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C设计业经过了前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是IC业中重要支柱了。但目前,一些设计企业也遇到了很难突破的瓶颈。例如,部分企业曾风云一时,但又渐渐回归平常,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只能专注于一两款产品却无法继续扩展其产品范围;还有一些企业的芯片缺乏原创,偏重抄袭,因此只好在销售环节追求价格竞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资本与观念的力量
半导体业资深专家莫大康认为,中国设计业目前上不去的原因错综复杂,带有综合性的问题。而国外设计业的成功,从机制上刚开始主要是靠VC(风险投资),之后靠公司的出售或者上市机制而获利。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益才能吸引大批人员去奋斗。而中国的股市非市场化因素较多,并规定一家上市公司不能许多人持股,因此从根本上不太容易吸引大批优秀的人才。
半导体业资深专家
莫大康
另外,中国设计公司虽然许多人也是“海归”,可是一到中国的土壤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因为从政府拿项目/资金容易,导致部分设计人员浮躁,花精力去搞关系、拿项目。
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束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导致公司稍大一点,内部就闹分裂,因此公司做大做强有一定阻力。
因此,中国的IC设计业既要快速发展,更要踏实。进步一定要循序前进,一步一个脚印。
同时,这个产业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从长远看,我国的教育体系也要改革,不仅注重知识,还要鼓励创新,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可实施的战略和技术积累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制定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技术路线,如Intel公司的Tick-Tock路线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周生明说,“有些企业没有一个包括技术和市场的清晰的发展路线,这就是经营理念的问题;而有些企业能够制定清晰、完善的发展路线,但是由于技术实力的欠缺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这就涉及到技术积累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本土IC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能够清楚地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脉络,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科学的发展路线,并及时修正,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主任 周生明
我国IC行业的现状被称为“三个3”:消费了全球1/3左右的IC,国产IC只占3%,自主知识产权IC仅占0.3%。可见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十分欠缺。而注重技术积累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做后盾,任何一家科技企业都没有资格谈生存发展。
注重产业链合作
“国产单片机方面,早在1995年时,许居衍院士领衔承担了九五攻关任务的国产单片机研发系列产品。当时的目标要做1000万片,千辛万苦总算是完成了。那时国产单片机为什么这么难呢?”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教授谈了对中国单片机发展历程的看法[1],“我们IT(信息技术)界涉及的领域面有较为封闭的特点: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制造,还要自己去开发,自己去应用,自己去销售,这样的模式怎么能够生存呢?国产的CPU也好,IC也好,一定要制造商是制造商,一定要有大量的第三方的Designer(设计者),如果没有这一方Designer,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产品。如果IC不走这条路,也就是这种生态环境,就很难可持续性发展。”
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
这里看似有个悖论,河北大学教授、北京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小型ASIC公司,服务于消费类电子)总工程师王龙江认为,今后的企业要有从芯片向系统、整机发展的思路,才能成功。因为,最终的电子产品(应用)为王,才是是芯片企业成功的关键。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现在就自己做CPU、操作系统和整机了。乔布斯开始只做整机和系统软件。成功后,发现没有核心芯片是做不了老大的,于是放弃了只做整机和系统软件,向上游设计发展,设计出了自己的核心芯片。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中国芯片企业中,有这样的现象,“国人的特点还是自己只专攻一面,做芯片的不懂系统软件,做系统软件的不懂芯片。软件和硬件都是分开的。这样已不行了,因现在芯片不值钱了,只有做整个系统与应用才具有市场价值。”王龙江说道。
河北大学教授、北京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龙江
笔者理解,做芯片的人要有整个产业链的观念。但在我国,假设所有芯片企业越界[2]、自己建立很长的产业链,好像不太现实,因此需要依赖合作伙伴和外部生态链。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整机企业,从整机向上游的芯片延伸是实现整机差异化的一种方法。
同质化并非差异化的必经之路
深圳周生明分析了同质化的原因:差异化竞争通常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就涉及到一个创新的问题,而创新则需要深厚的技术积淀作为基础。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在技术基础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在创新能力方面更是非常欠缺。因此很多公司出于降低技术风险的考虑,选择一些市场成熟度较高的技术产品进行研发,这样就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但同质化其实并非差异化的必经之路,关键还是看企业以及社会的创新能力,如果不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创新,就很难摆脱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只有积极创新,开拓思路,才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澜起科技市场总监韩晓梅也同样认为:“差异化是获得较高利润的方法之一,人人都想做差异化的产品。但是差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积累和创新精神的。当别人已经在手机行业耕耘多年,苹果要进入该领域怎么办?只有靠用触摸屏的差异化手机来吸引眼球。”澜起科技8月曾宣布收购了摩托罗拉杭州芯片设计部,原因之一是为了提供更全面的机顶盒解决方案。
