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人造大脑还有多远?

发布者:painter最新更新时间:2017-07-22 来源: 新浪关键字:大脑  人造  人工智能  计算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幼年时期的偶像阿童木,到近年风靡一时的《西部世界》,形形色色的智能机器人在屏幕上已活跃多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超能力相比,人们更惊诧于机器可以拥有和人类近乎一样的大脑,以及大脑带来的思维和情感方式。

  人类大脑的魅力来自于其重要性和独特性。长久以来,关于大脑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是我们距离真正的人造大脑到底还有多远?人们孜孜不倦的研究人造大脑的目的何在?

  有人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以车来比喻计算机和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话,人类大脑可以算作一级方程式赛车,而目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只能等同于已经停产了的莫斯科人汽车。人脑神经细胞每秒可以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数达1000亿次,功能远远超过世界最强大计算机。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人脑消耗的能量如果换算成电功率的话仅为25瓦,并且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大脑的日常运转。如此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科学家们自然不会放弃研究和开发人造大脑的机会。

图1 大脑结构示意图

  目前,人们对大脑的内部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成年人的大脑约重1.2–1.4 kg,约为人体总重量的2%。大脑包括端脑,脑干和小脑。脑干主要作为连接端脑、小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小脑是运动的主要调节中枢,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分为左右两半球,可以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等。端脑主要包括大脑皮层和基底核,大脑皮层是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组成的覆盖在端脑表面的灰质,皮层深处则为神经纤维形成的白质,白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为基底核。

  尽管皮质的厚度仅为2~3 mm, 但是它是赋予大脑高效荣誉的原因所在:皮质是人类的思考总部,所有的想法、决定几乎都产生于此。这是因为皮质是神经元的聚集地,约三分之二的神经元在此运作,一块针头大小的皮质,就含有近三万神经元。各个神经元依靠自身的成百上千的突触互相联系,大脑的基本功能就是基于神经元所构成的网络系统。一个神经元本不突出,但是上百亿的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森林就可以创造无穷可能。各个神经元依靠化学信号与电子信号彼此交流,由于突触数量之多,信号传递距离短,以及信号分子多样性等等,使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远非计算机所能企及[1,2]。

  那么,人造大脑的研究意义就仅限于创造更加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么?答案并不是如此简单。人们希望创造出拥有和人类大脑相近的具有认知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在以下科学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3]:

  1 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建立可靠的大脑模型有助于理解大脑工作的深层机制。

  2 在人工智能科学领域,有一点一直备受争论:是否能够创造出具有人类全部功能的机械。思维实验证明这种期待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3 创造拥有哺乳类动物(尤其是人类)同样复杂的神经中枢系统的机器,最终目标是创造出表现出类人类行为和智能的“强人工智能”。

  01 

  培养皿里的迷你“大脑”

  早在2013年,科学家们就试图利用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大脑类器官,并且成功得到了可以反应大脑早期发育过程的豌豆大小类大脑组织[4]。

  大脑类器官的培养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

  1 在合适培养条件下培养人类多能干细胞直到拟胚体;

  2 拟胚体在神经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生成神经外胚层;

  3 将培养体转移到基质胶滴中,于分化培养基条件下进行培养,在基质胶和培养基的共同作用下神经外胚层细胞开始增殖生长。但是由于脉管系统的缺失,类器官生长尺寸一般较小;

  4 将类器官转移到旋转生物反应器中,使其进一步生长。旋转生物反应器的使用是类器官培养中一个创新突破,可以促使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类器官内部的细胞中,从而缩短细胞倍增时间、促进细胞增殖、丰富细胞外基质成分。经过20~30天如上述的3D培养,就可以获得具有特定人类大脑区域,例如前额皮质、枕叶、海马和视网膜等的大脑类器官。实验过程中,各个阶段条件的控制是需要细心把握的。

  而科学家之所以希望建立这样的体外大脑组织模型,则是希望可以更好的研究大脑早期的发育以及多种神经类疾病。因为小鼠等动物模型脑部发育和人类大脑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小鼠大脑内不具有人类大脑的外脑室下区和内纤维层等关键部分,有关于神经疾病的研究仅依靠动物实验难以取得成果。研究人员利用3D培养,成功构建了头小畸形患者的大脑类器官,在体外解剖试验类器官后,验证了此类疾病的发病机理。由此可见,这种人工培养的大脑类器官为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

