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浪潮和市场的洗礼,“AI+”的概念热度逐渐下降,作为主要的落地场景之一,AI+金融领域也逐渐成熟,形成三大主流玩家阵营, 整体市场增长放缓。
2020 年 1 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公示(2020 年第一批)》,以“监管沙盒”的形式通过沙盒工具,在模拟场景中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以及银行 API 接口开放等模式,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进行弹性监管实验,降低了运营风险和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隐患,以试错的方式探寻金融科技下的监管更优解。
从趋势上看,监管仍将坚持收紧和创新两手抓的方针,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范畴、数据规范等保持严格的监督,对新技术、新模式持有审慎的态度,科技公司将脱离金融服务业务,更加聚焦于技术输出,市场与监管脱节的洪荒时代终将不复返。
进入 2019 年,金融+科技的形式已经不再局限于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间的合作。以银行业为代表,国有四大行中三家银行成立各自的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而大型股份制银行则相对更快一步,截至 2018 年共有四家大型股份制银行成立全资金融子公司,二者揭示了银行机构进军金融科技的决心。
从支付宝、财付通以支付业务为切入点进军东南亚开始,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小微信贷、投资理财和大数据风控成为了国内金融科技公司对外服务的重点方向。
2019 年 3 月,香港发布了 8 家虚拟银行牌照,包括蚂蚁金服、腾讯、小米、平安科技、京东数科在内的大陆金融科技公司以联合创办的形式参与其中,主要输出运营经验和科技能力,这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补足银行场景,掌握技术赋能业务的闭环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借助“国际港”的优势,对于科技公司技术出海也将带来有力的助推作用。
通过对 2018-2022 年中国 AI+金融相关市场规模的统计和预测,可以看出金融领域对整体信息化科技投入的总规模保持上升趋势,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投入遵循同样步调,其中人工智能投入在整体科技投入中的占比增速平稳上升,并未出现特异值,说明市场中的需求方肯定了 AI 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有计划的加大购买力度。
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 AI 投入规模对比和预测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追加购买力度,这也符合该群体由金融服务向技术服务转型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转型中成为重要的能力抓手。
以下是《中国 AI+金融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部分内容:
上一篇:这个特别适合物联网技术落地的应用,尚待行业挖掘.....
下一篇:从NASA到SpaceX:美国商业航天的隐秘往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9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