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的下一个风口为何不容错过?

发布者:jingyun最新更新时间:2018-10-27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MCU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曾经“井水不犯河水”的无线技术开始万众一“芯”了。以IoT无线技术的分合为例,虽然IoT界各种无线互连技术相互之间的竞争互有攻守,各成其就,不过时至今日,在碎片化的IoT市场“一家通吃”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共存”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而这样的“合作”已见端倪,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推出支持多协议RF如BLE + IEEE802.15.4的单芯片MCU,而这会是MCU的下一风口吗?

MCU暗存变局

作为通用电子产品的基础部件和心脏,MCU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攀升。据IC Insights研究报告,全球MCU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高峰,销售额达209亿美元,出货267亿颗。而占据C位的中国市场自承其重,据IHS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市场将会达到50亿美元,2021年将有64.2亿美元。

在市场格局相对稳定的MCU市场中,国外大厂ST、瑞萨、NXP、TI等一直把持头部位置,国内厂商仍在从低端向中高端加快渗透步伐。值得注意的是,MCU在技术升级的道路上一路向前,但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一致?

物联网、工业4.0、AI、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对MCU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包括处理能力提升、数据采集速度与精度、通信协议接口、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相应地需要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超大容量Flash和RAM,支持多种网络接口、无线技术和OTA空中升级,达到严格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这些新技术将引领新一代MCU的技术升级。“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无线功能作为MCU的标准外设迟早都要到来。”一直做MCU研究的业界专家唐晓泉总结说。

在这一过程中,新老势力的角逐也将逐渐分化。传统MCU市场的竞争领域主要以硬件为中心,包括功耗、外设、性能、体积和材料成本等等,而未来可预见更大的系统级差异化,围绕芯片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或将产生新的变局。

无线MCU成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IoT,不只要求更多的无线连接功能和更高安全性,还需要低成本、低功耗等,因而以往MCU+无线芯片的分立方案出现了“危机”,集成已是心照不宣的选择。正如市场所见,恩智浦的K32W0x、TI的SimpleLink双核结构CC2650、ST的STM32WB多协议芯片、Nordic的nRF52840都已面世,无线MCU已成蔚然之势。

诚然,这一集成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配置芯片的硬件资源,支持不同协议的运行;如何在芯片复杂性增加的前提下,依然保持低功耗的特性;如何提供多协议应用的可靠、易用的开发工具等。STM32超低功耗和网络微控制器市场经理Hakim Jaafar就指出,无线协议栈的调试、生态系统搭建及竞争力体现均是挑战。

但这样的多协议、单芯片MCU的优势仍然显见。Hakim Jaafar分析道,以往解决方案是单核MCU+无线芯片,不仅成本更高,而且单核既需要跑应用也需要跑无线协议,因而需要分时系统,更加复杂。同时任务处理时间长,因而功耗更高。而从集成之后的架构来看,一般无线MCU以ARM Cortex-M4和Cortex-M0+来配置,M0+负责无线协议栈以及安全密钥,而应用则在M4上运行,这有助于在实时性、安全性获得优势,并在M0+工作时让M4休眠等方式实现功耗优化。

同时,这为开发者带来了便利,比如在热门的智能门锁中使用支持BLE和Thread的双协议芯片,既可支持带有BLE的手机直接开锁,也可作为智能家庭Thread网络节点,通过云端进行控制和管理。

虽然以往也有集成相关无线RF的MCU,但Hakim Jaafar提及,STM32WB可支持最新的协议栈为蓝牙5.0,具备mesh的功能,而过去的蓝牙IP不支持5.0,有了最新的IP才使其成为可能。

主流的无线MCU大都集成了开放的2.4G射频多协议模块,支持蓝牙5.0以及Thread和ZigBee的协议栈。或许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同质化的无线MCU中脱颖而出?

