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斗士:AMD还是当初的那个AMD么?

发布者:数字探险家最新更新时间:2013-08-20 来源: ofweek关键字:AMD  Intel  CPU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纵观CPU发展历程,几乎都是Intel占据主导地位,AMD背后努力追赶——销售出身的AMD没有Intel那样深厚的技术底蕴,在这个技术至上的芯片世界中想要生存下来已经费尽艰辛。但依靠着桑德斯年代那一股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AMD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争得一席之地。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在AMD身上找到当年那股冲劲,AMD放弃了与竞争对手正面抗衡,陷入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取巧路线——市场份额日益萎缩,我们禁不住想问,AMD还是当初的那个AMD么?

  AMD之两大生命线——CPU业务

  ■收敛了羽翼,浇灭了锐气:AMD的“差异化路线”

  CPU部分,AMD曾经在K7、K8时代风光过一阵子,而后伴随着Intel“酷睿”架构的上市逐步陷入被动。在当年紧张的局势下,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了即将上市的“推土机FX”,然而一再跳票的推土机最终却反咬了AMD一口——单核性能比不过同时代羿龙CPU,AMD的CPU性能开始一步一步被Intel抛离。FX的失利,AMD还有APU这一主力产品。

  作为现在AMD的重点,APU主打是融合,CPU和GPU的协调工作,相互加速,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APU发布两年多,由于大环境缺乏软件支持,APU的实质加速优势,大多数用户还没感受到。

  所以,AMD不再和Intel比CPU性能,我们听到的只是“AMD的GPU比Intel强了多少多少”,“AMD的默认频率突破XGHz大关”——这种“差异化”宣传,让然后告诉消费者APU的未来是多么的美好,但现实是残酷的,目前APU的主要优势,只是集成一张性能不错的显卡,可减小主机体积。

  当Intel在提升CPU性能、降低CPU功耗的时候,AMD在宣传他们的显卡;当Intel准备充分开始在GPU发力的时候,AMD还是在宣传他们的显卡——如今在AMD身上我们很难再找到当年桑德斯时代的那股锐气。

  “到底是AMD收购了ATI,还是ATI收购了AMD,谁也说不清楚”[page]

 

    ■左手打右手,顾此而失彼:AMD的“市场策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AMD就被戏称以“农企”之名。这个称谓本身并没有瞧不起农民阶层的意思,只是在调侃当今信息社会,AMD“小农思想”的市场策略总显得格格不入——没有资金所以畏首畏尾,畏首畏尾然后更加限制了自身发展。

  产品线出现交叉竞争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相当头疼的事情。AMD在CPU市场策略上就遭遇过不少这样的窘境,例如模块化设计的FX系列,原本性能就比不上上一代原生多核,却一意孤行将产品线延伸到主流市场,来数一数现在主流市场AMD有多少处理器——老将羿龙、新旧速龙、四核FX,结果就是现在新品FX系列销售几乎都打了水漂,已经有烂尾迹象了。

  在APU方面,也有同样的尴尬,特别在国内用户更喜欢独立显卡,新速龙+500元独显,游戏性能更强,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A10、A8 APU的无奈,有苦自己知,不过,还是有不少高玩用户还是喜欢A10、A8的。

  除了产品线问题,AMD弱化产品品牌也是颇具争议的。一个公司的品牌命名是往往是留给用户的第一印象,一旦这个品牌在市场上打响,那么它就是这个公司的一种象征,一种标准。在以前,AMD的产品线分“闪龙”“速龙”“皓龙”“羿龙”等等,都还算得上是酷炫,但现在呢?A系列、FX系列,又或者满街的“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实在很难把它们跟高技术的芯片行业联系到一起。

  这一边桌面市场形势严峻,那一边AMD又开始研究移动处理器寻求企业转型。短时间内AMD受制于功耗问题很难在手机平板领域立足,即便有产品也大多是纸面发布,而X86架构上Intel已经先行一步抢滩登陆;拿下次世代游戏主机的订单或许可以成为AMD救命稻草,但却又因产能问题影响下一代Kaveri的上市。为了避免与竞争对手直接交锋,顾此失彼,AMD耗不起长线作战。>>

  “逃避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注:历史上AMD的逆袭

  AMD曾经也有过辉煌时代,那是在AMD K7、K8架构的时候,AMD唯一一次站到了CPU性能巅峰,旗下速龙CPU被卖到天价;Intel的奔腾系列过长的流水线工艺、过分强调通过高主频获得高性能,导致发热量严重,被AMD嘲笑高频低能,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刚好反过来了。[page]

