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特尔在积极和终端OEM厂商接触,希望在2013年拉拢更多的厂商推出产品,目标是锁定更大的合作伙伴。另外,英特尔也开始和比亚迪合作做参考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帮助终端厂商更快把产品推向市场。
英特尔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了。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PC式微,未来是属于移动的时候,英特尔仅仅靠重构PC显然已经不能赶上时代的需求,它必须跳入移动的浪潮中。
“(在移动市场)我们是新进入者,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有备而来的挑战者。”4月12日,英特尔产品架构事业部副总裁陈荣坤接受本报专访时承认,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给自己的定位是“挑战者”。
在手机芯片市场,高通、三星、联发科等等是盘踞在这个领域的诸侯们,他们同属ARM阵营,覆盖了不同价位的市场空间,各自都在飞速发展。虽然从整体收入体量上来看,他们还没有一家能与英特尔直接较量。
根据英特尔公布的财报,2012年第四季度英特尔营收为135亿美元,净利润为25亿美元。而高通发布的2013年财年第一财季财报(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显示,高通当季营收为60.18亿美元,利润为19.06亿美元。
从营收量级来看,英特尔是高通的两倍还要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的营收同比下滑了3%,净利润下滑27%。而高通的营收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9%,净利润更是增长36%。此消彼长的背后,是移动终端的快速爆发和PC市场的饱和。
意识到这一趋势的英特尔从去年才开始真正转身。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英特尔在移动终端领域只能说是小小试水,仅仅通过与一些区域伙伴的合作进行了单核手机的尝试。陈荣坤告诉记者,2013年英特尔会和更多的OEM厂商合作,并按照自己的产品路线图,一步步争取更多的市场。
当然,最终成效如何还需要市场的检验。关键在于英特尔能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真正以“挑战者”的姿态进入移动领域的厮杀。
抢占移动新需求
“英特尔认为自己是一家面向移动领域的公司,我们现在提供的很多产品和平台也是在移动领域的。”陈荣坤表示,他对Gartner近期发布的PC下滑报告有不同见解。
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7920万台,同比下滑11.2%。这是全球PC市场自2009年第2季以来的最低值。
Gartner指出,消费者对内容的消费逐渐从PC转移至其他的联网设备,如平板和智能手机,即使是在PC普及率仍低的新兴市场,未来PC厂商也不大可能出现出货大涨。由此,业界也得出了PC已死的结论。
但陈荣坤认为,传统定义的PC与超级本、平板电脑之间的界线,其实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这对来自于各个领域的厂商都存在机会。英特尔认为其中不变的核心是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计算是未来移动生活的关键。”陈荣坤表示,其实在移动时代,“移动”本身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计算才是支撑人们享受移动的力量,而英特尔的基因就是拥有强大的计算力。
在传统PC时代,英特尔依照摩尔定律,不断地推动着计算能力的升级再升级,进而奠定了自己在芯片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
而在移动时代,之前业界有不少观点认为:因为受制于电池容量、手机屏幕大小、应用需求等多方因素,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其实是相对过剩的。这是否意味着英特尔熟悉的那套玩法会在移动时代失效?
陈荣坤认为,仅仅从软件更新的速度上就可以看到,移动领域的变化更快。“以前软件是两三年更新一个版本,现在很多应用是每天都在做更新。安卓平台每六个月就要去更新一个新的版本。”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人们在移动终端的使用模式上也有会更多的需求。“只有提升了计算,才能引入更多的使用模式,像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
由此陈荣坤认为,软件的更新速度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也将使得移动端的硬件计算能力不会过剩,而是同样需要不断提升。
对于之前外界一直怀疑的功耗问题,陈荣坤则提出了“每瓦性能比”的概念,“英特尔不是一味的为了计算而计算。英特尔追求的是在同样的一瓦的耗电力上面,我们能产生多少的性能。”
一己之力抗衡ARM?
来自英特尔方面的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英特尔与印度运营商LAVA推出首款手机以来,陆续与联想在中国市场,与运营商ORANGE在欧洲市场,以及俄罗斯电信、中兴通讯、摩托罗拉等推出过7款产品。
经过2012年的试水,英特尔可以说已经一只脚迈入了移动终端市场的大门。但是,相对于庞大的ARM阵营,英特尔去年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ARM公司高层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们并不认为英特尔进入移动市场对ARM来说是一个威胁。因为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ARM本身并不生产产品,而是授权给诸如高通等芯片合作伙伴,从中收取少量的IP授权费用,所以才能将生态链做大。对单打独斗的英特尔来说,它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凭一己之力,去和ARM一个生态链抗衡?
