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大洗牌 2013谁称王?荣耀将归属OGS

发布者:SereneSpirit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7 来源: CTIMES杂志关键字:触控  OGS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2年,触控技术几乎已经高度普及在多数的行动装置上。只不过,是不是因为如此,触控产业就没有新话题了呢?正好相反。事实上,随着触控应用的普及,相关厂商为了提高自家产品的差异化,必须马不停蹄加速往新一代触控技术推进才行。那触控产业现在追逐的技术竞争为何呢?

关键在商用化

还记得前两年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In-cell与On-cell面板技术吗?俗话说,再好的技术,不能投入商用化,一切都是枉然。这道理对于In-cell与On-cell这两项技术来说再适合也不过。苹果将In-cell用于iPhone 5身上,让In-cell一夜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至于On-cell这个技术名词,则似乎被打入冷宫,鲜少有人再去提及。

其实市场上对于新一代触控技术的开发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今开始开花结果的,就属In-cell与OGS这两大技术。这两种触控技术,被市场普遍认定,可以让行动装置的薄型化进一步突破,且还能提升屏幕的清晰度。

当然,引人关注的,还有使用在iPad mini上的G/F/F薄膜型面板,然而因其良率低、产量少、价格贵,成本因而偏高。这些新一代的触控面板技术,都非常有机会在2013年出头天。

从不同应用领域来看,G/F/F薄膜型面板与传统触控面板的架构最接近,生产上有其优势,且更易于支持7~10寸行动装置的触控应用,预计将可在平板装置上找到一片天。

当然,对于手机来说,减少触控面板元件数量,并进一步缩减其厚度,是最强烈的需求。这使得OGS和In-cell面板在手机上有机会获得大幅的成长机会。不过仔细比较这两项技术,OGS由于技术难度较低,因此预计将在2013年获得较大的采用机会。

In-cell优势渐薄弱

敦泰市场开发技术处长刘安国指出,In-cell技术的崛起,当然是因为市场对于行动装置更轻薄的需求永无停歇。比起传统touch sensor与TFT面板分层的架构,In-cell架构的问世无非就是想提供更为薄化的触控面板,让行动装置的轻薄能更名符其实。

刘安国说,In-cell的结构让面板厚度可以减少超过40%,这主要是透过TFT与touch sensor结构整合,同一片面板上,就同时拥有显示与触控的功能,在达到轻薄化的同时,也能降低成本。而轻薄化与低成本,正是触控面板设计的最重要目的。

只不过,有许多产业界人士开始质疑,认为In-cell尽管标榜其结构更精简,然而其感测层并没有减少,只是从表面移到TFT层之上,这使得结构厚度并没有薄上多少。

传统触控面板的TFT显示面板与触控感测面板是分开的,透过黏着材料将两者贴合。然而新一代的In-cell技术是将感测层直接做在显示面板中,这样的过程除了需对触控技术有详细的了解之外,也必须熟知TFT面板的结构,刘安国指出,这就是In-cell技术巨大的门槛所在。也正由于生产手续复杂,量产的瓶颈迟迟难以突破,良率也难提高。

拿In-cell面板与OGS触控面板相比之下,会发现厚度几乎差不多。反倒是将感测层整合至TFT层之上,使得杂讯干扰问题更为严重,成本也更贵,良率则大幅降低。这也使得专家其实并不看好In-cell面板在短期内的普及速度。

发明元素总经理李祥宇指出,In-cell技术的最大挑战,是其杂讯问题难以克服。这主要是因为主导传输与接收的触控感测层,被设计在液晶层及TFT阵列附近,使得感测层接收到更多杂讯。要提升良率,杂讯就成为最需要克服的一道关卡。

另外,若从厚度来看,In-cell面板与传统双层ITO玻璃结构的触控面板相比,厚度确实降低了,但并不如预期那么薄。而如果拿In-cell和OGS面板相较,则In-cell在厚度方面就完全没有优势。李祥宇认为,iPhone 5没有采用OGS的原因,非常可能是玻璃强度的问题。然而由于In-cell的优势并不明显,下阶段是否会由OGS接手高阶触控市场,值得观察。

