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已经有100多家的研究单位和企业投入到OLED的研发和生产中去,包括全球显示业巨头,如三星、LG、索尼等公司。OLED由于已有LCD在前,开始发展并不很顺利,原先PMOLED(无源矩阵OLED)仅主要用于手机副屏、汽车、工业应用及其他市场。
自从2010年三星发布了首个AMOLED(有源矩阵OLED)智能手机GalaxyS开始,AMOLED才重见天光,有力地推动了OLED在中小(9英寸以下)显示市场的应用,攻掠原由LCD主导的市场,前景看好。据市调公司NPDDisplaySearch公司最新报告,2012年AMOLED拥有中小型显示面板市场出货份额的6.2%,并将于2016年翻一番多达到14.2%,同期PMOLED的份额则将从2.2%下降到1.6%(图1)。
据市场调查机构DIGITIMESResearch预估,2015年全球AMOLED面板产能将达1147万平方米,较2012年增加327%,主要牵动供给面成长的动力仍是韩国厂商,着重的应用为智能手机以及电视应用。韩过厂商在AMOLED产能的全球占有率,2012年为97.7%,预估2015年韩国厂商仍可维持83.7%的高比重,主要原因是三星旗下的三星显示器及乐金显示器均持续地扩大其AMOLED面板产能,包括扩大既有的5.5代OLED生产线产能,并可能新增6代、8代生产线产能。国内厂商无论是在TFT-LCD或是AMOLED面板产能的扩增上,态度及企图心均较台湾及日本厂商积极,预估在2015年时国内地区AMOLED产能比重可望提高至7.4%,成为全世界第二大AMOLED产能所在地。(如图2)
至于台湾和日本面板厂仍在技术开发阶段,扩产动作也相对保守,预估在未来几年产能市占率仅维持在5%以下。[page]
AMOLED面板需求强烈
快速发展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2013年FPD产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其中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预计从去年的1.34亿片上升到今年的2.17亿片,加上手机屏幕尺寸增大,预计AMOLED面板需求将从2013年第一季的26.3万平方米提高到2014年第一季的55.7万平方米。
据NPDDisplaySearch季度面板供需和支出报告指出,2013年下半年AMOLED面板供应将较为紧张,第四季度供需比将仅有1%,这意味着可能出现供应短缺。目前,三星显示生产了绝大多数AMOLED面板,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最近推出的GalaxyS4为5英寸全高清AMOLED显示屏,三星将必须全面开启最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供需比急剧缩小,三星今年重点扩大A25.5代线生产能力。此外,三星也可能加快开启另一条新的AMOLED产线。(如图3)
图3、Q1\'13-Q2\'14AMOLED供需预测(单位:000m2)Source:NPDDisplaySearch,2013.07
智能手机显然是持续牵引AMOLED市场前进的火车头,去年全球手机用OLED共1.32亿片,占整体中小尺寸显示屏市场的69%,预期2016年将增长到3.89亿片,提升到81%的市场份额,期间出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31%(图4)。
除了智能手机,针对当前大热平板电脑等中尺寸的移动终端市场,三星正计划在其更多的平板电脑中采用AMOLED面板。并打算扩展AMOLED面板业务的同时,除了扩大现有的5.5代线产能外,三星还计划投建一个规模更大的6.5代(1500x1800毫米)AMOLED面板生产线。计划中的新产线很有可能将位于韩国南部的忠清道省。如果中尺寸面板市场形势一直大好,三星将有可能计划付诸实施。
此外,在AMOLED电视面板市场也是韩企三星和LGD一直追求的市场,目前,超大英寸AMOLED电视发展并不顺利,韩国仅有2条8代OLED生产线,都尚处于试验阶段,成品率很低,导致产品售价昂贵异常,预计55英寸OLED电视初始售价高达近万美元。据NPDDisplaySearch研究显示,即使新近推出的AMOLEDTV,其生产成本仍比LCDTV要高出10倍之多,预计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达到相近的水平。随着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目前只有4英寸等所谓小尺寸AMOLED面板与类似尺寸LCD面板的成本价差,已经降到了1.3倍以下。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还都正研发提升LCD电视品质的大尺寸4K×2KLCD电视来与之抗衡。据市调公司NPDDisplaySearch发表的数据称,2013年AMOLEDTV将维持很低的水平,估计是5万台左右。据预期,除三星和LG的继续努力下,又有中国海峡两岸和日本在大尺寸AMOLED面板方面相继跟进,2014年后可望开始AMOLED电视面板大量生产,出货量有可能突破百万大关达170万台,2016年许能达到900万台,占平板电视市场渗透率的3%强(图5)。[page]
AMOLED面板市场竞争激烈
在AMOLED面板领域,目前韩企占据绝对的优势。韩国面板企业已经率先进入大尺寸OLED领域。拥有小尺寸OLED技术的三星SMD今年第一季度为三星电子带来的营业利润贡献达到了4000亿韩元,且营业利润率达到17%,远高于三星的其他面板企业。