对此,陈荣坤表示,ARM阵营里面的公司,他们之间也是有竞争的,甚至可能会比与英特尔的竞争更激烈。“移动解决方案厂商屈指可数,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劣势。英特尔也对自己的优势很清楚。”
在陈荣坤看来,英特尔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三方面:自己的架构、自己的核,自己的制程工艺。特别是在制程工艺上英特尔很有信心,陈荣坤说,“今年英特尔的22纳米产品已经出货了,明年我们还要出货14纳米的产品。在制程技术上面,英特尔基本上领先于业界三年的时间。”
不过,之前某竞争对手公司高管曾评价说,他目前并没有看到英特尔在制程技术上的优势体现在移动产品中。也有分析人士预计,要到14纳米之后,英特尔的制程工艺才能真正为他带来优势。
不管怎样,英特尔必须在移动芯片方面加大步伐。据陈荣坤介绍,去年试水单核产品之后,英特尔已经规划好了一年内从单核、双核到四核的产品路线图。今年就会有22纳米的四核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英特尔在积极和终端OEM厂商接触,希望在2013年拉拢更多的厂商推出产品,目标是锁定更大的合作伙伴。另外,英特尔也开始和比亚迪合作做参考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帮助终端厂商更快把产品推向市场。
生态系统难题
为了解释英特尔所采用的垂直整合做法(不同于其他移动芯片厂商),有英特尔内部员工曾向记者打了一个也许不是特别贴切的比喻,“英特尔就像芯片领域的苹果。”
自己整合的好处在于对于产品性能、供货保障等有更强的掌控力。但是难题在于,如何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英特尔的生态系统是建立于X86架构之上,而其他大部分移动芯片都是采用ARM架构。
在PC时代,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联盟构建起了繁荣的生态圈,包括了众多的OEM、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但进入移动时代,Wintel联盟瓦解,微软自己也在摸索出路,Windows Phone同样是市场的后来者、挑战者。
所以,英特尔也开始寻求谷歌的支持。
这对英特尔有巨大的好处。“我们去支持安卓系统后,可以利用它庞大的应用。”陈荣坤说,英特尔非常看重和谷歌安卓平台的合作,“我们首先确保安卓系统下的所有应用,能够非常好地在英特尔芯片手机上运行。”
接下来,就取决于英特尔芯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设备的推广。在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基础之后,才能吸引开发者们专门针对英特尔的架构进行优化。
“这是一个过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有竞争力的。吸引OEM厂商去生产基于英特尔芯片的终端设备,等到在市场上占据的比例足够大的时候,生态系统就将建立起来。”陈荣坤表示。
除了谷歌,英特尔也在和更多潜在的生态圈合作方接触。
4月11日,英特尔与百度共同宣布,双方将组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加强在英特尔架构上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以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智能手机云平台。双方的技术合作将涉及从前端、后端到移动开发框架等多个领域。
关键字:英特尔 比亚迪
引用地址:英特尔比亚迪开始合作:将与ARM激战到底
英特尔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了。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PC式微,未来是属于移动的时候,英特尔仅仅靠重构PC显然已经不能赶上时代的需求,它必须跳入移动的浪潮中。
“(在移动市场)我们是新进入者,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有备而来的挑战者。”4月12日,英特尔产品架构事业部副总裁陈荣坤接受本报专访时承认,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给自己的定位是“挑战者”。
在手机芯片市场,高通、三星、联发科等等是盘踞在这个领域的诸侯们,他们同属ARM阵营,覆盖了不同价位的市场空间,各自都在飞速发展。虽然从整体收入体量上来看,他们还没有一家能与英特尔直接较量。
根据英特尔公布的财报,2012年第四季度英特尔营收为135亿美元,净利润为25亿美元。而高通发布的2013年财年第一财季财报(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显示,高通当季营收为60.18亿美元,利润为19.06亿美元。