OGS最具冠军相

富创得科技董事长吴明发表示,在所有投射式触控面板中,以OGS为公认成本最低,且触控质量最好的技术,许多人看好其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触控技术。例如微软便于去年并购了一家OGS厂,韩国政府更是直接投入700亿韩圜发展OGS,显见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性十分乐观。

吴明发说,OGS比In-cell更具有冠军相,理由很简单:OGS的成本能控制得比In-cell来得低。仔细检视这两者的架构,会发现两者其实差异不大,所使用的材料相同,都只需使用一片玻璃。然而就制程上,In-cell的感测层位于LCD内,因此从表层玻璃、感测层到LCD必须全面贴合,这就是成本昂贵的关键处,而且也会导致良率下降。

反观OGS的结构,由于感测层已经与玻璃一体化,和LCD间不会有空气问题,制程上不需全面贴合,成本自然可以降低很多,更能让良率提高,以及做出更大尺寸的面板。因此说这是未来触控面板的主流,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凭有据。

OGS三大罩门 质量、良率、强度

当然,OGS的前景究竟如何,能否在2013年获得行动装置的大量采用,没人能说得个准。在iPhone 5使用了In-cell技术之后,市场也开始推测,何时才是行动装置大量采用OGS的最佳时机点。

市场传闻最盛的,就是iPad mini将改采OGS面板的消息,但现阶段iPad产品线要采用OGS面板还有一些问题得克服。关键问题就在于OGS目前的质量、良率与强度尚有进步空间。此外,iPad mini上的G/F/F触控技术,是苹果与日本写真合作研发,由于这样的合作模式通常避不开庞大资金投入与技术专利等问题,研判苹果应该不会只将之用于iPad mini上就舍弃不用,未来几款新产品应该都还可能看到此技术的踪影。从这些面向观察,OGS短期内要被苹果所采用,可能还有争论的空间。

仔细探究目前已经量产的OGS面板,最适合应用于触控型笔电及非苹手机与平板上。由于OGS面板的质量与良率还有进步空间,因此目前多由中低阶机种采用该技术,例如诉求低价的Google Nexus 7平板便是采用OGS。不过,许多平板大厂对于OGS尚有顾虑,关键就在于其面板强度还有带加强。

由于OGS面板是把Touch Sensor与Cover Glass整合成单一片结构,每段制程都可能造成良率的降低,但随着制程持续突破,目前良率已普遍超过六成。

2013年 荣耀将归属OGS

尽管OGS前有自身缺点尚待改进,后有In-cell等竞争技术追赶在后,然而种种迹象显示,OGS仍然是非常有可能在2013年大放异彩的触控技术。其原因如下:

1. 苹果依然有采用OGS的可能性

并无明显证据证明,苹果下一代手机绝无采用OGS技术的可能性。尽管市场认为,苹果投入大笔资金并拥有专利的In-cell技术,若只用于iPhone 5上,似乎太过可惜,因此推论下一代产品可能还将继续看到In-cell的身影,看似OGS短期内在苹果产品上亮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别忘了,苹果可是走在技术最前端的科技大厂,既使拥有了In-cell的专利,并不代表苹果就此不再采用最新的技术。特别是OGS的优点逐渐被凸显,缺点也陆续改善。苹果仍是非常有可能在下一代产品中,采用OGS面板。而一旦获得苹果的采用,也等于为OGS背书,让OGS的全球能见度大幅提升。

2. 苹果的In-cell并非最佳In-cell技术

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苹果的In-cell技术并非最佳的In-cell技术。目前In-cell的技术专利有数十种。李祥宇指出,苹果In-cell面板的立体结构太过于复杂,对于LCD的生产能力将是一大考验。特别是苹果产品标榜高分辨率,当分辨率越高,面板结构将会越复杂,相对地良率也会降低。

