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华为麒麟970为何选择选择寒武纪做AI

发布者:科技徜徉最新更新时间:2017-09-05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华为  麒麟970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上周六,DT 君在柏林 IFA 现场深度报道了华为最新发布的移动端 AI 芯片。此后,DT 君独家专访了深度参与麒麟 970 方案设计的一位相关人士,但这位相关人士拒绝在文章中透露其姓名及身份。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这位相关人士表示,麒麟 970 整合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神经处理单元)构想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酝酿。

 

  就当初的情况而言,产业界已经看到 CPU 的应用瓶颈,而 GPU 虽然也开始参与计算工作,但其主要的显示工作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而负担不断加重,所以要让这个已经分身乏术的架构继续增加负荷,对整体性能以及功耗表现也是会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说,为追求更高的应用效率,以及更好的功耗表现,只让 CPU 或 GPU 架构参与计算已经远远不够满足需求。

  事实上,当初的主流移动芯片架构也已经不会只内建此两种架构,而多半会增加额外的 DSP 单元或者是 ISP 架构,不仅分担主系统的沉重计算负担,也因为让不同类型的计算工作可以摆到更适合的计算架构上,整体功耗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可以说,AI 正是基于同样的概念:让适合的架构来做适合的工作,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图丨余承东展示麒麟970

  这位相关人士对 DT 君表示,华为在当时就决定了未来 AI 相关计算,将会以专用架构的设计方式进行,这就好比绘图工作会交给 GPU 而不是 CPU 是一样的道理。

  

  寒武纪的生态经营和架构优势赢得华为青睐

  当然,以华为旗下海思的芯片设计功力,如果要从无到有设计出专用的 NPU 单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此类 NPU 架构单纯,设计难度也不会比 CPU 更高,但问题出在生态方面。

  这位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完全自主开发,从无到有的经营生态,华为有可能在未来方案推出时,缺乏市场开发者以及相关生态的支持,恐怕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

  众所周知,寒武纪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的一个课题组,由陈云霁、陈天石教授领导。

  该课题组早在 2008 年就已经开始研究神经网络算法以及芯片设计。寒武纪第一代方案在 2012 年推出,65nm 工艺下功耗为 0.485W,面积 3.02mm²。平均性能超过主流 CPU 核的 100 倍,但面积和功耗仅为 1/10,表现相当惊人。 

图丨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

  不过,当初寒武纪有个非常直白的命名代号,叫做 DianNao,就是中文拼音的“电脑”——顾名思义就是拿来做计算工作的、用电的“大脑”。当初,这个命名并不是中国人的主意,而是研究团队中法国人的建议——不用当时已经烂大街的神经网络芯片之类的命名,反其道而行用中文取名,外国人反觉得十分高大上,相当有趣。

  中科院在 DianNao 的基础上开发出 DaDianNao(第二代,功能增强)、PuDianNao(第三代,普电脑,通用型机器学习晶片)、ShiDianNao(视电脑,图像识别处理器)、DianNaoYu(电脑语,神经网络指令集)等延伸规格,针对不同应用或目的特化,也看得出研究团队对命名规则的坚持。

  这位相关人士对 DT 君表示,寒武纪实际上是基于对整个软硬件优化的平台,拥有成熟的硬件,以及软件界面设计,生态支持能力绝佳,且因为知识产权完全自有,不怕受制于人。也因此,华为一方面为了节省成本,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竞争优势的架构设计,考量二者得出的唯一解答:就是寒武纪了。

图丨寒武纪科技

  NPU到底有多强大?

  NPU 本身可达到 1.92 TFLOPS 的半精度(16bits)计算能力,以 IFA Keynote 上提到的应用案例为例,使用 NPU 可在一分钟内辨识超过两千张图片。换句话说,每秒可辨识超过 30 张图片,这对于需要及时分析的场景识别或者是合成,所需要的数据分析,已经可以达到几乎实时的地步。

  而就华为给出的 25 倍速度,50 倍效率推算,该 NPU 功耗全负载大约只有 CPU 的一半,如果以计算效率/功耗换算,大概是 0.8 TFLOPS/W,如果以 NVIDIA 的 V100 方案作比较,V100 约为 0.4 TFLOPS/W。

  可见,麒麟970内建的 NPU 效率之高了。

  

  从云端到本地端硬件的AI应用

  DT 君在之前的报道分析中也提及,云端性能强大,学习快速,但学习得出来的模型是通用模型,很难针对小众有订制化的调整,并满足消费者的应用场景。

  但过去本地端硬件性能不足,虽然可通过云端学习,但数据这么一来一往,效率极低,无法做到实时处理。若本地端硬件拥有强大的 AI 学习能力,那么就不需要把数据上传到云端,直接在本地端处理即可,效率更高,且更能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这位相关人士表示,环顾业界,其实不是只有华为在做终端的 AI 计算工作,但华为提出的方案是以能够实现快速规模化,并以成熟的商业思维为基础。其他竞争业者,比如说高通或苹果,也都在各自的技术领域有所成就。

  然而,这个市场目前才处于刚刚在酝酿的时期,所以根本也不存在什么竞争问题。如果产业竞争者能够共同把饼做大,让生态更成熟,其实整个 AI 的市场规模足以撑起许多大型企业,而华为抢先卡位,自然是为了届时能够处在一个相对优势的市场地位。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时间,所以只有把眼前的移动生态先做好,未来才能够实现对其他应用场景的布局。

  

  那么生态系统的支持如何拓展?不同架构是否会冲突?