竞争力比拼

“无线功能将成为MCU的标准外设,此时MCU的竞争又将回到最原始的状态,即性价比、服务支撑特别是软件的支撑。”唐晓泉直言。

而对于STM32WB系列的价值点,ST中国区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如数家珍,一是超低功耗,在256K的RAM条件下可达到1.8µA,在关闭模式下则小于50nA;二是超安全性,提供诸多的保护与安全性能;三是系统成本,STM32WB集成了巴伦等,外部器件最少只需6个,而且最少可做到两层板,大幅降低了成本;四是可延续或共用STM32已有的生态系统,有免费的软件和IDE集成开发环境,可降低开发门槛,加快开发进程;五是ST可提供长达10年的供货保证。

安全性对于Io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曹锦东表示,STM32WB主要通过双核保证安全,M0+存储安全密钥,这一区域是M4内核访问不了的,通过这一机制,当程序通过OTA升级时收到代码后,需M0+确认程序的密码是否与原始密码相匹配,如不匹配则停止升级。此外,在IoT保护上,面对非入侵式攻击以及软件攻击,都有一系列的防御措施。

除在MCU的“软硬指标”比拼之外,还要考量操作系统和云连接的“度”。曹锦东提到,STM32WB支持主流的IoT操作系统如AliOS、RT-Thread和LiteOS等,云厂商合作伙伴则有亚马逊、微软、阿里等,同时也支持一些中小型云厂商。

独立无线芯片仍有市场?

很显然,无线MCU已成厂商的关注重点。而且各大厂商开发都基于一个平台化的架构,如ST的STM32 、TI的SimpleLink、Nordic的nRF5、NXP的Kinetis W等,以沿袭之前的生态优势。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各大厂商还将不断推出新功能的无线MCU,以应对细分市场的需求。

“下一步ST还将推出WL系列,即长距离(Long range)无线,诸如Sub-GHz等,甚至是带有WiFi的SoC,这些都是ST在未来的规划。” Hakim Jaafar指出。

同时也要看到,在无线MCU芯片走向多协议化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动因,那就是无线技术的IP化——WiFi本身具备IP能力,BLE 4.2版本增加了对IP网络的支持,而基于802.15.4的Thread也是基于IP的网络协议——这样的“共性”将如何推动物联网无线互连技术的走向,值得业界关注。

而无线MCU兴起,是否意味着以后分立的蓝牙或ZigBee市场之消减?Hakim Jaafar的看法是,从技术上讲这两大技术需求不一,而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尤其是IoT市场特别碎片化,有的可能需要比较小的资源,只做一些透传的射频;有的可能需要强大的资源,外部要接强大的处理器如MCU或MPU。“传统的无线射频芯片仍会存在,而集成化亦是一大趋势,这两种架构的芯片彼此互补,关键是看市场需求。”Hakim Jaafar提及。


关键字:MCU 引用地址:MCU的下一个风口为何不容错过?

上一篇:中兴内部通告续聘美方监察官两年 五年内将持续双边监管
下一篇:弘信电子拟定增2080万股募资 用于提高SMT产能自给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50

