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PC产业健步前进

发布者:平和宁静最新更新时间:2010-12-13 来源: EEWORLD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与您共享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的最新博文《2011:PC产业健步前进》。文中杨叙表示: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也终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个性化互联网市场。英特尔坚信PC市场将持续增长,对PC创新持续投入的信心从未改变。作为中国IT产业的可靠伙伴,英特尔也将继续助力国内企业抓住机遇、创新制胜,共同拥抱个性化计算新时代,为用户创造更丰富、更美好的体验,为产业注入持久的增长动能。

      最近和业界朋友交流时,我听到了一些疑惑的声音:为什么大家谈PC少了,而关注平板电脑和手持设备更多了?PC和个性化互联终端设备之间是什么关系?产业链在发生哪些变化,而PC产业的下一个创新机会在哪里?

      21世纪头10年即将过去,这是整个IT行业跌宕前行的10年;明年我们将迎来PC诞生30周年——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点,我们探讨一下当前的PC产业及其未来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1. PC成为个性化终端设备的中心

      我们正在进入个性化互联网的新时代。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到车载信息系统、数字标牌以及家用能源信息管理等其它未来终端,个性化计算催生多样的个性化设备,个性化的应用带来丰富的个性化体验。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能风靡起来,本质上是因为它们在让用户随时随地 “享用内容”(content consumption)方面创造了全新的模式和体验。目前世界上有数十亿台个性化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这里面很多种设备都是为 “享用内容”服务的。用户会选择个人需要的、具有最佳体验的设备,这将大大促进个性化终端设备的开发,使设备向多元化、应用和服务向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出任何一种设备能主宰一切、满足用户所有的体验需求。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个性化体验的基础是,能够为用户创建形式各异、不同用途、丰富而高质量的内容。因此, “创建内容”(content creation)和 “享用内容”两种使用模式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在新的发展趋势下,PC的核心地位将日益凸显出来。因为PC仍然是处理信息、生成内容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高效地创建一个高清视频,就非用高性能的PC不可。在 “创建内容”这一端,传统的PC设备,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等,仍将发挥其特定的价值。新一代个性化互联终端的发展,将对PC的应用提出更多、更广的需求,同时也成为PC的延伸和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PC不会被取代,也无法被取代。

      从发展的角度看,第一,随着个性化互联终端加速演变, “享用内容”的方式、体验日新月异,对 “创建内容”也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个性化内容需求会促进PC的增长。网络上分享的内容主要是由广大用户创建,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UGC),而且互联网上的内容一直在飞速增长。第二,PC的应用模式将从以家庭为单位来拥有一台电脑,发展为 “人手一台”——PC(个人电脑)真正走向了个人化。第三,就是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将更广泛激发发展中市场的用户需求,从而带动PC和互联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我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PC仍会继续在商业及个人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角色将由 “唯一的计算设备”转型为 “基础的计算设备”,为用户 “创建内容”提供基础支持。

2. PC产业增长平稳,走向成熟

      一个产业形态往往遵循这样的增长规律——在发展的初期呈加速度增长,市场有强大的需求,供应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无序;而后,随着用户的选择日渐成熟,会改变同质化竞争,厂商之间会走向整合,市场向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品牌集中;接下来,市场和产业都会走向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区间。

      PC产业也遵循这样的规律。中国PC产业真正加速 “起飞”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1至1997年间,平均增长速度达56.9%,堪称中国PC发展史上的高速增长时期。那时候,中关村活跃着许多的电脑供应商,甚至一些 “攒机”商,大家的日子似乎都还好过。1998年后的5年中,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消失等因素的影响,PC产业年增速骤降到15%左右。本世纪以来,市场走向理性、需求日趋平稳,改变了厂商的生存环境,一些没有创新力、只会价格竞争的供应商逐渐淡出市场。从世界范围来看,PC产业的整合是最近10年的事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并购,也有一些品牌走向弱势。但唯一不变的是创新,强者更强,中国如此,世界PC产业亦如此。

      当前的PC产业增长平稳,应该说走向了日趋成熟的稳定发展阶段。2010年对于PC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全球每天售出的PC已达100万台——PC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用户的 “必需品”而非 “奢侈品”。目前全球PC保有量(PC install base)14亿台,而PC市场的年出货量仍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球PC保有量突破10亿台用了26年(1981~2007),而突破20亿台只需再用7年(2007~2014)。相比第一个10亿台PC,未来20亿台PC只需一半的能耗,即可获得17倍的计算性能……在2010年第3季度,英特尔收入创历史新高,这归功于企业级PC客户的稳定需求和新兴市场的持续增长。PC产业的成长和创新速度,仍然是那么激动人心。

3. 创新,还是创新!

