯翌科技与虹口区科委、虹口区城运、上海电信联合成立的“5G+人工智能工程联合实验室”,采用半监督式学习,依托具体场景和视频图像,对视频图像进行优良的标注及场景化算法训练,从而更好地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芯翌科技看清城市治理中具体业务存在的问题,推出一款精细化场景智能盒子,以满足算法的长尾需求为出发点,解决诸多如垃圾分类,水面漂浮物检测、渣土车未封盖、防汛防台风、沿街摆摊等小场景需求。

 

换句话说,芯翌是以 AI 的思路,践行传统行业企业的打法,以一个承上启下的身份,连接起 AI 与传统行业。

 

算法为王到解决方案为王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处理城市场景落地需求问题上,芯翌科技坚定不移地选择数据智能这一途径。

 

“算法的核心竞争力地位正在减弱。”王夷感叹。

 

早期 AI 公司横空出世时,以算法打天下,拥有顶级算法的人工智能公司,给中国暗淡的 AI 行业投下璀璨星光,在资本看好下市值一骑绝尘。

 

新的 AI 公司层出不穷,开放式算法平台也日见增多,几年争奇斗艳,人工智能得以普及,AI 门槛降低。算法不再是九天月,遥不可及。AI 行业缺乏的不再是技术,算法的优势逐渐减弱。

 

算法、算力、数据的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算法逐渐被合力攻下,C 位逐渐让渡他人:算力和数据成为下一“围攻”目标。

 

AI 与算法的热恋褪去,走进算力、数据的稳定关系,解决方案占据上风。

 

怎么走?

 

一条是算力,以芯片为依托,构建算法芯片一体化。但芯片算力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投入,门槛较高,生态构建难度也非常大。

 

另一条是数据,以数据为核心往下,提供精准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即服务。过去累积的大量数据急需有效利用,新增的海量数据也等待综合处理。

 

以上所有要素,皆指向落地,而要深刻理解行业,匹配贴合的解决方案,离不开场景必不可少的“食材”——数据。

 

如此一来,数据成为制定高价值解决方案的一条绝佳途径。

 

IDC 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 163ZB,其中超过 80%是非结构化数据。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汇聚了海量以视频为核心的数据,繁多的数据种类、PB 级的数据量、低价值密度的视频数据,催生对城市视频、图像、信息等多元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需求。

 

视频数据以其真实性、实时性成为社会数据治理最核心数据,数据治理水平也将成为衡量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谁能针对多源异构的海量视频感知数据进行接入、汇聚、存储并且结合行业业务特性的融合治理、智能分析及价值信息知识的挖掘,就能更好的协助客户从数据角度剖析行业发展。即是,谁就掌握了打开新世界的重要筹码。

 

年轻的芯翌科技能抓住数据智能的风口吗?

 

芯翌科技产品负责人  王夷

 

芯翌科技的视频数据治理力量

芯翌科技虽然不足两岁,团队成员的资历却并不“年轻”,实力强劲:

 

既有清华、中科院、上交大等知名院校的科研派,又有业内知名创业公司的技术派、经验派。

 

层次丰富的团队,奠定了芯翌科技产品研发团队的基本盘。

 

产品团队带头人王夷,曾历任东方网力及熙菱信息两家 A 股上市公司的研发副总,对视频及数据智能领域的技术研究、工程实践和产品开发有丰富经验。

 

他对现今数据存在的诸多症结也看得透彻:

数据融合程度不高、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参照不一;

数据业务责任不明、技术要求复杂、探索成本昂贵;

海量数据融合处理难、多算法多模型融合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障难。

 

芯翌科技手持人工智能、城市级视频平台以及数据治理的三大利器,在浑水中确定了使力的方向:搭建了一套“人工智能 +数据智能+视频平台+行业应用”智能化服务体系。

 

全栈算法开发能力自不必说,其“算法解决问题、问题驱动算法”的双向促进模式,迭代出一个工厂化的视觉感知算法生产平台。

 

既然强调与业务深度结合,需从数据的源头抓起,芯翌科技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语音感知技术赋能到端边云的硬件设备,将视频和语音转化成计算机能使用和分析的结构化数据,让数据既能被获取,还能被多种形式智能感知。

 

在此基础上,芯翌科技磨砺了城市级视频运营体系能力,以其擅长的视频整合、视频数据融合拳脚,对获取的多维数据进行汇聚融合,标签标注、价值萃取、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实现核心数据资产的提炼与沉淀,在这个过程中,锻造出了其具备竞争力的顶层视频中枢系统构建能力。

 