  在后续的研究中,通过改善培养条件,例如降低多能干细胞数量、优化神经诱导培养基和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研究者可以培养大脑类器官长达九个月。在来自31个人类大脑类器官的80000个细胞中,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方法,研究者发现在六个月培养后,类器官拥有七种神经细胞,包括视网膜细胞和皮层细胞,表明大脑类器官具有细胞多样性。研究中还发现类器官中的视网膜细胞具有光响应的功能,为未来调控类器官的神经网络活性和物理感应提供了可能[5]。

  图2 大脑类器官培养体系a, 大脑类器官培养方法步骤。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hES人类胚胎干细胞; hPSCs,人类多能干细胞; RA,视黄酸。 b,利用a的培养方法所得神经上皮组织 (左) 拥有较大的液体腔和典型的N-钙粘蛋白顶端位置(箭头所示)。 比静态培养下的组织(右)生长的更大更连续。 c,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说明类器官中存在复杂多相区域,包括神经祖细胞(SOX2, 红色)和神经细胞(TUJ1, 绿色) (箭头所示)。 d, 低倍明场照片显示脑室液体腔 (白色箭头)和视网膜组织 (黑色箭头)。标尺为200 mm。

  此外,有研究人员发展了另一种3D培养生成层状大脑皮质结构的方法,这种层状大脑皮质结构被称为人类大脑皮层球状体[6]。这种培养方法的关键是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悬浮培养以及培养过程中各种培养基和抑制剂的调控。

  主要培养步骤如下:

  首先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集落自饲养层细胞上酶处理脱离下来,随后将悬浮的细胞集落转移到具有去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离血清培养基中,在低粘附培养盘上培养。几小时内,细胞集落会形成球体结构。为了得到快速高效的神经诱导效果,研究者利用小分子抑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悬浮培养的第六天,悬浮球体被转移到含有FGF2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第25天开始,利用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细胞分化。第43天起,仅用神经细胞培养基对球体进行培养,随后得到最终的大脑皮质球体。研究者利用转录谱在两个时间点对大脑皮质球体和人胎儿脑组织进行了对比,经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后,发现球状体和大脑发育过程中直到中孕晚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利用抗体验证和阵列断层X射线成像技术等实验,研究者发现球体包含人类大脑皮质表层和深层的神经细胞,细胞表现出自发活动,周围被胶质细胞包围,且可以形成功能性突触。

  最近,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调整了培养条件,得到了具有谷氨酸能和伽马氨基丁酸(Gamma amino butyric acid, GABA)能神经细胞的类似前脑背侧和前脑腹侧的球状体,将两种球状体在试管中共同培养后,研究者分析了二者的相互作用并观测到了中间神经元的跳跃迁移。这种迁移广泛存在于正常胎儿脑组织中,有利于之后中间神经元与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功能性结合以及微生理系统的生成,而提摩西综合症患者脑组织中此类迁移表现出明显异常。研究结果表明此大脑球体有希望被应用于大脑发育和神经类疾病的探索[7]。

  02 

  机器能够思考吗?

  另外一些研究者,他们的目光并不在培养盘里的类脑组织上,而是在思考是否可以使机器具有与人类相同的思考功能。

  “机器能否思考?”这个问题曾困扰人们多年,很多科学家也给出了不同意见,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算是“图灵实验”。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家、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在1950年发表了那篇名垂青史的论文“计算机械与智力”。与其直接回答机器是否能思考,图灵选择提出并解释另外一个问题——“人类目前能够想象到的计算机可能在模仿游戏中表现合格么?”。图灵提出的一种模仿游戏为:设计三个角色,评判者(人类),一名人类和一台计算机,测试仅通过非接触的文字对话,评判者对对方是人类还是计算机做出判断。若计算机能够骗过30%的评判者,那么就说明这台计算机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图灵之所以要做出这样的替换,主要是为了避开“思考”这个难以界定的词[8]。

  令人兴奋是,在“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首次“通过”了图灵测试。“尤金·古斯特曼”的设定是一名13岁的乌克兰小男孩,在5分钟的对话内,这个程序骗过了超过30%的人,没有被识破计算机的身份,因此成为了首例经过认证的图灵测试通过者。虽然图灵测试的内容并不完善,例如“30%”这个指标的正确性、以及测试本身并不能涵盖或代表“思考”,但是随着图灵当年的预测得以成真,为未来真正实现机器的“思考”能量提供了积极支持[9]。

