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芯片进口的规模达到2322亿美金,超过了石油。国内九成芯片是进口而来,严重依赖国外,为什么?根据中国社科院去年底发布的2014年《经济蓝皮书》,国内工业经济虽然产能过剩,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却仍然依赖进口。例如芯片,国内90%的芯片来自进口。芯片被喻为一个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但是我国芯片产业却长期受制于人。不但电脑CPU掌握在Intel、AMD手中,连空调、DVD播放机的芯片都要依赖进口。
国内芯片产业从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都与英特尔、三星、高通等国际领军企业有较大差距,即便与台资企业也有不小差距,2012年内地排名第一的海思半导体销售额也仅为台湾联发科的三分之一。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芯片的高端IC设计能力不强
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也大致分为设计企业、IC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上游就是IC设计企业,他们将系统、逻辑与性能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物理版图。处于中游的企业做的是晶圆代工,承接这些IC设计,制作成芯片。继而转交给产业链的下游企业,进行封装测试,组装芯片制作成产品。
芯片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设计是将大量的微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IC芯片形成的集成电路放在一块塑基上,做成一块芯片。而今几乎所有看到的芯片,都可以叫做IC芯片。
国内大量依赖进口集成电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高端的IC设计上的滞后。由于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技术的劣势比较明显,生产的芯片比较粗糙,质量无法保证。
这导致国内芯片产业长期居于下游,而且所占份额不高。台湾的联发科技是一家全球IC设计领导厂商,它一年的利润相当于国内几百家同业企业年利润的总和。
二、过于依赖政府扶持
国内多数从事高端研发的芯片IC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基本不做市场调研。而最普遍做法是先有产品,而后去找市场。
这种违反市场规律做法的出现,源头在于许多IC设计公司的取巧心理。当IC设计公司开发高端产品时,公司一般先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中国芯片”,并大肆炒做自己填补国内某种空白,之后便以此为筹码向政府寻求从资金到采购各方面的扶持。
这也反映出了国内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存在的困境:由于技术实力不强,生产的芯片没有市场,只能向政府寻求支持。但是这种依赖政府支持的心态又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入,导致企业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三、产业整体状况所决定
芯片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而且产业门槛较高,投入巨大,但是回报较慢。为了实现最大的投入和回报比率,国内企业一般会购买国外的知识产权,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但是这也造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同时,芯片研发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硬件设计,还需要软硬件同时设计。也就是在设计电路的同时,还需要把怎么使用这个电路的软件写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垂直整合水平也是影响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是国内半导体产业还处于起步期,还缺乏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采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方案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市场风险,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无法形成合力。
即使是从用户角度看,他们选择某款电子产品时,所熟悉的参数一般都来自国外品牌。购买一款中高端电子产品,如果在参数上出现了国内品牌,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目前国内芯片产业的动力多是来自于政府,国家通过政策性的支持来支援芯片企业,但是这不是长远之道,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技术突围,才能实现市场突围。
关键字:国内芯片 依赖进口
引用地址:为何国内芯片高度依赖进口?
国内芯片产业从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都与英特尔、三星、高通等国际领军企业有较大差距,即便与台资企业也有不小差距,2012年内地排名第一的海思半导体销售额也仅为台湾联发科的三分之一。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芯片的高端IC设计能力不强
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也大致分为设计企业、IC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上游就是IC设计企业,他们将系统、逻辑与性能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物理版图。处于中游的企业做的是晶圆代工,承接这些IC设计,制作成芯片。继而转交给产业链的下游企业,进行封装测试,组装芯片制作成产品。
芯片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设计是将大量的微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IC芯片形成的集成电路放在一块塑基上,做成一块芯片。而今几乎所有看到的芯片,都可以叫做IC芯片。
国内大量依赖进口集成电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高端的IC设计上的滞后。由于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技术的劣势比较明显,生产的芯片比较粗糙,质量无法保证。
这导致国内芯片产业长期居于下游,而且所占份额不高。台湾的联发科技是一家全球IC设计领导厂商,它一年的利润相当于国内几百家同业企业年利润的总和。
二、过于依赖政府扶持
国内多数从事高端研发的芯片IC设计公司在开发高端产品时,基本不做市场调研。而最普遍做法是先有产品,而后去找市场。
这种违反市场规律做法的出现,源头在于许多IC设计公司的取巧心理。当IC设计公司开发高端产品时,公司一般先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中国芯片”,并大肆炒做自己填补国内某种空白,之后便以此为筹码向政府寻求从资金到采购各方面的扶持。
这也反映出了国内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存在的困境:由于技术实力不强,生产的芯片没有市场,只能向政府寻求支持。但是这种依赖政府支持的心态又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入,导致企业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三、产业整体状况所决定
芯片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而且产业门槛较高,投入巨大,但是回报较慢。为了实现最大的投入和回报比率,国内企业一般会购买国外的知识产权,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但是这也造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同时,芯片研发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硬件设计,还需要软硬件同时设计。也就是在设计电路的同时,还需要把怎么使用这个电路的软件写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垂直整合水平也是影响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是国内半导体产业还处于起步期,还缺乏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采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方案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市场风险,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无法形成合力。
