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度TT-VGT机器人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最新更新时间:2007-03-09来源: 互联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摘要: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的方案,建立了自适应控制的状态模型,并推导出相应的自适应算法;最后对冗余度TT-VGT机器人自适应控制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冗余度 TT-VGT机器人 神经网络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TT-VGT(Tetrahedron-Tetrahedron-Variable Geometry Truss)机器人是由多个四面体组成的变几何桁架机器人,图1所示为由N个四面体单元组成的冗余度TT-VGT机器人操作手,平面ABC为机器人的基础平台,基本单元中各杆之间由较铰连接,通过可伸缩构件li(i=1,2,…,n)的长度变化改变机构的构形。图2所示为其中的两个单元的TT-VGT机构,设平面ABC和平面BCD的夹角用中间变量qi(i=1,2,…,n)表示,qi与li(I=1,2,…,n)的关系如下[2]: 式中,d表示TT-VGT中不可伸缩构件的长度, li表示机器人可伸缩构件的长度。 TT-VGT机器人关节驱动力F与力矩τ的关系为: F=Bττ (2) 式中,Bτ为对角矩阵,对角元素Bτi为: 1 状态模型 机器人的自适应控制是与机器人的动力学密切相关的。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的一般形式可如下表示(不考虑外力的作用): τ=D(q)q+C(q,q)q+G(q)q (4) 式中,D(q)∈R n%26;#215;n为广义质量矩阵(惯性矩阵), C(q,q)∈Rn%26;#215;(n%26;#215;n)为向心力及哥氏力作用的矩阵, G(q)∈R n为重力矩阵, τ∈R n表示机器人的驱动力矩。 对于TT-VGT机器人,用杆件变量li,ii,Li(i=1,2…,n)代替中间变量qi,qi,qi(i=1,2…,n)(见式(1)),则试(4)可表示为: F=D(l)l+C(l,i)i+G(l)l (5) 式中,F∈Rn表示机器人的驱动力。 可把式(5)表示为下列状态方程: x=A(x,t)x+B(x,t)F (7) 式中, 上述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就是机器人自适应控制器的调节对象。 考虑到传动装置的动力学控制系统模型如下式所示: 式中,u、l——传动装置的输入电压和位移矢量, Ma、Ja、Ba——传动装置的驱动力矩比例系数、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对角矩阵)。 联立求解式(5)和式(9),并定义: 可求得机器人传动系统的时变非线性状态模型如下: 2 Lyapunov模式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定理 设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e=Ae+Bφr (13) φ=-RB T Per (14) 式中,e为n维向量,r为l维向量,A、B、φ分别为(n%26;#215;n)、(n%26;#215;m)、(m%26;#215;l)维满秩矩阵,R与P分别为(m%26;#215;m)、(n%26;#215;n)维正定对称矩阵。 假若矩阵P满足Lyapunov方程: PA+A TP=-Q (15) 式中,Q为(n%26;#215;n)维正定对称矩阵。 同该系统的平衡点e,φ是稳定的。 如果向量r又是由l个或更多不同频率的分量所组成,那么该平衡点还是渐近稳定的。其证明可参看文献[4]。选择如下的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为参考模型: y=Amx+Bmr (16) 式中,y——参考模型状态矢量: 式中,∧1——含有ωi项的(n%26;#215;n)对角矩阵, ∧2——含有2ξωi项的n%26;#215;n对角矩阵。 式(18)表示n个含有指定参数ξ和ωi的去耦二除微分方程式: yi+2ξiωiyi+ωi2yi=ωi2r (19) 令控制器输入为:u=Kxx+Kur (20) 式中,Kx、Ku——可调反馈矩阵和前馈矩阵。 根据式(20)可得式(11)的闭环系统状态模型为: x=As(x,t)x+Bs(x,t)u (21) 式中,As(x,t)=Ap(x,t)+Bp(x,t)Kx,Bs(x,t)=Bp(x,t)Ku (22) 将式(12)代入式(22),可得: 适当地设计Kxi、Ku,能够使式(11)所示系统与式(16)所代表的参考模型完全匹配。 定义状态误差矢量为: e=y-x (24) 则e=Ame+(Am-As)x+(Bm-Bs)r (25) 控制目标是为Kx和Ku找出一种调整算法,使得状态误差趋近于零,即: 对脚式(13)与式(14),选取正定Lyapunov函数V为: 式中,P——正定矩阵, FA和FB——正定自适应增益矩阵。 对上式微分,得 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保证满足式(24)为稳定的充要条件是V为负定,由此可求得: 将式(22)求导并与式(30)联立求解,同时考虑到控制器稳定时式(11)所示系统与式(16)所代表的参考模型完全匹配,可得 由此已得到控制器的自适应控制律。 3 TT-VGT机器人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本文采用直接MRAC(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器对TT-VGT机器人进行控制。在图3中,NNC(神经网络控制器)力图维持机器人输出与参考模型输出之差e(t)=l(t)-lm(t) →。即通过误差反传,并采用上节的自适应算法,调节NNC,使得其输出控制机器人运动到误差e(t)为0。 神经网络模型如图4所示。 4 实例分析 以四得四面体为例,如图5所示建立基础坐标系,末端参考点H位于末端平台EFG的中点。设参考点H在基础坐标系中,从点(0.8640,-0.6265,0.5005)直线运动到点(1.8725,0.5078,0.7981),只实现空间的位置,不实现姿态。运动的整个时间T设定5秒, 运动轨迹分为等时间间隔的100个区间。不失一般性要求,末端在轨迹的前40个区间匀加速度运动(a=0.2578),中间20个工间匀速度运动,最后40个区间匀减速度运动(a=-0.2578),开始和结束时的末端速度为。设各定长构件长度为1m,机构中各杆质量为1kg,并将质量向四面体各顶点对称简化。 传动装置的参数如下: Ma=4.0%26;#215;10e -3kg%26;#183;m/V;Ba=0.01N%26;#183;m/(rad%26;#183;s -1); 近似认为各关节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其值分别为: J1=0.734kg%26;#183;m2;J2=0.715kg%26;#183;m2; J3=0.537kg%26;#183;m2;J4=0.338kg%26;#183;m2 末端位置误差曲线如图6所示。从误差曲线可看出, 采用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机器人位置控制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本文提出采用直接MRAC神经网络自适应器对机器人进行轨迹控制的方案;建立机器人状态模型,推导出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对冗余度TT-VGT机器人轨迹控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控制误差较小,稳定性较好。
编辑: 引用地址:冗余度TT-VGT机器人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上一篇:RTLinux构建的磁悬浮轴承控制器实验平台
下一篇:基于音乐特征识别的音乐喷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小广播
最新传感技术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