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英特尔宣布,CEO欧德宁将于明年5月卸任。事实上,欧德宁在职期间,一直作为PC守业者身份存在。然而,在移动终端崛起的背景下,欧德宁带领的英特尔多次错过了移动互联的高速列车。对于欧德宁的提前离任,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或许意味着英特尔将加速移动转型。
守业有成
2005年,就任英特尔CEO后,欧德宁在多个公开场合指出,英特尔未来必须将设计活动聚焦在平台上。次年初,欧德宁的“平台化”战略布局悄然 浮现。围绕“平台模式”,英特尔进行了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将业务重组为移动电子、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保健和渠道产品几大事业部。
此后,欧德宁启动新的营销大战,投入20亿美元更改了品牌标识,用LeapAhead(超越未来)取代了自1993年以来长期使用的IntelInside的宣传口号,为英特尔带来全新形象。
为了“平台化”战略的实施,欧德宁一边裁员一边招聘。被裁掉的人员大多集中在管理、营销和信息技术部门。新招聘的2万名左右员工则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社会学、医生和人种学研究人员上,以协助公司开发新产品。这一年,英特尔推出的新产品数量达到其历史最高值。
而就在欧德宁风风火火“超越未来”之时,其长达30多年的竞争对手AMD做出了意外反击。
面对对手的挑战,欧德宁果断带领英特尔向其硅微处理器主营业务靠拢,并推出更快速、更低耗的酷睿处理器。
性能功耗技术的领先,让欧德宁重新意识到英特尔技术基因的重要性。在此后的五年内,欧德宁由“改革者”变身“守业人”,一直大幅提升处理器能效 比,与微软建立的“Wintel”联盟关系,使英特尔持续获得高利润率并占据80%的PC芯片市场,成功捍卫了英特尔在PC领域王者的地位。
EvercorePartners分析师帕特里克·王认为,正是欧德宁在位的8年,英特尔在PC领域里建立起今天的统治地位。
不仅如此,资料显示,欧德宁接任CEO前一年,英特尔营收为305亿美元,而2011年英特尔实现营收540亿美元,增幅达77%,净利达180多亿美元,仍是全球最赚钱的半导体企业。
作为PC事业的守业者,欧德宁无疑是成功的。
错失“移动”转型机会
然而,对于英特尔在移动端的落伍,IT行业评论员袁绍龙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主要缘于英特尔管理层反应迟缓。作为公司CEO,欧德宁难辞其咎。本质上,欧德宁更像是个守业者,而非改革者。
EndpointTechnologiesAssoci-ates分析师罗杰·凯 (RogerKay)指出,“英特尔对ARM的崛起本可以回应得更加迅速。不过在欧德宁的领导下,英特尔绝不可能拥抱ARM架构。”
1998年,英特尔积极向通讯产业进军,收购了DigitalEquipmentCorp.的半导体业务,偶然获得了Stron-gARM设计 授权,并由此开发出英特尔自有的ARM架构处理器XScale,主要用于PDA和智能手机,从而使公司成为智能手机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但此设计在当时并未受到市场青睐。到2005年,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销量达6000万个,英特尔只占到其中的10%,远远落后于德州仪器、高通和瑞萨科技等对手,位居第四。
市场调研公司TheLinleyGroup的主管LinleyGwennap指出,英特尔的问题在于,喜欢让资深经理在不同的部门轮岗,这种做 法经常导致外行领导。此外,英特尔经常禁止新兴业务中的小批量产品使用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只把该技术留给X86CPU,造成“他们浪费了其最大的优势之 一”。
2006年,在进行全球业务整合中,因为无法像X86架构领域那样通过专利权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英特尔将XScale业务以6亿美元出售给了Marvell,全力推动采用X86架构低功耗凌动处理器(ATOM)取代XScale成为行业标准。
欧德宁由此守住了PC领域第一的桂冠,却在2006年重新梳理英特尔的业务时,轻易将ARM架构的手机芯片
业务拱手让人,而错过了移动互联的高速列车,也因此改变了英特尔及他自身的命运。
加速“移动化”转型
很显然,欧德宁如果仍以守业者的姿态继续留任英特尔,已难以适应英特尔对其的要求。
IT评论人王城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欧德宁的离职,可能意味着其守业的职责已完成,而欧德宁的到岸离职,对于需要全力追赶移动端的英特尔来说,或许意味着一个变革机会。
Wedbush的分析师贝琪·范希斯(BetsyVanHees)认为,“欧德宁领导英特尔的8年是出奇成功的。然而PC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 英特尔在移动时代需要作出改变。”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欧德宁的退休对英特尔来说是一个机遇,公司董事会可以借此引入新的人才,以领导这家半导体行业 最具技术的公司。”
不过,欧德宁的离开,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英特尔的转型之路会平坦。实际上,“移动化”转型前路依旧艰辛。
袁绍龙指出,对于移动端,英特尔的主要挑战是商业模式的挑战。毕竟在移动端,仅靠复制PC端的旧有成功模式是不行的。
