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新建11万3G基站:总数将达45万

发布者:WhisperingWaves最新更新时间:2013-05-04 来源: 通信世界网关键字:中国移动  3G基站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通信世界网讯(CWW) 据业内专家李进良近日撰文指出,TD-SCDMA“预计完成6期第二阶段建设后,中国移动TD-SCDMA总基站数将达到45万个左右,新建约11万。”

  根据中国移动此前的TD网络建设规划,今年年底TD基站数将至40万个,这表明,中国移动调整了TD 6.2期网络建设规划。

  今年2月,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在TD6.2期将建8万个基站,但当时通信世界网从多个可靠渠道获悉,TD 6.2期规模相较之前规划变动不大,中国移动原计划6.2期新增基站约6.7万个。

  李进良在文章中表示,TD-SCDMA的单载波所占带宽为1.6MHz;WCDMA的单载波所占带宽为5MHz×2;cdma2000的单载波所占带宽为1.25MHz×2。因此,就带宽而论,WCDMA为TD-SCDMA的6.25倍,cdma2000为TD-SCDMA的1.875倍。如果要使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所具备的带宽能力与中国联通WCDMA网络所具备的带宽能力相当,那就要远远超过中国联通WCDMA的基站数。


  该文指出,当前中国移动TD-SCDMA手机用户为1.1437亿,而基站为30.3万。激增的3G用户数必然对现网覆盖和容量扩大提出了更高要求。到今年年底要增加1.2亿用户,那么基站也应翻一番才行。为了适应需求,中国移动已经决定将于近期与TD-LTE二期同步启动TD-SCDMA六期第二阶段扩大规模招标,此次招标再次刷新之前的单次规模之最,成为中国移动规模最大的一次TD-SCDMA招标。

  对于TD 6.2期具体规模,中国移动相关人士电话无人接听,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另有信息显示,中国移动TD网络建设并不会止步于TD 6期。4月底,业内传出中国移动将于8月启动TD-LTE商用,有设备商高层表示,通过TD-SCDMA升级至TD-LTE相对新建TD-LTE基站的性能会下降近25%,相关电信运营商人士并不认同此观点。

  这意味着,面临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和互联网业务的异质替代,中国移动在推动TD-LTE智能手机成熟的商用路径上将采取稳健而非激进的举措。(赵宇)

关键字:中国移动  3G基站 引用地址:中国移动新建11万3G基站:总数将达45万

上一篇:爱立信预计中国4G建网将引发激烈价格战
下一篇:高通调高2013财年营收预期至240-250亿美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2:56

