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品“脑残粉”是社会身份的受害者?

发布者:Blissful567最新更新时间:2012-10-08 来源: 新浪科技关键字:脑残粉  受害者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PlayStation的忠实玩家到苹果的狂热粉丝,这些“极度痴迷者”(fanboy)有时可能焦躁、易怒,但现代心理学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狭隘心态的倾向。他们喜欢对网络上相互攻击性的争论煽风点火,喜欢夸大“其他产品”的微小瑕疵,通常会告诉其他产品用户“你使用的产品不行”。没错,他们就是“极度痴迷者”。

  随着圣诞购物旺季的临近,科技公司近期频繁发布新品。毫无疑问,这些“极度痴迷者”纷纷出动,像投放大量的燃烧弹一样对“其他产品”品头论足。这不仅引发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健康的人变得如此疯狂,以至于只能听进去自己使用的产品的称赞声?

  “我们”和“他们”

  从普通人变成“极度痴迷者”其实并不是一个极大的跳跃。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一个存在了数十年的心理学理论“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该理论由心理学家亨利·泰菲尔(Henri Tajfel)和约翰·特纳(John Turner)提出。

  对于该理论,简而言之,人们很本能地倾向于将自己划分为不同的群体,而这些群组只是存在着极小、毫无无意义、甚至完全是人为的差异,目的是为了 给自己营造一种属于这个世界的感觉。一旦将自己划归于某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就会显示出极大的忠诚。对于支持该群体观点的人,他们会鼎力支持,同时对“局外 者”加以歧视,尤其是属于竞争对手阵营的“局外者”。

  换言之,作为社会生物,我们在社会上倾向于将人们分为“我们和他们”。例如,民族党和共和党,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扬基棒球队(Yankees)和红袜棒球队(Red Sox)等等。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进入这种人为的区别状态。

  基于此,一些商业广告,如苹果的“我是Mac”和三星的“我是很酷的Galaxy S III用户”等,就很容易让人们进入这种差异状态,从而导致不理性的极度痴迷行为。

  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科技公司是在故意煽风点火呢?不是。这里只是想说,这些产品的用户早已经有一种倾向,即彼此不喜欢,水火不容,而这种广告只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倾向。

  “社会身份”理论称,这些“极度痴迷者”并不是有意选择让自己成为某个品牌的忠诚用户,但糟糕的是,有研究结果显示,“进去容易出来难”。一旦成为了某款产品的“极度痴迷者”,想要抽身是很困难的。

  “极度痴迷主义”胜于宗教信仰

  一旦“极度痴迷者”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群体的一员,他的忠诚度是相当可怕的。自己选中的产品绝对不会出错,而“其他产品”则绝对不是好货。对自 己选中的品牌,他人的任何指责都是异端邪说,甚至是对上帝的亵渎。而且,“极度痴迷者”通常将自己视为所选中产品的“福音传道者”。

  BBC纪录片《超级品牌的秘密》(Secrets of the Superbrands)对苹果粉丝亚历克斯·布鲁克斯(Alex Brooks)进行了测试,以判断“极度痴迷者”在看到苹果产品后的身体反应。神经科学家向布鲁克斯展示了一些图片,其中包括苹果产品的图片和非苹果产品 的图片,而布鲁克斯的大脑反应是不同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当看到苹果产品照片后,布鲁克斯大脑被激活的区域,与宗教信仰者看到与所信仰内容相关图片后被激 活的大脑部分相同。


  “苹果狂热粉”在看到苹果产品后大脑被激活的区域,与宗教信仰者看到信仰内容相关图片后被激活的部分相同。

  一位精神学科学家称:“这意味着一些大品牌的科技公司已经控制或利用了用来处理宗教信仰的大脑区域。”

  我并不认为,只是一些大的科技品牌才控制或利用了该大脑区域,但这却可以说明,当自己选中的产品遭到批评或蔑视时,“极度痴迷者”为何如此疯狂地反击他们。

  “极度痴迷主义”甚至胜于宗教信仰。一旦将自己归入某个特定群体,并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你的身体就已经适应了相关功能。正如我此前所说,究竟是我们进化了科技,还是科技进化了我们?

  习惯成自然

  澳大利亚艺术家海伦·索斯(Helen South)在About.com网站发表过一篇文章,引发了一个关于Windows 8及其陌生的手势操控的有趣问题。苹果在法庭上极力保护自己的手势专利,部分原因是因为人脑的倾向已经习惯于经常使用的界面?如果一些常用的界面归苹果专 属,如点击放大,那么对于长期用户而言,要换一部手机就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索斯在文中写道:“重新布置放刀叉的抽屉,看看在多长时间内,不会再去放刀的位置去拿叉。当来到另外一个国家,看看多久能从右侧通行适应左侧通行?”

  这种设备界面上的不同,以及“极度痴迷者”使用另一种产品时所感到的困惑,进一步突出了前文所述的“我们”和“你们”之分。

  有证据表明,一些主要的操作系统厂商也意识到该问题。例如,苹果在Mac OS X开发人员指南中称,开发人员应该使用熟悉的OS X界面组件来提供标准功能。此外,iOS开发人员数据库中也包含了同样的原则。

  不仅苹果,微软也是如此。微软在Windows 8手势指南中称,开发人员应避免使用类似的手势,以防给用户造成混淆。其实,微软几乎对Windows 8应用的每个部分都做出了规定。

  结论: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也不确定,但也不是在说,我们可以忍受或接受“极度痴迷者”的极端行为。俗话说的好,“别理那些‘钓鱼’的人”(发表某种言论后等待别人的攻击性回复)还是有道理的,毕竟,你无法轻易说服那些“极度痴迷者”。

  此外,当下一次有“极度痴迷者”攻击我的喜好,或者因为我发现某款产品的微小瑕疵而令他们大发雷霆时,我至少不会那么生气了,这是他们的一贯作风,早已被注定。

关键字:脑残粉  受害者 引用地址:科技产品“脑残粉”是社会身份的受害者?

上一篇:苹果2014年将迎大考:真正脱离乔布斯光环
下一篇:分析称摩托是正在沉没的泰坦尼克 谷歌代价巨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2:23

比亚迪的“”来头不小!
前不久发生了这么一桩公案:迪粉“布莱德舰长”发布微博称:最近听说360破解了特斯拉的车载系统,远程解锁并取得了控制权。现在我受比亚迪汽车电子事业部委托,向@360安全卫士下战书。我们的最新车型秦上搭载了更为先进的云服务系统,如果攻破,甚至可以远程遥控驾驶车辆。期待360们的破解,不仅是对您实力的展示,更是对我们系统的检验。 事后没有多久,比亚迪公关部就公开发布消息说:布莱德舰长非我比亚迪员工,跟比亚迪没有一点关系,我们也没有委托他给360下战书,他的行为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不代表比亚迪。 不少媒体都臆断说,布莱德舰长为比亚迪员工。认为比亚迪露怯了。比亚迪有苦难言,但也坦然,真相总会大白天下,自己没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说法和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