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超170亿元,同比增幅超23%。其中,2D视觉市场规模超150亿元,3D视觉市场规模近19亿元。
不仅仅是2022年,在过去的数年里,国内机器视觉市场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幅,也迎来了各大资本的竞相入局。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共发生融资32起,涉及金额近30亿元,其中,大部分融资主要集中于3D视觉、视觉芯片、视觉软件平台等领域。
今年一季度,国内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同比有所收缩,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3年Q1,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共计55起,同比减少5起(2022年Q1,融资事件共计60起),同比减少6.67%。其中,单笔融资金额在近亿元及以上级别的共计18起。
其中,机器视觉仍是2023年Q1中国机器人行业的融资“热门”领域之一,在2023年Q1,博视像元、图漾科技、心鉴智控、赤霄科技、海图微电子、小淞科技、灵明光子、时识科技等8家机器视觉相关企业完成融资。
机器视觉赛道的持续火热,尤其是3D视觉的强劲,也让企业和资本视其为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砝码。对此,GGII的预测,又为这份砝码多增了一份“重量”——至2027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560亿元,其中2D视觉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3D视觉市场规模将近160亿元。
仅四年便有望实现超8倍的规模增长,按此计算,落实到头部企业本身,那么至2027年3D视觉行业有望出现多家超10亿规模的企业。然而,在可能出现巨额增幅的背后,3D视觉企业,却普遍面临着“盈利难”和“择决难”两大问题。
缘何盈利难?
在3D视觉领域,曾经有人戏言:“现在大家都是靠融资续命,一旦‘断供’,可能立马就会被推到生死的悬崖边上。”
那么,面对“断供”即“送命”的背后,究竟是何缘故让3D视觉企业难以实现盈利?想要实现全面自我造血还需多久?
“机器视觉企业盈利难的关键在于需求碎片化,使得相应企业的边际成本过高。”知象光电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杨涛博士分析道。
“当下也有实现盈利的视觉企业,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即聚焦某一个细分场景或产品。因此,视觉企业想要实现自我造血,就必须要先找到降低边际成本的方法。譬如,聚焦某一场景迭代可迁移的解决方案,或能够提供广泛适用的标品、可复制的服务等。”
对于视觉企业难盈利的问题,图漾科技CEO费浙平则认为,主要在于三点,研发投入大;成本结构不合理;市场规模还不够大。
费浙平表示,当前的创新创业公司都是技术驱动,研发成本天然居高不下,这难以改变,所以需要在很长时间内进行融资发展,这也是企业早期发展必需经历的阶段。
但是,当企业业务开始爬坡时,整个企业就必须要有清晰的收入-成本-利润模型。倘若早期因研发成本过高导致亏损,那就必须算清楚后续的起量能否摊平研发成本并带来利润,如果毛利不够高、或者业务增量需要运营成本等比例增加,那么盈利就会出现变数。
除此之外,费浙平认为多数企业边际成本难以下降,是直接造成利润模型和人才满意度双输的关键。费浙平分析:“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业务增量所需的边际成本难以下降,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大量的高配人才用于海量的现场实施,导致利润模型和人才满意度的双输局面,这个问题在创新创业企业中很常见,人才错配和人力成本的失控,极易造成原本该有的毛利流失且扩大亏损,导致永远无法盈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关键就在于市场蛋糕还不够大。对此,费浙平直言,从行业整体来看,最大的宏观挑战还是市场蛋糕还不够大,还需要持续增长,不然即使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的行业领先企业,也会因为收入规模不够而难以跑出利润。当然这些年市场整体还是保持了增长,虽然因宏观因素增速时有起伏,但总体向好,估计2年左右的时间会有一批代表性企业能够跑出利润模型来。
对此,超音速董事长张俊峰则有不同见解,其认为,如今很多机器视觉企业难以盈利,关键在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很多需求是定制化的需求,这就倒逼视觉企业不断投入研发来满足客户需求,使得视觉产品相对难以形成标准化。目前,超音速也是为数不多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而早期的超音速也做了许多各行各业的非标项目,如今则专注于锂电行业。
“锂电的应用场景足够多,且客户都是共同的,客户工艺也很多,为了满足他,我们把涂布、辊压、分条等做成一个相对标准化的一个产品,如此,我们对客户工艺的结合度就更强,同时也能够去满足整个行业的相同需求。有了这样的行业积累,我们便开始往锂电材料去延伸,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张俊峰分享了专注锂电行业的发展思路。
至于视觉企业多久能够实现自我造血,张俊峰直言,每家视觉企业的规模和阶段不同,多久能够实现自我造血难以预测,但既然是选择,那就专注一个细分市场,并把它做深做透。
标准品or集成?