图3 图灵测试示意图

  03 

  人造大脑,科学家的终极挑战

  在各种人工智能程序不断被开发的过程中,相对的硬件发展也取得了成果,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有关“人造突触”的研究。

  突触是神经细胞间以及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传递化学信号或电信号的关键部位。突触分为化学突触与电突触两种,在化学突触中,冲动传到突触前末梢,触发前膜中的二价钙离子(Ca2+)通道开放,在Ca2+的作用下突触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后开口,内含的递质被排放到突触间隙。被释放的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与位于后膜中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体,触发受体改变构型,开放通道,导致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电突触为双向传递突触,发挥的作用类似于电阻。高等动物神经细胞上存在大量的突触,这也是大脑可以快速接收处理信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制备了一种纳米电子原件,一层薄铁电物质BiFeO3 (BFO)夹杂在(Ca,Ce)MnO3 (CCMO)电极和Pt/Co亚微米柱之间形成一个三明治结构。铁电层的电阻,可用类似于神经元电信号的电压脉冲来调整。低电阻条件下,突触联系(synaptic connection)会很强;高电阻情况下,突触联系会较弱。正是基于此种调节电阻的能力,研究者实现了人工神经突触的学习能力[10]。

  而另一组研究人员,也构筑了一种新型有机材料人造突触。这种人造突触由三个电极构成,每个电极又由柔性薄膜组成,三个电极之间由盐水电解液连接。其中,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由第三个电极控制。研究者通过反复的充电放电来模拟人类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试验可以预测电极到达一定电位状态所需电压,一旦达到所需值则会维持稳定。研究者在所制备的人工突触上进行了15000次测量,研究人工突触在神经网络中的排列方式,随之又测试了神经网络对数字的辨别能力,发现其准确度高达97%。不仅如此,此设备还适用于信号的识别,与传统晶体管只有0和1两种状态不同,研究者在这种人造突触上实现了500种状态,对神经元形态计算机模拟提供了重要的意义[11]。

  在软件和硬件都相应取得一定进步之后,目前究竟有没有初步成型的人造大脑问世呢?

  答案是肯定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者在2014年发表了人类大脑模拟系统——Spaun(Semantic Pointer Architecture Unified Network,语义指针架构统一网络)。Spaun除了拥有250万只虚拟神经元,还拥有一只28*28分辨率(784像素)的电子眼和一条可以在纸上写画的机械臂。虽然250万只神经元并不算是一个突破,毕竟IBM公司已经成功制备含有5300亿个模拟神经元的系统。但是Spaun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行为的产生机制。

  Spaun内部的结构严格依照人类大脑的某些结构进行构建,包括前额皮质(VLPFC、DLPFC、OFC部分)、基底核(basal ganglia)和丘脑(thalamus)。其中应用的运算也完全基于生理学原理,包括脉冲电压和神经递质。因为科学家们希望Spaun系统可以像真正的大脑一样运作:电子眼接收的信号通过模拟丘脑区域处理后,数据存放在模拟神经元中,随后模拟基底核可以给出指令促使模拟皮质完成任务。在这个工程中科学家需要向Spaun出示字母或符号来指示它如何处理存储的信息。

  Spaun可以完成8项任务,包括对展示图案进行重复绘画、加法算数、简单的数列规律推理等。在未来,研究者希望Spaun可以拥有学习的能力,即根据完成任务来自主重构神经元,进而具备完成新任务的能力,成为更接近人类大脑的模型[12]。

  图4 Spaun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结构。 (A) Spaun的解剖结构展示了此系统相关的大脑结构和脑部连接。圆圈内为GABA能连接。方点虚线内为调节多巴胺能连接。相应图形与颜色与(B)中功能相对应。PPC,后顶叶皮层; M1,主要运动皮层; SMA,辅助运动区; PM,运动前皮层; VLPFC,腹外侧前额叶皮层; OFC,眼窝前额叶皮层; AIT,前颞皮层; Str,纹状体; vStr,腹侧纹状体; STN,丘脑底核 GPe,侧核; GPi,内苍白球体; SNr,黑质下网状部分; SNc,黑质致密部; VTA,腹侧被盖区; V2,次级视皮层; V4,外纹状皮层。 (B) Spaun功能结构。黑色粗线表示皮层内部各部分交流过程;细线表示行为选择机制和皮层之间的交流。 圆角框内表示行为选择机制可以利用行为变化调整次级系统的信息输入。