李祥宇说,触控与LCD驱动IC分时使用,LCD驱动使用12ms,触控则使用4ms,这将造成报点率的下降,让触控的反应速度变慢。且与LCD驱动IC配合作业,使得整合更加困难。另外,触控驱动讯号不能太高,否则会造成漏电流,进而影响LCD的显示。但讯号若不够高,SNR比又不足,会影响讯号的判读,增加算法的复杂度。

种种迹象显示,苹果的In-cell技术并不是一种好的In-cell技术。这使得纵使苹果已拥有专利,仍有可能采用其它更优异的触控技术。而经过比较,目前OGS的优势,的确有技压In-cell的绝佳机会点。

由此可知,OGS确实非常有机会在2013年异军突起,成为触控市场新宠。且随着良率逐渐提升,目前OGS以中低阶产品为主流市场的现况,也将出现变化,逐渐被高阶产品采用。

关键字:触控  OGS 引用地址:触控大洗牌 2013谁称王?荣耀将归属OGS

上一篇:夏普优势不再!?神户制钢新技术直接挑战IGZO
下一篇:Apple 新专利:无需点亮萤幕即可触摸操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2:49

触控面板出货 年成长30%
触控面板市况越来越热烈,市调单位DisplaySearch指出,2010年全世界触控面板市场,至少有30%的出货年成长率,其中平板电脑的触控面板供应商,以胜华居冠、紧接著是宸鸿,两者均是苹果iPad触控面板的主要供应商。 市调单位指出,该统计特地追踪全世界32家大型触控面板供应商的出货情况,包含2010年上半年的出货统计与下半年的出货预估。 DisplaySearch指出,全世界在2010年处于经济风暴后的缓慢复苏之中,然而触控面板市场却显得更为生气蓬勃,预估2010年触控面板的出货量,将继2009年的近30%年成长率后更为提高。同时,也看到了触控面板的应用正逐渐延伸到中大尺寸级的应用,特别是近来相当热门的平板电脑;整个
[手机便携]
智慧显示与触控展览会展示了超高解析度OLED多色并排像素元
中华映管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PT) 与欧洲imec-Holst 研究中心联手合作,这次在台北九月举办的2017智慧显示与触控展览会 (Touch Taiwan 2017, Sep 20 – Sep 22) 展示了藉由先进微影技术製作的超高解析度OLED多色并排像素元件. 在这个万物联网的社会,高品质的显示萤幕是目前各种生活应用中不可或缺的. 其中主动式OLED显示器(AMOLED)的技术在解析度,萤幕亮度,与可靠度的不断演进,更开阔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对于未来虚拟实境(VR)与扩增实境(AR)等次世代应用,超高解析度显示技术( 1000ppi)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追求更先进的AM
[电源管理]
Synaptics首获Windows 8.1精密触控板技术认证
中国上海 – 2013年9月27日讯 – 人机界面解决方案开发商Synaptics公司(纳斯达克代码:SYNA)近日宣布,TouchPad™解决方案是业界首个获得“精密触控板”(PTP)计划认证的解决方案。该计划专门针对基于Windows 8.1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推出。Synaptics与微软合作开展的PTP计划旨在加强和规范个人电脑触控板功能,进一步统一标准,并全面支持Windows 8.1令人兴奋的全新功能,将交互式触控变成消费者的核心体验。 随着运算技术的发展,触控输入的作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最新开发的Windows 8.1等操作系统使得触控体验成为了用户的核心需求。因此,下一代Windows 8.1设备
[手机便携]
SMT贴片、电容式触控屏等4个项目同一日签约湖南张家界
