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成国家标准 音视频步入中国时代

发布者:kappa20最新更新时间:2009-04-24 来源: 中国电子报关键字:DRA  音频  国家标准  核心  技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DRA获批成为我国音频国家标准,这意味着自此以后,我国音视频产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准。这也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音视频技术市场的现状。

  4月19日,《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简称DRA音频标准)获批成为我国音频国家标准,这意味着自此以后,我国音视频产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标准。 这也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音视频技术市场的现状。

  据了解,DRA由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以其自主研发的数字音频技术为基础起草,经电子行业标准管理部门审核编制而成。DRA 8年前诞生在中国音响之乡——广东省中山小榄镇。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并于近日成为国家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DR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技术标准,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规范,这也是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其他部委共同推进DRA音频技术在中国市场的产业化进程。

从行标到国标仅历时两年

  DRA 8年前诞生在中国音响之乡——广东中山小榄镇。在这个音频产业集中的地方,人们切身感受到音频技术受制于外国企业的被动。认识到这点后,一批留学归来的技术人员立下了发展自主音频技术的目标。

  历经6年潜心研究,DRA技术不断发展。从2004年8月广晟数码完成编解码软件的开发,到2005年4月完成了编解码算法的优化并升级了编解码软件,再到2006年4月开发出专业实时硬件编码器,DRA技术每一步成长都扎扎实实。

  2年前的2007年年初,信息产业部颁布《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成为我国电子行业标准(简称DRA音频标准),标准号:SJ/T11368-2006。

  在技术不断精进的同时,DRA技术同样得到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可。2004年8月,DRA顺利通过了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技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立体声和5.1声道工作方式下,音质损伤较小,听音人员感觉其音质与未经编解码的原始节目信号无明显差别。”

  2005年4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对DRA的效果进行了第三轮主观和客观评测。对广晟数字音频编码软件和解码硬件得出的测试结论为:“达到了EBU(欧洲广播联盟)定义的‘不能识别损伤的’音频质量。”

 [page] 

      随后,DRA在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家主管机构组织的多次评估中都获得很好的评价。2007年1月《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被信息产业部颁布成为我国电子行业标准,即DRA音频标准。

  2009年则是DRA技术历经近几年发展后集大成的一年,先是经过国际蓝光标准组织严格测试后,成为国际蓝光光盘的音频标准。2009年4月19日,DRA又正式被国家标准委批准成为国家标准。

  “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关系着产业能不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音视频产业又是我国重点行业,因此我们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DRA成为国家标准有助于我国音视频产业的完善和快速发展,提高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今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加大与其他各部委的合作,特别是加大与国家标准委的合作,推动DRA这样的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中国在音频领域的话语权增强

  自主音频标准的发布,最大的意义在于国内企业自此以后在音频领域可以不再受国际音频专利的控制,可以选择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据了解,长期以来中国数字音频核心技术和标准缺失,意味着中国企业只能充当“制造商”的角色,数字音频产业的大部分利润被国外专利组织获取。国家数字音频行业标准的颁布,将使中国获得数字音视频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对提升中国数字音视频产业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表示,《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是一项基础性的国家标准,它的正式发布,使我国在数字音频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了我们自己的技术,众多的应用厂家、应用企业和广大消费者从此不再受制于国外企业的垄断,必然有利于培育我国数字化音频业的发展,必然大幅度地提升我国在音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今年3月18日,国际蓝光组织(BDA)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DRA音频技术经过严格测试,已经成为全球下一代DVD高清光盘标准———蓝光光盘格式的一部分,其将与DTS、杜比AC-3同台竞技。据悉,这是中国本土技术在影碟机与碟片领域第一次被国际认可及采用。BDA中国推广小组主席赵桂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DRA音频标准纳入BDA格式之后,中国企业就可以选择该音频标准,从而有可能避开高昂的专利费。

