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

发布者:masphia最新更新时间:2018-04-02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AI  深度学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到目前为止,没有工具,也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阻止AI出现问题。实际上,可能了解AI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比较靠谱。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这场竞赛目的是开发智能系统,能够自动驾驶汽车,诊断、治疗复杂的医疗状况,甚至还能训练其他机器。

  问题在于,没有人十分确定该如何诊断这些系统中潜在的、不那么明显的缺陷,或者更好的情况应该是要防止它们发生。虽然机器可以很好地完成某些工作,但人类仍然需要设计系统来训练和观察它们,并且这个系统还远远不够完善。


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

  “调试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领域,”IBM research Almaden副总裁兼实验室主任Jeff Welser说。“但是我们至今还有一个好的答案。”

  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是一个人。尽管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正在被应用于包括半导体设计和制造业在内的多个行业,但重点在于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而不是在出了差错时发生了什么。

  “调试是一个开放的研究领域,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ANSYS首席技术专家这样表示。

  至少部分问题是,没人能完全确定一旦设备被训练后会发生什么,特别是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以及各种神经网络方面。

  企业解决方案技术副总裁、杰出的发明家Steven Woo表示,调试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关于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所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调试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需要了解何时发生了错误并进行错误分类。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不知道”类型的分类。

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

  这与科幻小说中描述的一些场景相去甚远,在科幻小说中,机器可以控制整个世界。错误的算法可能导致在某处发生意外,如果它涉及到功能安全系统,可能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危害;其他情况下,它可能会使机器产生恼人的行为。但是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DL)和机器学习(ML)的不同之处在于,仅仅通过一个软件补丁修复这些bug是不可行的。更何况,这些bug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内都不会出现,或者直到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才出现。

  Synopsys嵌入式视觉处理器产品营销经理则这样认为,如果我们正在训练一个网络,那么它的吸引力就在于我们可以让它更快、更准确。一旦我们训练的网络出了问题,只能追踪到代码。现在,调试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且它并不是一个能提前避免的事情。

  什么足够好?

  “什么足够好?”是半导体行业一个潜在主题,答案因市场、应用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就算在在同一设备中,不同功能之间甚至都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玩手机游戏的时候,出现bug会很烦人,可能需要重新启动才能解决;但如果打不了电话,那我们可能会直接选择换掉手机。对于工业设备,这项技术可能直接与收入挂钩,因此它可能是计划维修更换的一部分,而不是等待失败。

  

 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

  对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则不存在上面那样的标准。推断结果是数学分布,而不是固定的数字或行为。

  eSilicon市场副总裁在某次采访中表示:而它们最大的问题是,是否正确,以及如何与人类相提并论。是否当它们超越人类时,就可以认为它们足够好了?事实上,这个问题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证明。所有这些都是训练数据的结果,一般来说,拥有的训练数据越多,就越接近完美。这也是与以往最大不同的地方,因为过去我们只关心算法和布线是否正确。

  这是一个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虽然在批量制造方面有大量的数据,但设计方面却少得多。

  “对我们来说,每颗芯片都是如此独特,我们只处理几百个系统,所以输入数据量很小,”ArterisIP首席技术官说。“这个东西是一个黑盒子。如何处理以前从未处理过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偏见和道德的问题。需要更多的训练数据。”

  对于AI/DL/ML,即使是对bug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因为算法性能在一个领域中得到了发展,而它又不是确定性的,所以bug的定义也会改变。有时候,可能无法从这类算法中分离出一个作为bug的特定输出,因为它是基于算法中捕获的进化概率分布。

  但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算法可接受行为的明确边界条件,来避免这种情况。然而,理解这些边界条件并不简单,一则算法本身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再则是这些算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应用中。

  了解未知的

  调试AI/ML/DL的一个起点是描述你所做的和不理解的。

  这在机器学习中比在深度学习中简单,这两者都适合在AI的保护伞下,因为算法本身更简单。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多层矩阵的数据表示,其中每一层使用上一层的输出作为输入。机器学习则使用为特定任务开发的算法。

  在一个生产环境中,我们要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可以了解机器学习算法来自于哪个模型,并对不同的算法进行大量比较,但不同产品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可能在产品A上,随机森林效果不错;而在产品B上,另一个算法或某种组合效果更好。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或者有很多独立变量在改变的时候,机器学习可能就没什么作用了。

  而这正是当下研究的重点。

  人工智能系统观察一只狗,将它识别为小狗或某种类型的狗。机器能识别五到六个特征,但这些特征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过分强调一个特征?这一切都将回归到人们对机器的擅长程度上。