在下游的数据应用,注重解决方案和交付的综合能力,芯翌科技在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两个万亿市场深耕。

 

对这两个场景丰富、业务极其细分、技术门槛高的领域,芯翌科技除了对症下药,推出如视频智能调阅系统、城市数据治理平台、安全生产智能管控系统等诸多产品外,在每一个项目前期,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只求更细致、更高效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以技术最终落地并形成价值为目标,以视频及视频数据平台为卡位,以数据治理为核心,以数据的感知、治理和应用三大层面为突破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及业务逻辑体系。

 

芯翌科技的力量,是以其擅长的综合能力之锚,去寻找足够适配的行业之靶;是对场景、行业的精准感知与选择;是以极小的切入点,挖掘行业大市场。

 

可以说,芯翌科技拥有高效的算法同时,以需求定义算法,将场景落地的使命浓缩在血液里,重视提供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解决方案,以及精准的人工智能服务。

 

重拾对 AI 的期待

特劳特曾说:“《韦氏词典》对战略的定义是针对敌人(竞争对手)确立最具优势的位置。”

 

如果说过去 5 年,AI 商业化完成了从 0 到 1 的开拓,那么接下来 10 年,要看登场的选手们从 1 到 10 到底怎么走。

 

而对于智能化的理解不一,也注定着将来结果千差万别。

 

生于后人工智能时代的芯翌科技,也许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咄咄逼人的气势,它只是在以自己最擅长的 AI 技术,寻找最适合的行业和场景,为产业赋能。

 

不悬浮、不怕累,芯翌科技结硬寨、打呆仗,一点一点积累与创新,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探索新的边界与高度。 

 

每一个细分场景,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说白了,把落地应用到极致,通过毫米级的技术精度与业务理解 ,将 AI 技术与业务场景进行深度融合,让企业感受到 AI 的真正价值。

 

在智能无所不在的世界,给客户解决问题就是唯一真理。

 

而芯翌科技就是一根筋地去实现客户体验这一核心价值。

 

或许在万马齐发的 AI 市场,这些企业的光芒被对手的推广营销声浪掩盖,但在体验至上的时代,唯精准的智能服务制胜,方能行稳致远。

 

当 AI 的期待被稀释,需要如芯翌科技般的企业站起来,拾起 AI 原有的期待。

关键字:芯翌科技  AI  泡沫期 引用地址:AI技术领域后来者是否能抓住数据智能风口?

上一篇:学习机器视觉的基础:工业镜头专业术语介绍
下一篇:教科书教不出AI人才,百度黄埔学院摸索出一条新路径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1 23:16