 

     AMD之两大生命线——GPU业务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AMD的“性价比优势”

  AMD现在相当于是同时与Intel和NVIDIA对抗,CPU那边明显处于劣势,独立显卡市场也不好过。如果说之前显卡市场AMD还算混得可以,但自从NVIDIA开普勒架构产品上市,主打能耗比,市场优势已向NVIDIA明显倾斜:代号为GK104的GTX680(小核心,一度被传内部定位只是GTX660Ti级别)已赶超AMD旗舰HD7970,GTX690一年内没有对手...开普勒系列让NVIDIA赚翻了。

  今年NVIDIA才拿出真正的旗舰:GK110核心的GTX TITAN(其实还留了一手),NVIDIA已经在架构上领先AMD一代,这种形式和当年Intel SNB性能飞跃的情况有些类似。为了保证销量,AMD用了最直接的方法,“降价”:HD7990一夜之间暴降3000元,或许AMD会感到痛心,但更痛的应该是那些已经掏钱买了高端产品的铁杆粉丝吧……

  大降价促销——既然性能高不了,那么把价格降下来就行了,造就性价比,简单易懂。不过长期如此却对AMD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产品线定价冲突,影响新品销售;动摇不了竞争对手的性能优势;主动权还在对方手上;利润下降,资金不足造成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度滞后……恶性循环,“暴降”式促销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每一个退役A粉的背后都有一个伤心欲绝的故事”[page]

 

    AMD困境——最终会被收购?

  ■陷于泥淖之中,却无人支援:AMD成“烫手山芋”

  2013第一季度,AMD净亏损1.46亿;第二季度,净亏损7400万——是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在AMD的财务报表中见到的总是亏损,即便AMD打起同情牌面也很难弥补他在软硬件上的劣势。以致于AMD已经不得不全球裁员并考虑企业转型——转型的风险大家都懂,现在AMD桌面市场摇摇欲坠,再去发力新市场,前进道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缺乏技术力量、市场策略混乱、资金链不足、逃避市场竞争……AMD似乎已经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的泥淖,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在AMD身上找到桑德斯时代那股昂扬的斗志,更多的是取巧逃避的运作方式和对虚幻未来的空谈,前些时候到处在传言AMD即将被收购(有传高通、Intel等等),或许对AMD而言这才是最好的归宿吧,但受制于X86技术版权以及垄断法律的牵制,AMD即便有心想被收购,在外人眼里也是一个烫手山芋。

关键字:AMD  Intel  CPU 引用地址:消逝的斗士:AMD还是当初的那个AMD么?

上一篇:分布式发电扶持政策出台 分布式发电挣钱不再难
下一篇:匪夷所思的石墨烯:有望续写摩尔定律的神奇之“碳”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3:13

