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及路径分析

发布者:Wanderlust123最新更新时间:2011-04-27 来源: 中国物联网关键字:物联网产业  发展态势  路径分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如缺乏统一的发展战略、核心技术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地址资源缺乏、规模化应用不足等,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产业是由物联网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以及物联网用户构成的产业集群。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将物联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一)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资金数亿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均将物联网(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业信息化部还专门立项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射频识别(RFID)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支持。科技部专门在先进制造领域设立了"RFID"专项,投入1亿多元对19个专题、近3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资助,从RFID芯片、关键 技术的研发到行业应用的整个产业链进行资助和培育。目前,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

  (二)在标准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世界物联网领域,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取得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重要话语权。这将改变我国在计算机、互联网两次信息浪潮中双双落后的局面。目前,我国物联网(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为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2009年9月11日,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也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三)具有了较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一是技术研究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中科院、无锡市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同一天,中国移动宣布将在无锡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重点开展TD-SCDMA与物联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并同时建设物联网数据中心,以支撑物联网相关业务的落地运营。23日,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无锡成立。24日,中国联通与无锡签订协议,合作推进WCDMA与物联网融合。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成立。在产业化组织方面,早在2005年9月,上海就成立了"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2009年11月和12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传感网(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相继成立。二是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8月7日,首个国家物联网园区在无锡建立。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也快速推进。

  (四)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根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意味着物联网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1。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据相关分析报告,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00亿美元,2008年达到780亿美元,2012年将超过14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0%2。国内物联网产业,据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如图1、图2所示。

  (五)世界物联网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图1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

图2 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

 

图3 国外物联网专利各类型数据及占比

  从全球的情况看,世界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从知识产权的情况看,截至2008年底,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资料的统计,国外关于物联网的专利数1126件。从专利分布情况来看,在申报的1126项专利中,基础和核心专利分别只有15项和503项,分别占整个比重的1%和45%,而外围专利达到了608项,占整个比重的54%。如图3所示。基础专利和核心专利所占比重较小,其基本状况符合物联网是新兴的通信应用网络以及物联网产业化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这一现状。从标准的情况看,全球统一的标准体系尚未确立。我国物联网领域起步比较早,标准化和技术已具有一定优势,并且是"国际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研究组"的成员,在国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上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而且,我国健全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应用市场使我国具备了较强的物联网产业化能力,有望通过建立完备的物联网研发和产业链,成为物联网标准、产业和技术的输出国。

[page]

    二、我国物联网产业化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没有成熟。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相比,物联网的发展更加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标准的统一。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明确统一的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还没有出台,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从物联网相关企业股价的迅速飙升以及许多城市纷纷介入物联网建设,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缺失

  我国在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缺失,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外,我国只有极少数企业拥有物联网核心技术。以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例: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但在全球RFID专利中,我国RFID专利申请量只有美国的6.5%,日本的45.7%3,而且多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型专利数量较少。美国在芯片、编码、空中接口协议等领域拥有大批专利,其申请总量超过了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本以及我国大陆等多个区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总和,高达53%。而日本、欧洲则在传感器技术上拥有巨大优势。即使在国内,国外企业和组织在我国申请的RFID发明专利授权量也占据主要地位。截至目前,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已制订出RFID标准,并加速向我国输出,随着国外RFID标准在我国的推广以及逐渐被我国企业接受,我国RFID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国际标准在国内应用所形成了事实标准将会阻碍我国国家RFID(射频识别)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三)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涉及物体标识、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包括了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应用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等不同企业主体。虽然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适应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统一的标准体系尚未出台,使得目前很多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厂家各自为战的状态,终端厂商、应用厂商、集成商无法有效分工协作,产业分工不能细化,影响整个产业规模化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标准规范的不完善将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混乱。

  (四)物联网地址资源匮乏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发展,需要大量的IP地址,专家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物联网地址预计需求量在100亿。而目前互联网在IP地址资源上的不足,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最大的瓶颈。从总量上看,目前全球互联网IPv4协议能够提供的地址空间最多只有40多亿,且可分配的IPv4地址剩余量不足10%,并将于两年内消耗殆尽。从结构看,全球IPv4地址分布不平衡,截止2009年底,排名第一的美国的IPv4地址为14.95亿,占全球已分配IPv4地址总数的50%。排名第二的我国的IPv4地址仅为2.32亿,占全球的7.77%。从发展趋势看,2009年度我国IPv4地址申请量为美国1.94倍,增长势头强劲。IP地址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地址资源的不足,将使我国地址资源匮乏的问题更加突出。

  (五)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不足

  我国物联网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开展的物联网应用主要还局限于小范围的简单应用,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庞大的行业和大范围的应用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使得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模性市场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同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是制约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一是分析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重点任务;二是明确界定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制定实施我国促进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

  (二)加强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一是在物联网核心技术,如RFID天线设计与制造、RFID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标签集成、读写器关键零件、RFID测试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二是积极探索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将研发与产业化结合起来,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聚集物联网研发人才和项目,开展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三)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设坚持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同步推进的原则。一是在物联网基础标准领域,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进一步确立并扩大我国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中的发言权。二是在国内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上,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核心技术和网络为依托,制定和形成我国自己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四)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一是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步伐。积极发展IPv6下一代互联网是解决目前互联网地址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要尽快建立IPv4向IPv6过渡的有效组织机制,制度与措施,明确时间表,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利用财税杠杆和专项基金等经济的手段,鼓励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进行IPv6改造,加快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步伐。二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定,以物联网运营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为实施主体,发挥政府在推进物联网应用中的能动作用,以政府订购和首购的方式,在工业、农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包括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探索物联网价值链合作模式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

关键字:物联网产业  发展态势  路径分析 引用地址: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及路径分析