  说到人造大脑,有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不得不提起,那就是著名的“蓝脑计划”。

  “蓝脑计划”是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的脑科学中心于2005年与IBM合作发起了一项哺乳动物大脑逆向工程,致力于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哺乳类动物大脑。该计划旨在通过超级计算机来“复制”人脑所有的活动,以及在其内部发生的各种反应。该计划的领军人物亨利·马克莱姆在一次演讲中说到:构建的人类大脑模型将帮助我们对抗疾病,并更真实地认识世界。

该计划的研究者不仅对数十亿的神经细胞进行了大量研究,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和连接也成为研究重点。根据所得到的数据,他们已经能够构建新皮层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将神经元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进行编码。该项目的研究者在2005年完成了单细胞模型的构建,2007年度过新皮层单元研究的数据驱动处理阶段,2008年构建了含有上百万细胞的人造新皮层单元。2011年成功构建了含有100个新皮层单元的脑部微回路。目前,该项目研究者已经重构出了幼龄大鼠新皮层中一小部分的认知功能和电学行为。而人类大脑,在完成大鼠脑结构的构建后,研究者预计2023年可以完成[13]。

  我们“看”到的99%的东西,其实都是我们大脑对周围信息进行处理和推断的结果,换句话说,世界的样子是大脑告诉我们的。待“蓝脑计划”以及以上所有人造大脑研究进入最终极实验过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人造大脑来理解这种信息处理过程,那么,世界还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么?答案仍为未知。这也许是人造大脑研究久经不衰的原因之一吧——人类在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路上注定越走越远,直至真相。


关键字:大脑  人造  人工智能  计算机 引用地址:我们离人造大脑还有多远?

上一篇:赫联电子新增美国Belden供应商
下一篇:安森美智能功率模块助力吸尘器更节能高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20:07