从营收量级来看,英特尔是高通的两倍还要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的营收同比下滑了3%,净利润下滑27%。而高通的营收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9%,净利润更是增长36%。此消彼长的背后,是移动终端的快速爆发和PC市场的饱和。
意识到这一趋势的英特尔从去年才开始真正转身。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英特尔在移动终端领域只能说是小小试水,仅仅通过与一些区域伙伴的合作进行了单核手机的尝试。陈荣坤告诉记者,2013年英特尔会和更多的OEM厂商合作,并按照自己的产品路线图,一步步争取更多的市场。
当然,最终成效如何还需要市场的检验。关键在于英特尔能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真正以“挑战者”的姿态进入移动领域的厮杀。
抢占移动新需求
“英特尔认为自己是一家面向移动领域的公司,我们现在提供的很多产品和平台也是在移动领域的。”陈荣坤表示,他对Gartner近期发布的PC下滑报告有不同见解。
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7920万台,同比下滑11.2%。这是全球PC市场自2009年第2季以来的最低值。
Gartner指出,消费者对内容的消费逐渐从PC转移至其他的联网设备,如平板和智能手机,即使是在PC普及率仍低的新兴市场,未来PC厂商也不大可能出现出货大涨。由此,业界也得出了PC已死的结论。
但陈荣坤认为,传统定义的PC与超级本、平板电脑之间的界线,其实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这对来自于各个领域的厂商都存在机会。英特尔认为其中不变的核心是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计算是未来移动生活的关键。”陈荣坤表示,其实在移动时代,“移动”本身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计算才是支撑人们享受移动的力量,而英特尔的基因就是拥有强大的计算力。
在传统PC时代,英特尔依照摩尔定律,不断地推动着计算能力的升级再升级,进而奠定了自己在芯片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
而在移动时代,之前业界有不少观点认为:因为受制于电池容量、手机屏幕大小、应用需求等多方因素,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其实是相对过剩的。这是否意味着英特尔熟悉的那套玩法会在移动时代失效?
陈荣坤认为,仅仅从软件更新的速度上就可以看到,移动领域的变化更快。“以前软件是两三年更新一个版本,现在很多应用是每天都在做更新。安卓平台每六个月就要去更新一个新的版本。”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人们在移动终端的使用模式上也有会更多的需求。“只有提升了计算,才能引入更多的使用模式,像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
由此陈荣坤认为,软件的更新速度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也将使得移动端的硬件计算能力不会过剩,而是同样需要不断提升。
对于之前外界一直怀疑的功耗问题,陈荣坤则提出了“每瓦性能比”的概念,“英特尔不是一味的为了计算而计算。英特尔追求的是在同样的一瓦的耗电力上面,我们能产生多少的性能。”
一己之力抗衡ARM?
来自英特尔方面的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英特尔与印度运营商LAVA推出首款手机以来,陆续与联想在中国市场,与运营商ORANGE在欧洲市场,以及俄罗斯电信、中兴通讯、摩托罗拉等推出过7款产品。
经过2012年的试水,英特尔可以说已经一只脚迈入了移动终端市场的大门。但是,相对于庞大的ARM阵营,英特尔去年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ARM公司高层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们并不认为英特尔进入移动市场对ARM来说是一个威胁。因为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ARM本身并不生产产品,而是授权给诸如高通等芯片合作伙伴,从中收取少量的IP授权费用,所以才能将生态链做大。对单打独斗的英特尔来说,它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凭一己之力,去和ARM一个生态链抗衡?
