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补贴是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政策,但是却成了不少企业牟取私利的手段,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公布了对“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结果显示,包括格力、TCL、格兰仕、美的等8家知名企业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超过9000万元。
格力骗取补贴数额最大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在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广东格力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的方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骗取补贴数额最大,同时上榜的骗补金额较大的企业有TCL空调、格兰仕、长虹空调,分别骗补1830.88万元、1779.4万元、981.78万元,手段均为虚报高效节能空调销售或安装数量。
家电企业一般是根据各地经销商上报的节能产品销售数量来统计总体的销售数量,由于国家节能补贴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缺乏对销售渠道的有效管理,这就造成了在统计上的管理漏洞,造成了统计数据不准确,一些企业就抓住了政策的空子,通过虚报节能产品销售或安装数量,来获得补贴资金,所以建立相关的监管制度是当务之急。
能效虚标现象同样严重
除了虚报节能产品销售量来套取补贴,企业采用的手段还有能效虚标现象,企业通过对产品能效造假,使得本不属于补贴范围的高能耗家电产品“混入”补贴名单,然后套取补贴金额。今年2月,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在上海生产和销售的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等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包括松下、LG、长虹、康佳、威力、小鸭等知名品牌上“黑榜”,抽查反映出来的最主要不合格项目之一就是能效等级,存在能效虚标现象。
能效标识可以使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节能效果进行比较,从而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节能、更省钱的产品,能效标识是消费者判别家电是否节能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能效等级越高产品价格就越高,这也造成了某些企业为了牟取更多利益,采用能效虚标的方式,抬高商品价格。
国家应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家电企业的骗补和能效虚标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一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二是由于国家相关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才造成了不法企业趁机利用政策漏洞牟取私利。目前国家在家电能效等级检测方面没有严格的标准,所以才使得能效虚标现象严重,由于国家未对企业的节能产品销售数量进行监督,造成了企业虚报高效节能产品销售数量。
骗取节能补贴的现象,给消费者带来了危害,也违背了节能补贴政策的初衷,国家应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实施好监管的责任,对骗取节能补贴资金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彻底根除骗取节能补贴和能效虚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