英特尔拟开发18核 Broadwell 芯片
英特尔正在为不远的将来规划什么样的高性能芯片?据专注于芯片产品的网站Vr-zone报道称,英特尔未来的Broadwell芯片将整合18个核心;而另一篇报道称,未来的Broadwell芯片将主打平板电脑市场。 据报道称,英特尔未来的18核Broadwell-EP或EX Xeon芯片将采用英特尔未来的14纳米生产工艺来生产。 Vr-zone报道称:“英特尔不会加快芯片的运行速度,而是增加每个芯片上的核心数量。” 据称,该款18核芯片最早也要等到2015年才能上市。英特尔还计划研发供台式机电脑和工作站使用的8核和10核高性能芯片。 预计首款Broadwell芯片将在明年上半年发布。现在核心数量最多的英特尔芯片
[手机便携]
传<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拟开发18核 Broadwell 芯片
英特尔AMD真假双核口水战升级为数据战
   英特尔AMD引用同一家公司的测试数据互相攻击,英特尔称无公认真假标准   本报讯 (记者 焦集瑩) 从一年前就开始暗自较劲儿的英特尔与AMD“真伪双核”之争近日再次升级。   继英特尔上周首度正面回应了AMD的质疑后,AMD公司日前又公布了一份测试数据,称将借助数字的力量“戳穿对手的谎言”。   针对这一测试结果,英特尔公司昨日做出回应,称目前并无测试双核“真假”的公认标准。   AMD日前引用第三方评测机构CNET公司的比较测试数据声称,在日常计算、游戏、多任务、图片编辑、MP3编码等七个方面,AMD均优于英特尔的表现,“我们取得了7:0的完胜!”英特尔中国公司公关经理汪洪华昨日就此测试的标准发出质疑:“我们只想反
[焦点新闻]
英特尔发布零售门店数字化赋能专项报告, 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2024年3月13日,上海—— 英特尔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 Shop 2024)。会上,英特尔发布了《零售门店数字化赋能专项报告(2024年)》 。该报告系在全球范围内对零售行业门店数字化进行系统化梳理的率先尝试,为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彰显了英特尔在这一领域创新的技术、领先的产品组合,以及深耕多年的生态版图。同时,英特尔也宣布了卓越POS认证计划的全面升级,并在现场展示了丰富的落地应用与实际案例。 《零售门店数字化赋能专项报告(2024年)》发布仪式 出席此次博览会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指出,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越来越清晰,但是对于具体的零售门店而言,如何提升数字化能力还
[工业控制]
<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发布零售门店数字化赋能专项报告,  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对美国CPU征收高关税,对中国IT产业有哪些影响?
近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拟定了一份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并建议对清单上中国产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该清单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LED、MOCVD设备等都为列其中。 据分析,特朗普之所以高举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业,同时打击竞争对手。 众所周知,中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芯片,像CPU基本被美国英特尔、AMD垄断。那么,中国一旦对美国CPU征收高关税,中国IT产业会有哪些影响? 对英特尔、AMD的CPU征收高关税会对中国整机产品造成伤害 目前,中国的桌面CPU、服务器CPU基本被美国英特尔公司和AMD公司垄断。既然美国制裁中国计算机整机产
[嵌入式]
英特尔发布多款处理器及更多其它平台的固件更新
过去几周,我们一直在开发并验证 更新的微代码解决方案 ,以保护用户免受Google Project Zero团队披露的潜在安全隐患攻击。同时,我们的客户及行业合作伙伴进行了广泛的测试,以确保更新的版本可以投入使用。我谨代表英特尔感谢所有客户及合作伙伴在整个过程中的辛勤工作及通力合作。 基于以上这些努力,我们现已向OEM客户及合作伙伴发布了产品微代码更新,适用于Kaby Lake平台、Coffee Lake平台以及更多的Skylake平台。不仅覆盖了我们的第六代、第七代和第八代英特尔®酷睿™产品线以及我们最新的英特尔®酷睿™ X系列处理器,还包括我们近期发布的面向数据中心系统的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和英特尔®至强® D处理器。
[半导体设计/制造]
英特尔携手百度飞桨,共创软硬一体人工智能生态
2022年5月20日,北京 —— 今日, 英特尔出席在线上举办的Wave Summit 2022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 ,与众多人工智能专家、开发者与架构师,及知名学者等行业从业者一道分享英特尔与百度在人工智能各领域应用的创新突破,并深度展现如何通过包括oneAPI 和OpenVINO在内的软件优化,及丰富的人工智能全栈硬件产品组合,助力最新发布的飞桨v2.3版本实现模型性能的优化升级,及其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实践应用。与此同时,英特尔亦联合百度发布“飞桨硬件生态伙伴共创计划”,共创软硬一体人工智能生态。 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宇表示,英特尔始终致力于以强大的产品组合和开放的软件生态系统加速推动人工
[工业控制]
<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携手百度飞桨,共创软硬一体人工智能生态
中国CPU实现自主可控的机会来了!RISC-V这关该如何把握
集微网消息(文/茅茅),2010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牵头创立的新型指令集RISC-V正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这个全新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ISA)的“横空出世”,不仅在处理器架构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甚至被认为可能打破处理器芯片被X86架构和Arm构架长期垄断的局面。 相比于X86和Arm这些主流架构严格的授权使用机制,RISC-V自创立之初就确定走开放、共享、安全的道路。目前,RISC-V生态体系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国内外已有近200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加入RISC-V基金会(2015年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并围绕RISC-V指令集标准开发IP核、芯片、系统、软件等,一个新的生态和产业链正在蓬勃发展。 当然,中国企业也不甘落
[手机便携]
英特尔技术及处理能力驱动电视革命
  电视机与电视体验已经来到了一个转折点。今天,英特尔公司高层金炳国(Eric Kim)和贾斯汀(Justin Rattner)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了互联网与广播网络实现全面融合时的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金炳国和贾斯汀还介绍了在短期和长期内实现更加可视化、个性化及互动性的电视体验的各种机会。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数字家庭事业部总经理金炳国展示了消费电子媒体处理器系列中最新的SoC产品--英特尔®凌动™处理器CE4100,并且宣布英特尔正在与Adobe、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思科和TransGaming等业内伙伴一起,致力于让互动电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金炳国表示:“驱动电视革命的核心是更强大的
[家用电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