  人们很容易理解导致这一决定的一系列事件,但决策过程并非如此。

  一位Arm研究员说:“这或许是人工智能,就是把一些数据输入到系统中,然后弹出一个答案。它不一定解释得出这个答案的精确推理,输入数据的属性,强烈地影响了这个答案是这样出来的。如果我们给AI程序或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了更多的决策控制,对于各种各样的环境也是有帮助的。”

  训练数据偏差在这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

  这对医疗数据来说是一巨大挑战,因为在某些领域,专家们在如何给某些东西贴上标签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因此不得不开发在标签中容忍噪音的算法。我们从算法的角度知道它在做什么,我们发现它告诉我们看起来有用的东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向自己证明,不管输入设置中出现任何偏差,都会影响输出结果。这是一个关于智力的例子,或只是一个推理滥用的例子,亦或是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

  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一旦错误被识别出来,处理它们的实际过程也不清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从传统方面着手,比如支持系统和优化内存带宽。但没人知道这些系统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如何配置黑盒?这可能是需要机器学习来调试机器学习的情况,需要一名主管来训练这些系统,并确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训练数据的微小变化也会蔓延开来。用于培训一台机器的数据可以由另一台机器生成,后者可能实现不同的算法,或者它可能是实现相同算法的不同实例。例如,两台机器(两台机器都实现一种玩围棋的算法)可能会互相玩,这样每台机器就会产生数据供给另一台机器用来训练。调试原理与上述相同,因为每个机器的行为分别根据可接受行为的边界条件进行验证。

  另一种方法是使AI/DL/ML的应用范围足够小,这样就可以在内部不断优化。从TensorFlow算法开始,很快会发现它们是不够的,所以要转用随机森林。今天我们做分析,还能够改变方法灵活适应。但是如何才能在一个已经是虚构的深度学习中做到这一点呢?

  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

  更令人困惑的是,所有这些系统都是基于训练算法,几乎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当它们用于现实世界的应用程序时,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对训练数据进行修正,并对推理系统进行分析和测试,以了解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西门子商业公司Mentor产品营销经理表示:为了生成一组好的测试数据,我想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我提出一套特定的刺激装置,并且在我的模拟农场里一天内做了1000次测试,却总得到同样的结果。因为我将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它必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一些方法的应用,这些方法与我们所说的形式化技术非常相似,但这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形式化验证,就像我们考虑属性检查和基于断言的验证一样。就形式数学而言,它是正式的。

  领先的公司已经为此努力了一段时间。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商业上的东西,但你可以想象贝尔实验室的客户类型。有一些客户早就站在了这项技术的前沿——为自己开发,不一定是用于商业目的。

  未来之路

  多年来,人工编写算法由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发和测试,调试人工智能一直被搁置一旁。在过去一年里,一切都变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这项技术甚至在去年还在测试的系统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

  这种情况必须迅速改变。其中一些应用背后的想法是,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培训其他系统,并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可靠性,但只有在培训数据本身没有缺陷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才有效。但也是在这一点上,没有人可以很确定。

    以上是关于网络通信中-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AI  深度学习 引用地址:当AI出现问题时,我们竟无能无力?

上一篇:高通财报分析:OPPO/vivo贡献比肩苹果三星
下一篇:爱立信CEO:已获全球约一半5G合同 成功扭转无线市场下滑趋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7:57

