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传感器行业是过热,过多的人员和资金涌到了行业,但是缺乏对传感器行业真正深度的理解。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当下传感器市场四个特点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军在传感器产业创新大会2017——暨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年会上就目前传感器行业的特点做了四个方面的总结:
1)技术密集。我们哪一个传感器行业都会有很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尤其是跨门类的人才众多,包括搞材料、搞化学、搞物理、搞结构设计等人才,而只有将各个专业人才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传感器。
2)资金密集。这里的资金密集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一定要投资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也不像一些人说的,传感器投资1、2千万也可以做。这里的资金密集是相对较产业规模而言的,例如,做消费电子产品智能硬件,或者做空气净化机,有1000万资产就可以出产品,甚至以上市。而做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买设备、研发需要的资金和它产生的效果。
3)研发及生产周期长。与其它产业相比,资金需求强度更大,研发及生产周期长,从有一个技术原型到研发出样品,样品拿给客户试用,客户试用了以后再反馈,反馈以后再改进,用户再试用,没有3、5年很难让客户认同你的产品。尤其是产品拿认证,半年很快,一年、两年也很正常,传感器从创业投资到最终出产品批量销售,5~8年很正常。
4)应用信息匮乏。从一个好的创意到用户使用效果产业链太长,其中包括从一个器件做成产品,再到集成当中,用户反映的效果,用户的意见一层层反馈,最终到芯片厂家后,用户原始的反馈信息衰减了很多。因而,芯片厂家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应用信息。传感器有一个特点是芯片厂商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用户手中,真正的用户体验如何,只知道自己产品的参数和性能,而这些又不能体现用户具体使用情况,因而可以说是假的。另外,用户也不知道传感器究竟研制出预想会是怎样的使用效果。这些传感器在应用中的特点制约了传感器发展。
图1 传感器产业特性
汉威从困境到突破
针对目前产业的特点,汉威集团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么多年也是深受要素的制约,但最终还是做起来了,就汉威的现有优异成绩,任红军董事长表示,汉威主要从“资金、技术、机制和市场”四个方面寻求突破。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更多人才、找到更多资金;
2)要有更平稳的心态,忍受长时间寂寞,逐步发展产业。
任红军董事长称,“我们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也在资金层面、技术层面、发展培育机制,以及在市场方面,我们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跟国内的大学联合,上市公司平台自己提供更多资金,包括组合产业基金来投入等。”
图2 汉威集团解决困境的思路
炜盛作为汉威旗下子公司之一,主要聚焦在传感器上,其传感器原来主要是自用,而随着公司产业的发展壮大,现在自用占的比例会在30%到50%左右。炜盛传感器产品大概有十大种类,包括气体浓度、流量、压力、湿度、柔性压力,以及健康产品中使用的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都是炜盛自己生产的。在此次2017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会上主要展出了自研的气体传感器。
谈及此次展出的自研气体传感器,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硬件架构工程师刘建钢称,我们做一个MEMS传感器。如果传感器里面没有电路,没有校准,然后客户拿过去之后,是很麻烦的,是很难装到手机等产品中的。此次炜盛展出的自研气体传感器加入了一个专用的信号处理部分。它可以直接向SBI输出信号,使用方便,易于量产,可以用到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汽车导航中。
炜盛是以气体传感器起家,随后扩展到像一些压力流量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但是气体传感器仍然占据公司80%左右的销售额。刘建刚工程师称,我们有试验过连续超过,相当于十五年的数据。就是真实在实际应用场合不超过十五年。像精度的话,我们经过国内外认证,就是满足它的剂量认证都没有问题,包括防爆认证。现在像用于消防里面的,GB132,我们是新国标的七个单位之一。
现在炜盛传感器产品的应用领域比较多,其中气体传感器销量占据国内市场70%左右。炜盛的气体传感能测两、三百种气体,种类比较多,在消费类传感器产品最小可以做到3mm x 3mm x 3mm。
最后,谈到公司营收规模,刘建钢工程师向电子产品世界记者透露,我们的集团(汉威)今年应该能做10几个亿人民币,像炜盛这边今年大概能做到2个亿(人民币)。
以上是关于网络通信中-任红军解读传感器市场四大特征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上一篇:华为副总裁楚庆:NB-IoT将催生千亿市值科技巨头
下一篇:李志刚:以创新思维重塑行业新生态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