      PC行业经过早期的迅速崛起、世纪之交互联网泡沫消失带来的调整、最近10年的平稳发展,迄今仍不乏旺盛的增长动力。那么,PC产业持续增长的新机会和创新方向在哪里呢?

      回顾PC发展史,我们发现市场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是需求拉动的:今天全球仍有数十亿的人没有PC;在中国的四、五级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用户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和对接入互联网的渴求,催生了蓬勃的市场需求——这也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将带动PC产业的外延式增长。

      另一方面从PC产业深度发展来看,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也会激发新的需求。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PC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与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电脑的概念关联的。2003年,英特尔推出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带来了以移动计算为特性的笔记本电脑快速普及。笔记本电脑迄今仍是PC产业增长的一大动力——2010年全球PC出货量近60%是笔记本电脑。

      直至今天,PC的应用创新仍未停滞——例如英特尔高端DIY台式机专卖店 “至尊地带”,满足了高端用户对高端硬件的需求; “智能PC”将高端数字化生活方式带入主流,满足了用户以不同方式实现数字生活全能潜力的灵活性;还有像一体机(AIO)这样的全新时尚设计,给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朋友们千万不要低估PC继续演变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速度。也许有一天又创造出杀手级应用和全新PC体验,PC行业的革命性光环定会再次重现。

      推动PC产业持续增长的动力是创新;而PC处理器与日俱新,为PC创新提供了强大的 “芯”动力。英特尔将于2011年初上市第二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基于Sandy Bridge微架构),更加高性能、更加智能、更加节能,而且将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和体验。Sandy Bridge将再次让PC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一时刻到来。

4. 延伸PC,拥抱个性化计算

      PC产业增长平稳,而产业许多能量在向PC之外的个性化互联设备聚焦。整个计算产业正在发生巨变——计算不再局限于PC,而将无所不在;PC的概念也在扩展,不只停留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产业的视野正放大到个性化计算(Personal Computing)领域。个性化计算时代的到来,为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PC产业是个性化计算的重要支撑,不会游离在机遇之外,但也必须共同去应对挑战。

      随着更多、更智能联网设备的普及,用户希望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实现连贯一致的计算体验——英特尔正在推进并得益于计算市场上的这种转变,努力实现自我变革,致力于成为当今时代基础的计算创新公司。英特尔提出 “互联计算”(Continuum of Computing)战略愿景,希望以英特尔架构为所有设备提供计算支持,以构建通用的硬件、软件和生态系统解决方案,使跨设备的计算无缝协同,实现一致的用户体验。

      传统PC产业多是以设备标准化、大规模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产业横向协作为特征,而个性化终端设备则以设备多样化、软件小型化、应用和服务个性化为特征。但有一点是互通的,那就是——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决定了产业的未来。PC产业近30年的创新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迎接个性化计算时代提供借鉴;反过来,当今个性化计算方兴未来,全新的应用模式和用户体验,也应能为传统PC产业的自我超越、创新突破提供思路。

      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也终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个性化互联网市场。英特尔坚信PC市场将持续增长,对PC创新持续投入的信心从未改变。作为中国IT产业的可靠伙伴,英特尔也将继续助力国内企业抓住机遇、创新制胜,共同拥抱个性化计算新时代,为用户创造更丰富、更美好的体验,为产业注入持久的增长动能。

 

引用地址:2011:PC产业健步前进

上一篇:2010年消费电子技术20大失败:谷歌Buzz居首
下一篇:英特尔成立上网本及平板电脑事业部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