武汉大学生采用深度学习研发了一款机器人 除了基本动作还会打太极
1月8日,在武昌理工学院第九届大学生成功素质展示节成果展上,摇头晃脑、肢体灵活的机器人NAO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据了解,它除了能完成基本的动作外,还会打太极等各种“舞技”。 这个机器人是由该校机器人协会几名大学生历时2个月自主完成的,采用了的方法。“这使它能像人类婴儿一般拥有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和人亲切地互动。”协会会长、科学与技术1703班的孙新同学介绍说,“NAO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肢体语言和具体表情来推断出人的情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长期的训练‘记住’更多的人,并且能够分辨这些人不同的行为及面孔。” 机器人NAO通体由黑白两色组成,两只“耳朵”又大又圆,手是根据人类模型仿制的,表情呆萌,在声音的指示下做出
[机器人]
人工智能处理器技术盘点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一路西行发现了美洲。葡萄牙人达伽马南下非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不久之后,麦哲伦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人类社会各文明之间的距离,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进入“大航海时代”   从深蓝到Alpha Go,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也从一场技术革命,逐渐走向了产业落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智能音箱……等设备,已经完全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画面增强等实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使用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技术。 基于面部识别的em
[嵌入式]
<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处理器技术盘点
壁仞科技对标国际前沿的人工智能芯片
近日,壁仞科技的首款通用GPU—BR100正式交付开始流片,搭载该芯片的系列通用计算产品,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运算等众多计算应用场景,将弥补人工智能应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算力缺口。 在当前的多芯片集群并行计算领域,工业界普遍使用集合通信方案来实现多个节点间共享数据和传输数据的操作。当前的集合通信中,“节点1的芯片A发送数据给节点2的芯片B”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首先节点1上的芯片A把数据发送到节点1的系统内存。然后向网卡发送网络请求,网卡从系统内存读入数据,并发送到节点2的网卡。之后节点2的网卡收到数据并存储到系统内存中。最后芯片B从系统内存中读入数据。对集合通信的性能进一步优化,是本领域的诸多技术课题之一。 为此,
[手机便携]
壁仞科技对标国际前沿的<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芯片
2017CES你要关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VR这些领域
  每年年初科技行业会雷打不动地迎来两次盛宴:先是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全球消费展(CES),然后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移动通信世界大会(MWC)。2017CES马上就要到来了,它是世界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   历年的CES展会云集了当前最优秀的传统消费类电子厂商和IT核心厂商,他们会带去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产品,吸引众多的高新技术设备者、使用者及业界观众。那么2017CES将会有什么看点?   回顾2016年的科技热点话题,可以推测,技术、人工智能和很有可能成为CES 2017最大热点。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麦格纳国际已确认参展CES 2017,并
[机器人]
人工智能:燃烧你的卡路里,我可忙坏了
你今天燃烧卡路里了吗?   近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常习惯的改变,肥胖渐渐成为了令无数人困扰的难题。为了实现减肥的目标,人们曾使出十八般武艺,动感单车、瑜伽、针灸、减肥药、轻断食……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减肥永远是将来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体重还是一点也未减下去。   最近,许多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和大公司们开始利用 AI 涉足减肥这个领域,试图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来让我们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要逆天!美国科学家用AI从太空中识别肥胖社区     肥胖是个复杂的健康问题,造成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据研究表明,人们周围超重的朋友越多,自身肥胖的概率也会越高。另外城市环境的绿化、基础设施等因
[嵌入式]
NVIDIA、台科技部打造AI供应链
绘图晶片大厂英文大(NVIDIA)昨(26)日在台北举行GPU技术大会(GTC Taiwan),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宣布,将与科技部携手合作打造台湾第一部人工智能(AI)超级电脑,运算速度将可望是全球前25名的超级电脑,以及培育本土AI人才,打造台湾AI产业供应链。 英文大昨日举行年度GTC Taiwan盛会,吸引各大技嘉、华硕及丽台等合作厂商到场参与,同时国内各大媒体及分析师也齐聚一堂,希望能吸取英文大AI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计划蓝图。 黄仁勋也宣布,将与科技部合作AI计算,协助培植本土AI产业。英文大深度学习机构将与科技部在未来4年培训3,000位开发人员,协助他们将深度学习技术运用在智能制造、物联网、智能城市以及医疗等
[半导体设计/制造]
瞄准AI商机,晶心从汽车电子切入进攻64位CPU IP
人工智能(AI)、智能汽车世代将在不久后到来,各大半导体厂纷纷开始抢进市场,期盼透过提前卡位,借此夺得市场先机,晶心科也不落人后,预计将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抢进车电市场,再以网通、云端产品进军物联网及人工智能产业。 晶心科总经理林志明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将是一大市场,特别是应用在物联网产品上,由于万物皆可联网,因此产品自然是多样性,如此一来单一产品需求量就会较少,届时所需要的物联网相关硅智财(IP)也就相当庞大,对于CPU IP授权公司将是一大利多。 由于看好人工智能市场,晶心科总经理林志明指出,今年将全力进攻64位CPU IP,目标瞄准物联网、高端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市场上,借此切入人工智能、云端运算(Cloud C
[半导体设计/制造]
Esperanto展示基于RISC-V芯片的AI加速Demo
本文编译自Forbes Esperanto 多年来一直在谈论他们的边缘 AI 芯片,现在该公司展示了用于图像、语言和推荐处理的AI加速Demo。我有机会观看了该平台的演示,并对基于 RISC-V 的平台的性能和能效印象深刻。我也很高兴地看到,Esperanto展示了 Resnet50、DLRM 和 BERT 底层的 Transformer 网络。 就目前而言,该芯片仅作为单个加速器运行。额外的调整和工程应该会显着提高频率,并将架构扩展到其他芯片,以实现更大的网络和更高的吞吐量。我目前还不能分享基准测试结果,但所有三种类型的性能都很好,功耗也大概在20W左右。 我们在此介绍的 Esperanto 芯片具有近 1100 个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