对此,陈荣坤表示,ARM阵营里面的公司,他们之间也是有竞争的,甚至可能会比与英特尔的竞争更激烈。“移动解决方案厂商屈指可数,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劣势。英特尔也对自己的优势很清楚。”
在陈荣坤看来,英特尔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三方面:自己的架构、自己的核,自己的制程工艺。特别是在制程工艺上英特尔很有信心,陈荣坤说,“今年英特尔的22纳米产品已经出货了,明年我们还要出货14纳米的产品。在制程技术上面,英特尔基本上领先于业界三年的时间。”
不过,之前某竞争对手公司高管曾评价说,他目前并没有看到英特尔在制程技术上的优势体现在移动产品中。也有分析人士预计,要到14纳米之后,英特尔的制程工艺才能真正为他带来优势。
不管怎样,英特尔必须在移动芯片方面加大步伐。据陈荣坤介绍,去年试水单核产品之后,英特尔已经规划好了一年内从单核、双核到四核的产品路线图。今年就会有22纳米的四核产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英特尔在积极和终端OEM厂商接触,希望在2013年拉拢更多的厂商推出产品,目标是锁定更大的合作伙伴。另外,英特尔也开始和比亚迪合作做参考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帮助终端厂商更快把产品推向市场。
生态系统难题
为了解释英特尔所采用的垂直整合做法(不同于其他移动芯片厂商),有英特尔内部员工曾向记者打了一个也许不是特别贴切的比喻,“英特尔就像芯片领域的苹果。”
自己整合的好处在于对于产品性能、供货保障等有更强的掌控力。但是难题在于,如何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英特尔的生态系统是建立于X86架构之上,而其他大部分移动芯片都是采用ARM架构。
在PC时代,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联盟构建起了繁荣的生态圈,包括了众多的OEM、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但进入移动时代,Wintel联盟瓦解,微软自己也在摸索出路,Windows Phone同样是市场的后来者、挑战者。
所以,英特尔也开始寻求谷歌的支持。
这对英特尔有巨大的好处。“我们去支持安卓系统后,可以利用它庞大的应用。”陈荣坤说,英特尔非常看重和谷歌安卓平台的合作,“我们首先确保安卓系统下的所有应用,能够非常好地在英特尔芯片手机上运行。”
接下来,就取决于英特尔芯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设备的推广。在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基础之后,才能吸引开发者们专门针对英特尔的架构进行优化。
“这是一个过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有竞争力的。吸引OEM厂商去生产基于英特尔芯片的终端设备,等到在市场上占据的比例足够大的时候,生态系统就将建立起来。”陈荣坤表示。
除了谷歌,英特尔也在和更多潜在的生态圈合作方接触。
4月11日,英特尔与百度共同宣布,双方将组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加强在英特尔架构上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以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智能手机云平台。双方的技术合作将涉及从前端、后端到移动开发框架等多个领域。
上一篇:台积电:加速改变摩尔定律将推10nm制程
下一篇:华为离全球第一还有多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2:53
消除使用焦虑,笔记本续航多久才够用?
如果你是轻薄本用户,相信在选择产品时一定会重点关注“续航”能力。实在是因为续航焦虑的滋味儿太难熬了,尤其是正处于“电池衰退,续航拉胯”阶段——“充电 2 小时,续航 10 分钟”、“一拔电源就待机”、“明明显示还有 60%,突然就归零”……分分钟抓狂。 电池不灵光,即使性能再强,再轻薄便携,实际使用也会被电源牢牢束缚。尤其是在有移动使用需求时,续航问题成了轻薄本应用中的一大痛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电池续航“拉胯”?怎么样才能有效缓解续航焦虑呢? 到底是什么,让笔记本电池“很受伤” 如果你的笔记本电池续航骤减,总的来说有两大原因——使用时不必要的消耗,以及非常规的损耗。 不必要的消耗 电池消耗一般情况下是很正常的
[嵌入式]
2018全年电竞赛事完美收官
第二季英特尔大师挑战赛(Intel Master Challenger,简称IMC) 全国总决赛 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精彩落幕。从全国四大赛区到北京总决赛,本届IMC共吸引线上六千万、线下五十万观众共享盛事。总决赛现场配置国际大赛标准设备,并携OEM等产业合作伙伴呈现前沿科技成果,引爆游戏和电竞爱好者的年末狂欢。同时,英特尔本年度的电竞赛事也以此完美收官,在电竞行业生态链的领导力又添一笔辉煌。 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兼电子竞技和游戏总经理博立礼为2018 IMC决赛揭幕 英特尔处理器性能升级,实力颠覆游戏电竞体验 今年年初,英特尔宣布推出与Radeon Ve
[物联网]
英特尔承诺下周解决:2代到7代酷睿CPU打补丁重启
对于修补Meltdown熔断和Spectre幽灵漏洞,1月18日,Intel数据中心部门总经理Navin Shenoy借助官网发布了新声明。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第一点关于固件更新的问题。 英特尔承诺下周解决:2代到7代酷睿CPU打补丁重启 Intel方面表示,目前,新固件已经覆盖到90%近五年推出的CPU产品,但是他们仍有一些工作要做,比如处理所谓的重启问题。 Intel内部已经复现了打补丁后系统会重启的BUG,早先一份声明说是四五代 酷睿 (Haswell/Broadell受影响),现在确认二代 酷睿 Sandy Bridge、三代 酷睿 Ivy Bridge、六代酷睿S
