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物联网可以称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因为浪潮不仅自己叠的漂亮,还能将泛游其上的幸运儿送上更高的巅峰。过去的一年,在这层浪潮里旋转跳跃实现华丽新生的行业应用中,最火热的莫过于共享单车和新零售。
在新零售这个大赛道里,从规模和场景不同来看,又可细分为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自主收银、无人货架、自动贩卖机等多种终端形态。这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可能要属无人货架了。无论是资本的追捧还是各路入局者蜂拥的竞争,无人货架已无疑迅速蹿升为“新零售”领域的现象级风口。普通创业公司、机构投资者和产业大鳄,以及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这一蓝海市场。
那么这一年(其实是半年)以来,经过从业者的探索与实践,无人货架的发展现状如何?行业趋势和走向会是怎样?目前行业困境有哪些?主流玩家们将如何破局?带着这些问题,不妨先来认清无人货架业内的几个基本真相。
扪心自问:无人货架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正如开篇所讲,这个时代是被科技催化出来的形态。随着物联网技术综合体(传感器技术、底层芯片、IoT网络技术、云计算、AR/VR、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等)的发展,原困宥于自身技术或模式瓶颈的诸多行业都迎来了“枯木逢春”的机遇,百年基业零售业最有话语权(单车也一样)。
上个时代,在人力成本和电商冲击的双重重压下,零售业的衰颓之势令人唏嘘。然而,就在一年前,自亚马逊推出无需付款拿完就走的“Amazon Go”明星便利店以后,零售业者便紧紧抓住这根量身定制的救命稻草。Amazon Go当时虽然只是试运营展示,但其对业内的引导意义远超过展示本身。(在Amazon Go之上,无人货架走向进一步轻量化。)
简而言之,一是无人化,二是轻量,三是高频刚需。前两个特性足以让零售业集体拥趸,而第三个优质基因又成为科技巨头和资本大鳄的致命吸引。因此,自去年9月以来,各路势力蜂拥入局,迄今入局者已超过50家,行业融资总额达到20亿。9月,饿了么、盒马鲜生的入场首次将无人货架推向高潮,无论外界看懂看不懂至少打响了名号;11月,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顺丰无人货架项目也已正式运营; 12月,阿里、腾讯两大巨头加速进军,阿里与美的联合推出“小卖柜”,腾讯领投每日优鲜便利购。
三大梯队成型:
据研究机构TalkingData发布《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每日优鲜便利购凭借超10亿的融资额处于行业领跑地位;果小美、猩便利、小e微店等1~10亿的融资额处在第二梯队;老虎快购、哈米等融资金额1亿以下的公司构成了第三梯队,无人货架行业头部化格局开始显现。
相应的,风口来的快,厮杀也来的更激烈。短短半年,“撤店”、“关门”的寒潮便突然来袭。业内人也表示,未料及洗牌来的如此之快,2018无疑要成为无人货架大考和洗牌的开端。那么,企业具备哪些竞争力才能熬过这轮寒潮?