韩企三星认定OLED是“Nextdisplay”,并强化优势,技术大幅超越竞争对手,可谓一骑绝尘。其他竞争对手显然并不甘心落后,索尼和松下签署协议共同研发用于电视和大尺寸显示设备的下一代OLED面板和模组,希望今开发出量产技术。索尼、东芝和日立联合成立日本显示器公司联手开发OLED;松下计划投入200-300亿日元,建立第5-6代OLED面板试产线。一直标榜“液晶夏普”的夏普公司,改弦易辙,不久前在发布会上公开了它研发的OLED面板,受到业界关注。
中国台湾投入AMOLED研发与量产时间,几乎与韩国三星同时起步,可惜没有坚持发展下去。对于二进二出OLED产业的台湾厂商,专家估计目前技术已落后韩国约3~4年,包括奇晶、TMD、友达、群创等厂商正都在加快OLED技术开发生产的脚步。此外,台湾厂商还与日企展开合作,如友达与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缔结OLED策略联盟;友达与索尼合作量产有机EL电视等。
从历史看,中国大陆开发OLED不算晚。然而,从整体来看,中国OLED的技术积累还并不充分,很难单独实现产业化,联台不失为明智之举。正如维信诺公司总裁陈耀南所说:“现在最关键的是速度。”他特别指出,AMOLED正处在产业化初期,处于高风险、高投入的阶段,要实现尽快产业化的目标,还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并结合产业布局,给予有针对性的重点支持。
CRT时代,我国显示行业被国外企业牵着鼻子走了几十年,LCD时代仍然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全球都紧盯着OLED,正奋力抢占OLED高地,OLED也为中国显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是全球具有最大潜力的OLED应用市场,但愿不要一而再地错失机会。
国内AMOLED产业现状
据了解,国内的AMOLED产线,主要为信阳激蓝、上海天马、上海和辉、佛山彩虹为4.5代线;厦门天马、京东方以及昆山国显为5.5代线;京东方在合肥和重庆以及华星光电即将新建的8.5代TFT-LCD面板产线兼顾的AMOLED面板产线。这为应对未来AMOLED面板市场而改造原有TFT-LCD面板线埋下了伏笔。不仅如此,中国官方高层也对AMOLED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是如此。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胡春明表示:“除了中央政府大力推动OLED产业,甚至连地方政府也一同加入。”
胡春明进一步表示,广东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初步完成AMOLED产业聚集;而四川则是以AMOLED产业园区为核心,助力推动产业发展;而江苏政府则是以AMOLED产业联盟为契机,大力推动OLED照明产业化。(图5)
[page]
国内AMOLED面板产线投资步伐加快
国内AMOLED产业破局有难度
从全球在OLED领域投资重点比较来看,韩国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跨越高世代面板线以及全产业链上,投资主体逐渐从面板企业为主转变为以政府研发专案为主的多元模式。不仅如此,韩国投资规模持续上升,且政府投资介入程度很深,主要集中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建设。至于日本,则与韩国不同,集中在中小尺寸,并细分市场、材料装备。投资主体主要是面板企业,但投资规模比较小,且政府涉入不深,但已开始向韩国学习。而中国台湾部份,投资方向尚局限于面板产线,投资规模比较小,不过政府投资开始介入,但程度不深且方向是产业链整合而非技术研发。至于中国大陆,目前投资方向主要以面板产线为主,较难形成优势的全产业链,且投资主体又与日韩台比较相对分散,投资规模虽然比日本与台湾大,却与韩国相差甚远,相对的,技术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可见,中国大陆市场虽然潜在需求庞大,但仍必须等待产业化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以及两岸产业合作之后,才能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局,形成规模。目前京东方在建拟建产线3条,全部相容AMOLED面板。而天马其中一条4.5代线完成AMOLED改造,在建一条5.5代线相容LTPS与AMOLED。至于维信诺则已建立完整的OLED产业化体系。彩虹则是建两条AMOLED面板产线,目前厂房建设已完成,技术方案也准备完毕;虹视则在目前PMOLED基础上研发AMOLED。而TCL工研院则是在OLED显示与材料方面开始初步布局。
目前,AMOLED市场规模依旧持续成长,然而产业相关技术以及竞争都相当激烈,对上游(原材料、设备)以及下游(整机)的依赖性也很强,因此机遇与挑战仍是并存的阶段,国内AMOLED产业要破局仍存在一定困难。
大陆AMOLED扩产动作积极
虽然中国大陆在AMOLED产业破局有难度,但企业间积极合作,OLED技术进步提速。据DIGITIMES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指出,大陆厂商无论是在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或是AMOLED面板产能的扩增上,态度及企图心均较台湾及日本厂商积极。基于中国大陆的面板厂商,有望在2015年获得7.4%的AMOLED产能份额。预计到2015年,AMOLED产能的53%,将用于中小尺寸应用产品。
目前,OLED产业化速度加快,我国企业上下游协作,合力推动技术进步,为中国OLED产业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做足准备。[page]