不登记就停机 中国移动强力推行实名制
    近日,广东地区一些中国移动的未实名用户收到了一条督促他们实名登记的短信:您的手机号码还没有进行实名登记,根据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的相关要求,请您于5月31日前携带本机SIM卡以及有效身份证原件到指定地点登记。     5月20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称,从即日开始移动将分批要求用户在限期前进行实名制,在短信通知的限期前不进行实名制,将对拒不实名制用户进行“半停机”处理。“半停机”处理即手机用户不能打电话、发短信、上网,但可以接听电话、接收短信。   广州移动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5月底将在各大媒体刊登公告,准确信息需要以公告为准。然而,中国移动北京的客服对界面记者表示:“在北京,中国移动只是给未实
[手机便携]
中国移动与上海贝尔签署下一代无线接入网合作框架
2月16日消息 上海贝尔日前宣布,已与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及TD-SCDMA 和TD-LTE领导者中国移动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共同发展下一代无线接入网(RAN)。 上海贝尔与中国移动将联合启动技术和经济研究,还将对建立集成化、协作式的基于云计算的无线接入网(C-RAN)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进行调研,以便确定成本效益、网络智能和节能(绿色)新标准。C-RAN将为GSM、3G和LTE等多种无线技术提供通用的平台,显著提升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减少传输资源消耗,可使运营成本(OPEX)降低高达50%,资本支出(CAPEX)减少15%。 阿尔卡特朗讯亚太区总裁Rajeev Singh-Molares表示:“上海贝尔与中国移动开展的
[网络通信]
中国移动自有品牌手机未出生已尴尬?
    12月5日,在“2012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中国移动将推出自有品牌终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业界各方对于中国移动推出自主研发终端产品褒贬不一,但是从李跃的态度中不难看出,中国移动已经坚定了推出自主品牌的决心。   移动的“大一统”计划   李跃认为,国美和沃尔玛是中移动自主品牌将来的方向,数据也证明,中移动有非常大的机会。   较早前,李跃在中国移动终端产业链大会中表示,国内的手机用户已经接近11亿,中国移动一家的用户规模已接近7亿。中移动预计,每年将有超过3亿用户要更换手机,这给终端厂商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机会。   当前,三大运营商仍在大力推进3G普及工作,这给传统终端厂商网际网路厂商
[手机便携]
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兴、高通联合开展5G标准定位技术演示
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兴通讯和高通技术公司宣布,基于立足长远、利于行业的原则,三方将分阶段地合作开展基于已完成的3GPP 5G NR Rel-16标准规范的定位技术以及基于未来3GPP Rel-17增强定位技术规范的性能验证。本次合作旨在加速5G定位技术的标准发展和落地应用,丰富5G定位技术在新兴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三方计划在2021年及未来进行上述5G定位技术的演示。 基于3GPP Rel-15开展的5G第一阶段部署专注于为智能手机和其它终端提供全新增强的移动宽带体验,而在接下来的阶段(3GPP Rel-16、17及未来版本)5G将赋能更多应用和行业,例如工业物联网、汽车、增强现实等。精准的终端定位是实现包括增强现实和室内导航在
[网络通信]
中国移动试推3G-MiFi苹果皮 iPhone即可支持TD网络
10月31日消息,据飞象网了解,中国移动在一些省份推出了“3G-MiFi苹果皮”,可将TD信号转换成WiFi上网服务,最多连接5个移动终端。 一直以来,苹果与中国移动的“联姻”都是媒体热潮的对象,每次苹果新机发布,都有“中国移动与苹果商谈,将引入新版iPhone”的消息流传出来,不过,每次都让消费者失望而终。 目前,iPhone可以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购买,唯独没有中国移动。 但是,从中国移动给出的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iPhone用户已经超过了1500万户。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透露,从2011年开始,中国移动的iPhone用户每月基本增加100万户。中国移动想通过iPhone这个利器来保住高端市场
[网络通信]
<font color='red'>中国移动</font>试推3G-MiFi苹果皮 iPhone即可支持TD网络
苹果与中国移动合作仅是“短期利好”
苹果与中国移动(微博)的最终“牵手”引发市场的无数猜想,但路透社指出,此番联手或许只能在短期内推升苹果的营收水平。 苹果有望在本周与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实现合作。这将令其增加7.59亿的潜在用户,或为来年增加30亿美元的营收,相当于苹果本财年预计营收增幅的四分之一。 不过在短暂的营收提升之后,苹果将发现自己会处于似曾相识的境地,还得与老对手三星展开成本高昂的消费者争夺战。 stratechery.com网站科技分析师本•汤普森(Ben Thompson)指出:“推动iPhone销量增长的最简单途径永远是分销渠道。这也就是常说的‘彩虹尽头的宝藏’,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接下来就是开展老式的消费者争夺战。”
[手机便携]
苹果与<font color='red'>中国移动</font>合作仅是“短期利好”
中移动力争固网牌照 中电信倍感威胁表态反对
“686号”限制令已过期失效 业内昨日传出消息,中移动已经上报材料,希望工信部取消“686号文件”,从而获得固网运营牌照。 “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尽早获得有线宽带经营权。”中国移动(微博)内部人士向本报坦言,毕竟铁通在宽带市场上,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用户规模都很小。———目前,中国移动只是授权铁通经营有线宽带,而移动一旦切入宽带市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庞大的移动用户群“无线+有线”捆绑后将发挥更大威力。 中国移动的企图让中国联通(微博)、尤其是中国电信(微博)感到威胁。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坦言,目前固网的毛利率已经很低,希望固网市场“维持现状”。 奚国华:希望早日获得固网牌照 “以往由于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过大,遭到非对称管制,
[网络通信]
中国移动研究院与Mindspeed就合作研究Nanocell签署技术合作备忘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港滩市,中国北京——2012年9月4日——小蜂窝基站半导体解决方案领导者敏讯科技有限公司(Mindspeed,NASDAQ股票市场代码:MSPD),与中国最大移动运营商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今日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MOU),将就在中国推动Nanocell 相关的研究展开多项合作。Nanocell是一种最新定义的无线接入设备种类,它集成了移动小蜂窝基站及电信级的WLAN 接入点。这对于持续加快建设的中国移动异构网络(HetNet),以及Mindspeed基于旗下Picochip TD-SCDMA和Transcede LTE系统级芯片(SOC)解决方案的小蜂窝基站平台,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网络通信]
<font color='red'>中国移动</font>研究院与Mindspeed就合作研究Nanocell签署技术合作备忘录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