单片机中的上拉、下拉电阻
大学的时候接触过单片机,当时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发现学完之后对单片机还是一窍不通。一直以来以为单片机是个神秘的东西,要弄明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几次想研究单片机都被这种想法阻扰。而本人博士生实践的项目却恰好是单片机编程,真实怕什么来什么。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潜心专研了一个月,终于不再是门外汉了。费话就不说了,下面写一点自己对单片机上拉、下拉电阻的理解,供有缘人看。 一 、关于拉电流与灌电流 拉即泄,主动输出电流,是从输出口输出电流。 灌即充,被动输入电流,是从输出端口流入。吸则是主动吸入电流,是从输入端口流入 拉电流和灌电流是衡量电路输出驱动能力(注意:拉、灌都是对输出端而言的,所以是驱动能力)的参数,这种说法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在常规的环境参数中,湿度是最难准确测量的一个参数。用干湿球湿度计或毛发湿度计来测量湿度的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测量湿度要比测量温度复杂得多,温度可独立测量,而湿度却受其他因素(大气压、温度)的影响。 利用AT89C2051单片机强大的功能,同时结合智能传感器SHT75测量温湿度有快速和使用简便等特点,设计了一个温湿度采集系统来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实际环境的温湿度测量,证明了该系统硬件电路布局设计简单合理,体积小,功能齐全,精度高,成本低,性价比相当高,是一款可以普及化的高精度温湿度参数检测仪。 1 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1.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课题对监控机构的稳定性好、精度高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利用单片机构成高精度PWM式12位D/A
.前言 在用单片机制作的变送器类和控制器类的仪表中,需要输出1—5V或4—20mA的直流信号的时候,通常采用专用的D/A芯片,一般是每路一片。当输出信号的精度较高时,D/A芯片的位数也将随之增加。在工业仪表中,通常增加到12位。12位D/A的价格目前比单片机的价格要高得多,占用的接口线数量也多。尤其是在需隔离的场合时,所需的光电耦合器数量与接口线相当,造成元器件数量大批增加,使体积和造价随之升高。如果在单片机控制的仪表里用PWM方式完成D/A输出,将会使成本降低到12位D/A芯片的十分之一左右。我们在S系列流量仪表中采用了这种方式,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下面介绍一下PWM方式D/A的构成原理。 .电路原理 一般1
[单片机]
利用<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构成高精度PWM式12位D/A
基于单片机的车辆超载监测系统
车辆超载检测仿真原理图如下 电子地秤单片机源程序如下: //线性区间标度变换公式: y=(115-15)/(243-13)*X+15kpa #include AT89X52.h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stdio.h #define R24C04ADD 0xA1 #define W24C04ADD 0xA0 //ADC0832的引脚 sbit ADCS =P2^2; //ADC0832 chip seclect sbit ADDI =P2^4; //ADC0832 k in sbit ADDO =P2^4; //ADC0832 k out sbit ADCLK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车辆超载监测系统
74ls164与单片机的串并转换(串转并\串进并出)
74LS164串转并实验 本实验是用74LS164把输入的串行数转换成并行数输出,74LS164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其引脚图及功能如下: A、B:串行输入端; QA~QH:并行输出端; CLR: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实验采用单片机串行工作方式0和P1端口两种方式串行输出数据。串行口工作方式0时,数据为8位,从RXD端输出,TXD端输出移位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Fosc/12。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状态寄存器的TI位置1,TI必须由软件清零。 串行口工作方式0数据/时钟是自动移位输出,用P1端口输出数据时,要编程位移数据,每输出一个
[单片机]
74ls164与<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串并转换(串转并\串进并出)
微机与单片机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由总线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为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相应实时控制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主要区别:(1) 通用微机的CPU主要面向数据处理,其发展主要围绕数据处理功能、计算速度和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单片机主要面向控制,控制中的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相对简单,所以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功能比通用微机相对要弱一些,计算速度和精度也相对要低一些。 (2) 通用微机中存储器组织结构主要针对增大存储容量和CPU对数据的存取速度。 单片机中存储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存储器芯片直接挂接在单片机的总线上,CPU
[单片机]
如何用用C语言编写的单片机来控制流水灯
用C语言编写的单片机流水灯程序的软件和硬件,可以让八个LED轮流点亮,每个灯点亮和熄灭时间均为1秒。是利用单片机I/O口控制外部设备的简单例子。当然,在你掌握了本程序后,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改变一下程序内容和灯的接法(比如用光耦驱动继电器来控制霓虹灯),做出各种变化非凡的大型灯光广告牌。 一、硬件电路 因为电路用单片机控制,所以电路非常简洁。其电路原理图见下图,印制板图如下图所示。 电路的核心部分是AT89C2051单片机,前面提到它有Pl和P3两组I/O口,我们这里只用到Pl口,共8个引脚。图中Cl、R9组成典型的上电复位(即在加电时单片机复位)电路,XTAL、C2、C3与AT89C2051片内振荡电路组成时钟振
[单片机]
如何用用C语言编写的<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来控制流水灯
在avr单片机(atmega16)上移植freertos
atmega16单片机配置: 内存:1KB flash:16KB 结果:移植后flash只剩4KB左右 内存只剩300KB左右 因此:移植之后基本上只能开启一两个任务,内存已经不够了 正文 一.基础铺垫 二.移植freertos 三.重定向printf到uart0 四.makefile的编写 背景: 在学校学习avr一般都是iccavr这个软件,后面工作后vscode + ubuntu成为了习惯,于是搜索后有了vscode + ubuntu + avr-gcc + isp下载hex文件的玩法。 一.基础铺垫 1.在window上安装vscode 2.在window上安装虚拟机+ubuntu 3.使用vscode ssh登录
[单片机]
在avr<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atmega16)上移植freertos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