  记者了解到,多年的技术研发让广晟数码在音频领域拥有很多专利。数字音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伦继好向《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目前DRA技术共申请了国内外专利36件,其中两项国际核心专利,包括:《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channel digital audio coding》(多波段数字音频分析方法)和《Variable-Resolution Processing of Frame-Based Data》(可变分辨力基础处理数据),这两项专利分别于2004年11月18日和2006年10月6日在美国通过了专利检索。另外,专利US20060074642还通过了PCT国际检索单位的专利检索。这三个独立的国际专利检索具备独立、客观、完整的特点,可对《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用到的技术专利问题进行完整的分析,结论表明DRA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page]

多方联合推DRA产业化

  “好酒也怕巷子深”,任何好技术,如果没有产业化的支撑,也永远停留在技术层面。

  娄勤俭表示,当前多种技术、多种网络、多种内容业务交叉融合形成了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为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进一步加大DRA的市场应用,才能真正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娄勤俭向记者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与相关部门联合,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为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开辟市场空间,也希望广电、电信等应用领域部门加强合作,抓住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的机遇,大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应用,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DRA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产业化方面做足工夫。目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绝大部分品牌终端都已经集成了DRA解码功能、地面数字电视的很多设备也支持DRA技术。此外,在蓝光BD市场,目前华录集团已经展示了含DRA格式的《门徒》、《战鸽总动员》、《投名状》等几部样片。

  记者了解到,在开通了CMMB信号的158个城市或地区也已经播出了2套采用DRA格式的音频广播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部分地区还采用DRA格式播出了地方广播节目。根据CMMB二阶段规模试验网的规划,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广播节目播出,预计几年内将有数千万人可以收听DRA格式的音频广播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这项技术产业化的推进,远比研发的难度更大。音视频产业化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广电总局将继续支持和推动DRA技术的产业化,加大力度推进产业链的成熟。

  不过王联同时表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的速度给DRA的技术应用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希望DRA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中进步,希望它能够尽快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的技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电总局科技司将继续支持和促进DRA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字:DRA  音频  国家标准  核心  技术 引用地址:DRA成国家标准 音视频步入中国时代

上一篇:解析中国数字电视未来发展四要素
下一篇:彩电8巨头共推接口自主标准DiiVA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9:20