澜起科技市场总监韩晓梅
搭建技术平台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副总经理潘松认为,在创新中,技术创新很重要,但与之相比,需求创新更为重要。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副总经理 潘松
在技术层面,为何一些企业只能专注于一两款产品,无法扩展产品范围呢?是由于系统工程的平台没有搭好,核心竞争力还是缺失。因为大部分中国公司靠海归、靠工程师搞几个产品出来,但是没有搭建一个平台,这就很麻烦,因此发展没有后劲了。
系统平台包括人才培养或技术的延续、积累,还有整个产品的扩展。创新和系统工程没有建立起来,就会出问题。“相对而言,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的研发实力应该还是比较强的,因为公司员工90%都是研发工程师。公司研发投入大概是每年几百万美元。”潘松介绍道。
系统工程平台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定位在哪里,目标客户是谁;其次,产品如何定义,如何实现快速上市、技术研发平台能否实现产品的快速上市;再次,供应链交货保证;最后,可靠性管理体系。
应用创新的探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772所所长、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元富谈了其CPU的应用探索。赵元富分析,现在任何一个5到10人的CPU研发团队,工作一年半载或最多两年,肯定能拿出一款CPU,但是这颗CPU能不能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国产CPU研制出来后,要关注能否得到一系列的应用——有些应用尽管现在还不是很大,可能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也没关系,因为只有靠应用才能真正使国产CPU走向成熟。
北京时代民芯公司总经理 赵元富
时代民芯的实践是:第一,确定军用CPU和民用CPU双线发展、逐步结合的模式,民用方向是靠市场为导向,立足产业。CPU的研制成功可能只完成了1/5甚至1/10的工作量,CPU真正要想用,其软件工作量极大,必须要跟系统软件、软件的分析工具以及应用软件这些单元相融合,才能真正建立CPU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中国CPU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现在,时代民芯已把SPARC和ARM核的芯片应用在卫星导航、多媒体处理,用8位和16位MCU(单片机,微控制器)做医疗电子和仪表控制等。另外,时代民芯尝试做电子设计大赛来推广其CPU。
“国产CPU、自主创新的名字很好听,很鼓舞人心,但是现在去看,中国的IC很多是仿制国外的,因为仿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市场人家已经给你铺完了。目前,中国的IC设计公司没有那么大的实力铺市场,所以到底怎么能把国内自主创新的CPU甚至是一些相应的产品推广,还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时代民芯定位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业,这种特殊行业的应用软件并不是像现在通用的CPU一样谁都在做应用软件。就像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的C*Core已销售5千万个以上[3],应用于信息安全、数字电视/机顶盒以及移动存储领域,它几乎没有软件的再开发。
长期投入+做到最好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李力游博士总结展讯的经验有三点[5]:第一,长期投入。“在中国大陆做企业,尤其高科技企业,一个比较大的毛病,就是社会太急功近利。因此花2年时间做40nm设计,投资几千万美元,没有几家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企业愿意或者能够去做。”
展讯通信董事长兼CEO 李力游
第二点,上下游近距离的合作,这样定义的产品适合市场需求。
第三,尽量将自己的东西做到全世界最好。展讯今年1月做出了全球首个40nm TD-SCDMA芯片,并披露明年从超低端、低端、高端、功能机到智能机、WCDMA、LTE的所有产品都是40nm单芯片。“明年夏天左右,展讯的产品将从2.5G到LTE全面超过对手,不比任何人落后。”
小结
中国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后来者,需要踏踏实实从低端做起,逐步创新,逐渐摆脱先进国家的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实现从低端到高端,从落后到先进,从中国走向世界。这其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只有努力攻克,才能有望攀上世界半导体产业之巅。
关键字:本土IC
引用地址:本土IC设计可持续发展之道
资本与观念的力量
半导体业资深专家莫大康认为,中国设计业目前上不去的原因错综复杂,带有综合性的问题。而国外设计业的成功,从机制上刚开始主要是靠VC(风险投资),之后靠公司的出售或者上市机制而获利。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利益才能吸引大批人员去奋斗。而中国的股市非市场化因素较多,并规定一家上市公司不能许多人持股,因此从根本上不太容易吸引大批优秀的人才。
半导体业资深专家
莫大康
另外,中国设计公司虽然许多人也是“海归”,可是一到中国的土壤可能有些水土不服。因为从政府拿项目/资金容易,导致部分设计人员浮躁,花精力去搞关系、拿项目。
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束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导致公司稍大一点,内部就闹分裂,因此公司做大做强有一定阻力。
因此,中国的IC设计业既要快速发展,更要踏实。进步一定要循序前进,一步一个脚印。
