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网融合及光进铜退的大背景下,随着PON技术的成熟以及用户对于带宽需求的暴涨,国内的FTTH建设已经到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国内的全业务运营商也各自在FTTH的建设上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投资力度,国内的FTTH已经进入了大规模部署阶段。以中国电信为例,其计划2011年城市地区新增光纤入户达到3000万线,是整个“十一五”期间的3倍,累计覆盖到4000万户家庭,2013年光纤入户覆盖达到8000万户。
ODN质量隐忧
FTTH网络运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的质量,而业务的质量又依赖于ODN的质量。作为FTTH的基础网络,ODN必须能够承担20~30年的业务需要,且ODN建设具有隐蔽工程多、设计寿命长的特点,不过由于ODN质量问题短期内难以暴露,而潜伏的质量问题一旦爆发则解决难度极大,ODN质量一旦不能达标,其返工和改造成本将十分高昂,对于维护部门更是一场持久的灾难。
在施工质量方面,必须考虑ODN施工的工艺和流程。当FTTH进入规模部署阶段,运营商或其合作伙伴亟须通过完整的工程规范和系统的培训,培养更多的专业施工人员。相比铜配线网络,光纤的施工处理要求更高。尤其是室内布线,对运营商而言是一个相对全新的课题,并且涉及到用户本身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需要制定合理的室内布线规范,才能更好地指导室内布线的高质量施工。
根据在工信部质检中心实际检测及各地运营商招标测试及实际应用情况,出现质量问题的较多的是分路器、现场连接器、光纤跳线、蝶形入户光缆这几种产品。
光分路器是ODN网络的核心无源器件,涉及到光分路器芯片、光纤阵列以及芯片与光纤间的耦合和封装等关键技术。国内宣称能够生产该产品的厂家可能超过数百家,事实上部分没有技术实力的小厂商将切片、小模块采用分包给买民间小作坊生产,质量隐患很严重。如果不进行分路器的可靠性试验,造成现网中的大量应用,对ODN网络质量将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场连接器通过冷接工艺有效地提高了FTTH的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但是由于缺乏标准的指导,部分厂家推出了一些成本低廉的违背光器件本质的“短命”产品,较为典型的是现场直接切割光纤后插入连接器中直接和对端连接器互连,而我们通常所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会预置一段光纤,通过至少6道工序进行研磨以保证其端面的质量。
上述直插式现场连接器由于光纤未进行端面研磨,端面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回波损耗较高影响系统稳定性且会造成对端连接器所使用光纤的端面的损伤而引起严重故障。
此外,在运营商招标过程中,厂商的送样检测都是合格的,但是如果从现场抽样检测,就会发现,光纤跳线的拉力指标达不到、施工中连接器很容易脱落,现场连接器的温度性能、抗拉抗扭性能和衰耗也都不符合标准,施工中很容易产生问题。
ODN标准亟需统一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和检测手段,且国内相关行业的规范性还略显不足,很难区分各种产品的质量,加上ODN网络的无源特性使得问题和故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使用才能暴露出来,从而导致当前有相当的产品在市场上“滥竽充数”,等到故障发生时往往已经开始大规模铺设问题产品。
成熟产品在应用于FTTH的ODN网络时有了新的需求,如部分光缆产品、光交类产品、接头盒等。这些产品的标准普遍出来的时间较长,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应用环境,如接头盒产品的标准在1996年编写,但对于目前可内置光分路器以及多端口分歧出蝶形光缆的应用方式没有进行界定;管道光缆及塑料光缆标准在2000年左右编写,部分定义需随着技术发展进行修改。
线路部分的产品规范中定义的一般为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等,一般定义的为一个长期的数值。需要较为专业的仪器和完善的检测方式来进行检测,特别是针对光器件和材料部分,当前的检测机构和运营商都较为缺乏检测手段。
“质”与“价”权重需平衡
为改善ODN产业的发展环境,烽火通信认为应建立FTTH产品标准体系,从产品形态、产品特性及产品检测手段上进行规范,对厂商进行多方引导,有效形成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链。产品形态和产品特性的规范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对于降低FTTH的建设成本尤为重要。
产品检测手段的规范重点在于丰富检测手段,达到明确区分产品的质量的目的,避免因为ODN网络的源特性使得问题和故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使用才能暴露,导致等到故障发生时往往已经开始大规模铺设问题。
一切不规范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都会给ODN网络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建立FTTH的施工规范是当前比较迫切的行业需求。
在运营商这一方面,应当丰富技术岗位培训,完善施工规范,建立科学的工程验收程序,避免不规范施工造成后续维护风险。同时应当平衡“质”与“价”集采等项目中的权重,避免部分ODN产品供应商把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通过不断压缩成本甚至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来进行的恶性竞争,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长期来看也是对于运营商投资的保护。
上一篇:规模化FTTH建设下的ODN质量探讨
下一篇:FTTH渐成主导接入模式 地方推广强调因地制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33
- Wi-Fi 8规范已在路上:2.4/5/6GHz三频工作
- 治理混合多云环境的三大举措
- Microchip借助NVIDIA Holoscan平台加速实时边缘AI部署
- 是德科技 FieldFox 手持式分析仪配合 VDI 扩频模块,实现毫米波分析功能
- 高通推出其首款 RISC-V 架构可编程连接模组 QCC74xM,支持 Wi-Fi 6 等协议
- Microchip推出广泛的IGBT 7 功率器件组合,专为可持续发展、电动出行和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
- 英飞凌推出新型高性能微控制器AURIX™ TC4Dx
- Rambu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HBM4控制器IP,加速下一代AI工作负载
- 恩智浦FRDM平台助力无线连接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