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上网流量不清零”政策,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各大运营商相应号召,于2015年10月1日起推行手机流量不清零,然而在政策实施的第一个月,网上传出流量说如今的流量用得非常之快,运营商有偷跑流量之嫌,到底是这样吗?
10月1日起,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实行当月不清零政策,即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底前使用。这看起来似乎是一项十分惠民的政策,然而在政策实行之后,消费者似乎觉得其中有端倪,网上很多用户投诉称流量用得十分之快,并且有用户还称自己出国后把SIM卡从手机上取出的期间还有流量消费。
网上很多用户抱怨说以前十天半个月才花费的流量,如今只要几天就花了相当数值的流量,有一位用户发现流量过快后打电话投诉,运营商承诺将赠送500M流量补偿,在挂断电话后随即到账,此后人们纷纷质疑运营商是否做贼心虚,然而运营商给出的回复是否认,运营商宣称他们的流量统计系统经过了严格的审查,有着严格的校验机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的检测,如今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并不会影响这个机制,因此不会出现众多网民所说的流量更快的现象,或者说是运营商偷跑流量的现象。
不过话虽如此,理论上也说得过去,但是这次的政策调整肯定会相应地调整运营商的系统,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隐形的错误,由此也可能导致这样的问题,不过运营商给出的回复也是否定的,他们相当相信自己的系统,运营商解释说,他们的流量统计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计量系统,即统计出用户用了多少流量,第二部分是计费系统,即根据用户用得流量计算出费用,运营商称他们本次修改的是计费部分,而计量部分并没有改变,因此流量统计系统不会出现问题,也不会存在用户所说的运营商偷跑流量或者流量用得更快的说法。
运营商对“流量用得更快”现象给出了一些解释:首先是用户心理的改变造成使用习惯的改变,因为流量不清零后用户在上网方面就没有以前那么拘谨,在上网的时候心态更为轻松,对流量的把控也没那么在乎了,所以不知不觉中用的流量就多了;其次就是由于手机和APP的问题了,如今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看照片和视频所需清晰度要求更高,因而所需花费的流量也就更多了,再而如今的手机APP里很多内容原来是不打开的,如今手机网速提升上去之后,为了提升用户的APP体验质量,一些内容也随着网速的上升而打开了,并且APP的版本越新,用户使用时所花费的流量也更高了,很多时候你浏览到一个图片时,你并没有打开大图,APP为了用户体验也会立刻下载图片以备被用户随时查看。
总而言之,运营商坚称流量用得更快这回事绝对不是他们幕后所为,而是用户的心理和习惯改变和网速提升以及手机APP提升所引起的,究竟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造成如今这个局面,除了有我们用户主观的因素外,运营商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就算无关运营商流量统计系统,运营商也应当妥当的处理和解决用户的问题和投诉,面对用户的投诉,运营商采取流量补偿或者退还部分流量费用的措施欠妥,这种做法并不会使消费信服,并且还会给用户造成做贼心虚的感觉,久而久之,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将完全丧失。
究竟运营商是否有偷跑流量,小编有一计,就是我们的手机上可以下载第三方流量监控软件(一般的安全软件上都带有,例如360),然后我们使用手机上网一段时间后对比流量监控软件所监控手机跑过的流量与运营商提供的消费流量做对比,我们便可轻而易举地知道我们的流量有没有被偷走啦。
关键字:运营商 流量
引用地址:
流量不清零后跑得更快? 究竟原因何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5:03
中国移动科普:5G不用换SIM卡 流量消耗不会变快
根据5G推进的情况,5G将于2019年走进现实,并且部分厂商会在同年下半年推出5G手机。在4月23日,重庆市第一张5G网络已经成功开通。与些同时,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批准三大运营商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 5G在2019年走进现实之后,相信很多用户都能第一时间体验到5G网络的快感。但在此之前,相信很多人都有疑惑,到底5G要不要换SIM卡?5G流量消耗会不会更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国移动针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首先,当前的手机并不支持5G网络制式,如果你体验5G网络,就必须要更换为5G手机。值得一提的是,在5G时代,用户可以继续使用4G SIM卡通过5G手机接入网络。也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如果5G网络覆盖之
[手机便携]
V锥流量计的九大优点
现如今为何V锥流量计应用的如此广泛,究竟他具备什么样的有点才会如此的受欢迎呢?今天上海诺莎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1、量程比很宽。可以丈量较低雷诺数范围(Re 8000)的流量(小流量)。因为V锥体吊挂在管道的中心,直接与高流速区域产生相互作用,迫使高流速区域与靠近管壁的低流速混合;当流量减小时,V锥继承与管道内的最大流速产生相互作用,在其它差压仪表可能检测不出差压信号时,V锥传感器仍旧能够产生差压信号低到8000。这是V锥流量计在检测小流量时的一个最大长处.典型量程比是10:1,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做到50:1。 2、安装直管段要求低。V锥流量计对安装直管段要求低,上游直管:0-3D;下游直管:0-1D。因为V锥流量传感器的
[测试测量]