即使是从用户角度看,他们选择某款电子产品时,所熟悉的参数一般都来自国外品牌。购买一款中高端电子产品,如果在参数上出现了国内品牌,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目前国内芯片产业的动力多是来自于政府,国家通过政策性的支持来支援芯片企业,但是这不是长远之道,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技术突围,才能实现市场突围。
上一篇:谷歌为何不把Android和Chrome整合在一起
下一篇:面对增长瓶颈 富士康主动出击尝试新业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4:06
国内供应商比例逐年升高,芯片将成为中国的新金矿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24日发文称,中国极力追求“芯片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希望像在玩具、太阳能板等领域那样在芯片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文摘编如下: 刘峰峰曾在一家世界知名科技公司工作十余年,后来才意识到中国真正的金矿在哪里。 计算机芯片是中国工厂批量生产的所有电子产品的“大脑”和“灵魂”。但这些芯片大多由海外企业设计生产。中国正把大量资金投给能够协助改变这种状况的人。 于是,40岁的刘峰峰去年辞去在富士康公司的工作。他找到一个小众领域——用于制造芯片的高端薄膜和胶粘剂,并迅速筹集到500万美元。如今,他的初创企业拥有36名员工,其中多数在深圳工作。该公司计划
[嵌入式]
国芯科技全资子公司获得国内首批汽车安全芯片可信安全认证证书
2022年11月17日,在中汽研(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举办的“汽车安全芯片可信安全HS认证证书发布会”上,国芯科技全资子公司天津国芯(下称国芯科技)研发的CCM3310S-T、CCM3310S-H车规级芯片获颁国内首批汽车安全芯片可信安全认证证书。经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测试,CCM3310S-T、CCM3310S-H车规级芯片满足ACS-EAL5+等级要求。 有着舒适、安全驾驶体验的汽车正成为各大车厂竞相打造的目标,进而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为5G、AI、自动化驾驶等技术的加入,汽车联网化和智能化进程不断加速,这也加剧
[汽车电子]
国内最缺的芯片产能不是7nm、14nm,而是55nm
这半年来全球半导体产能大缺货,各大企业纷纷涨价,扩张半导体产能已经是迫在眉睫。 国内现在也在大力投资半导体,很多人认为国内最缺的工艺是各种先进工艺,比如14nm,7nm甚至5nm等,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大出意外。 来自芯片行业的专业人士@芯谋研究顾文军的消息称,国内现在最缺的不是28nm,也不是14nm,或者7nm工艺,而是55nm。 虽然产能紧张,但是28nm及更先进的工艺实际上还有空余产能,55nm工艺今年全都满了。 55nm工艺量产至少10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非常落伍的工艺了,高性能计算市场当然不会采用55nm工艺了,然而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芯片在用,特别是车载电子等工业产品中,工艺成熟、价格低廉是优势。
[半导体设计/制造]
48项韩国产品对日本进口依赖超90%
去年韩国对日进口依赖超90%的产品共48项,其总进口额达27.8亿美元。韩国共从日本进口产品4227项,去年对日本进口依赖超50%的产品共253项,这些产品的进口额达158.5亿美元。 据韩国《亚洲日报》28日报道,韩经济研究院28日发表的《韩日主要产业竞争力比较及启示》报告显示,去年韩国对日进口依赖超90%的产品共48项,其总进口额达2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1亿元)。 该报告以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HS码为标准分析得出。报告显示,韩国共从日本进口产品4227项,去年对日本进口依赖超50%的产品共253项,这些产品的进口额达158.5亿美元。 具体来看,韩国矿物产品进口额为10.9亿美元,化学工业或相关工业产品
[半导体设计/制造]
存储器芯片国产化布局加速 数千亿投资欲打破进口依赖
新华社福州7月17日专电题:存储器芯片国产化布局加速 数千亿投资欲打破“进口依赖”
新华社记者高少华、乔本孝
“未来30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芯片自己制造的问题,所谓的信息化时代会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和基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16日在福建晋江举行的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据介绍,存储器芯片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各种智能终端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然而,我国一直是全球集成电路领域最大贸易逆差国,每年进口额超过两千亿美元,其中,存储器芯片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主要短板,长期以来市场一直被海外巨头牢牢把握。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闪存(NAND Flash
[手机便携]
中国车企全球扩张和国内车规芯片市场机遇(下篇)
随中国车企全球扩张,汽车芯片企业将面临哪些机遇? 自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迅速增长,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出口国。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车企海外扩张和投资,同时输出高质量工业水平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对打造世界级品牌至关重要。 预计到2025年,出口到五大核心海外市场产生的车规芯片体量将达230亿元。 中国汽车出口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销量角度分析:自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2022年超德国成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同比增长55.3%。2023年第一季度,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NEV出口量的增长,是汽车整体
[汽车电子]
供需缓解国内厂商“厮杀”正酣 OLED驱动芯片市场Q2或现分歧
近年来,国内新型显示产业蓬勃发展,带动OLED驱动芯片等配套材料需求持续增长。但受晶圆产能短缺影响,OLED驱动芯片价格近两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而面板厂商也增加了库存以应对“缺芯”的局面。 不过,随着终端市场需求持续下滑,OLED驱动芯片供需已有所缓解。厂商人士向笔者指出,今年整体市场需求是向上的,但目前由于需求下滑,部分芯片厂商甚至降低产品价格来抢占市场,不过这一情况将于Q2会出现分歧,预计Q3行业将会迎来好转。” 供需改善,厂商“厮杀” 近年来,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优良率以及产能的提升,其应用场景将大大扩展。除了智能手机外,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电视等也在大量采用OLED屏幕,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商对OLED屏幕的需求也
[手机便携]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 AMD 将入局手机芯片领域,采用台积电 3nm 工艺
- 苹果搁置反垄断报告的请求遭印度监管机构拒绝,案件将继续推进
- 曝iPhone SE 4首发苹果自研5G基带:明年3月登场
- 曝iPhone 17全系首发3nm A19系列芯片:无缘台积电2nm工艺制程
- 供应链称上游元器件要大降价:国产手机现涨价潮后会主动下调售价吗
- 消息称苹果将拿出近 1 亿美元用于解除印尼 iPhone 16 系列销售禁令
- 消息称塔塔公司收购和硕在印度的唯一一家iPhone工厂,深化与苹果合作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厂商技术中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