AI鼻祖迈克尔·乔丹为正在风口上的“人工智能”泼冷水
10月25日至27日,在以“智能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的第二届智能科学国际会议上,被称为AI界鼻祖的迈克尔·乔丹亲临现场,为正在风口上的“人工智能”泼了一盆冷水。 “在未来十年之内,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还非常有限,你并不会觉得它能和人类一样智能了。我认为未来十年这些AI系统还不能像人类这样有这么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乔丹说。 乔丹与深度学习鼻祖Geoffrey Hinton一起,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两位“根目录级”人物,他的学生有深度学习领域权威Yoshua Bengio,贝叶斯学习领域权威Zoubin Ghahramani,以及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等等。其本人现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和统计系杰出
[机器人]
刘激扬:从人工智能到产业智能 国双助力企业业务增长
近期, 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国双专场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国双首席技术官刘激扬先生发表了《从人工智能到产业智能》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国双首席技术官刘激扬 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代表国双来跟大家报告一下国双在技术上,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思考、实践和规划。 “人工智能并非新领域” 现在人工智能非常火,有很多世界的技术巨头,无论是中国的百度,美国的谷歌、Facebook、微软,在人工智能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其实,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的领域,它在现代计算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计算机的老鼻祖艾伦·图灵(Alan Turing)就提出要把人类的智能通过机器去实现。 由于过去几十年在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上的积
[机器人]
出诗集还开专栏 微软AI机器人“小冰”超文艺
  微软AI机器人“小冰”常在微博发表诗作,并於5月出版诗集。(图/翻摄自小冰官方微博)   AI不仅可以写诗,甚至还在报上开专栏!由微软研发的AI机器人“小冰”,继5月举办“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後,又於上周六(19号),在中国媒体《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开设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她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再次引发读者强烈讨论。   3年前,微软研发团队开始探讨“情感计算框架”的可实现性,於是创立“微软小冰”,试图搭建以EQ(情商)为基础的、全新的AI体系。小冰先後登陆中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等四个国家,截至今年4月,拥有超过1亿用户,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目前小冰拥有唱歌、财经评论、写诗三种创
[机器人]
LLM时代,FPGA跑AI会比GPU更强吗?
前几年,在赛灵思(Xilinx)没被收购、Altera没有独立那个年代,FPGA厂商的产品PPT中,绝对会有不会缺乏与GPU的对比。尤其在跑AI方面,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功耗上,都比GPU强,同时还具备更强的灵活性。 反观最近一段时间,AI和大语言模型(LLM)的热潮不仅没有熄火,反而越来越热。最近一段时间,FPGA厂商也在“悄悄”发力,推出面向AI的新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相比GPU,FPGA性价比如何?在LLM领域,FPGA会有一席之地吗? Achronix:跑LLM比GPU更便宜 早在2019年5月,Achronix就推出了“FPGA+”系列产品Speedster7t FPGA。之所以叫FPGA+,其实是因为
[嵌入式]
LLM时代,FPGA跑<font color='red'>AI</font>会比GPU更强吗?
李志飞拿下“AIGC第一股”!上市破发,资本不买AI账了?
要说当前最火热、最内卷的行业是什么?AI领域不说问鼎,但一定榜上有名。 在各路“八仙过海”的狂飙突进中,一支备受“国家队”青睐的南京AI独角兽拼杀入场,率先拿下“AIGC第一股”。 AIGC第一股,上市破发 4月24日,出门问问(Mobvoi Inc.)成功敲钟,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348.HK。在离月初拿到证监会IPO备案仅过了半月后,这家由前谷歌科学家李志飞创办的AI公司,终于在艰难熬守12年后,上岸资本市场。 然而上市首日,出门问问就似乎遭遇“开门黑”,出师不利。 出门问问首次香港发售股份8457万股,发售区间为每股3.7-4.1港元/股,最终定价3.8港元/股。 但2.98港元/股、跌超21%的开市价
[机器人]
重磅新品!研华EI-52边缘智能系统搭载Intel第11代处理器
重磅新品!研华EI-52边缘智能系统搭载Intel第11代处理器,助您开启5G和AI应用时代 2021年 ,中国•台北–全球嵌入式产品及方案供应商研华科技荣幸地宣布推出新品 EI-52高性能边缘智能系统。此款产品设计紧凑,搭载第 11 代Intel Core i5/i3/Celeron处理器,采用即插即用系统设计,为边缘到云端互连和 5G & AI 解决方案而设计。 它包括硬件和软件集成包,内置Edge X Foundry 物联网即插即用开放软件框架和研华的 WISE-DeviceOn 物联网边缘智能软件。 EI-52赋能5G和AI应用,支持AIW 5G模块、Wi-Fi套件、VEGA AI加速模块和FaceView人脸识别I.
[网络通信]
重磅新品!研华EI-52边缘智能系统搭载Intel第11代处理器
纬创成立AI委员会 制造、研发、人资都有导入
台电子代工厂纬创副董事长暨总经理黄柏漙表示,公司已经成立直属高层的AI委员会,在公司业务上,包括制造、研发、人资等均有导入AI应用。 黄柏漙2日上午出席“AI产业启航暨AI HUB启动大会”表示,纬创从4年前开始进入数位转型,并在2年前成立AI委员会,目前人数约10人,该委员会主要负责推动改革,位阶在执行长与董事长之间。 而纬创导入AI,也集合了集团之力,包括旗下子公司纬育负责推动AI训练方案,纬谦则提供云服务。 黄柏漙也不讳言,导入AI确实有经历一阵痛苦期,主要是因为有速度慢、资源耗及费用高等问题需要处理,不过公司也透过微软、亚马逊旗下的AWS提供的云端软体,来协助AI导入。 黄柏漙分享,纬创在智能制造部分,目前已大致投资完毕,
[手机便携]
人工智能工程师真的有百万年薪吗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逐渐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里,人工智能也成为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薪水也频频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人工智能工程师真的有百万年薪吗? 前段时间,IDG 资本联合全球领先的咨询、保险经纪以及解决方案公司韦莱韬悦、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网发布了《中国准独角兽公司薪酬调研报告》。该报告中统计发现人工智能的薪酬确实遥遥领先,比薪酬水平最低的客服服务高出三倍。人工智能类岗位薪酬明显高于市场整体平均水平,在入门级员工层面尤为明显。随着人才职业级别的提高差距逐渐缩小。 数据来源于《中国准独角兽公司薪酬调研报告》 最近一份来源于校招薪水公众号的2018年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也是刷爆了眼球,25万年薪似乎成了“白菜价”。有好几年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