当前,全球OLED产业尚未成熟,相关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尚未明确,同时有机发光材料、驱动基板等关键环节仍存在不足,OLED大规模产业化时间的到来仍有不确定性。国内包括清华维信诺、汕尾信利、上海天马、佛山彩虹等多家企业从事小尺寸OLED的研发和生产;京东方、华星光电、创维等在OLED领域也有所布局。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为,国产企业有望在OLED产业上进一步缩小与海外企业的差距。他表示,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已基本确定,但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来判断,近3年要产生与液晶面板的竞争力仍不现实。并且国产企业只有介入液晶面板线之后,才能谈到OLED生产线的突破。同时他也提醒,国内现在的OLED投资也很热,但如果主体过多,就会导致资源分散,建议是国家要加强这块的规划,让投资主体、人才和资金都能相对集中一些,才能产生更强的实力。
虽然我国消费市场巨大,国内OLED产业研发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在全球OLED产业尚未规模化生产前,我国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关键设备、行业标准、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较为薄弱,缺乏上下游产业的协调配合和资本雄厚的国际化大企业,因此,我国OLED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大陆OLED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上海天马、京东方、维信诺、四川虹视、彩虹集团、广东中显、东莞宏威、北方奥雷德等本土知名企业适时切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OLED生产线建设。在全球OLED产业尚未规模化生产前,努力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才能在即将到来的AMOLEDM面板量产化之前拥有较大的市场话语权。
国内AMOLED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中国大陆应加紧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抢占AMOLED显示产业竞争制高点,重点鼓励基础研发和成果的产业化转移,集聚政产学研等各种社会资源,解决我国OLED产业的关键产品和工艺技术瓶颈,建立完全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提升我国OLED产业的全球技术竞争力。
主要方向包括鼓励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元器件以及设备的研发;鼓励技术成果转让,以政府投资、担保借贷、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企业的技术转化提供便利;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人才培养和引进,学习和借鉴日韩及台湾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实现我国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对整个OLED产业的引导是必要的环节之一,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的资金支撑体系,在政府行政体制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支持产业的发展,具体细节上如减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直投方式支持产业发展、吸引外资以及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OLED产业。
最后,政府注重产业链配套与协作,共同提高市场竞争力。OLED产业涉及原材料、设备、器件、面板及终端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链。对于国内刚起步的企业而言,必须加强与上游原料供应商、下游产品应用客户的通力合作,甚至可不妨采取相互参股,达成策略联盟关系,形成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与上下游厂商结成策略联盟,实现某些设备、技术、人员等关键资源的共享互用,既提高成本的经济性与资源的利用率,又可加快产品从研发设计至生产销售的顺利转化。通过产业链配套与协作等策略联盟关系,共同提高联盟内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乃至国内OLED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陆厂订单增 中小面板龙头JDI倍增6代厂产能
下一篇:LG推出整合英特尔WiDi无线技术的面板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3:17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