[嵌入式]
英特尔携手腾讯助力K12在线教育新赛道
英特尔携手腾讯共同发布2020年首份《中国在线教育师生教学行为和教学条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关注此次疫情背景下,在线教育需求的井喷态势,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的痛点。从分析国内小学及初高中(后文简称“K12”)在线教育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出发,报告认为适当的教学终端产品至关重要,以科技赋能将开辟K12在线教育的宽阔新赛道。 在线教育需求井喷 但用户体验亟须大幅提升,硬件设备仍须不断升级 疫情带来了在线教育需求的井喷,新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或成常态需求。在抗疫期间,K12学生和老师被动触网体验了在线教育的优势。其中,超过90%的使用者认为在线教学体验仍需提升。在此背景下,专业教学设备成为刚需。报
[物联网]
英特尔、英伟达、谷歌三大巨头打响芯片之战
在5月10号圣何塞市人头攒动的英伟达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先生详细解读了其公司研发的新型芯片,该芯片可提高人工智能算法的计算速度。 黄仁勋,英伟达CEO,正在加州圣何塞市的公司大会上发表演讲。 在5月10号圣何塞市人头攒动的英伟达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英伟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先生详细解读了其公司研发的新型芯片,该芯片可提高人工智能算法的计算速度。而这位总裁的表现可谓是谨言慎行。 过去几年中,英伟达为提高游戏和图像制作而研发的图形处理器曾有力地催生了机器学习产业的诸多突破,其市值和股票也因而一路扶摇直上。随着英伟达把更多的资金投入人工智能产业,英特尔、谷歌等其他研发AI芯片的企业的角逐也愈发激烈。 黄先生在会
[汽车电子]
中国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二维非易失性存储芯片
相比三星、东芝、美光等公司,中国现在DRAM内存、NAND闪存技术上要落后多年,不过中国的科研人员也一直在追赶最新一代技术,前不久有报道称中国投资130亿元开建PCM相变内存,性能是普通存储芯片的1000倍,现在更厉害的来了——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张卫、周鹏带领的团队研发了一种新的二维非易失性存储芯片,他们使用了半导体结构,研发的存储芯片性能优秀,是传统二维存储芯片的100万倍,而且性能更长,刷新时间是内存的156倍,也就是说具备更强的耐用性。 DIY玩家应该知道内存、闪存各自的优缺点——内存速度极快,但是断电就会损失数据,而且成本昂贵,闪存的延迟比内存高一个量级,但好处就是能保存数据,同时成本更低,所以业界一直在寻找能同时
[网络通信]
华尔街日报:英特尔正考虑收购博通
腾讯科技讯 3月1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英特尔(Intel)正在考虑一系列收购方案,包括收购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 在上述信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1%,而博通股价上涨逾6%,高通股价几乎没有变化。 英特尔有意收购的消息传出之际,博通正积极寻求对高通的敌意收购。如果交易能够成功,合并后的公司成为英特尔的更大竞争对手。 消息人士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博通收购高通的交易可能成功,英特尔或会考虑向博通发出收购要约。然而,这些消息人士表示,这样的收购没法保证。甚至有人宣称,这是不可能的。 英特尔女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不会对交易传言置评。她在声明中称:“在
[半导体设计/制造]
从专利资料入手,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
在比亚迪2023年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化身成了比亚迪的“爆料头子”,不但亲自证实了传的满城风雨的DM5.0混合动力系统、坐实了超长的续航里程和更低的油耗,还爆出来了一件大新闻:比亚迪目前正在研发第二代的刀片电池系统,最快能在2024年8月发布! 国家专利局:实锤!老王没开玩笑! 2020年发布的刀片电池可以说是比亚迪当下的核心竞争力,填充系数高、有更好的空间利用率、面对穿刺损伤时更出色的容损率和更低的成本让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如虎添翼,现在所有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产品都搭载了刀片电池。 时至今日刀片电池依然有着出色的性能表现,同样在此之前比亚迪也从没透露过将有新一代刀片电池产品发布的信息,“船夫哥”的这
[汽车电子]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曝iPhone SE 4首发苹果自研5G基带:明年3月登场
- 曝iPhone 17全系首发3nm A19系列芯片:无缘台积电2nm工艺制程
- 供应链称上游元器件要大降价:国产手机现涨价潮后会主动下调售价吗
- 消息称苹果将拿出近 1 亿美元用于解除印尼 iPhone 16 系列销售禁令
- 消息称塔塔公司收购和硕在印度的唯一一家iPhone工厂,深化与苹果合作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23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