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大佬海信,现在摸着鼓囊囊的腰包说“不仅小米有钱,俺也有钱” :视频服务、电视购物、健康医疗以及在线大屏游戏等互联网企业,缺钱的主快来啊!
这是目前彩电企业搞互联网+的新趋势。从去年底小米的10亿美元,到现在海信海视云的资本计划,花钱真的能卖来“互联网+”吗?
智能电视互联网+老路似乎走不通了
智能彩电行业,搞互联网+至少已经有三年的历史。尤其是2014年彩电厂商与互联网内容企业的结盟、结对战略,乃成为一大看点。例如,腾讯游戏与TCL和康佳的合作,优酷与海信的合作、TCL与爱奇艺,湖南卫视的合作。但是,最终这些所谓产业生态整合都成了“画饼充饥”。
因为,在没有成熟的、有效的盈利模式下,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实情,使得合作方只愿意拿出“既有”素材来“摊大饼”。而真正为智能电视独家定制的“内容”,除了乐视自己掏钱拍4K电影、电视剧外,就几乎为零。本不是一家人、又没有现实利益纽带,仅仅靠一个看似美味的“未来”的智能大饼,互联网+电视自然不可能真正“解饿”。
这些问题,小米也清清楚楚看在眼里。所以,雷军宣布拿出10亿美元来“砸”内容生态。而且,这10亿美元还仅仅主要瞄准视频(竞争对手乐视的优势)一个领域。甚至,小米搬出了自己最早的天使投资人、新浪前总编、业内人脉资源异常丰富的陈彤来操刀“生态内容体系”。——小米唯希望,真金白银和深水人脉能够真正营造出一个“互通生态链”。
花钱,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
小米陈彤半年成绩单,近日被晒:在视频网站大联盟基础上,小米电视、盒子接入播控平台的正版视频内容总量达到 18051部,小米手机上为33213部。数目看似庞大,但是竞争效果上恐难说达成目标。
一个关键数据是10亿美元只花掉了一半。为什么呢?答案无外乎三个方面:1.播控平台的问题、2.商业模式与分成的问题、3.有些视频平台已经和对手结盟,或者眼下不缺钱(虽然亏损,但是兜里的风投资金还很多)。
“智能硬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原来的一些好朋友也成为了正面的竞争对手。”陈彤如此表示。困难大于预期,钞票的需求烈度有限。这是小米7个月散钱实践的结论。
但是,毕竟钱,红红的毛爷爷是最容易达成内容、平台和硬件共同价值结构的元素。所以,海信也来了。
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表示,海视云即日起启动A轮巨额融资计划,以金融资本为撬动和竞争手段,参控股视频服务、电视购物、健康医疗以及在线大屏游戏等互联网企业,围绕电视这块大屏形成生态链,增强核心价值。
这简直是小米策略的翻版,并放大后的结果。当然海信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电视平台1000万激活量,预计2015年在新增500-800万激活用户量;比较小米盒子加电视670万激活量,规模优势很明显。
对于被投资者,现在可能有三种心态:1.老子不缺钱,合作可以,参股没门;2.小米、海信两头吃,日子真舒服;3.靠住一个向另一个坐地起价……无论哪种情况,至少不会有内容企业拒绝“开放”给海信,或者更多的其它智能电视平台。而小米此前的艰苦趟路,很可能是为整个行业在趟路——风险成本小米最高,收益却难保独占鳌头。
最后一个问题是,海信究竟有多少钱可投呢?按海信电视的盈利水平,拿出三年的利润,足以超过小米已经花掉的5亿美元。——因为小米已经证明,在生态聚合这条路上,花钱也不容易。所以,各位看客,不要为国内盈利能力第一、全球第三的彩电企业海信,担心钱的问题。
小米、海信互相进入,真的杠上了
拿钱砸生态:小米和海信针尖对麦芒。除此之外,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还不忘补充一句“积极驱动海信旗下产品的智能化、移动化、云端化发展,让万物互联”:要知道小米平台价值的核心可是移动端的手机哦。海信也突出移动化概念,远比此前呛声小米“乌龙版彩电第一”,更有意思。
内容的本质是跨平台、跨品牌的,小米和海信不可能垄断。就连自己就是内容巨头的乐视,也无力垄断——甚至还要开放给小米、海信等其他品牌。因为硬件到内容是一个产业链上的、截然不同的两个价值阶段。
但是,在硬件的市场占有力上,小米、乐视、海信必然是你多一个、我少一个的局面。
比较小米和海信,可以发现,小米的优势是手机,同时盒子销量也不错(国内第一,2014年500万左右)。海信的优势是电视,不仅销量大,而且历史积累更丰厚,但是海信的手机比较弱、盒子也跑慢了市场至少两拍。按照彩电市场占有率均摊小米盒子对传统彩电企业智能电视粉丝的争夺作用,小米670万的盒子与彩电平台,至少有50-70万的盒子是抢了海信的历史客户。
所以,2015年海信明确加强了盒子产品线,同时强化线上销售战略、重组电商平台和团队,积极整合线上线下O2O业务。这些动作即有面向未来的企业战略调整的必然性,也有狙击小米、乐视的战术意义。其中,盒子产品线的成败,对于挽留海信海量历史客户资源,价值极其巨大。
海信称2017年,智能平台用户激活量会达到3000万——这个数目不可能全靠智能电视。因为,其一海信智能电视虽然销量巨大,但是三年增加2000万的激活量,相当于目前1000万成绩的两倍,即便海信智能电视销量占比达到100%,几乎也要90%以上的激活率——这两个数据都很难实现的。第二,即便购买了海信电视,消费者依然可以选购小米盒子——尤其是老电视的拥有者,通过选择更好、更先进的盒子,改善智能体验,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也就是说,海信目前的1000万用户,也会在未来三年有相当一批转换成盒子客户。
所以,盒子对于海信智能平台规模而言,是最大的一个变量。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智能盒子销量会上升到2000万台的规模,而且盒子的激活率远高于普通智能电视。这将是智能企业必须紧紧抓住的另一批客户资源。
由此可见,表面上海信和小米是生态之争,本质却比拼的是硬件平台的销量之争。手机、盒子、TV三条线的全面战争,综合实力胜负依然未有定论。而花钱攒内容,只不过是为了赢得平台规模,提供人气——至少在有明确的智能电视内容盈利商业模式之前,这一点不会改变。
上一篇:四大政策红利考验家电企业创新能力
下一篇:电视显示技术:除了OLED以外的秘密武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