同时,这个产业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从长远看,我国的教育体系也要改革,不仅注重知识,还要鼓励创新,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可实施的战略和技术积累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制定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技术路线,如Intel公司的Tick-Tock路线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周生明说,“有些企业没有一个包括技术和市场的清晰的发展路线,这就是经营理念的问题;而有些企业能够制定清晰、完善的发展路线,但是由于技术实力的欠缺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这就涉及到技术积累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本土IC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能够清楚地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脉络,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科学的发展路线,并及时修正,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主任 周生明
我国IC行业的现状被称为“三个3”:消费了全球1/3左右的IC,国产IC只占3%,自主知识产权IC仅占0.3%。可见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十分欠缺。而注重技术积累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没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做后盾,任何一家科技企业都没有资格谈生存发展。
注重产业链合作
“国产单片机方面,早在1995年时,许居衍院士领衔承担了九五攻关任务的国产单片机研发系列产品。当时的目标要做1000万片,千辛万苦总算是完成了。那时国产单片机为什么这么难呢?”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教授谈了对中国单片机发展历程的看法[1],“我们IT(信息技术)界涉及的领域面有较为封闭的特点: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制造,还要自己去开发,自己去应用,自己去销售,这样的模式怎么能够生存呢?国产的CPU也好,IC也好,一定要制造商是制造商,一定要有大量的第三方的Designer(设计者),如果没有这一方Designer,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产品。如果IC不走这条路,也就是这种生态环境,就很难可持续性发展。”
复旦大学教授陈章龙
这里看似有个悖论,河北大学教授、北京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小型ASIC公司,服务于消费类电子)总工程师王龙江认为,今后的企业要有从芯片向系统、整机发展的思路,才能成功。因为,最终的电子产品(应用)为王,才是是芯片企业成功的关键。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现在就自己做CPU、操作系统和整机了。乔布斯开始只做整机和系统软件。成功后,发现没有核心芯片是做不了老大的,于是放弃了只做整机和系统软件,向上游设计发展,设计出了自己的核心芯片。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中国芯片企业中,有这样的现象,“国人的特点还是自己只专攻一面,做芯片的不懂系统软件,做系统软件的不懂芯片。软件和硬件都是分开的。这样已不行了,因现在芯片不值钱了,只有做整个系统与应用才具有市场价值。”王龙江说道。
河北大学教授、北京蓝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龙江
笔者理解,做芯片的人要有整个产业链的观念。但在我国,假设所有芯片企业越界[2]、自己建立很长的产业链,好像不太现实,因此需要依赖合作伙伴和外部生态链。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整机企业,从整机向上游的芯片延伸是实现整机差异化的一种方法。
同质化并非差异化的必经之路
深圳周生明分析了同质化的原因:差异化竞争通常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就涉及到一个创新的问题,而创新则需要深厚的技术积淀作为基础。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在技术基础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在创新能力方面更是非常欠缺。因此很多公司出于降低技术风险的考虑,选择一些市场成熟度较高的技术产品进行研发,这样就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但同质化其实并非差异化的必经之路,关键还是看企业以及社会的创新能力,如果不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创新,就很难摆脱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只有积极创新,开拓思路,才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澜起科技市场总监韩晓梅也同样认为:“差异化是获得较高利润的方法之一,人人都想做差异化的产品。但是差异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积累和创新精神的。当别人已经在手机行业耕耘多年,苹果要进入该领域怎么办?只有靠用触摸屏的差异化手机来吸引眼球。”澜起科技8月曾宣布收购了摩托罗拉杭州芯片设计部,原因之一是为了提供更全面的机顶盒解决方案。
澜起科技市场总监韩晓梅
搭建技术平台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副总经理潘松认为,在创新中,技术创新很重要,但与之相比,需求创新更为重要。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副总经理 潘松
在技术层面,为何一些企业只能专注于一两款产品,无法扩展产品范围呢?是由于系统工程的平台没有搭好,核心竞争力还是缺失。因为大部分中国公司靠海归、靠工程师搞几个产品出来,但是没有搭建一个平台,这就很麻烦,因此发展没有后劲了。
系统平台包括人才培养或技术的延续、积累,还有整个产品的扩展。创新和系统工程没有建立起来,就会出问题。“相对而言,上海海尔集成电路公司的研发实力应该还是比较强的,因为公司员工90%都是研发工程师。公司研发投入大概是每年几百万美元。”潘松介绍道。
系统工程平台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定位在哪里,目标客户是谁;其次,产品如何定义,如何实现快速上市、技术研发平台能否实现产品的快速上市;再次,供应链交货保证;最后,可靠性管理体系。