射频识别技术与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1 前言     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已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的鲜明特征。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上了ERP系统,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基础数据采集的困难,人工录入数据经常出错,导致生产经营活动的障碍。     目前,ERP系统的生产制造管理模块,生产计划和工艺只能下达到品种或者车间。生产的现场管理一直处于黑箱作业的状态,这已无法满足今天复杂多变的竞争需要。因此如何将此黑箱作业透明化,找出任何影响产品品质和成本的问题,提高计划的实时性和灵活性,同时又能改善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已成为每个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
[网络通信]
RFID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之热潮对北美市场的冲击绝不亚于南亚海潮的“力度”,并且这股热潮正一步步开始搅动中国内地市场。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宣传报道及解决方案的影响下,许多人仍然误以为RFID仅是一种与零售业相关的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进一步讲,对于制造工程师乃至控制工程师而言,RFID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Rockwell Automation发布的一份白皮书能够给他们一些更清晰的概念。本文对这份长达20页的白皮书作了概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该公司网站阅读全文。   RFID技术已成功地用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如Tesco、Marks and Spence
[嵌入式]
光学导航传感器技术为新一代应用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图3 不同速度(高达80kH)下分辨率的测量结果    OptiCheck传感器对运动变化的响应速度比图像关联传感器(帧速率一般为10kHz)要快得多。通过缩短响应时延,采用OptiCheck技术的传感器能实现更平滑、响应更快捷的跟踪效果。OptiCheck技术的这种高级特性为游戏鼠标、打印机应用,甚至同时要求高精度和高速跟踪性能的扫描仪等应用带来了众多优势。    OptiCheck的高效电源管理    OptiCheck技术可减小信号处理工作量,从而显著降低激光鼠标的功耗,进而提高内置可编程电源管理系统的效率。光学电源管理与占空比通过编程可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实现性能和功耗的最优化。就无线鼠标应用而言,OvationONS传感
[传感器]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设备正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步入智能时代。当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传感器正在深刻的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十年中,仿照人类皮肤的触觉功能,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柔性传感器以及电子皮肤器件,其目标是独立人体之外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功能,并应用于智能机器人、健康监测等领域。现有的柔性传感器已经可以出色的实现压力和温度的感知,然而对于材料的识别仍面临众多问题。因此,发展多功能柔性传感器,实现对接触物体的材料识别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通过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可以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解决材料识别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思路。由于不同材料表面相互
[嵌入式]
基于人工智能<font color='red'>技术</font>的可穿戴设备正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黑芝麻智能携手Uhnder联合打造面向下一代自动驾驶的汽车安全感知技术
黑芝麻智能的大算力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与Uhnder 4D数字毫米波成像雷达的结合将显著提高ADAS和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能。黑芝麻智能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支持4D毫米波雷达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6月27日,全球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宣布与美国数字雷达技术领导企业Uhnder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为ADAS提供性能卓越的感知解决方案,赋予下一代智能汽车更强大、更可靠的安全感知技术,打造更安全的智能出行体验。黑芝麻智能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支持4D毫米波雷达的自动驾驶芯片企业。 随着智能驾驶走向普及,数字雷达已经成为下一代ADAS技术的重要基础。为了满足高安全、高可靠的技术需求,雷达传感器必须准确感知环境中的危险,尤其在
[汽车电子]
黑芝麻智能携手Uhnder联合打造面向下一代自动驾驶的汽车安全感知<font color='red'>技术</font>
全球采用MOST技术的车型已达100种
SMSC 日前宣布,宽带车载信息娱乐网络的实际标准,媒体导向系统传输(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MOST)技术,现已被全球100种车型所采用。这是自2001年在欧洲推出首款MOST车型以来9年内取得的重大成就。随着MOST架构的稳健可靠特性在汽车领域渐受瞩目,该技术紧接着于2007年在亚洲市场获采纳。目前,亚洲汽车制造商已生产出22种MOST车型,与欧洲OEM-厂商遥相呼应。MOST下一步則計畫在国际级大规模汽车品牌中亮相。例如,大众汽车(Volkswagen)已公开宣布将在它的各个品牌的全部汽车平台上推出MOST。其它厂商也纷纷准备推出自己的MOST车型。而SMSC则是支持MOST网络
[汽车电子]
当虚拟现实技术遇到无人车:西浦研究人员提出远程人车交互技术新方案
西交利物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将虚拟现实中常用的微缩世界技术创新地应用于远程实时操作无人车上,令远程人车交互更为自然。有关该技术的论文获第十八届国际虚拟现实持续发展和产业应用会议最佳论文奖。 远程人车交互最常见的使用场景之一是无人车搜救。这是一种新型的搜救方式,操作员只需根据车辆上方的无人机实时传回的全景画面操作地面无人车,就可以对地形进行直观探索。 在地势复杂、人员行动及设备运输不便的情况下,传统救援往往难以展开工作;此时,无人车搜救这种将空中与地面的画面联动起来的新方法,更容易进行大范围无死角搜索,十分灵活高效。 然而传统的无人车操控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目前常见的操控方法是根据无人机传回的
[汽车电子]
当虚拟现实<font color='red'>技术</font>遇到无人车:西浦研究人员提出远程人车交互<font color='red'>技术</font>新方案
中国运动控制市场目前正进入技术升级阶段
中国运动控制市场在经历了规模化快速壮大之后,目前进入了技术升级的阶段。一方面,随着工业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原本独立存在的运动控制系统需要融入到整个制造大系统中,因此运动控制产品的信息联网化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另一方面,产品的同质化和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也让企业经营者看到,需要面向世界、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开拓新市场,来谋求一条企业稳步发展的道路。 2018年底,CC-Link协会(CLPA)在全球首推了融入TSN技术的开放式千兆工业网络CC-LinkIETSN,在市场上备受关注。CC-LinkIETSN实现了史上最大的可开发性,且开发手段也多种多样;针对全球制造业面临的重大课题,CC-LinkIETSN网络给予了有针对性且实际
[嵌入式]
中国运动控制市场目前正进入<font color='red'>技术</font>升级阶段
小广播
最新家用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电视相关 白色家电 数字家庭 PC互联网 数码影像 维修拆解 综合资讯 其他技术 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