快速洗牌下半场:精细化运营已成竞争焦点
无人货架的寒潮并非凭空而降。正如上文,这是一个被资本和创业者快速炒熟的行业,它本身在快速膨胀模式中已埋下诸多伏笔。无人货架的完整产业链涉及到的环节并不算多:无人货架(或方案)供应商、平台商、消费者、或者还有投资人。那么,对于各游参与者而言,利益体验各不同。事实上,他们也都在无人货架大潮中有各自苦楚,而其中反映的往往是无人货架行业本身的“残忍”真相:
烧钱与变现的界限仍看不清
没有规模的货架没法变现,而规模化又需要资本支撑。因此,抢占流量、点位之争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有些货架商为求点位量已经无视实际市场需求了。据悉,依公开数据,从100人、50人到30人,无人货架进驻企业的人数标准一降再降,背后的运营管理难度也可想而知。
他们从一线铺到二线,从二线铺到三四线。对于着眼于抢占流量的创业者而言,可能在盲目扩张中饱尝资金链紧张、入不敷出、盈利困难等挑战:
例如,最早一批进入无人货架的猩便利,在2017年年底把无人值守便利架覆盖到了全国40多座城市,并作出“高目标”规划:渗透超一线二线城市,布局超过3万个点位,覆盖几十万用户,累积购买用户达300万;果小美则透露,公司每天新增的进驻公司早已超过一千家,预计2018年将覆盖100万个点位。
可是还未等到这些规划落地,2018年初就传出猩便利因资金问题撤离三四线的消息,无人货架的倒闭潮接连袭来。
即便已经实现了高占位率,如何实现高转化率也是个不小的难题。因此,扩张与变现之间,一味靠烧钱来占据对于资本方耐心的挑战随时可能“崩盘”。在几家头部无人货架企业频频获得资本加持时,背后不少小型无人货架企业就开始退场。
无人货架与消费者:供需匹配仍有差距
对于无人货架企业,这一消费场景虽然高频且刚需,但是产品过于标准化、SKU存量少,成为制约其市场规模的最大短板。当然,业内人早已明知,无人货架本身就是一门不大的生意:
业内人士算过这样一笔账:无人货柜单次补货的物流成本与人力成本在20元至30元,货物成本在300元至600元之间,单柜日收入在50元至80元,这还是忽略损耗和丢失成本的数据。实际上,行业内平均货损率达到10%就要考虑撤柜,但为了占据位置,很多公司把这一风控红线一压再压,有的无人货架货损率已经达到20%仍在运行中,加上运营、地推成本,会不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当然,这始终是压在投资人脑袋上的一根草。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方面,当前物联网技术还未完全达到消费者的顺畅体验,“卡壳”或错漏仍有发生;另一方面,无人化的货架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其产品(尤其食品)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无人经济的初级阶段乱象丛生
你一定能想到无人货架与消费者诚信之间的矛盾,盗损率高一直是困扰业内的大难题。那么,如何通过投入成本来提高技术监管率,是货架商应考虑的一个微妙权衡。
这种混乱还发生在货架商之间的竞争中:有从业者表示曾遇恶性竞争,对手将货架货品拿走,由于没付款后台数据未更新,被消费者投诉补货不及时。综合来看,点位之战与恶性竞争相互促进,让这个本就急促的行业更添混乱。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综上所述,无人货架行业下半场的竞争已经从野蛮扩张走向整合能力的考验,如共享单车赛道走向一样,精细化运营将成为玩家角逐的焦点。如何更有力监管产品、洞悉消费者需求变化、优化产品供应和补货、控制产品运营及物流的全流程成本、提升消费者流畅购物体验才是脱颖而出的要点。
可见,无人货架并非人们眼中单纯的资本游戏,更是供应链和运营能力的全面对决。换言之,想要持续站稳在风口、畅游在蓝海(很快将成红海)中,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几种主流供应链模式、运营模式对比
据研究机构TalkingData发布《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显示,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营方面,“前置仓模式”是目前最受行业青睐的模式。能够长期保存的商品由于对仓储、时效等的要求相对较低,“中心仓模式”便成为大多数参与者首选的商业模式。但是,对生鲜等需要冷藏或者快速周转的商品而言,支撑长保商品的中心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短、频、快的配送或者上架节奏,“前置仓模式”便成为了最佳选择。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与无人货架产生了协同效应,能够以比较低的供应链成本提升对无人货架的货物进行补给。
若从供应产品的整合角度来看,又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猩便利和果小美为代表的自采购模式,由企业去采购商品再补充到货架,采购、补货、地推等环节一手揽;另一种是以考拉便利为代表的平台商模式,即基于原有的商家管理体系,让周边的便利店来给办公室的无人货架提供服务,补货由入驻考拉先生平台的商家配送,实际上是将无人货架交由附近的便利店打理,在考拉便利的商家平台可以随时查看商品情况,考拉便利则主要负责地推。
结语
去年以来,合并与退场的行业格局已然上演:从果小美和番茄便利的合并,到年初便利蜂战略投资领蛙,从百家争鸣到马太效应,或许用不了多久。当精细化运营、供应链管理成为无人货架的下半场重头戏,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
上一篇:善于投资IoT技术 改善交通与道路安全
下一篇:什么样的芯片才能够真正适应终端智能的需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