应用创新的探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772所所长、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元富谈了其CPU的应用探索。赵元富分析,现在任何一个5到10人的CPU研发团队,工作一年半载或最多两年,肯定能拿出一款CPU,但是这颗CPU能不能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国产CPU研制出来后,要关注能否得到一系列的应用——有些应用尽管现在还不是很大,可能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也没关系,因为只有靠应用才能真正使国产CPU走向成熟。
北京时代民芯公司总经理 赵元富
时代民芯的实践是:第一,确定军用CPU和民用CPU双线发展、逐步结合的模式,民用方向是靠市场为导向,立足产业。CPU的研制成功可能只完成了1/5甚至1/10的工作量,CPU真正要想用,其软件工作量极大,必须要跟系统软件、软件的分析工具以及应用软件这些单元相融合,才能真正建立CPU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中国CPU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现在,时代民芯已把SPARC和ARM核的芯片应用在卫星导航、多媒体处理,用8位和16位MCU(单片机,微控制器)做医疗电子和仪表控制等。另外,时代民芯尝试做电子设计大赛来推广其CPU。
“国产CPU、自主创新的名字很好听,很鼓舞人心,但是现在去看,中国的IC很多是仿制国外的,因为仿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市场人家已经给你铺完了。目前,中国的IC设计公司没有那么大的实力铺市场,所以到底怎么能把国内自主创新的CPU甚至是一些相应的产品推广,还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时代民芯定位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业,这种特殊行业的应用软件并不是像现在通用的CPU一样谁都在做应用软件。就像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的C*Core已销售5千万个以上[3],应用于信息安全、数字电视/机顶盒以及移动存储领域,它几乎没有软件的再开发。
长期投入+做到最好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李力游博士总结展讯的经验有三点[5]:第一,长期投入。“在中国大陆做企业,尤其高科技企业,一个比较大的毛病,就是社会太急功近利。因此花2年时间做40nm设计,投资几千万美元,没有几家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企业愿意或者能够去做。”
展讯通信董事长兼CEO 李力游
第二点,上下游近距离的合作,这样定义的产品适合市场需求。
第三,尽量将自己的东西做到全世界最好。展讯今年1月做出了全球首个40nm TD-SCDMA芯片,并披露明年从超低端、低端、高端、功能机到智能机、WCDMA、LTE的所有产品都是40nm单芯片。“明年夏天左右,展讯的产品将从2.5G到LTE全面超过对手,不比任何人落后。”
小结
中国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后来者,需要踏踏实实从低端做起,逐步创新,逐渐摆脱先进国家的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实现从低端到高端,从落后到先进,从中国走向世界。这其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只有努力攻克,才能有望攀上世界半导体产业之巅。
上一篇:为何苹果需要真正电视机 不是机顶盒
下一篇:美报:“中国芯”超级计算机惊西方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1:40
深圳IC产业推介会本土IC业的反思
IC产业经历了2007年的去年低速增长后,2008年继续了低迷的走势。受其影响,一年一度的深圳IC产业联谊会也由过去的“市场推介”变成了今年的“市场研讨会”。6月26日,由国家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主办的“2008(第六届)珠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联谊会暨市场研讨会”在台风天气中举行。会议气氛如同6月深圳的天气,多位专家发言认为,今年的IC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深圳市副秘书长于忠厚认为深圳近一年来宏观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建特区以来,去年首次年经济增长低于30%,今年更是有很大回落。产业的大背景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深圳企业和政府都要做出应对和选择,深圳IC产业目前应如何看待,需要产业停下脚步来思考、分析和判断。
[焦点新闻]
本土IC上市公司应通过多投资带动公司发展|一句话点评
1、比特大陆估值上看120亿美元?传红杉资本将投资4亿美元 根据中国媒体报导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内部人士的说法,红杉资本将在比特币挖矿机制造商比特大陆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投资比特大陆 4 亿美元。这也让比特大陆的市值预估达到 120 亿美元。对于红杉资本投资的传闻,比特大陆拒绝对此发布评论。有消息宣称比特大陆预计 9 月将在香港申请 IPO,并预计在年底前上市。比特大陆的创办人吴忌寒曾经表示,尚未有详细的上市规划,但会考虑在中国香港或其他国家进行 IPO。不过由于比特大陆相当低调,缺乏详尽的财务数据做为参考,很难预估实际上市之后的市值。 集微点评:比特大陆真上市将成为市值最大的IC设计公司,不过在很多
[手机便携]
思旺:本土IC设计公司“谋生”之道
不是每一个IC厂商都具备Intel的财力,也不是每一个IC设计公司都可以做到NS、TI、Linear等大厂的规模。中国IC设计公司起步晚,技术、财力积累都很有限,怎样才能在这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淘得一份金?北京思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裴石燕博士对此有一套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谋求长远发展,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IC设计公司在规划自己的产品路线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这是决定公司后续发展的关键。思旺选择了电源管理IC作为自己发展的主轴。对于这个选择,裴石燕很乐观:“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源管理,这注定了该市场的规模够大;另外,NS、TI这些大厂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也分别不过百分之十几,这使得整个电源管理市场够散。剩下那么大
[焦点新闻]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6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