上一篇:纽约时报:亚马逊事件或致云计算产业蒙上阴影
下一篇:中电信原总工称物联网复杂:RFID就有250个标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25

产业转型 物联网再进化 建构市场新版图
    在近两三年来,物联网已经成为产业界最熟悉的名词,不只科技厂,包含传统企业也都希望大赚物联网商机。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物联网将无所不在。 尽管如此,经过近一两年来的发展,各大科技厂虽然不断积极致力于各个面向的研发,但物联网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没有杀手级应用出现,各家厂商各有拥护的平台,没有统一的标准。 物联网引领产业新成长 物联网,究竟会是产业界的下一件大事?抑或者是另一个虚幻泡影? 对此,长期关注物联网发展的Gartner副总裁荣誉分析师Jim Tully指出,物联网的热潮现在才正要开始,且未来还有数十年的荣景,带来极大的商机跟利益。根据Gartner预估,物联网商机在2020年将达到2兆美元,且联
[手机便携]
泛在电力物联网招标放量 相关产业链将迎订单爆发
中国储能网讯: 市场关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在第四季度加快建设的预言即将成为现实。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了多则2019年(新增)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服务招标采购公告。 具体来看,设备招标项目中,调度类设备为9259个、信息化类设备9960个、合计19219个,涵盖宁夏、天津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专项设备及国网大数据中心建设专项设备。服务招标项目共计156个包、275个招标项目,内容则涵盖企业中台顶层设计、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物联管理平台、总部ERP系统、智慧供应链、PIS系统、新能源云、营销系统、新一代电力交易系统等重点方向,将全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层和应用层。 今年3月,国网公司对建设
[新能源]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发展潜力巨大
延续了近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产业2017年再创新高。据gongkong市场研究部统计,2017年中国地区多关节、SCARA和并联三种工业机器人本体销量近9万台(套),同比上涨超过40%;销售业绩近200亿元,同比上涨近30%。 受市场刚需、利好政策及机器人自身发展等因素的拉动,gongkong市场研究部综合市场表现预测,2018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上述三种机器人本体销售额将突破200亿元,到2020年有望接近300亿元。 应用领域集中 从横向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车辆/零部件制造、及家电、金属加工、食品饮料烟草等行业,约占工业机器人80%的市场。其中,车辆/零部件制造行业
[机器人]
物联网成强力支撑 安防监控产业五大新技术
    纵观安防行业的一路发展,安防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安防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如何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各安防企业思考的最大问题。当然,新技术的应用无疑是安防监控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云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方面解读其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     云技术带来安防监控新变化     对于安防技术的发展来说,基本是按照模拟化,数字化,网络化,乃至智能化的道路发展着。而对于当前的发展定位来说,则是从分散的,非联网的技术向着联网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化的形态迈进。因此,云存储技术在应对这种转变上还是非常有优势的。以平安城市为例。当前的平安城市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监控联网提出了很高的
[安防电子]
物联网日渐普及 如何挖掘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
 眼下,亚洲科技正处于一个大跨越的转折点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眼下物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融合,势必会将产业推向一个高峰。可以预见的未来是,物联网数据无处不在,而这些数据的经济价值,则会催生一系列设备与服务的购买行为。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5G网络服务的部署,也将会刺激更多的apps的诞生,相应的物联网数据将会以几何倍数增加。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存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也注意到物联网产生的数据是全球分散的,如何布置数据中心也是一个市场痛点。未来,物联网领域所用到的数据中心不太可能是如今这种集中应用模式。 设想一下,未来的物联网数据最开始肯定是在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进行初步处
[网络通信]
台湾半导体产业成长落后全球水平 IC设计须展开IoT转型
资策会预估,2017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整体产值将达到新台币23,473亿元,较2016年小幅成长1%,不如全球表现。 预估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较2016年成长9.8%,达3,721亿美元;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也会有小幅成长,预估成长率为2.1%。 全球市场的成长关键,除了3C终端产品需求回稳,带动内存价格上扬之外,车用电子及工业用半导体需求成长也是重要关键。 台湾半导体产业要跟上全球趋势,就必须积极拓展物联网相关新兴产品。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产业顾问周士雄指出,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率预估在2017年可以达到9.8%,比起资策会MIC在6月时所发布的7.2%明显上升。 调高成长率预估的原因除了内存价格维持高档外,半导体在
[半导体设计/制造]
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产业应用与发展
传统传感器仅具备感测环境参数的能力,并不具信号处理及控制的功能,因此仍须加装信号处理器及致动器,才可完成感测及控制。70 年代,制造业提出智能传感器的概念,即设法将感测信号处理、控制的功能集中于单一感测组件上。Frost & Sullivan的报告论述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创新发展,并提出各领域应用、专利发展与应用案例。 一、智能传感器在产业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的零组件包含:感测组件(Sensing Element)、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与模拟接口电路(Analog Interface Circuit)。此外,相较于传统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具有一个或多个智能的功能,
[网络通信]
东莞欲学无锡 借物联网实现产业转型
  “东莞转型如果成功,对广东整个制造业的 转型 ,特别是加工转型将有很大的示范作用。”24日,广东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李阳春表示,连日来有关东莞转型升级系列讨论紧扣时代脉搏。   “东莞这几年的转型,是金融危机和自身经济结构遭受困局的双重压力下逼出来的。”李阳春表示,东莞的转型升级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开始,一定程度上争取了主动。   转型不代表把东莞转变成一座空城,大部分企业还是要就地升级。他强调:“一方面,我们要很客观地看待已经转移出去的产业。另一方面,要让留在本地的企业就地升级,特别是外贸型的企业。”李阳春认为,企业市场的转型,指的是由过去单纯依靠外贸的市场,发展为内外市场兼有。即“要两条腿走路”。他还补充道,即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