集微网消息,7月8日,金荣慈利科创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举行。 签约仪式上,深圳市潼昊终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易科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恒生泰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茁越之星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与慈利县工业集中区签订了项目入区协议书,年产4000万片SMT贴片集成电路生产项目、全自动化高速SMT集成电路建设生产项目、年产2000万台智能5G光纤盒生产建设项目、大中尺寸电容式触控屏4个项目落户。 企查查显示,深圳市潼昊终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经营范围包含: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的皮革、皮套、保护套、移动电源、显示晶片、触摸屏原材料的技术开发、销售;手机、平板电脑软硬件开发、销售等。 深圳市易科唐科
[手机便携]
晨星切割触控IC业务与IML成立合资公司
在联发科(2454)的主导下,F-晨星(3697)将切割旗下触控IC事业独立,并与F-IML(3638)共同合资成立触控IC新公司,抢攻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市场,可望进一步挹注F-IML明年获利。 联发科及F-晨星合并好事将近,除了全力冲刺手机芯片市占,现在集团布局已延伸到触控IC市场,并选定与F-IML合作。事实上,联发科在大陆有投资触控IC厂汇顶(Goodix),现在有意切割原属于F-晨星旗下的触控IC事业,并与F-IML合资成立新公司,以电源管理IC集成触控IC能力,双面夹击大陆触控IC龙头敦泰(FocalTech)。 对于此一合作案消息,联发科及F-晨星均不评论市场传言。F-IML执行长张舜钦在昨日法说会中面
[手机便携]
1Q'16全球手机触控面板出货较前季衰退15.0%
     进入触控面板传统淡季,DIGITIMES Research估计2016年第1季全球手机及平板电脑用触控面板出货量分别较前季衰退15.0%及29.7%,其中平板电脑因苹果强化5.5寸iPhone及12.9寸iPad Pro,而较未强调一般iPad促销,加上大陆白牌平板电脑市场萎缩,衰退幅度较大... 1Q'16全球NB触控面板出货逆势季增0.8% 台厂手机On-cell触控面板首超薄膜式(6) 2016年第1季适逢触控面板市场淡季,加上陆厂价格竞争与日韩厂商强化内嵌式触控面板大陆布局,台厂手机用触控面板出货量较前季衰退38.2%。 台厂薄膜电容技术相较陆厂价格竞争力不足,介面于2015年12月决定关闭大陆湖南厂,淡
[手机便携]
胜华弃守触控本业仅剩300人 转攻生技、LED
   胜华不堪营运压力,再度大动作裁员,将于本周三(17日)起,分批解雇台湾2,360名员工。未来胜华在台湾仅剩约300名员工,仅全盛时期约6%的人力。据悉,胜华将退出触控面板制造,转型生技食品、LED照明等新事业。 胜华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显雄昨(14)日证实,胜华将大动作精简人事,大陆苏州联建、东莞万士达及东莞松山湖等三座工厂,已全面停产并展开大规模解雇作业;台湾方面也将大规模裁员,未来仅会留下潭子厂。 胜华因财务危机声请重整之后,9月开始启动精实计画,陆续关掉桃园杨梅一座TFT-LCD厂,以及台中厂,并开始大规模裁员。 胜华将于本周三起,分批解雇台湾2,360名员工。公司内部粗估,截至本月底,台湾厂区自动离职、解雇人数将达4
[手机便携]
台湾地区触控面板产业观察
研究机构集邦科技(DRAMeXchange)分析现有触控面板感应技术,估计大约有7到8种,最普遍的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与红外线式等,其中电阻式原理最为简单,吸引最多厂商加入,成本也最低,但具有透光不佳且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 集邦科技表示,台湾地区厂商多以电阻式与电容式为主要技术,洋华、接口、万达、荧茂、富晶通与时纬等触控面板厂商多以电阻式切入,并陆续量产电容式触控面板,而TFT相关族群跨足到触控面板领域的厂商,包括达虹、和鑫、群创、彩晶、友达等,都是直接切入电容式技术。 电阻式触控技术现已由原本4线式电阻式改良为5线式、7线式等,可大幅提高使用寿命,集邦科技表示,最被看好的电容式触控技术在苹果iPhon
[半导体设计/制造]
热门资源推荐
热门放大器推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