  当然,目前业界采取的 AI 加速芯片设计,在结构和理念上都各有不同,计算特性也不一致,但这名相关人士表示,其实也不用担心未来会有不同架构各据山头,导致生态撕裂、饼做大前先起内讧的状况出现。

  由于目前主流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或Android)都已经支持了针对终端 AI 计算的相关开放规范,也提供了共同的软件界面,从而借以接入各种不同架构的 AI 加速芯片。

  未来 AI 加速芯片的设计会有标准功能,也会有作为差异化速求的额外附加功能,前者透过一般标准界面就可存取,后者也同样是透过标准界面,但只需要小幅修改开发者端的程式码即可取用,不会造成业界的混淆。

  移动应用是短期目标,未来将打生态战拓广其他领域

  这位相关人士也表示,华为在 IFA 上的应用方向其实是短期目标,由于手机生态成熟,也容易接受新技术的导入,而把 AI 加速能力放在手机方案上,最有机会得到回报。

  就当前的三大应用方向而言,包含视觉处理、AR 以及自然语言,都是近来最热门的高端智能手机应用发展方向,如果华为能够用更低的功耗,更好的效率来处理好这些事情,一来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创造更高的利润,二来熟悉相关终端 AI 处理技术之后,也可以把这些方案拓展到其他智能应用上,而不是只有手机而已。

  这位相关人士也强调,华为内部也已经有下一个三年计划,针对未来 AI 技术的演进,配合市场应用的需要来进行改善和微调,并随着麒麟芯片的世代更替来推新架构。

图丨麒麟 970的细部架构,NPU是最大亮点(资料来源:华为)

  然而,虽然目前手机上的 AI 方案主要都着眼于 Inference(推理),而 Learning(学习)的部分则较少被提及。但凭借 NPU 的导入,一旦性能足够之后,要做到小规模的学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部分与个人化的使用体验息息相关,各大厂都不会轻易放过这块大饼。

  初期以高端方案布局NPU应用,未来将可能打入中端市场,扩大生态的发展

  麒麟 970 作为第一代整合 NPU 的应用处理器芯片,定位最高端,也不吝于用最好的工艺,搭最顶尖的计算核心,但考虑到未来市场的走向,AI 应用一定会普及化、平民化,所以未来在相关 AI 芯片的布局规划上,肯定会往中端,甚至低端的方向走,但是在 NPU 的规模方面恐怕就会有所调整,一方面是成本考量,一方面也是产品定位问题。

  目前,华为正在积极和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合作,希望将整个生态基础快速扩大,这方面也不会仅止于 IFA 上所公布的三大应用方向,而是会鼓励产业合作伙伴积极尝试,华为也会尽力协助合作厂商做出他们想要的 AI 应用。

  这位相关人士表示,麒麟 970 的发表只不过是短期指标,长期来看还有不少需要加强的地方,但华为至少已经踩出第一步了。虽不能说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但至少快了竞争对手一些,也让华为可以提早思考下一步的布局。

    以上是关于网络通信中-一文读懂华为麒麟970为何选择选择寒武纪做AI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华为  麒麟970 引用地址:一文读懂华为麒麟970为何选择选择寒武纪做AI

上一篇:麦肯锡:机器学习仅仅是AI的解决方法之一
下一篇:AI Challenger 开赛:国内最大规模深度学习数据集上线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7:36