实际上,在IT行业“移动化”迁徙背景下,英特尔蹒跚的背影并不孤单,目前PC端的大佬惠普、戴尔、微软等皆在转型阵痛中。欧德宁的离任,虽有些悲壮,但在PC端,他或许不会是最后一个因转型不力而离任的大佬。
关键字:PC守业者 欧德宁
引用地址:PC守业者欧德宁离任Intel或加速移动化
守业有成
2005年,就任英特尔CEO后,欧德宁在多个公开场合指出,英特尔未来必须将设计活动聚焦在平台上。次年初,欧德宁的“平台化”战略布局悄然 浮现。围绕“平台模式”,英特尔进行了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将业务重组为移动电子、数字企业、数字家庭、数字医疗保健和渠道产品几大事业部。
此后,欧德宁启动新的营销大战,投入20亿美元更改了品牌标识,用LeapAhead(超越未来)取代了自1993年以来长期使用的IntelInside的宣传口号,为英特尔带来全新形象。
为了“平台化”战略的实施,欧德宁一边裁员一边招聘。被裁掉的人员大多集中在管理、营销和信息技术部门。新招聘的2万名左右员工则主要集中在软件开发、社会学、医生和人种学研究人员上,以协助公司开发新产品。这一年,英特尔推出的新产品数量达到其历史最高值。
而就在欧德宁风风火火“超越未来”之时,其长达30多年的竞争对手AMD做出了意外反击。
面对对手的挑战,欧德宁果断带领英特尔向其硅微处理器主营业务靠拢,并推出更快速、更低耗的酷睿处理器。
性能功耗技术的领先,让欧德宁重新意识到英特尔技术基因的重要性。在此后的五年内,欧德宁由“改革者”变身“守业人”,一直大幅提升处理器能效 比,与微软建立的“Wintel”联盟关系,使英特尔持续获得高利润率并占据80%的PC芯片市场,成功捍卫了英特尔在PC领域王者的地位。
EvercorePartners分析师帕特里克·王认为,正是欧德宁在位的8年,英特尔在PC领域里建立起今天的统治地位。
不仅如此,资料显示,欧德宁接任CEO前一年,英特尔营收为305亿美元,而2011年英特尔实现营收540亿美元,增幅达77%,净利达180多亿美元,仍是全球最赚钱的半导体企业。
作为PC事业的守业者,欧德宁无疑是成功的。
错失“移动”转型机会
然而,对于英特尔在移动端的落伍,IT行业评论员袁绍龙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主要缘于英特尔管理层反应迟缓。作为公司CEO,欧德宁难辞其咎。本质上,欧德宁更像是个守业者,而非改革者。
EndpointTechnologiesAssoci-ates分析师罗杰·凯 (RogerKay)指出,“英特尔对ARM的崛起本可以回应得更加迅速。不过在欧德宁的领导下,英特尔绝不可能拥抱ARM架构。”
1998年,英特尔积极向通讯产业进军,收购了DigitalEquipmentCorp.的半导体业务,偶然获得了Stron-gARM设计 授权,并由此开发出英特尔自有的ARM架构处理器XScale,主要用于PDA和智能手机,从而使公司成为智能手机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但此设计在当时并未受到市场青睐。到2005年,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销量达6000万个,英特尔只占到其中的10%,远远落后于德州仪器、高通和瑞萨科技等对手,位居第四。
市场调研公司TheLinleyGroup的主管LinleyGwennap指出,英特尔的问题在于,喜欢让资深经理在不同的部门轮岗,这种做 法经常导致外行领导。此外,英特尔经常禁止新兴业务中的小批量产品使用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只把该技术留给X86CPU,造成“他们浪费了其最大的优势之 一”。
2006年,在进行全球业务整合中,因为无法像X86架构领域那样通过专利权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英特尔将XScale业务以6亿美元出售给了Marvell,全力推动采用X86架构低功耗凌动处理器(ATOM)取代XScale成为行业标准。
欧德宁由此守住了PC领域第一的桂冠,却在2006年重新梳理英特尔的业务时,轻易将ARM架构的手机芯片
业务拱手让人,而错过了移动互联的高速列车,也因此改变了英特尔及他自身的命运。
加速“移动化”转型
很显然,欧德宁如果仍以守业者的姿态继续留任英特尔,已难以适应英特尔对其的要求。
IT评论人王城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欧德宁的离职,可能意味着其守业的职责已完成,而欧德宁的到岸离职,对于需要全力追赶移动端的英特尔来说,或许意味着一个变革机会。
Wedbush的分析师贝琪·范希斯(BetsyVanHees)认为,“欧德宁领导英特尔的8年是出奇成功的。然而PC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 英特尔在移动时代需要作出改变。”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欧德宁的退休对英特尔来说是一个机遇,公司董事会可以借此引入新的人才,以领导这家半导体行业 最具技术的公司。”
不过,欧德宁的离开,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英特尔的转型之路会平坦。实际上,“移动化”转型前路依旧艰辛。
袁绍龙指出,对于移动端,英特尔的主要挑战是商业模式的挑战。毕竟在移动端,仅靠复制PC端的旧有成功模式是不行的。
实际上,在IT行业“移动化”迁徙背景下,英特尔蹒跚的背影并不孤单,目前PC端的大佬惠普、戴尔、微软等皆在转型阵痛中。欧德宁的离任,虽有些悲壮,但在PC端,他或许不会是最后一个因转型不力而离任的大佬。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6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