污水流量计使用时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一、 1.污水流量计故障现象:流体不流动,流量显示不为零,或显示值不稳 2.可能原因 a 传输线屏蔽接地不良,外界干扰信号混入显示仪输入端 b 管道振动,叶轮随之抖动,产生误信号 c 截止阀关闭不严泄露所致,实际上仪表显示泄漏量 d 显示仪内部线路板之间或电子元件变质损坏,产生的干扰 3.污水流量计解决方案 a 检查屏蔽层,显示仪端子是否良好接地 b 加固管线,或在传感器前后加装支架防止振动 c 检修或更换阀 d 采取“短路法”或逐项逐个检查,判断干扰源,查出故障点。 二、1.污水流量计故障现象:未作减小流量操作,但流量显示却逐渐下降 2.可能原因 a 污水流量计过滤器是否堵塞,若过滤器压差增大,说明杂物已堵塞 b 流
[测试测量]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指针卡住的几个原因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是根据浮子里面的磁钢和指示器中的随动磁钢发生耦合,而发生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的。所以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指针不动,是有好多原因造成的,需要进行分析。 一、浮子不动造成指针不动 管体里面的浮子不动,随动磁钢就不会动作,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指针也不会动作。所以要取出金属管浮子流量计里面的浮子,分析浮子卡死的原因。 (1)止档变形造成浮子的卡死 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注意,快速开关阀门,造成流量计压力过大,使流量计止档变形。止档变形会使浮子不能活动,指针不动。看下图的对比图,旁边2个是变形止档。 (2)介质的清洁度造成浮子的卡死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浮子的卡死,还和介质的清洁度有关。因为浮子中有磁钢,如果介质中含有铁削,会
[测试测量]
我国通信资费连7年下降 运营商收入低于GDP增速
2月8日消息,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1年电信业务综合资费再度同比下降4.8%,这意味着 通信 业资费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7年下降。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增长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速,情形并不乐观。 我国电信业务资费大幅降低自2005年起开始非常明显,2005年我国电信业务平均资费水平下降了11.47%,2006年下降了13.6%,这主要是因为自2005年起,监管部门陆续推出了移动电话带号转套餐政策、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管制等措施,逐步引导企业实行单向收费,限制双向收费,降低了移动资费。 2007年,我国又实行了手机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以及全面清理资费套餐等措施,使得我国电信资费总体水平2007年比2006年又下
[网络通信]
流量计相关定义二
线性度(Linearity) 表示实际流量和气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常称为流量计的特性曲线,近似一条直线。 重复性 对一个给定流速的流体重复测量 防护等级IP(Ingress protection) 国际电气设备外壳等级。指明防止固体和流体渗透的防护等级 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厂协会(NEMA) 北美标准机构规定流量计外壳必须依照他们的应用标准 时差 在流量测量中,一段时间内声波从一个探头传输到另一个探头的时间差
[测试测量]
丰田普锐斯混动版采用日立汽车系统气体流量传感器
据外媒报道,日立汽车系统(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于2017年3月30日宣布,旗下的热线插槽式(hot wire slot-in type)气体流量传感器自2017年2月起被应用于全新设计的丰田普锐斯(Prius)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 日立汽车系统的传感器精度高、可靠性强,早在2015年12月就被应用于最新款丰田普锐斯车型中了,目前正被应用于新款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由于环保法规越发严苛,气体流量传感器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测量发动机进气的数量和温度对发动机燃油喷注量进行优化,致力于提升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二氧化碳及其他废气的排放量。气体流量传感器已成为内燃机重要的核心零部件。 日立汽车系统
[汽车电子]
中移动等7大运营商联手规划全球3G后演进路线
9月14日,中国移动宣布,其与全球多个顶尖运营商已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组织,将共同制定移动通信网络和技术发展远景,即共同规划HSPA &EVDO之后的演进路线。 这是全球顶尖运营商首次联合起来参与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可能将对移动通信标准的主导权变更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七大运营商联手 中国移动宣布,包括其在内的全球七大运营商(NGMN)已决定联合发起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组织,该组织被命名为NGMN。NGMN的现任主席为沃达丰首席技术官Thomas Geitner。 这七大运营商是中国移动、日本NTT DoCoMo、法国Orange、美国Sprint Nextel、德国T-Mobile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