2017 CES观察:国产手机大举登陆美国 未来瞄准人工智能
2017国际电子消费展(以下简称CES)进入尾声,无人驾驶、VR、人工智能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看点。智能手机虽然新品不多,但依旧可圈可点,尤其是国产手机的频频亮相,似乎预示着2017年出海竞争将会比以往更加激烈。 国产手机大举登陆美国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国产品牌的身影并不多,已有的中兴、TCL的阿尔卡特品牌等所占份额也很低,但这并不影响国产品牌的激情,毕竟这里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展会第一天,华为高调宣布,旗舰机mate 9正式登陆美国市场,售价599.99美元,这是华为终端母品牌的高端产品首次进入该市场。之前,华为荣耀产品已通过电商渠道在美国开售。据了解,该机初期只在社会渠道开售,美国消费者可以通过
[手机便携]
减少货运成本关税 戴尔在印度建第一个PC工厂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戴尔公司计划在印度建立第一个计算机制造工厂,它选择了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州(Tamil Nadu)的首府Chennai作为计算机制造工厂的地点。   当地时间本周四戴尔公司表示,它计划明年上半年新工厂将开始制造产品,最初将集中力量制造台式机,戴尔公司台式机的销售在印度的业务中已经占到70%。今年一月份戴尔公司曾表示,它将在印度建立一个计算机制造工厂,但当时公司没有在印度选择计算机制造工厂的位置。   戴尔(印度)公司销售副总裁Rajan Anandan表示,戴尔公司计划新工厂制造的计算机主要在印度国内销售,但未来可能考虑部分计算机向外出口。新工厂在刚投产时每年能够制造四十万部计算机,根据戴尔在印度的销
[焦点新闻]
晶心科技成功举办2024 RISC-V研讨会,看好AI和汽车未来
晶心科技(Andes)交出了一份令市场满意的答卷。自2017年IPO以来,过去七年间营业额成长了5倍。 谈及原因,晶心科技表示,“凭借对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的密切观察及果断的决策,公司灵活调整其战略定位,并抓住新兴机遇。” 而这种新兴机遇就是RISC-V架构。晶心科技在2016年升级第五代AndeStar V5时,引入了RISC -V架构。据统计,在2023年,半导体产业面临库存压力的状况下,内嵌AndesCore的SoC累计出货量仍突破了140亿颗。根据2024年1月发布的SHD营销报告,晶心科技在RISC-V IP供货商中,市场占有率高达30%,为全球第一大RISC-V CPU IP供货商。 近年来,RISC-V 在
[嵌入式]
晶心科技成功举办2024 RISC-V研讨会,看好<font color='red'>AI</font>和汽车未来
芯片为基软硬结合:AI,手机设计下一程
AI技术作为全新的通用型技术,经过近两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迈入全新阶段,正在向各领域渗透融合,而2018年也将成为AI技术在终端侧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的重要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越来愈多的“AI”正借助机器人、音箱、汽车等多种形态的“肉身”,从虚拟世界迈进现实世界。 当然,手机作为市场活跃度最高且陪伴用户时间最长的智能终端产品,AI技术对于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AI技术的加持下,智能手机的效能以及场景化应用水准都会有较大提升,使得手机能够更加轻松地融入用户生活并带来更多便利。另外,处于风口浪尖的AI,对于智能手机的市场宣传也能够起到相当的助力。因此,AI已然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最重要的一颗砝码,无论是对己还是对他。 加码AI 芯片奠
[半导体设计/制造]
【盘点】最近人工智能有哪些新品发布?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风口,将对不同行业和场景带来智能化的颠覆,进入越早、技术和产品积累越多,越有可能分享到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产业机会。最近众科技公司也发布了各自在人工智能上的研究成果,下面编带大家回顾最近一个月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了哪些新产品。    图灵发布原生机器人应用   7月2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图灵机器人创新大会上,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首相向现场嘉宾分享了当前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遇到的挑战,其中应用生态不完善,优秀应用的匮乏是影响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打造优秀的机器人专属应用,必然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图灵机器人团队认为,一款好的面向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应用,应该是能增强、并提升人类的能力,能从
[机器人]
中国人工智能震惊外媒,Little Orange海外爆红
  美国仓库人工智能机器人曾经刷爆中国朋友圈:神奇的送货,智能手臂快速分拣货物的视频当时让中国人都看呆了!   而今,中国申通公司的“小橙人”机器人在仓库工作的视频也完全让外国人看呆!这则视频被转发到到外国社交网络迅速爆红,两天点击量超千万,并且引起了包括每日邮报在内的海外数十家媒体报道!      外媒报道中国小橙人   视频中的橙色机器人不仅呆萌,而且非常智能,轻易俘获大批粉丝:      外国网友为中国人工智能点赞   整齐排队接过工作人员的包裹↓↓↓      接包裹   背着包裹“礼貌”运输,决不占道和发生摩擦↓↓↓      小橙人秩序井然送包裹      到达
[机器人]
美国造“自我意识”机器人?还能自我复制?
  导读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人类尝试AI理解自我并组织行为的一个初步成果,有人把它通俗的称作:一个机器人(机械臂)搞懂了“我是谁,我在哪,我应该干什么”这几个哲学问题……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讨论:一旦出现拥有自我意识的AI/机器人,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小编找到七种回答,给大家概括一下:   1、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可知的,是永远无法证明的,这是个伪问题。   2、人工智能几乎不可能具备自我意识。   3、其实AI已经无数次产生过自我意识,但极高的算力会使其瞬间涅槃。   4、我们已经生活在有自我意识的AI所创造的世界中。   5、机器人一旦有了自我意识,它们的体力,记忆力,环境适应力,修复能力,智力,情绪调控力、学
[安防电子]
美国造“自我意识”机器人?还能自我复制?
微软与MIT利用AI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弥合人机之间的“盲点”
麻省理工学院和微软开发的新模型将人类的真实行为与在相同情况下所做的事情进行比较,或者,在实时环境中观察AI可以在发生或之前纠正任何错误。其结果是AI系统将根据其动作与人类的匹配程度来改变其行为,并确定需要更多理解的情况。 “这个模型帮助自治系统更好地了解他们不知道的东西,”研究作者Ramya Ramakrishnan写道。“很多时候,当部署这些系统时,他们的训练模拟与现实环境不匹配,AI他们可能会犯错误,例如发生事故时。我们的想法是利用人类处置特定状况的方式弥合模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其中的一些错误。“ 该模型还没有为公众推出做好准备,但是研究人员一直在使用视频游戏对其进行测试,其中模拟人对游戏中的角色进行校正
[汽车电子]
微软与MIT利用<font color='red'>AI</font>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弥合人机之间的“盲点”
小广播
最新家用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电视相关 白色家电 数字家庭 PC互联网 数码影像 维修拆解 综合资讯 其他技术 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