不仅仅是盈利难,在模式的选择上,很多企业也颇为摇摆,究竟是要做标准品?还是要选择做系统集成?
知象光电虽然坚持做高精度3D相机标准品,但对于“标准品”与“系统集成”的态度则颇为客观并带有极强的包容性。
知象光电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杨涛博士坦言:“系统集成和标准品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它们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彼此依存,所以终局必然是‘百花齐放+一统天下’。”
为何会是“百花齐放+一统天下”的终局?杨涛博士分别从两个层面进行了解析。首先是应用层,随着发展进入深水区,会产生大量的行业集成商,他们与行业深度融合;其次是上游标品供应,由于是通用模块,同行之间的竞争会更加直接且惨烈,经过不断的迭代,最终将由少数几家凭最具性价比产品脱颖而出。所以只有做标准品,才能实现规模化,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周期长、投入大,同时还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唯有持之以恒的投入才能真正建立起品牌的“护城河”。
在这一点上,与坚定做产品、不做系统集成,且要成为“3D版本的康耐视”的图漾科技颇为相似。
图漾科技CEO费浙平表示:“我们观察到市场上有不少公司在这一点上反复摇摆,相当常见,我们比较了解也比较理解这种情况,主动和被动的因素都有。”
在费浙平看来,主动原因是团队想不清楚或做不到,产品公司所需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和市场能力极高,而且产品公司的发展曲线一定是先长期的低开,遇到市场拐点才能爆炸式上扬,过程相当漫长,这对团队的战略定力和资金人才等资源能力要求特别高。
而被动原因则多源于投资人,目前大多数的创业企业都是在融资发展,能够清晰认知并且长期支持产品公司商业模式的投资人极其稀少,大量投资人希望看到被投企业的快速规模发展,注重团队和业务规模的体量上涨,集成的商业模式正好满足该要求,而产品商业模式恰恰与此相违背,为此大多数创业企业只能被动转型。
超音速董事长张俊峰则有不同见解:“其实超音速走的一直是系统集成的路线,但我们也有部分标准化产品,比如我们的贴标机已经标准化,而且精度也是非常好。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化产品,这些标准化产品在早期也是通过定制,后面经过不断的应用迭代,方能孵化出系列的标准品。”
因此,张俊峰认为,两者需要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也有保有成本优势。现在超音速的核心是机器视觉集成,但有些标准化产品超音速会尽量做成模块化,既可自用,又可满足同行,所以超音速便形成了“集成为主,标准化产品为辅”的战略定位。”
对此,摇橹船创始人、董事长郑道勤的观点也颇为相似,郑道勤分析,机器视觉产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将软硬件充分结合的赛道,软件硬件缺一不可,否则一定会有短板。
郑道勤认为:“成像技术、处理算法、算力平台和行业应用是机器视觉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涉及到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信号处理、光机电一体化等多个领域,而国内的机器视觉公司多数只偏重于上述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如要么在成像技术上突出,要么在图像信息处理或者算法平台搭建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很难全面发展。从市场竞争能力看,非标集成类公司和AI系统软件公司,这些企业目前发展迅速,但长期看没有自己的核心部件,会缺乏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