华为发布全新5G多模终端芯片 可支持车联网、自动驾驶
在华为5G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对外发布了一款全新的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5000。余承东介绍,巴龙5000是全球首个支持V2X的多模芯片,可用于车联网、自动驾驶。 Balong系列芯片加速华为车联网落地 巴龙5000不同于之前发布的“巴龙系列芯片”,这款芯片体积小、集成度高,能够同时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模式,具备能耗更低、延迟更短等特性,极大的增加了5G商用价值体验,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的双兼容架构,可以灵活应对5G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下用户和运营商对硬件设备的通信能力要求。 随着华为在芯片层不断获得发言权,华为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正加速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MWC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华为</font>发布全新5G多模终端芯片 可支持车联网、自动驾驶
硕贝德:华为Mate30系列手机天线供应商
华为Mate 30系列自上周发布以来,其供应链的国产化程度也备受关注。可以肯定的是,此次Mate 30系列的全部供应链厂商中,A股上市企业的比例再度提高。 据悉,华为Mate 30系列手机内部集成了21根天线,其中14根天线用于5G连接,并支持8频段5G和双5G SIM卡连接,国产天线厂商硕贝德是供应商之一。 9月23日,硕贝德在互动平台回应,公司与华为在终端天线、基站天线和车载智能天线等领域均有合作,是华为mate30系列手机的天线供应商之一。公司的射频模组业务将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客户的需求状况适时开展。 截止今日收盘,硕贝德涨停,报收22.33元/股,总市值90.83亿元。
[手机便携]
华为荣耀或入局智能电视市场 最快下半年推电视新品
关于vivo、OPPO、华为等主流手机厂商进军电视领域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当成新的新闻重提一次,但vivo、OPPO两家这次均对此消息予以否认,反观华为,对是否会进入智能电视领域的态度则是模棱两可。   消息源称,华为旗下荣耀将进入电视领域,荣耀目前正在组建电视团队,很有可能在下半年推出电视产品。   智能电视作为不可忽视的家庭终端入口,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厂商的必争之地,不论是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乐视、还是风头正盛的小米都对智能电视领域重视有加。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转移新站场、开拓新业务自然被视为企业安全可行的发展方向。   目前,华为荣耀主除手机业务外,还涉及了包括路由器、电视盒子、智能体脂称、智能
[家用电子]
华为CeBIT发布新型企业接入路由器
    华为公司在汉诺威CeBIT上推出AR G3企业级接入路由器。该产品采用最新的第三代路由器架构,支持移动和固网WAN接入,满足企业多业务处理需求。     华为表示随着企业视频,VoIP,安防等业务开展的增多,企业级IP网络设备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为了全面提供IT服务,企业需要构建高效的ICT系统。AR G3企业接入路由器正是实现企业内网和外部网络联接的接口。
[网络通信]
惊奇科技,华为高大上的发明—液体摄像头
华为的创新和研发实力在业界有目共睹,这次华为又研发一项黑科技,液体摄像头技术,听起来就非常高大上。 华为近日公开了新的透镜技术专利,该专利显示,华为可能正在研发一款全新的液体摄像头,从而进一步提升相机拍摄能力。 传统的相机成像一般都是两个镜头,第一个定透镜头用来感光光圈,第二个定透镜头用来调整焦距辅助。但是华为公布的专利图显示,该公司将在传统的两块镜头之间,加入一个液体固定透镜组,如上图的中间部分,这样就只需改变液体两侧的电压,便可实现焦距的变化,使成像更清晰,失真率更低。 液体摄像头的出现,还可以改变现有摄像头技术的缺陷——摄像头凸出。手机摄像头凸起容易造成磨损,影响美观,
[手机便携]
惊奇科技,<font color='red'>华为</font>高大上的发明—液体摄像头
华为帮某西方国家研发芯片
  华为方面日前表示,在未来3年内将在意大利投资超过30亿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18日发表文章,报道了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实验室教授里纳尔多·卡斯泰洛和汉学家弗朗切斯科·马林吉奥就相关问题的分析。他们认为,对欧洲而言,这是一个独立于美国技术的好机会。采访内容如下:   问:华为继续在意大利投资,通过与帕维亚大学合作创建的项目精髓是什么?   卡斯泰洛:这里指的是已经与华为合作过的其他项目。他们投资了一些具有特定目标的研究项目,包括光纤接口和5G应用的研发或无线电桥连接的电子高频研究。   问:实验室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卡斯泰洛:将从事集成电路,即芯片和微芯片的开发,特别是在初始阶段。还有其他项目
[手机便携]
华为带动运营商,走向5G的道路
由于物联网尤其是互联网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网络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成为推动5G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是加拿大政府还是全球各地,均在大力推进5G网络,以迎接下一波科技浪潮。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华为带动运营商,走向5G的道路 在2017年北京网络高端展上,华为发布面向5G的移动承载解决方案。方案在提供基于50GE的高性价比大带宽、单跳10us超低时延管道的同时,在业界率先推出基于FlexE的层次化网络分片,并以云化架构实现按需连接、敏捷管控,帮助运营商构建新的移动网络商业模式。 2015年,ITU正式定义了5G的三类典型应用场景,一是AR/VR等峰值速率可达10Gb/s的增强型移动宽
[嵌入式]
LG U+购华为移动设备:通信安全无忧
    韩国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LG U+决定购买中国华为移动设备后,引发了通信安全方面的争议。对此,LG U+主张“毫无问题”。 最近,LG U+选定三星电子、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SN)和华为等作为代替2.8GHz宽带的LTE基站设备供应商。但华为试图进军美国和澳大利亚通信设备市场时,两国政府却主张“中国政府有可能通过华为的通信设备收集情报”,并禁止使用华为的设备。因此,韩国安全专家也开始担心通信方面的安全性。 LG U+副总经理柳必启上月31日在首尔麻浦区上岩办公楼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绝不会因为使用华为的设备而引发安全问题。”他对安全问题反驳称:“如果存在安全问题,即使华为的价格条件多么优越,也绝不会选择华为,这是我们的经营方针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