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对产业发展抱有极大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已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3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蓝图已绘就,作为国家要大力推动其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因此,如何摆脱ABB、发那科、安川和库卡等四大国际巨头的影响,造出适合国内市场甚至可出口海外的高端机器人产品、面向工业4.0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成为了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产业发展仍然缺乏技术创新
目前,在对产业发展抱有极大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机器人的顶层架构设计和基础技术被发达国家控制,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产业发展缺乏成本优势。再次,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有可能导致研发与制造环节脱节。另外地方政府对产业的盲目投资则可能形成过剩产能,导致重复建设和低价竞争。
核心技术才是企业竞争力,比投资更重要。那么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中,本土企业又掌握了多少呢?机器人涉及的技术较多,大体可分为器件技术、系统技术和智能技术。我国在通用零部件、信息网络等部分器件和系统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0年左右,而对智能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搬运、清洁、码垛、机器人的国产化率较高。在机器人学习、仿生识别、数据挖掘以及模式、语言和图像识别等领域的技术都比较成熟。但在核心技术领域我国就与国际相差甚远。今年年初,工信部对全国机器人产业的摸底调查初步显示,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大部分都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逾90%的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下。
产品应用或将辐射各行各业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日本、北美和欧洲等国家的机器人研发处于国际前列水平,而我国则属于研发初级阶段。但相对起工业机器人而言,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与国际则差距较小。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机器人专家从机器人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根据用途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漆机器人、涂胶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切割机器人、自动牵引车(AGV)机器人、净室机器人等。
而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其中,个人/家用机器人主要包括:家庭作业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住宅安全和监视机器人等;专业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场地机器人、专业清洁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物流用途机器人、检查和维护保养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以及国防、营救和安全应用机器人等等。
其实,机器人专家对于机器人有多少种分类就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入侵”多少个行业。随着我国机器人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机器人”的那天指日可待。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如何摆脱低端化发展趋势
下一篇:无人机再陷竞争漩涡,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